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因一张照片而产生过即刻出发的冲动?
今年五月,偶然在报纸上见到一张航拍的照片,一座完美的火山锥耸立在碧绿的草原之上。这才知道原来在距离帝都不远的乌兰察布,还有这样一个地方一直不被外人所知。于是就心心念念地期待这个夏天快些来临,可以在草儿变绿的时候奔向这个魂牵梦萦的火山草原。
本来是计划七月初出发的,结果因为各种原因,拖到七月下旬才成行。
就是这张照片啦,应该是原载于中国国家地理。
这张也是,只有这个角度才能欣赏到它的全貌。
内蒙古有条火山喷发带:北起大兴安岭北段东坡的诺敏河火山群,经大兴安岭的阿尔山—柴河火山群、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南抵察哈尔右翼后旗的乌兰哈达火山群,绵延近千公里,其中乌兰哈达火山群直到2012年才被国内外火山学界所知。
这条火山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年轻:从第四纪的晚更新世(大约12万年前)才进入活动鼎盛期。但其实,这个火山带的大多数火山都喷发于距今4万—6万年前。尤其可贵的是,其中一些火山喷发于全新世,即距今一万年前,在这里甚至还发现了喷发于两千年前的火山。
关于乌兰哈达火山群,网上的介绍貌似还不算多,比较详细的是国家地理去年12月的封面文章介绍,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链接在此:@***
基本上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因为火山草原还没有完全开发,所以想还是提前在网上做些功课,结果发现除了百度贴吧里有个关于路线、路况的帖子比较实用,其他帖子并没有太多有价值的信息。所以在此把我们此行的攻略分享一下,希望对近期计划出行的朋友有所帮助。
【行程安排】
行程安排其实没太多可说的,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周六一早北京(或呼市等)出发,下午抵达火山群并游览,晚上回乌兰察布;第二天还可以找个地方转转,如比较知名的辉腾锡勒草原等,之后下午返京。
不过我因为周日下午有事,所以是周五晚上出发,住在乌兰察布。第二天安排比较宽松,上午去乌兰忽少海子(也叫天鹅湖),下午去火山群,当晚露营。第三天一早直接返京。至于为何选择露营,有两个原因,一是打算拍星星,二是觉得露营比较好玩。
目前这个火山地质公园还在建设中,所以是不收门票的,也无人管理,当然也没有任何配套服务。不过估计快要火起来了,很害怕这里将来会象草原天路一样人满为患,所以想去的还是抓紧时间吧。
【行前准备】
(1)防晒霜!防晒霜!防晒霜!去过那么多次海边和高原,从来没有哪次像这次一样晒吐露皮了。这边海拔也就1500,所以也就没把防晒当回事,没抹防晒霜,结果回来后真是火辣辣的疼啊,胳膊整个脱了一层皮!!!抹了防晒霜的那位自然安然无恙。
(2)如果不是四驱车,如果你不能保证你不走瞎道,建议还是备一把中国神器——工兵铲吧,以备不时之需,至于为什么,往后看。
(3)草原目前无人管理,所以自然也没有垃圾箱。见到很多游人扔的垃圾,真的很心痛。出于环保考虑,爱护我们的地球,恳请带上垃圾袋。我们因为露营,产生的垃圾较多,最后装了一个大大的垃圾袋给带出了草原。
(4)墨镜!防风挡光必备!
