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1、去程:广州-阳西:广佛高速——佛开高速——开阳高速——G15沈海高速——阳西/程村出口(路费112元)——溪头镇蓝袍村,单程300公里,早上8:30上环城高速,到达目的地12:30,在高速堵了10分钟的车,停留在服务区10分钟,用时4小时。
2、蓝袍村——上洋镇河北村,约18公里。
3、回程(顺路去了趟开平拍碉楼):河北村——阳西——G15沈海高速——开阳高速——沙湖出口——百合镇——赤坎——开平市区——水口入口处——佛开高速——广州(路费110元)。
油费:本行程使用长安CS75SUV,来回广州的油费约300元。
蓝袍村肥佬革海鲜餐厅:就在蓝袍湾海滩旁,买好拖网上来的海鲜后,可以直接拿过来加工,加工费每份15元。电话:0662-5568666、18926372666、13432578553。用手机的人经常要去买鱼或出外,有时接电话不方便,打固话。
海陆通饭店:在河北村大树岛前滩船厂附近,旁边有前往大树岛的上船码头。电话:0662-5271019,可住宿。
蓝星半岛酒店:上洋镇河北旅游度假区内,电话:0662-5522222.
海滨商务宾馆:上洋镇河北港河北度假村码头,电话:0662-5275333/5275888。(海陆通饭店隔壁,院子其实是一个养虾场) 房间配置不错,尤其推荐麻将套间(套间非黄金周280,有无敌海景超级大露台)。院子很大,可以停车。
每家饭店都说自己的海胆饭最正宗。
在广东阳江市阳西县的溪头镇有个蓝袍村,距离它3公里远的是蓝袍湾,蓝袍湾的海岸线长6.5公里,放眼望去海天一色。来的都是自驾的游客,没有旅游团队的到来,少了许多喧哗和热闹,这里不仅有着自然生态的渔村,而且还保留着阳江地区半渔农传统的捕捞方式——地拉网。
从高速的阳西程村出口导航至溪头镇蓝袍村,在车前进方向的左边可看到这个公车亭,沿箭头方向左拐进蓝袍村。
进村后是泥土路,狭窄、颠簸,左晃右晃约1公里可见到以下岔路口。广告牌上的这些饭店都是座落在海边和能够看到地拉网的地方,我们选了肥佬革地拉网海鲜酒店,这是网上最多人推荐的一家。
蒜蓉开边蒸九节虾,98元一斤。
清蒸墨汁鱿鱼,40元一斤,原汁原味,吃时满嘴乌黑。
这种小鱼就是用地拉网捕上来的,不知叫什么名,45元 一斤,最长最大的也没有巴掌大小,但味道极鲜美。还有白贝节瓜汤,炒饭,蒜蓉蒸丝瓜,人均60元
这餐没吃饱,因为菜还没上齐就看到地拉网开始了,于是所有人抱着相机冲向海边,等结束后再回到餐桌上,已经快过去2小时了,店家很贴心地把我们未吃的菜和饭盖好,免得让苍蝇在上面乱飞,但是我们已全没了胃口。
地拉网是广东阳江地区传统的捕鱼方式,主捕小型鱼类,其捕鱼原理是用网具包围一定水域后,在岸边或船上曳行网具,逐步缩小包围圈,迫使鱼类进入鱼网达到捕捞目的。在近海,因为是捕捞随涨潮而来的小型鱼类,因此一般产量较低。
一条装满鱼网的小木船,在浅海上边划边撒网。几小时后,岸上网两头的渔民就会用力的拉网收网,圈开始变小的时候,几个渔民就会游到网的最外边扶网,配合收网,以前这个过程都是渔民用双手将网拖到岸边,耗费体力,非常辛苦。现在,这里的渔民已经用经改装过的“东方红"推土机来绞动拉网绳索将鱼网拖向岸边,而蓝色驳壳船是用来放置鱼网的,船下安装了四个轮胎,推土机可以拖着走。
终于把网拉到海滩上了,渔民们忙着把网里的鱼捞出来,他们要在岸边即时和鱼贩子交易,而有些游客也忙着去和渔民抢鱼,他们是要把这些抢到的鱼拿去海边的餐厅里加工做午餐,于是沙滩上乱做一团。
鱼网被拖上岸后,渔民们把网整理好放置在驳壳船里,第二天清晨,”东方红“推土机拉着驳壳船来到海滩里,又开始一天三次的地拉网捕鱼。
蓝袍村虽然吃海鲜的饭店多,但能住宿的只有一家,叫海景渔邨。我们因为想去看日落,所以选择住在上洋镇河北村。河北村离蓝袍村约18公里,有较多的度假酒店和家庭旅馆可住宿,我们住的这家叫海陆通饭店,靠海边,位于三楼和四楼的双人房可看到海景,150元一晚,房间干净整洁,有空调和热水,如果是大床房则要180元一晚。这里有去大树岛的大飞码头,去大湾游泳也很近。
