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慢生活--重庆、恩施和成都巴蜀八日游

作者:花花猫吃不饱 显示图片

一直以来我挺钦佩那些能说走就走的旅行者,有时候一个念头或者在某张报纸杂志上看到漂亮的风景照就会产生走吧去看看的想法,进而付诸于行动。

身为一个朝九晚五的普通工作者,假期对我来说也只有短短的7天,如何利用好这7天的短暂时间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成了一件无比纠结的事情,这次也不例外。好在今年端午节放假的时间比较“科学”,东拼拼西凑凑也被我们整出来8天时间,这样一来旅行的时间就相对比较宽裕了。

8天时间到哪里玩?这是一个无比艰难的选择,考虑过贵州、内蒙古等等,最后还是把目标定在了重庆、恩施和成都。既然时间宽裕那自然要看看、多玩玩。

之所以选择去重庆、恩施和成都玩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边的美食特别多,重庆的小面、老火锅和串串;恩施的烤鱼和腊肉;成都的担担面、抄手和麻辣兔头看着就让我忍不住流哈喇子。

作为一个资深的吃货,不去中国这两个以辣闻名于世的美食之都简直对不起自己的五脏庙,而且这三个地方的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美景,想一想就挺美滋滋的。

好了,废话不多说,下面开始正题,首先说一下这次旅行用的器材,本来是考虑带上单反的,但由于老婆去西藏把单反拿走了,无奈只能带上了很久之前买的SONY NEX-5微单,有时候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旅行的8天时间里,有一半的时间是下雨的,这时候微单轻便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要是拿个笨重的单反的话拍起照片来还真不方便,最后拍出的照片和单反比差距也不是非常大。

后期:还是老规矩,美图秀秀,感觉有点Low,正在努力学习Photoshop和Lightingroom

背景音乐:许嵩--燕归巢,悠扬的节奏,我很喜欢

我的微信是CWOWXD,QQ是748628376(+好友请备注蚂蜂窝)

我的其它游记:

梦中的乌托邦--瑞士:@http://www.mafengwo.cn/i/5465018.html
日本九州之旅,从衣食住行说开去:@http://www.mafengwo.cn/i/3319600.html
郑州洛阳嵩山五日行走笔记:@http://www.mafengwo.cn/i/3134107.html
皇城脚下逛皇城:@http://www.mafengwo.cn/i/2914270.html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故事,同时也喜欢旅行、摄影,欢迎关注,欢迎指导。

DAY1 重庆市区(瓷器口古镇、洪崖洞、长江索道、解放碑)
DAY2 武隆(天坑地缝)
DAY3 利川(腾龙洞)
DAY4 恩施(大峡谷)
DAY5 成都(晚上到的成都,休整一天基本没有活动)
DAY6 都江堰
DAY7 成都市区(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
DAY8 重庆市区(十八梯、重庆三峡博物馆)

这无比纠结的行程是不是看起来比较折腾?实际上这个行程比原定的计划宽松了不少,原来打算在DAY6和DAY7去峨眉山和乐山的,无奈根据天气预报峨眉山和乐山下中雨,期间我们正好体验了在恩施大峡谷下雷阵雨的时候冒雨爬山的惨痛经历,于是就只能忍痛将峨眉山和乐山放弃,选择了即使下雨也不会受多少影响的都江堰和成都市区,毕竟下雨天穿着雨披或者撑着雨伞爬山实在称不上算是良好的旅行体验,而且雨天路滑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重庆的地铁有卖公交卡的,但不是每个站点都有,而且卡的工本费要25元,退卡的话同样也并不是每个站点都有,如果玩的时间比较短的话也就没什么必要办了。

除了在恩施的两天时间,其余的5天时间我们都选择了住当地市中心地区的青年旅舍,自从上次在洛阳住过一天青年旅舍之后我就深深地爱上了青年旅舍这种比较有文艺范的旅店。我们住的青年旅舍位于重庆渝中区的中兴路,走路到解放碑只有5分钟不到的路程,地铁两路口站下来对面就是我们住的青年旅舍了。


