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套印象

作者:爱暴走的老科 显示图片

    最早知道阿克套这个城市,应该是在《搭车去柏林》这个节目中,当时谷岳和刘畅途径这里,停留半天。在小餐厅中和俄罗斯水手喝伏特加,在里海和一群哈萨克青年玩跳水,非常尽兴。不曾想过自己也会来到这个城市,而且一呆就是两年。多数中国人来阿克套,都是因为工作,因为这里是哈国的产油区之一,吸引了大批中国的油服企业前来。而另一方,阿克套也是哈国的度假胜地,因为紧邻里海,这里也是哈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我跟很多人介绍阿克套的时候,喜欢用中国的青岛来类比)。其实很早就想在马蜂窝上写篇关于阿克套的游记,因为我第一次搜索阿克套的旅游攻略时,一篇相关的游记也没有,不过这么长时间过去,如今也能找到几篇了。想想自己也不会在这座城市再呆太久,很快就要回国,趁着现在记忆还没有模糊,写一些自己的所见所闻,算是给这段工作的时光做一个纪念。

    去哈萨克斯坦前,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把签证搞定,据我了解,现在哈国的签证全部都需要本人去大使馆去面签,即便是找了代理。我第一次来哈时的签证是找代理办的,本人没有去大使馆,但是后来就不行了。国内目前在上海、北京和乌鲁木齐三个地方有哈国的大使馆,我跑过上海和北京两个地方的,上海相对人少一点,北京人特别多。毫不夸张的说,每天下午5点多就会有人去排第二天的队,当然在使馆门口的公告上是禁止24点之前去排队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每天哈国大使馆的门前都有长长的队伍,搞得维持秩序的保安也很无奈,而在其他使馆门口几乎看不到人。哈国的签证都是需要哈国当地的企业发邀请函的,我办过商务和劳务签证,商务签一般是在哈国境内停留时间半年内不能超过两个月,累计不能超过四个月,劳务签可以停留一整年,但是劳务签的办理更加麻烦,还需要从哈国政府申请劳务许可,而每个企业能获得的劳务许可是很有限的。至于旅游签证我不太了解,似乎是停留时间不能超过15天。虽然说哈国的签证是比较难办的,但是只要邀请函没问题,资料准备齐全了,面签的时候面试官问的问题都能顺利回答出来,一般不会被拒签。办签证的次数多了,也听到过不少笑话。有一次一哥们去办哈国的签证,面试官问他你要到哪里去?结果他回答,俄罗斯。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被拒签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护照顺利递进去,签证官会给你一个条子,拿着条子到使馆的指定的中国银行去交上签证费用(一般费用是1400元,加急2800元),然后把银行的回单给维持秩序的保安就可以了,一个星期之后可以取护照。哈国大使馆规定是上午面签收护照,下午只发护照。
    护照顺利递进去之后,就可以开始定机票了。从国内目前还没有直飞阿克套的航班,走的最多的路线(也是最合理的路线)是从北京到阿拉木图,再从阿拉木图转机到阿克套。当然国内也有从乌鲁木齐飞阿拉木图的航班,所以靠近乌鲁木齐的可以选择从这里出发。不考虑转机的时间,空中飞行时间大约8个半小时,北京到阿拉木图5个小时,阿拉木图至阿克套3个半小时。如果想省钱,也可以从巴库(阿塞拜疆首都)转机,但是在巴库中转的时间会很长,要十五个小时左右,而从阿拉木图只要一个半小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哈国入境的时候要填写落地,在飞机上的时候乘务员会发放,如果错过这次,在入境之前的达到大厅也会有,和签证页差不多大小的一页纸,有哈语、俄语和英语三种语言,填写的都是一些基本信息,过海关的时候工作人员会在上面卡章,一定要保存好,因为达到阿克套五天之内,还需要拿着护照和这页纸去移民局办理落地,到时候移民局会在这页纸上写上你能在哈国停留的最后日期。

