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1日中午,离开旧州古镇,前往鹅泉。鹅泉位于靖西县新靖镇鹅泉村念安屯西,距县城4.5公里。鹅泉是一口峰林谷地中的上升泉,泉口属岩溶溶洞,为较大的地下暗河出口。泉水往东流去成为鹅泉河。
鹅泉,是靖西著名的八景之一,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闻名天下的“鹅泉跃鲤三层浪”引起无数中外游客的神往,明代皇帝赐封的“灵泉晚照”古石刻使鹅泉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鹅泉,自古以来就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有杨媪养鹅泉的动人传说;也有三月三官民祭鱼的习俗。
鹅泉,青山环绕、田园如画、翠竹婆娑、水清如镜、四季不涸。
以上这些都是在我回到深圳,查阅资料后才知道的,很遗憾,没有看到嘉靖帝的赐字“灵泉晚照”,没有等到傍晚,看哪夕阳西下,那十五孔桥上牧童牛群暮归,那火红的晚霞印在河水中,和青山绿水形成的七彩斑斓。
有机会一定还会去一次。
其实,去鹅泉只是我们的一个临时决定,原定目标是去旧州古镇,发现附近有个鹅泉,距古镇只有5公里,从古镇出来后十几分钟就来到了景区大门口。门票48元。
我们是中午2点多到达鹅泉,此时阳光头顶直射,下车四周看去没什么景色,跟明仕田园、旧州古镇无法比,有点沮丧,就想随便看看走人。沿着河边向东走去,远处出现一座多孔小桥和一个村庄,感觉这里会有亮点,径直往桥的方向走去。
这是一个清代古桥,有一百多年历史了,砖土结构,有十五个孔,看上去伤痕满面,有点沧桑,但在阳光下依然那么优雅夺目。
此时,一个老妪正赶着一群牛上桥,哇,多美多自然的乡村田园画面,不由愣在那,呆呆的看着,牛已快过桥了,猛然回过神来,飞奔过去找个好位置,记录下这美景。
顺着小桥过河,向村庄走去,桥下河里鸭子成群,扑腾嬉戏,有的扇着翅膀半个身子跃出水面,好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有的正把头扎在水里觅食,有的相互追逐着,它们好不自由快活。
走到小桥的尽端,回头一望,眼前一亮,原来美景在这。清清流淌的河水,灿灿飘摆的水草,远处山峰水中倒影,渔翁轻荡竹排,村庄小屋,群鸭戏水,翠竹婆娑。静静的,只听到鸭的叫声。
过了桥,看见一村妇正在河边竹排上洗衣服,我走上前跟她攀谈起来,从她口中得知这小村庄叫念安屯,有二十几户人家,以种田为主,近年来多了些旅游业,餐饮住宿,农家乐,这泉水是地下河涌出,泉眼处深达30多米,这条河叫鹅泉河。我走上竹排,请她帮我拍了一张照片。谢过妇人,沿着河边继续往村庄深处走去,来到一处山崖下,一汪清水深蓝深蓝,可能这就是泉眼了,快步跑去,被一村民喝住。原来往里走是要门票的,没票进不去。想回头去买票,但又不想走回头路,只能作罢。远远的拍了几张照片,原路返回。
这时河中一条小船缓缓驶过,小船在山峰倒影中穿行。突然身后传来了美妙的歌声,“小小竹排江中游,魏巍青山两岸走------”回头望去,一位美女正在挥动着双手,对着小船忘情的唱着,不知船上是不是有她的冬子哥。身处此时此景,有感而发,歌声在山峰间水面上荡漾,美妙绝伦。
我们在鹅泉虽然只停留了一个半小时,还有很多遗憾,但仍然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壮乡田园美景,体会到山情野趣的韵味。
3点20离开鹅泉,前往靖西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