瓦舍青年旅舍在4楼,上去的时候没有电梯,只能靠两条腿走上去,一路上去是各种各样的涂鸦,有重庆地区的旅行手绘图,重庆徒步路线图,还有重庆地区的方言介绍,看得我们那叫一个眼花缭乱。





到了4楼进入了旅店大厅,青年旅舍相对于其它酒店的文艺特质扑面而来。一桌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貌似是一群背包客在商量第二天去哪里玩;旁边的沙发上坐着一对小情侣,依偎在一起咬着耳朵说着悄悄话;还有零星的几个人或坐或者躺,翻越着杂志,整个旅舍的氛围那叫一个轻松闲适,这个才是青年旅舍该有的气质嘛。


前台小妹见到两幅陌生的面孔过来就招呼我们是不是住宿的,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帮我们办妥了手续,进入了房间之后觉得还是挺不错的,干净又整洁。

在青年旅舍放好行李之后,我们也没多做休息直接赶到了重庆市区最有名的瓷器口古镇,此时已经差不多下午两点多了,我们俩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

刚出地铁就可以看到有一条叫瓷器口名特的美食街,实际上离真正的瓷器口古镇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在走了10分钟不到之后我们就到了瓷器口。



恰逢周末,整个古镇相当地热闹,到处都是拍照的游客,摩肩接踵的感觉让我顿时有了一种到了淮海路的既视感。我们慢悠悠地闲逛着,这个时候肚子又开始提抗议了,没办法我们只得找了个人少的地方拿出了旅行计划书看了看,貌似秦云老太婆摊摊面口碑甚是不错啊,拿出高德地区搜了搜倒是离这里不远,几分钟之后我们就赶到了那里。

还没进面馆呢我们抬头就看到了“老太婆摊摊面,重庆小面50强第1名”,看到这句话我们真的是惊了,敢情重庆市里还有个小面协会呢每年都会给所有的面馆整个排名出来呢,如果没有的话,那这个是不是打的虚假广告呢?!





不过基本敢说自己排名第一的味道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要不然这招牌没过几天肯定就被人给砸了。进去一看面馆并不大,只有5、6张桌子,不过整个店面看上去挺干净的。既来之者安之,点了三两牛肉面和酸菜肉丝面后就坐在椅子上静待美食上桌了。

尽管之前和老板说了面要微辣的,不过上来之后还是大吃一惊,酸菜肉丝面的味道还可以,在上海基本属于微辣的级别;这牛肉面就厉害了,别看面汤上只浮着几片辣椒,一口下去之后我立马后悔了,这可真不是一般地辣啊,还不是二般地辣,在上海,这绝对算得上是重辣的级别了。几口面下去之后,我头上就开始扑哧扑哧冒汗了,我对面的那位也不好受,汗珠就像不要钱一样不住地往下滴落,这又麻又辣的口感实在是相当给力啊,我们没忍住一人又要了一杯酸梅汁,这下总算把这股麻辣给压制下去了。

我们当时很好奇如果没有和老板说要微辣的这面上来会是个什么情况,很有可能一口都吃不下去吧。尽管面馆里的电风扇已经开到了最大,一碗面下肚之后,我俩衣服的衣领处还是全湿透了,真的是非常过瘾啊。



重庆瓷器口买的老酸奶,问了好几家都说是手工的,正好午饭吃得挺饱的就拿这个来帮助消化了。重庆的老酸奶和我之前去北京旅行的时候喝过的北京老酸奶不一样,它不是固态的,口感也比较甜,还有那种没包装的散装的老酸奶,加了红豆的,那味道就更甜了。本来想着靠喝老酸奶来帮助消化的,可没想到喝了之后肚子那叫一个饱啊,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了,只能自我安慰反正下午走路多,说不定走着走着就消化的差不多了呢。


走了半小时之后,稍微消化了点食物的我们又去买了杯龟苓膏,瓷器口古镇真的算得上是重庆美食最齐全的地方了,什么样的东西都有,可惜人就只有一个胃,要是有两个的话就好了。


在瓷器口古镇我们就深刻体会到了重庆被称为山城的意义所在。和上海周边那种四平八稳的古镇不同,瓷器口古镇走起来就像爬山一样,上上下下,有些地方楼梯还挺高的。这下我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重庆人很少见到胖子了,整天吃的是辣的,每天都要爬上爬下的,能不瘦嘛!




