湖南永州零陵萍岛游记

作者:江南风 显示图片

        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城北4公里,潇湘二水汇流处,有一个小岛原名萍洲,又名萍岛、浮洲。全岛面积6000平方米,呈圆形,地势较高。岛上风景优美,竹树争绿,芭蕉摇影,春花比妍,秋桂飘香。每逢春夏水涨,登岛四望,黄叶古渡,回龙宝塔,江天风月,远浦归帆,渔舟唱晚,尽收眼底,又为湖南“潇湘八景”第一景——潇湘夜雨。清后期,江华籍清军将领王德榜和湘军将领席宝田倡捐巨资,建“萍洲书院”于岛上。清末建永郡联立萍洲初级中学。民国时期,在书院旧址建萍洲中学。建国后,曾为零陵地区干部疗养院、零陵商业学校所在地。
       这里四面环水,高洁幽静,环绕一周,约600余米;为永州著名风景胜地,唐宋以来,即负盛誉。此景是“潇湘八景”之一的“潇湘夜雨”,亦是“永州八景”之首,又名“萍洲春涨”。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载:“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山远水。其得意者有潇湘夜雨、平沙雁落、烟寺晚钟、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渔村夕照,谓之‘八景’。”岛上古木参天,竹蕉繁茂,风光旖旎,柳宗元写的《湘口馆潇湘二水所汇》诗,记叙了萍岛风光。诗云:“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岛上的老建筑经百年变迁已经破损严重急需修缮,2009年底萍岛上的老建筑正式开始修缮,恢复萍洲书院,恢复环岛石板曲径,在小岛上修复建设的蘋洲书院,将作为文化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整个蘋岛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建成名家讲座、艺术交流创作基地,同时依托蘋洲书院,配套建设高端会议设施以及特色餐饮设施,形成以文化观光、交流功能为主,复合会议、论坛、餐饮、休闲功能业态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第一条路线:由零陵汽车站向西,就进于迴龙塔所在社区迴龙塔社区,过迴龙塔不远,左手边就是迴龙塔渡口。从迴龙塔渡口有渡船前往萍岛,到新建萍洲大桥河东桥头桥下面,沿河边小路向冷水滩方向走200米到达萍岛对面的农家码头,边上留有船家电话,来回20元到萍岛,记住回来时再付钱,船家同意的。(从一中新大门右边路一直往河边开,到河边后右转,可到达萍州大桥桥头)。
              第二条路线:大西门渡口上游船。从东风大桥往湖南科技学院方向,柳子街对面大西门渡口有到萍岛的大游船,船费往返25元。
              萍岛门票:50元。

        洲上建筑为三进庭院,第一进庭院为一个广场,然后才是正式的院子大门到二进院子,建筑为新修还有一点油漆的味道,中间庭院两旁为厢房,经过双园拱门是三进院子,院正中为一个舞台(讲台),后院建筑有回廊连通不能经庭院便到达各个厢房。略略看看转了一圈便到环岛路走走,这的风景自然而漂亮,整个景区后部并没完成,顺着环岛路往码头方向走,路给人感觉是曲径通幽之感。


登船处:大西门渡口(黄叶古渡)


潇水河


我们乘坐的游船


一起合个影


同行众人


萍洲大桥


回龙塔


远望萍岛







零陵区财政节目演出


旗袍秀


演员一


书法墙







萍洲书院大门


院内景色


桂花香径





桂花古木




大成殿


书院讲坛


讲坛悬挂的画



古樟木













       永郡零陵之萍岛,人文美景之地,吾心向往之,而今尤切。丙申岁十月二十日,晨起吾携琳乘火车至零陵,经二时余乃至。步行至黄叶古渡,复乘舟往萍岛。舟行潇水上,两岸景色甚美。舟中同行者乃一单位旅游团,人数三十有五。众人见右岸一塔,高耸俊美,啧啧称赞,此塔乃回龙塔也。
      又行水路数里,方见前有一大洲子,同行者云萍岛是也。潇湘二水于此交汇,有“潇湘夜雨”“萍洲春涨”之景。江水滔滔,湘江北去。
      俄顷下舟,与同行者入景区大门。上台阶,见门楼上有“潇湘”二字。岛上树木甚多,烟雨露气皆游于疏枝密叶之间,相望对岸,则见水天一色,叹为观止。沿路而行,中有一空地,今有零陵财政局在此活动,甚是热闹。舞台上,众女着旗袍,众男则着民国装,随曲而舞,旁有一朗诵者声情并茂诵之,赏心悦目,引众人喝彩,余欣然不止。
       舞台旁有书法碑,刻古今名人之句于上,楷、隶、行、草诸书体皆有。
       吾见两旁房屋数间,古树参天,庭内植有桂树、樟树数珠,郁郁葱葱。右旁有月亮门,修竹数竿,随风拂动,与娇花绿叶映配其间。前有一室,乃书院之讲堂也。
       出院门,行环岛小径,四周树木甚多,风景美不胜收。洲外江水波光粼粼,渔人泛舟其间,欣欣然也。同行者拥入林间、花间,每每留影,真乃古木参天人心乐,鲜花怒放景色美。
       天将午,众人乘舟回,仍至黄叶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