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一眼而已......!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漫无目的的闲逛,误入歧途的爬陡坡去城堡,晚饭后商场购物,歇脚休憩的水边啤酒,加之美味的芒果味冰淇淋,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没来到斯洛文尼亚之前,只觉得它曾经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卢布尔雅那在我的字典里这里就是前南斯拉夫的重城,除此之外印象无它,何曾想到这个城市还能有如此魅力。
卢布尔雅那是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建城,称“艾摩那”,十二世纪改为现名。因地理位置接近边陲,历史上多受奥地利和意大 利影响。1809-1813年为法国的一个地方行政中心。1821年奥、俄、普、法、英等国在此举行“神圣同盟”成员国会议,即莱巴哈会议。十九世纪是斯洛文尼亚民族运动的中心。1919年起归属南斯拉夫。1895年发生地震,破坏严重,只有一些重要的建筑保存下来,如公元前三、四世纪的罗马古城遗址、十八世纪的圣尼古拉总教堂、1702年建的音乐馆和一些十七世纪的巴罗克式建筑等。
随着1918年奥匈帝国的崩溃,卢布尔雅那成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内斯洛文尼亚的非正式首都,1929年,成为南斯拉夫王国 Drava Banovina的正式省会。
1941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到该市,卢布尔雅那被意大利占领,改设卢布尔雅那省。该市成为地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主要中心之一,1942年2月23日,意大利占领当局用30 公里长的铁丝网将其完全包围起来。在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之后,纳粹德国取代了意大利人占领该市。 该市被德国人和他们的斯洛文尼亚合作者统治,直到1945年5月斯洛文尼亚游击队解放该市。战后,为纪念此事,已经按照战争进程修建了纪念与战友情谊小径(Pot spominov in tovarištva, acronym PST)。
1955年,南斯拉夫总统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授予卢布尔雅那市“英雄城市”的称号,因为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显示出来的英雄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卢布尔雅那成为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府。1991年十日战争后,南斯拉夫人民军撤出,斯洛文尼亚取得独立,仍以该市为首都。
D1(5月22日):北京(Beijing)—华沙(Warsaw)
D2(5月23日):华沙(Warsaw)
D3(5月24日):华沙(Warsaw)——克拉科夫(Krakow)——布尔诺(Brno)
D4(5月25日):布尔诺(Brno)——布拉格(Prague)
D5(5月26日):布拉格(Prague)
D6(5月27日):布拉格(Prague)——克罗姆洛夫(Český Krumlov)<CK小镇>
D7(5月28日):克罗姆洛夫(Český Krumlov)——林茨(Linz)
D8(5月29日):林茨(Linz)——哈尔施塔特(Hallstatt)
D9(5月30日):哈尔施塔特(Hallstatt)——鹰巢(Kehlsteinhaus)——萨尔斯堡(Salzburg)
D10(5月31日):萨尔斯堡(Salzburg)——布莱德湖(Lake Bled)——卢布尔雅那(Ljubljana)
D11(6月1日):卢布尔雅那(Ljubljana)——波斯托伊纳(Postojna)——奥帕蒂亚(Opatija)
D12(6月2日):奥帕蒂亚(Opatija)——普利特维采群湖(Plitvice Lakes National Park)<十六湖>
D13(6月3日):普利特维采群湖(Plitvice Lakes National Park)<十六湖>
D14(6月4日):普利特维采群湖(Plitvice Lakes National Park)——萨格勒布(Zagreb)
D15(6月5日):萨格勒布(Zagreb)——格拉茨(Graz)——维也纳(Vienna)
D16(6月6日):维也纳(Vienna)
D17(6月7日):维也纳(Vienna)——布加迪斯拉法(Bratislava)
D18(6月8日):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山丹丹(Szenten-dre)