既然去了重庆,那洪崖洞自然不能不去,作为在电影《千与千寻》中取景地的现实版,洪崖洞绝对比瓷器口更能称得上是城市里的地标性建筑了。

据说最适合观赏洪崖洞的时间是晚上,但由于我们晚上还要去搭乘长江索道,因此我们只能把参观洪崖洞的时间安排在了瓷器口之后。好在白天去洪崖洞也是有好处的,此行我并没有携带专门拍夜景的镜头,白天去的话,拍出来的照片还清晰一点(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种自我安慰)。

洪崖洞秉承了重庆典型的建筑风格—吊脚楼。我们刚到洪崖洞的时候看到的是一艘海盗船,正当我们纳闷还以为导航出错的时候,旁边的大爷淡定地告诉我们往下走就是洪崖洞。


我们根据大爷手指的方向往下看,原来楼梯之下别有洞天,我们向下走了一小会就看到了一部电梯,电梯可以直接从顶楼到底楼,下去之后从底楼往上看感觉还是挺高的,对面是一排排搭着脚手架还在建造中的高楼大厦。

现代的高楼大厦和古色古香的洪崖洞放在一张图片里,让人仿佛有一种时空上的穿越感。





往上爬了一小段路之后就到了真正的“洪崖洞”,没错,洪崖洞就是一个山洞,还可以看到一个不大不小的瀑布,给人一种水帘洞的感觉。


洪崖洞水池里的锦鲤真的是很肥,比我养在鱼缸里,每天精心照顾的锦鲤还要胖上一圈,看来伙食真的是很不错啊。



从洪崖洞可以打车到长江索道,一般司机看你是外地人的话会开价20多,实际上走路的话也不远,大概也就10来分钟的路程,不过得记着得从最上面的地方开始走,不然要绕路的。重庆就是这样,刚来的时候真的特别不习惯,别的城市是二维的,它是三维的,因此在这里导航并不好使,手机上的GPS信号也常常丢失,因此在搞不清楚往哪儿走的时候还是采取最原始的方法—直接问路吧。

在走到长江索道的时候,我们又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排队已经排到了外面,正当我们犹豫是不是要先去吃好晚饭再来的时候发现队伍行进的速度倒还是挺快的,于是我们就开始排队了。



我们以为排队的队伍就眼前那么长,实际上天真的我们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队伍仅仅是在门口,离购票处尚且还有段距离,买好票之后还要再上二楼,排了足足一个小时的队我们才终于成功搭乘上了长江索道,索道的缆车就像一个大铁罐子,不过倒是让看过《疯狂的石头》有着非比寻常的亲切感。


乘着长江索道可以沿途一路观赏重庆市区绚丽夺目的夜景,特别是洪崖洞,在灯光的衬托下相当之漂亮。






从长江索道上面下来,我们从兴奋之中缓了过来,不知不觉中肚子又饿了,这才想起原来晚饭还没吃,正好住宿的地方旁边就是解放碑,旁边就是较场口夜市,吃的东西那叫一个丰富,于是没休息多久的我们又像赶火车一样来到了解放碑。

解放碑有点类似于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也是一条步行街,晚上很热闹,人特别多。



到了重庆,吃一顿正宗的老火锅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体验。重庆的老火锅到处都是,甚至连我们旅舍的旁边都开了一家。说到正宗的老火锅那就不得不提佩姐老火锅和九门重庆老火锅,不过可惜的是佩姐老火锅门口排队的人实在是令人太叹为观止了,问了下要等2个小时以上,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无奈我们只能转战九门重庆老火锅。