(5)其它的其实没什么要准备的了。蚊不叮你可以带上,但也许是风比较大,我没发现有蚊子。因为要露营,所以还带了露营的装备,然后就是食物了。本来想买自加热方便米饭,结果准备晚了,网上订已经来不及,身边的超市也没卖的。不过我带了之前购物时送的保温袋和冰袋,把食物全扔进去了,结果发现大热天在车里放一天也还是很有效果的,所以我最后还喝上了冰镇饮料,呵呵。草原上不太建议生火做饭,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因为草原有时风会很大的,感觉没有什么刮不走的,包括你堆的柴火;有时还会突然来场暴雨,好不容易升起的火苗逃不开被浇灭的厄运。
【交通】
D1:北京—>乌兰察布 350公里,G7转G6直接就到了,顺的话 4个半小时。但是我们周五下午4点半出发已然赶上了晚高峰,折腾了一个小时才上G7,之后加上G6的正常拥堵(G6八达岭段就没有不堵的时候),以及中间在服务区吃饭,快10点半才抵达。到酒店的时候一轮明月已经升上来了,没有雾霾,天空那叫一个透亮。一下车,这叫一个凉爽,心情也是大好。
D2:乌兰察布—>乌兰忽少海子 —>乌兰哈达火山地址公园,共 85公里。8点半出发,上G55(二广高速)向北,白音查干镇出口出来,走G208(二长线)继续向北,全程大约1个半小时。
要特别注意的是,去乌兰忽少海子的路口别错过了,从右手边一条水泥路的路口拐下去就行,这附近右手边都没有别的路口。过铁路桥洞,然后顺着水泥路一直走,别下道儿,直到看到一个大湖。
从乌兰忽少海子去火山群依然要回到G208继续向北,大约走个二十分钟就能看到左手“牧阿力乌素”的路标,4~8号火山都在这边。建议别停继续向北,先去看3号火山,往前走一点就能看到3号火山了。去3号火山有几条土路可选,建议从火山正西边这条路下道儿,土路比较短。
之后回到G208向南去4~8号火山,走到刚才看到的“牧阿力乌素”的路标处右拐向西,穿过G55的桥洞就要下道儿走右侧的土路了,路边有一片树林,很显眼。向西过了一处在建的大门,走不远就是个丁字路口,向右是去4号火山,向左是去5~8号火山。
总而言之,去4~6号火山的路还是比较好走的,也有明显的标志。(沿路隔不远就有个土堆,我猜是当路标用的。)去7、8号火山的路就不那么好认了,只能看车辙,容易迷路,需要经常下车探探道儿。虽然是草原,但沟坎也不少,开两驱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容易托底,要格外小心。
另外,到了7、8号火山之间的山谷后,不要想着参考公园简介牌上的导游路线往南走,那只是规划的。顺着土路也是上不了G55高速的,想从东南边绕回G208貌似可以,但路并不好走,所以最好的选择是原路返回到6号火山,切记切记!!!
为了能看明白,做了几张图。
顺着紫色的路线,一路向西就到乌兰察布了。而且一路上车越开越少,天也越来越好。
G55很好走,白音查干镇(察右后旗政府驻地)出口出来,顺路标走G208继续向北,注意右手边一条水泥路的路口右拐,下去就是个铁路桥洞,然后一直走就到乌兰忽少海子了。快到水边的时候我们冒了个险,下土路了。结果一片雨后的泥地,上面是干的,但下面没干透,结果第一次陷车。
之后回到G208,先去东边的3号火山,再去西边的4-8号火山。图片是google earth截图,土路和车辙比百度的卫星图要清楚一些,在现场只能用百度的卫星图,找车辙还是有些难度的。
去往3号火山的路正在修,不过土路相对还算好走。回来的时候走到几条土路交叉的那里有一小块沙地没注意,结果第二次陷车。
绿色的路线是我们从6号火山往8号火山走的路线。说是路,实际上基本没有路,就是个车辙,有些地方还很不好辨认,需要下车探探路。想再往南贴近8号火山,已找不到路了。于是顺着7、8号火山之间山谷的土路向东再向北,折回6号火山。在此,强烈建议,如果不是越野四驱,还是顺着土路走比较好,哪怕绕一点,也比寻着车辙走快得多。
【住宿】