D19(6月9日):山丹丹(Szenten-dre)——布达佩斯(Budapest)
D20(6月10日):布达佩斯(Budapest)
D21(6月11日):布达佩斯(Budapest)
D22(6月12日):布达佩斯(Budapest)——北京(Beijing)
卢布尔雅那共和国广场,Trg republike
卢布尔雅那大学,Ljubljana University
卢布尔雅那城市广场,Mestni Trg
三桥,Triple Bridge
圣方济会报喜教堂,Franciscan Church of the Annunciation
卢布尔雅那城堡,Ljubljana Castle
圣尼古拉斯大教堂,Cathedral of St. Nicholas
龙桥,Dragon Bridge
卢布尔雅那的共和国广场处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政治地位也尤其高绝。它周围树立着密集的摩天大楼,其中最宏伟的建筑是议会大厦,最高的建筑是卢布尔雅那的中央银行,剩下的则是各大部委的办公区域。
这里还曾经发生过数次的斯洛文尼亚人们的民族独立运动。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正是在这里宣布独立,从此毅然决然的脱离了“不靠谱主义阵营”。因此,将这里称作斯洛文尼亚最高的政治中心,一点都不过分。
说到斯洛文尼亚独立的问题,难免会使人联想到一个著名的战争,就是“科索沃战争”。战争的导火索毫无疑问是科索沃危机,而科索沃人民正是因为从斯洛文尼亚人民这里取得的“独立经”,才有有的之后的危机与战争!原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迅速解体,正是由斯洛文尼亚人民率先在共和国广场发出独立声明之后的连锁反应,之后克罗地亚也跟着改旗换帜,又引得科索沃人也绷不住追求民主的一颗蠢蠢欲动的自由之心。再之后,黑山和塞尔维亚组成南联盟共和国,为了反对科索沃独立,铆足了劲儿抵抗北约,却终成笑柄,经历了一场颜面尽丧的惨痛失败。直到几年后南联盟人民也终于清醒过来,才使得“南联盟”这个专有名词彻底土崩瓦解、烟消云散。而这些所有重大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斯洛文尼亚和共和国广场的影子,正是1991年的6月25日这天,斯洛文尼亚彻底与社会主义背道而驰,从此走上了一条惨痛的“不归路”。而每年的6月25日则是作为他们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日,被永久的印刻在共和国广场的一块碑文之上。那一天,绝大多数民众都会自发的聚集在共和国广场,载歌载舞,热烈庆祝。
卢布尔雅那大学主建筑建于1902年,曾经是公爵宫。图书馆是建筑师普列赤涅克的杰作。爱乐大厅(Philharmonic Hall)也是19世纪末的新古典主义建筑。
圣方济会报喜教堂位于城市中心的Prešernov trg广场,建于17世纪,浅橙色的罗马风格建筑。关于大教堂的历史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1262年,原先是一座罗马风格教堂.1361年毁于火灾.重建后被哥特式建筑风格所取代,后又经历几次扩建。1469年又被烧毁,据信是由入侵的土耳其士兵所为。1701重建。
城市广场卢布尔雅那的主要广场,哥特式的市政厅坐落于此,罗巴喷泉(RobbaFountain)出自雕刻家罗巴之手,是精雕细琢的巴洛克风格,喷泉的大理石方尖碑上三幅雕塑象征斯洛文尼亚的三条主要河流。喷泉真迹目前藏于国家艺术馆。
由于当时人实在是太累了,我坐在罗巴喷泉下歇脚,居然忘记拍照了。翻天覆地的找,终于找到一张手机的随手拍!
卢布尔雅那的另一标志,原桥建于19世纪,1931年本地建筑师普列赤涅克(Plečnik)在两侧增加两座侧桥,形成了小巧精致的独特景观。位于Prešernov trg广场南侧的卢布尔雅那河上。
卢布尔雅那的地标性建筑,始建于12世纪,历经修缮,15世纪晚期建成小礼拜堂,16世纪加固城墙,19世纪中期兴建瞭望塔,融合了罗马式、哥特式以及文艺复兴风格。1848年建成的瞭望塔曾经用于警报台和礼宾炮台,现在成为了俯瞰全城的望景楼。城堡还设有一个关于斯洛文尼亚历史的常规展览。
卢布尔雅那主教堂 Cathedral of St Nicholas, 双塔绿顶,装饰有大理石和白色墙壁,巴洛克壁画十分华丽。教堂的门非常有特色,青铜打造的天堂地狱值得一看。
卢布尔雅那的龙桥,一座有百年历史的桥梁,是卢布尔雅那的标志性建筑,四个桥头处都装饰着姿态各异的青铜翼龙,,据说设计者最初要表达的寓意很是深刻,既象征着斯洛文尼亚人民觉醒与奋斗的决心,也体现出斯洛文尼亚人民为追求自由和平等作出的奋斗。不过也许是境界达不到吧,我确实没看出奋斗的决心,而一直那这四条龙和《权利的游戏》女王的那三条龙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