点了羊肉、九门鸭肠、嫩牛肉、香辣牛肉、酥肉和鳝鱼,我们都是肉户头,见那么多肉一起端上来自然是乐不可支,忙把肉下锅然后慢慢看着,眼巴巴地等着肉慢慢变熟。





一筷子下去之后貌似还好,心想重庆的老火锅也就这个样子嘛,没什么特别的,在上海也就是顶多算得上是中辣的级别。可过了几分钟之后,我们就觉得不对了,整个喉咙火辣辣的,一种难以名状的又麻又辣的感觉从喉咙开始蔓延到全身,此时我头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喝水!可惜水是烫的,只能要了杯酸梅汁,这才稍稍缓解了一些。原来重庆老火锅的辣味不是即时生效而是像红酒一样后劲十足,连绵不绝,实际上这辣的程度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重辣级别的了。

之后吃肉的时候可不敢一口吞下去了,我们不但仔细地挑出肉上的辣椒,吃的时候连调料(蒜蓉+小葱+香菜)都不敢蘸,吃几口肉之后就必须大口喝酒或大口喝酸梅汁,要不然实在是抵挡不住这酸爽至极的麻辣口感。说真的,这是我头一遭吃到那么辣的火锅,不过看旁边的重庆本地人倒是吃的很欢,一边吃还一边侃大山,游刃有余的样子让我们羡慕不已,看来重庆人是真的能吃辣、爱吃辣啊。


第二天我们去的就是重庆周边名气最大的武隆县天坑地缝景区了。从重庆北坐车到武隆是2个小时,这里先要普及一个小常识:重庆北站分为南广场和北广场,别看只有一字之分,其实这两个广场隔得相当远,步行的话大概要花半个小时,坐门口公交的话大概10分钟不到的车程。南广场是老火车站,一般K字头、C字头列车从这里出发或到达;而北广场则是高铁、动车的出发站或到达站。

重庆北到武隆并不远,到了之后出了那个破破烂烂的武隆火车站门口就可以看到很多去天坑地缝景区的大巴或中巴就停在那里,票价10元/人,都是正规的,一般等人满了才走。到了一个金字塔形的大建筑就可以准备下车了,那是仙女镇游客中心。


看来武隆的天坑地缝景区肯定钱没少赚,一个游客中心居然也造得那么气派。门票挺贵的,天坑旺季要135元/人,地缝也不便宜,旺季要115元/人,连接景区的电瓶车也要钱。



天坑景区内可以乘坐一个非常长的景观电梯通往下面,不过电梯的玻璃有点脏,看得不是很清楚。



由于张艺谋在这里拍了《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样它又是《变形金刚4》的取景地,最近又由于《爸爸去哪儿》的热播,武隆的天坑景区从名不见经传一下子变成了赤手可热的热门旅游景点。


整个天坑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相当地震撼。从电梯一下来往下走没多久就可以看到一个古驿站。它是《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取景地,据说连青砖、灰瓦都是专门定做好从外面运过来的。虽然这电影风评不是特别好,但能在现实中看到电影中出现过的场景还是挺让人激动的。



经过天龙天坑,快临近终点的时候能看到一个黑色的,在《变形金刚4》中出现过的黑色恐龙,比想象之中小了不少,有点失望。




到了终点,可以选择乘坐电瓶车前往地缝景区—龙水峡地缝。地缝景区首先需要穿过一个深邃的山洞,之后再乘坐和天坑差不多的直达电梯下到距地面80米的地下。电梯门打开之后会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抬头朝天空望去,天空被浓密的植被遮盖住,只留下一道细细的缝,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让人赞叹不已啊。






尽管武隆当天的气温差不多已经达到了30℃,不过在地缝里面却很是清凉,静下来不动的时候甚至有一种冷飕飕的感觉。景区里面很潮湿,不时有水珠从头顶上滴落下来,有些地方甚至能看到有人打着伞,小心翼翼地通过。因此喜欢拍照的同学一定要做好相机的防水工作。
经过一处很大的山洞后就可以看到有一个很大的瀑布从“天空”中倾泻而下,极为壮观。这不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吗?!