    与铁路和公路相比,航空应该是哈国最便捷的交通方式了,这与哈国地广人稀也有很大关系。第一次达到阿克套的时候,天空飘着小雨,从机场出来坐车去项目部,看到茫茫无边的沙草地,心都凉了半截。我自己一般都是公司派车过去接,如果要打车去市区,大约2000-3000坚戈(目前坚戈兑人民币汇率是50左右,也就是说大约40-60元人民币)。哈国的出租车跟国内完全不一样,大多是一些私家车主,路边招手即停,车子的状况一般都不是很好,凭我自己的经验,大多是一些老款的车子,这里要提醒大家上车之前一定要和司机讲好价格。当然哈国也有出租车服务,拨打客服电话之后就能到指定的地点来接你,类似于国内现在很流行的网约车。
     我在阿克套住的是公司宿舍,一幢独立的别墅,条件还算不错。阿克套因为紧靠里海,每年来旅游的人不少,所以酒店还是比较多的,如果来这里旅游想住酒店,可以在Booking上提前预定,价格从100多元起步,应该能满足你的要求。当然如果想要住在海边的海景房,价格肯定会贵不少。阿克套城市不大,即使住的偏点,打个车一般十几分钟也就能到达城市的中心区域,所以不必太纠结酒店的位置。
    哈国因为是前苏联国家,所以俄语是主要的语言,但是从苏联解体之后,就开始推广本国的语言-哈语。即使这样,现在哈国正式的文件还是以俄语为主,哈国人很少有不会说俄语的,我倒是遇到一些从中国新疆移民过来的哈族人,他们的俄语很差,交流一般都用哈语。走在阿克套的街上,商店的标识,路边的广告牌基本都是俄语,所以如果你懂得一点俄语,在哈国旅游工作会方便很多,当然如果和你同行的伙伴中有懂俄语也可能帮着翻译。我来阿克套之前基本没听过俄语,来了之后工作很不方便,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有翻译跟着,不过这倒是激起我学习俄语的兴趣。现在工作中一些基本的交流,已经不在需要翻译,说几个单词,再加上肢体语言,哈国的同事已经能理解我的意思,或者说经过这两年的磨合,我们之间也形成了一些默契。


阿克套新开的一家体育用品超市


雨后的天空,阿克套的天总是这样蓝

    阿克套与哈国其他城市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的街道没有名字,据说这是因为上世纪60年代建立这座城市的时候,这里其实是一个军事管理区,整个城市划分成若干个区,每栋建筑上都有一个号码,因此如果你打车去一个地方,一定是说几区几号楼,而不是哪个街道几号楼。阿克套的建筑比较老旧,大多是上世纪苏联人留下的,但是楼房的设计和规划还是很有特色的,这座城市曾经还获得过城市设计的世界大奖。阿克套的城市建设与国内一座县级城市都没法相比,这里的人行道许多地方都还是土路,路两边树木也很少,即使有,树木也很小,这与阿克套地区常年没有雨水有很大关系。城市的沿海一线算是最精华的部分了,有长长的人行道,每隔几米远都有靠椅,如果能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坐在海边的靠椅上,看着夕阳从里海的海平面消失,一定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


《搭车去柏林》中,谷岳和刘畅就是在这个地方下的车


住宅楼上的灯塔


锤子和镰刀的涂鸦

     哈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曾经以为我们56个民族已经非常多了,你一定很难想象一个只有1700万人口的国家竟然有130多个民族。这里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少部分信仰东正教,所以当你在阿克套的主街道上走,就能看见一座非常气派的穆斯林教堂,而东正教教堂的地址就会偏僻一些。哈国的男女比例极不均衡,男少女多,哈国男人在家里是什么家务都不干的,全部交给自己的妻子,在他们的观念里,男人是在外面挣钱的,女人就应该在家里做家务。可能是因为男少女多,据说这里的男人可以取四个老婆,国家法律是允许的。哈国政府也是极其鼓励生育的,这里的女人如果生四个孩子以上,就会被授予英雄母亲的称号,国家会定时给这样的家庭发放补助,孩子的义务教育也全部由国家来承担。