河北村看日落的地点就在海陆通饭店的院子里,18点30分开始,太阳徐徐落下海平面时,照耀着海面金光一片。听说与河北村相距不远的大树岛才是日落尤为壮观地方,上岛费25元一人,大飞船票35元一人,为了省钱,我们没去。
这些漂浮在海里的建筑是饭店,用木板搭建而成,走在上面有时会摇摇晃晃,饭店旁边是养殖用的渔排 ,来河北村的游客晚餐时大都会在这些饭店里吃海鲜。上图左边的这家叫河北基仔,我们就在这里吃晚饭,吹着海风,喝着啤酒,看着远处的渔船回来停泊在渔排边。
这里没有蓝袍村那样的冰鲜鱼,有的是养在海水里的活鱼,芝麻斑98元一斤,小东星斑128元一斤,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鱼,价线多在68—98元一斤之间,大虾、花虾、九虾均为88元一斤,白贝15元一斤,花甲12元一公斤,花蟹48元一斤,还有粥、芋头、啤酒,数着数着竟然兴奋到忘记了吃饭前先拍照的惯例,最后只剩这碟花蟹可供发朋友圈,这一餐人均80元。
为了看日出,我们4点30分就起床,5点从河北村出发,5点30分时又来到了蓝袍村,在蓝袍湾的海滩上,看见天刚露出鱼肚白,灰蓝色的晨雾弥漫在天空,渔民三三两两地从村庄来到海滩上,他们在半夜里放置在海里的鱼网,现在准备要拉上来了。地拉网每天有三次,早上7点开始至9点要拖两张网,下午1点30分还要拖一次,强烈建议观看早上的拉网,凉爽,游客很少,更没有和渔民抢鱼的行为,大约是没人用鱼来做早餐吧。
东边的天空已经红了,但是晨雾仍不知退却,依然像一张大网似的笼罩着大地,天边没有云朵,太阳还躲藏在云里雾里,多么让人揪心的日出啊。“东方红”推土机已经拉着驳壳船来到海滩上,渔民们在做拉网的准了。就在以为日出没戏的时候,突然看见太阳跳出雾霾,红红圆圆地挂在天空中,沙滩和海水霎时被照耀的灿烂无比。
昨天下午的那一场地拉网由于游客多,自己又是第一次看见,有点小激动,没有仔细观察整个拉网的过程,今天清早的这一场正好可让我看到渔民们是怎样把网拉上海滩的。
利用船舶把一张大网放在离岸数百米的海里,将网具向岸呈弧形布网,海滩上网的两端各有一台经过改装的“东方红”推土机,推土机上有个转筒,上面卷着一条粗大的绳索,随着推土机马达启动,这条绳索拖拉着鱼网向岸边合拢,最后用人力拉上海滩。
当鱼网逐渐被拖到海滩时, 有些妇女和小男孩站在淹没脚踝的海水里,双手拿着网兜,横放在大腿间,眼睛紧盯着脚下的海水,他们犹如球队里的“后卫”,专门捕捉那些从大网里逃脱,却慌不择路窜入海滩里的鱼。
穿红衣服的小男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网兜插入海水中,拿起网兜时,一条银光闪闪的鱼已被网住,小男孩迅速站回原来的位置,以相同的姿势等待下次捕捞的机会。
这一网渔获终于上岸了,大约有400斤,渔民们把鱼抬到沙滩上和鱼贩子交易,他们不用称,用眼力来估价,这一筐多少钱,这一堆多少钱,体积太小的鱼则以5元一公斤卖掉。
一个小时后,另一张鱼网也被拖至海滩,这张白色的鱼网网眼细密,许多只有3至4cm长的小鱼儿也被捞了上来,用这样的网捕鱼,再小的鱼也无逃脱的可能。我问渔民:”这些小鱼还能长大吗?这么小的鱼也捞上来“,他不以为然地说:”我们小的大的都一起捞拉,小的可以拿去喂鸡“。我彻底无语,想起昨天中午饭吃那鲜美的小鱼,忽然有了罪恶感。
两场地拉网捕鱼结束了,渔民们在整理渔网,一会儿他们还要把网放进海里,下午可以再收一网,他们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捕捞,海里的鱼儿会不会越来越少呢?。
该吃早餐了,听说河北村自产的河粉很出名,我们来到了河北村一家早餐店,果然,河粉细、薄且干爽,加了白贝瘦肉炒上一碟,香气扑鼻,令人食指大动,20元一碟,还有汤鲜料足的猪杂汤粉,好吃到不要不要的。10元一碗,物美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