一共两晚,因为有一晚计划草原露营,所以只需订一晚酒店,但怕露营那天天气不好,开始还是订了两晚。乌兰察布最好的酒店有两家,多蒙德豪生大酒店和博源蓝海国际大饭店。想着不到400元就能住五星级酒店,其他的酒店也就不看了。最后订的多蒙德豪生,一是它的房随时可退,二是虽然距离市中心较远,但上高速方便。
【餐食】
第一晚在官厅服务区的餐厅解决的晚餐。本来没抱太大希望,结果,还真的算是好吃不贵。点了条侉炖鲤鱼,上来以后超大,还点了盘烧茄子,味道也不错,加上主食,一共不到100。第二天酒店的自助早餐,算挺丰盛的了,好歹也是当地唯一的五星级酒店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后面的日子就要靠自备干粮了。
【费用】过路费往返共315,住宿398,其它就是来回的油费、餐费。
【特别提示】
估计很多人去之前会和我有一样的疑问,毕竟是没开发的地方,开两驱过去行不行。我的意见是小心一点开,两驱的轿车上土路没问题,但还是要加倍小心偶尔遇到的泥地(特别是雨后)和沙地,实在不行下车,探路。
我这次就陷了两回车,一次泥里一次沙里,毕竟是第一次开着两驱去这种地儿,还是经验不足,好在都不算太严重。第一次陷泥里,泥当然不是那种很稀的泥,是雨后没有完全晒干的土地,人站在上面只是感觉有点软,但是车子沉,禁不住啊,俩前轮直接就陷进去了。后来找了跟粗木根把轮子前后的泥刨出来,垫上石块,才倒出来。陷沙里这次也是大意了,就在去3号火山的土路上,可能是因为沙化吧,有一小块沙地。其实绕开走就没事了,但当时就想冲过去,结果……陷进去了。之后挂低速档,前后倒倒,再转转方向盘,靠惯性冲出去了。
草原上行车主要是避开那些低矮的灌木,还有防止托底,剩下的就是尽量沿着车辙走。不过有些车辙被雨水在两轮轨迹之间冲成了深沟,就要特别注意车轮别陷进去,象在驾校走双边一样就行。
关于天气,我当时一直在关注,怕雨太大,土路变成泥潭,也怕露营时来场暴雨。去之前那周北京经历了720暴雨,但乌兰察布一直是晴天。事实证明,这两个地方的气候完全不一样,天也完全不一样,出来的时候北京一直雾霾,但这边的蓝天白云让人嫉妒。虽然在路上也经历了暴雨,但都是来得快去得快,对行车也没有太大影响。
关于气温,这边凉爽干燥,绝对的避暑胜地。白天短袖没问题,晚上预报16度,本以为会冷,但穿个棉质帽衫外套起来看日出也能将就,不过草原上风的确比较大,要注意。至于露营,因为帐篷防风性能不错,所以盖个薄毯子就差不多了,怕冷的带个厚的,反正不用背,车可以停帐篷旁边。
如果你想问,露营会不会有狼?我想两百年前也许会有。现在周边都是道路、村落,哪还有狼的生存空间啊。
【拍摄装备】5D MARK II, EF17-40 F4L,EF70-200 F2.8L IS,EF 2X,定时快门线,快门遥控器,三脚架,IPhone5。
【后期】photoshop、Lightroom
【背景音乐】 鸿雁(蒙语版),开头是呼麦。一路听着额尔古纳乐队的歌,去草原当然要听草原的歌。
多蒙德豪生大酒店,在城市南边的工业园区,周边建筑不多,门口停车方便,房间内WIFI信号不错。早上出发上G55高速前,顺路在G208的中国石化加了油。
刚下到去往乌兰忽少海子的水泥路,看到一列火车经过,远处有很多很多的风车。
在去往乌兰忽少海子的路上,向西北看,可以看到远处的5-8号火山,很醒目啊。
乌兰忽少海子湖边的宣传牌,看样子这里是要大开发了,所以赶紧来吧。
湖面萎缩得很厉害了,滩涂踩上去软软的,要一步一探,水面看着不远,却很难接近。
乌兰忽少海子也叫天鹅湖,可能曾经有过天鹅吧,反正我们没看到;不过水鸟还是不少的,只是都离得比较远。
湖边都是当年火山喷发时流淌到这里的岩浆,冷却后形成岩石。
向左绕了一圈,踩着石头,终于接近水面。不过到跟前才发现,水边都是鸟类的排泄物,那味道……
一路上让人印象最深的昆虫就是它了,飞起来啪哒啪哒的扇翅膀,特别是在晚上,声音可以传好远。
接近中午的时候,去往火山群,回到这条笔直笔直的水泥路,几乎见不到车。
草原上的云变幻莫测,偶然间,发现一束耶稣光洒下。
从G208继续向北,突然飘来一片乌云,豆大的雨点就这样噼里啪啦地落下来,视线渐渐模糊。正担心雨何时停,会不会让道路泥泞,雨就已然停了,这就是草原上的雨啊,想下就下,想停就停,就这么任性!