实际上从可玩性的角度来说,地缝比天坑更好玩,更原生态。建议大家如果安排一天的时间游览的话可以把重点放在地缝。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会让人有一种恍如置身于地心中穿梭的感觉。



从重庆北站坐动车到利川市大约2个小时的车程,票价80元左右,这次是重庆北站的北广场,感觉比老火车站气派了不少。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利川市的腾龙洞,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听去过恩施的人说这个洞穴非常大,很值得一去。从利川市的火车站下来,门口就有各式各样前往景区的中巴了,票价10元/人,别看路程不长却因为是山路所以并不好开,到景区也要1个小时左右,一路上颠簸很厉害,晕车的同学最好在上车前先吃好药。

腾龙洞的票价还是挺贵的,180元/人,作为一个4A级的景区来说真的不便宜了。


在正式进入腾龙洞之前会经过一个水势特别大的瀑布,叫腾龙大瀑布,宽50多米,落差30多米,是中国最大的伏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伏流之一。站在瀑布旁边需要大声说话才能听得到彼此的声音。


过了瀑布之后就可以看到一处提有红色大字“腾龙洞”的山洞了,真心非常大,不亲临现场绝对很难想像到这里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山洞。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周围还在施工,尘土飞扬的,有点脏。


进入了山洞之后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作为世界上容积最大的山洞,从洞口到尽头来回足足有7公里多,慢慢走的话可以玩上大半天时间。不过说实话,整个山洞的灯光效果泛善可陈,来来回回就是几种颜色的灯光打来打去,有些地方的大灯甚至用塑料袋罩住了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洞里面指路的标牌很少,路感不好的同学在里面很容易迷路,再加上灯光有些昏暗,路又潮湿,年纪大的人不太适合进去,很容易摔跤;在洞外有30℃的情况下,洞里大概只有10℃,进洞之前一定要披一件外套。





也许是我玩之前对腾龙洞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实际上它除了大之外也没什么,给人一种半成品的感觉。其实里面要是好好设计一下的话还是可以搞得很好的。

之后我听回程的出租车司机说他年轻时候也去过几次腾龙洞,每次去都在施工,10多年过去了还在施工,真的让人很无语了,大概等施工完成的那一天,腾龙洞能达到5A级景区的水准吧。


恩施虽然是个小地方,但我觉得整个城市的规划相当不错,市中心都几乎见不到有堵车的地方,街道也非常地整洁,给我的第一印象很不错。
与重庆的麻辣辛香不同,恩施菜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咸+重油,这点倒是和宁波菜有点相似,挺下饭的。





从恩施市区到大峡谷景区可以乘坐大巴,就在航空大道的恩施汽车站旁边,滚动发车,挺方便的。

可惜天公不作美,当我们到达大峡谷景区的时候,天空乌云密布,顷刻间电闪雷鸣声不绝于耳,下起了瓢泼大雨。风挟雨势,蔚为壮观,像是有世外高人在渡劫一样。好在我们的运气不错,先去的是云龙地缝,在进入景区之前有家超市可以避雨,我们买了雨衣、鞋套和必要的干粮之后就在一旁慢慢等待,准备等雨小一点之后再进去。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雷阵雨总算过去了,瓢泼大雨变成了连绵细雨,还好没耽搁多久,我们就继续上路了。

云龙地缝和我们之前去过的武隆龙水峡地缝有点像,不过河水的颜色有点显著的不同。云龙地缝的河水看起来比较脏,里面应该有着大量的泥沙,很浑浊。


快到终点的时候会看到一个浅河滩,旁边有一个超大型的飞瀑,从它流经的一个山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条瀑布从谷顶倾泻下来,气势磅礴,真让我们大开眼界。






参观好云龙地缝景区之后,接下来我们去的就是同样位于大峡谷之内的七星寨了,七星寨应该算是整个大峡谷里面的精华所在了,之前在别人的攻略里看到最好借一把拐杖,于是我们就在山下老老实实借了一把,真没想到这把拐杖在爬山的时候起了不少作用。

由于早上雨势很大,刚进七星寨的时候就发现地面上满是积水,最深的地方差不多到了膝盖处,这时候买的鞋套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淌水一点都不费劲,安安稳稳地渡过了这些积水。


其它没买鞋套的同学就没那么幸运了,不过他们也想出了一个办法:先脱下鞋子和袜子,把它们拿在手上淌水过去,之后再穿上袜子和鞋子,折腾是折腾,不过也没办法,看着鞋套,我不禁有些为我们的高瞻远瞩洋洋得意起来。