穆斯林教堂

    来阿克套旅游,人们大多是冲着里海来的。此刻正是炎炎夏日,是阿克套旅游的高峰期。沿海一线的沙滩虽然沙质不是很好,却也吸引了很多人在这里晒日光浴。每年的6月至8月是阿克套温度最高的时候,有时会高到40度以上,白天的时间比较长,到了当地时间晚上九点,天还是很亮。所以我们一般都是早晚出去活动,白天就在家里待着。如果要出去洗海澡,一定要抹防晒霜,不然会全身爆皮的,那种火辣辣的感觉实在是不好受。 
  


放在码头上的帆船


里海中往来的船只



    在阿克套周边,其实有几处海滩是很不错的,只是外地人一般都不知道。当地人倒是经常会在周末驱车过去,带上帐篷在那露营,下海游泳,钓鱼或者捕鱼,然后弄个篝火,非常惬意。因为离阿克套市区都比较远,我们就用公里数当做这个地方的名称了。我们经常去玩的地方有十五公里的海滩和四十公里的海滩,还有一个一百五十公里的悬崖,几乎是要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边境了。其中十五公里的海滩沙质细软,海水比较浅,适合洗海澡和晒日光浴;四十公里的海滩最适合钓鱼和烧烤;一百五十公里的悬崖纯粹是一次荒野生存。在十五公里的海滩我照了人生第一张裸体照片并成功把自己晒爆了皮,在四十公里的海滩我钓到了目前为止最多的一次鱼,在一百五十公里的悬崖,第一次看到海狗,并吃上了新鲜的苏达克,味道相当鲜美。





我们是从帐篷背后的山崖爬下来的,非常惊险

    离阿克套不远的一片红柳林,也让我印象深刻。记得那是15年5月初的一个星期天,公司的一位老同事开车带我们来到这里,说是要挖沙漠人参——肉苁蓉,我之前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东西,后来再网上查了之后才知道它在国内算是一种名贵的中药,价格还不便宜。我们来到这片红柳林,根据同事的介绍就开始找起来。最初一位同事找到的时候,我们都非常兴奋,拿了锅铲就开始挖,真是相当有趣。我们在那一丁点的范围,就挖了满满一车,直到把后备箱塞满。哈国人似乎并不知道这东西的价值所在,或者说他们只把它当成了一种很普通的植物,我们却像捡到了宝贝一样。




沙漠人参——肉苁蓉,刚出土的样子


远眺阿克套城市




阿克套周边的沙草地里,随处可见这样的旱龟

阿克套的冬天并不是太寒冷,可能零下十几度的气温只会维持一到两周,这与北部的阿克纠斌和阿斯塔纳相比,已经非常暖和了。所以每年在最寒冷的时候(一月份)都会有大批的白天鹅从北方飞来过冬,给美丽的里海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很多当地居民都喜欢在冬天顶着寒风,在海边白天鹅聚集的地方,欣赏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所以在阿克套的城市介绍中,经常会提到冬天观赏白天鹅这一项。我自己曾不止一次去海边看过,但印象最为深刻的要算今年冬天雪后的那次。当时已经接近黄昏,金色的夕阳洒在海面上,白天鹅在金子般耀眼的水中游动,互相嬉戏,争抢游客喂的食物,趣味横生。


白天鹅和海鸥打成一片




在这座海滨城市生活了两年,并没有太深刻的了解当地的社会,只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有一些面上的了解,很主观,很不全面,希望对于要来这里的你有一些帮助。



    最近有一位蜂友骑摩托车来到阿克套,从这里轮渡去巴库。通过他这几天的经历,我想在此提醒各位计划从阿克套坐轮渡去巴库的朋友,轮渡并不是每天都有,因为本来这里航运就不发达,再加上偶尔的坏天气,有可能一个礼拜都等不到船,这位蜂友在这里整整停留了7天,今天才顺利上船。而且据曾经一位网友说,在船上要待整整30个小时,确实是一种煎熬。另外船票价格是80美金,机票也不过100美金出头,所以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出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