抵达3号火山的时候,正好一片乌云浮在火山上空,仿佛火山云重现……所以说,坏天气就是好天气!
天上的云仿佛大自然的导演,远处应该正经历一场暴风骤雨吧。不得不赞叹一下,这里的云真是太漂亮了。
3号火山建了登山栈道,还是相当好爬的,用不了10分钟就能爬上去,山下还有火山地质遗迹的介绍牌。
此路线图应该只是规划,不要太当真。
正说要往上爬,结果不知哪来一阵好大的妖风,卷着沙土就过来了,那叫一个凉快,赶紧戴墨眼镜闭上嘴。
仰望
站在火山口的上沿,风好大好大啊!!!都快站不住了,印象里只在海边的山顶上经历过一次这样的狂风!赶紧奔向火山口,盆地里风小多了。
来张手机拍的3号火山的火山口全景,如果雨水充足就能形成天池啊,中国现有的几个天池好像都是这么形成的。
看云引导光在绿色的大地上作画。
3号火山南部被开挖了一半,结果形成了人工的悬崖。火山岩形成的碎石很容易脚滑,再加上山顶的大风,所以还是有些危险的,不要靠悬崖太近。
远处的山丘
远处是乌兰忽少海子,当年的熔岩从脚下一直流淌到那里。
站在山顶可以看到远处的4、5号火山,G208和通往3号火山的土路。
雨水形成的沟壑
下午一点多离开3号火山,在牧阿力乌素的路标处向西拐。
一过来就是一片树林,也是草原上见过的唯一一片树林,所以怕晒的还是带个草帽。
土路走到头先向右拐去4号火山,火山地质公园的游客中心就建在这,据说还有火山地质博物馆。不过整个园区都还在建,和看门的大妈聊了聊,说2015年的时候,主体建筑就已经完工了,之后就一直没动静。
”乌兰哈达“在蒙语里的意思是“红色山峰”,看到这个被挖开的4号火山,算是名副其实了。
站在4号火山山顶俯瞰,正前方的那座平顶房子目前可以洗火山浴,将来应该还包括餐饮功能;右手的坡屋顶房子可以住宿,目前还是某摄影俱乐部的活动基地;再右边就是大门了。左手的房子不知将来是何功能,也许是博物馆。远处是优美的5号火山。
站在4号火山向东北眺望,3号火山耸立在远方。
超大的火山岩垒起来的池子,难道将来要在这里泡汤?
室内的火山泥浴已经建好,据说包含多种矿物质,洗完后皮肤极其润滑。我们没有尝试,不过据说已经有不少旅游团来这尝试过了。
因为打算在5号火山附近露营,所以从4号火山出来,先直接奔6号火山了。途经优美的5号火山,各种拍拍拍!
部分土路沙化挺严重的,所以看好道儿很重要。
积的一汪雨水也算湖光山色了,呵呵。
绕到火山南侧,造型更是完美!
远观6号火山整体。因为火山矿石特别具有经济价值,所以6号火山周边整体被挖开了,破环的最为严重!