七星寨作为大峡谷景区最精华的部分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如果不经由索道上下的话,整个景区玩下来大概需要6个小时左右,台阶比较平稳,几乎没有陡坡,强度适宜,爬起来还是比较安逸的。





也许是因为刚下过一场雷阵雨的关系吧,山上的空气异常地清新,而且整个山都被笼罩在一层薄薄的云雾之中,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山之中。




越往上爬,雾气越浓,快临近中午的时候,雨居然停了,太阳羞答答地跑了出来,山中的雾气顿时消散了不少,此时我们已经爬到了半山腰了,从上往下看,我们就在云团上面一点点的地方,下面就一整片的绿色,村庄、河流、植被等等点缀其中,真的有一种人间仙境的感觉,实在是太美了。



这块奇石被当地人叫做“擎天一柱”,挺形象的,据说几年前欧洲有位玩极限运动的人曾从这块石头上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爬钢丝到对面的一块石头上,城里人真的是挺会玩的啊。


到了山顶,景色那更是无敌了,不过我也发现此处有个致命的缺点:山的颜色基本是灰色,有点单调。不过据说一般喀斯特地貌在一般的情况下是绝壁者无峰林,有峰林者无绝壁,七星寨兼而有之,山上植被之茂盛超乎想像,怪不得这里空气那么好,真的是一座纯天然的氧吧。



我们是晚上到的成都,住的还是青年旅舍,懒骨头青年旅社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羊市街16号,地理位置相当优越,位于市中心离春熙街挺近的,同样也是一家特文艺的旅舍。

刚到成都,下着蒙蒙细雨,在火车上颠簸了4个多小时的我们自然已经饿得眼冒金星,急需找一家饭店来填饱肚子,在前台小妹的推荐下来到了陈麻婆豆腐,可惜由于到的太晚,店已经关门了,无奈我们只得另谋去处。在陈麻婆豆腐旁边找到一家苍蝇馆子,店面不大但吃的人挺多的,听口音应该都是成都的本地人,于是我们就抱着不妨一试的心情坐了下来。

点了最传统的川菜水煮鱼、辣子兔肉、宫保鸡丁和鱼香肉丝,原本已经做好了吃辣的准备,王老吉都要了两瓶,没想到成都的川菜居然一点都不辣,反倒是有点甜,这大大出乎了我们的意料之外,说好的辣到天际呢?!老板在一旁看出了我们的疑惑,他耐心地和我们解释别看成都和重庆都是以辣出名,其实成都的有些传统川菜并不辣,我们点的除了水煮鱼和辣子兔肉是微辣的,宫保鸡丁和鱼香肉丝都是甜的。重庆的辣比成都的要厉害很多,连老板这个重庆人都有些吃不消。





懒骨头青年旅舍里有一只慵懒的大肥猫,店里的人都管叫它咪咪。咪咪一点都不怕人,摸摸它的下巴还会咕噜咕噜地叫。它应该算是青年旅社里的吉祥物了,大家都喜欢逗它玩,白天眯着眼睛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晚上特别活跃,无论哪个角落里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由于第六天下雨,原本计划好去峨眉山和乐山的计划调整为都江堰,毕竟下雨玩都江堰问题不大。地铁可以到达成都的茶店子汽车站,汽车站有直达都江堰的汽车,车程挺短的,约1个小时,票价17元。

都江堰是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都江堰的门票要90元,其实不是很值得,里面就是一个挺大的公园,到了鱼嘴就可以一窥岷江的壮丽景色了。我们去的时候尽管下着雨,水势还不算很大,要再过几个月才能见到大水流。旁边就一座悬索桥(安澜桥),过去之后有很多道观寺庙,不知道是不是下雨的关系,香火并不旺盛,有力气的话建议爬到顶层,可以一览都江堰工程的全景,仔细看看还是挺壮观的。