6号火山上用火山渣铺了一条环形的路,可以近距离的观赏火山内部地层,但顶部的火山口是难以到达了。
远处是7、8号火山。
黑的、黄的、红的,各色岩石融到一起,真的仿佛来到了另一个星球。
在6号火山上继续拍5号火山。
离开6号火山,赶在天黑前去往7、8号火山。远处貌似又在下雨了,云飘荡到哪里,雨就跟到哪里。
没有路,只有难以辨认的车辙,向着未知进发,相信上天会给我指引。
这蓝天白云简直是大自然的馈赠。仰望7号火山,看云卷云舒。
从7号火山山脊仰望,一路上都是这样的灌木,草原行车应尽量避开。
在7号火山山脊有个交叉路口,向西(右)通往7号火山山尖,向南(前)通向8号火山。在这里稍作停留。
回望来时的路和身后的5号、6号火山。
远处来时的路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7号火山上山路上的介绍牌。
云层又开始在大地上作画。
终于结束了草原穿越,结束了草原大冒险,找到了7、8号火山山谷间的土路。天色已不早,一时找不到向8号火山进发的路,所以决定返回。
顺着路返回5号火山,途经一处地貌,仿佛大峡谷一般,应该也是人工的杰作。
终于回到5号火山,心里踏实了很多,开始寻找适合的露营地,最后决定在火山南侧扎营。
车停的地方就是计划露营的地方,在山脚下相对较高的位置,有个缓坡,万一有雨也不至于积水。因为火山脚下碎石很多,提前清理好场地,就开始爬山准备看日落。
5号火山爬起来还是比较陡的,而且因为都是火山岩形成的碎石,吃不住劲,一踩就往下滑,所以爬到山腰处,找了一处较平坦的地方就停下了。看着牧归,等着日落。
大约晚上7点半,日落大戏开始上演,当晚的云还是很给力的。
龙形云
只不过因为远处有山,所以看不到一轮红日落下的场景,但是太阳落下后映衬的晚霞相当精彩。
在晚霞的余晖中安营扎寨,然后开始我们的晚餐。之后支脚架,开始我的第一次星空拍摄。那天是阴历六月廿日,说起来不算是拍星空的好日子,因为月亮晚上十点多就要升起来了,而且还挺大,所以我的时间有限。
还有那晚的云着实有点多,这张曝光30秒,可以看到云的影响很严重。
这张星轨用定时快门线拍了大约一个小时,一共120多张合成,地景也是后期合成。拍完发现圆心的北极星正好没进来(虽然也不一定一定要进来),再有就是云的影响、飞机灯光的影响很严重,不过第一次拍,我已经很知足了。
拍完星轨,用400mm拍一张当晚的凸月后睡觉。
草原露营,只听见风声和蚂蚱拍打翅膀的声音,聆听着大自然的背景音乐睡去。
为了看日出,早上4点多爬起来,一路斜切着冲上五号火山山顶,看到了火山口。
远处同样有山,日出后大约3分钟才看到太阳,所以主要是看云了。
清晨的火山群和营地。这么看才发现原来5号火山真的不矮。
清晨的月亮已经跑到西边准备隐身了。
远处的3号、4号火山
顺着东侧较平缓的山脊下来,清晨的5号火山有种别样的美。
用空矿泉水瓶在前晚住的酒店接了两瓶水,刷牙洗脸的问题就全解决了。
早上7点半,吃完最后的自备干粮,开拔。一路十分顺畅,不到11点就过了官厅服务区,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居然遇上什么国际汽车拉力赛,G6北京段全线交通管制,悲催了,折腾到下午2点多才抵京。
不知为什么,虽然已经回来多日,但火山草原的黑夜白昼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也许是因为火山总能给人一种喷薄而出、不受束缚的力量,而草原总能给人一种辽阔平和、海纳百川的感觉,那么当火山的激情遇上草原的恬静,将激发出怎样的火花呢?这样的火山草原又怎能不令人印象深刻呢?
版权声明:所有游记严禁盗用和商业用途,如需转载,请站内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