出了都江堰,旁边便是南桥小吃一条街。里面都是都江堰的特色小吃—冰粉、葱葱卷和土豆花。这里重点推荐下冰粉,小小的一碗里有桂花、西瓜、话梅、布丁、酒酿和其它杂七杂八我说不上名来的东西,混在一起酸酸甜甜的,在炎热的夏季吃上一碗绝对能人畅快很多,清凉解暑还开胃。葱葱卷和土豆花感觉不是很对我的胃口,不但辣而且咸,估计也只有当地人能吃得惯了。



到了成都就不能不来宽窄巷子,它是号称“最成都”的地方,分别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组成的步行街。作为一个上海人,我觉得宽窄巷子其实和新天地差不多,卖什么东西的都有,要说它是小吃一条街也可以。由于是端午节,人流量特别大,再加上周围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感觉更像是农贸市场了。



走了一段路,口干舌燥的,正想买点饮料解渴,抬头看到有一家叫做七哥老成都盖碗茶的茶馆装修挺别致的,于是我们就进去了。与宽窄巷里其它走小资路线的店不同,这家走的是传统路线。古色古香的桌椅,怀旧的热水瓶,贴着老照片的墙,服务员也挺热情的,看我们拿着手机拍着照片还特意告诉我们碗盖需要斜着倚靠在碗上拍出来的效果才好。




与朴素的装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茶的价格比较辣手,一碗普普通通的绿茶要价40元,不过谁让我们我们是在景区喝茶呢。


宽窄巷里几乎囊括了成都所有的小吃。糖油果子、三大炮、成都担担面、天主堂鸡、龙抄手,我们一路走一路吃,人的胃口是有限的,





所有的小吃中以天主堂鸡的口味最是特别。一般的鸡要么是原味,要么是辣的或是炸的,但天主堂鸡却又甜又麻又辣,这口感真是绝了,作为一个爱吃甜食的上海人对甜味很是有亲切感,三种口感混杂在一起倒也很和谐。




参观完了宽窄巷子,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锦里。锦里和宽窄巷子相隔还是比较远的,5公里不到的距离,打车的话挺方便的。如果说宽窄巷子是上海的新天地,那锦里应该就是上海的城隍庙了。锦里是一条仿古的商业街,相对于宽窄巷子的洋气文艺,锦里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高端大气。





锦里的小吃和宽窄巷子比绝对是不遑多让,只可惜我们已经饱得不能再饱,闻着香气四溢的各色小吃只恨自己不能多长一个胃出来。


锦里旁边就是武侯祠,门票要60元。作为一个对不同版本的三国演义都如数家珍,三国游戏也玩了不少的“三国迷”来说,不去武侯祠看看简直对不起自己。一般来说,帝王和臣子在一起的时候,臣子肯定是帝王的陪衬,但武侯祠却反其道而行之,让刘备当了诸葛亮的陪衬,这在中国的祠堂里恐怕也是独一份吧。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旅行的最后一天,由于下午还要到机场赶飞机,因此这一天安排得很轻松。

十八梯离我们住的青年旅舍不远,走路也就几分钟的路程。说是一处景点,其实已经拆得差不多了,到处都是残砖断瓦,一片狼藉的样子,要不是门口的指路牌上还写着十八梯这三个字一般人根本想象不出这就是重庆赫赫有名的地方。

里面仅存几栋小房子仍有人居住,另外还有零零落落几家小饭店开着,越往下走越是萧条,随处可见写着“拆”字的墙。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旁边便是繁华的较场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据说十八梯马上就要彻底拆除了,所幸我能在十八梯彻底消失之前用相机拍下这一切,留在以后看也算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吧。







不知道有谁说过,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最好途径就是去参观那里的博物院。细细算来我也去过不少的地方了,几乎每到一座城市,只要我有空都会在临走的一天去当地的博物馆逛逛,这已经成了我的习惯,这次也概莫能外。

重庆市的博物馆也叫三峡博物院,对面是人民大礼堂,中间是一个超大型的广场,很气派。博物馆一共分四层,内容不是一般地丰富,把三峡的建设过程、重庆的历史演变和巴蜀地区的传统文化几乎全部囊括其中,想要仔仔细细看的话那起码得花上一整天的时间。










幸福的旅行时光总是过得很快,重庆、恩施、成都巴蜀八日游就像一场梦一样,一觉醒来就结束了,继续期待下一次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