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台州(tāi zhōu),可能很多人并不太熟悉。其实这两年,临海的江南长城,仙居的大神仙居,都在慢慢升温,备受家庭出游和短途旅行者的青睐。这次去的是温岭、临海两个县级市,还有天台县。先晒些图~
去台州是家父的提议。考虑到国庆黄金周到处都很挤,就想避开客流高峰,去相对冷门的地方。
之前对台州了解不多,只知道是武侠奇幻作家沧月的家乡,也曾在电视上见过天台山的宣传,很喜欢“台州”这个地名,喜欢这个字的字型和第一声的读音。可九月初被抑郁困扰,终究是兴致寡淡。所以家父和我提起国庆出游的计划,我始终拖沓着不做任何攻略。最后是家父匆忙敲定行程:温岭长屿硐天、临海桃江十三渚、天台山、临海江南长城。
因为时间过去久远,这趟行程也不是我做的攻略,加上和父母出门的最大好处是不需要带脑子,所以印象并不深刻,游记攻略写得也会相对简略。还是老习惯,提要部分会有【TIP】标注出来。
【行程】
DAY1 10月3日 温岭:长屿洞天
DAY2 10月4日 临海:桃江十三渚-紫阳老街
DAY3 10月5日 天台:国清寺-琼台仙谷
DAY4 10月6日 临海:江南长城-紫阳老街
【主要费用】
【翻拍的门票后景区地图】
【背景乐】陈粒-《奇妙能力歌》
【拍摄工具】红米note手机、佳能PC1731
【我的其他游记】
2016.07『西安、华山、太白山』
@http://www.mafengwo.cn/i/6367289.html
2016.01『北京』
@http://www.mafengwo.cn/i/6336695.html
2015.10『仙居、永嘉』
@http://www.mafengwo.cn/i/6296123.html
2015.07『重庆、成都、乐山、峨眉山、都江堰』
@http://www.mafengwo.cn/i/5713772.html
2015.04『西塘』
@http://www.mafengwo.cn/i/5529908.html
2014.08『甘南、若尔盖、九寨、黄龙』
@http://www.mafengwo.cn/i/5488403.html
2014.05『厦门』
@http://www.mafengwo.cn/i/5473260.html
2014.03『杭州』
@http://www.mafengwo.cn/i/3464090.html
听说温岭是二十一世纪第一缕曙光最先抵达的地方。但那是在海上,这回我们看山不看水,要去看一处听闻时不屑、见到后惊喜的人工景观。
有动车连接浙闽两地后,出游地是否在动车运行线上也成了选择目的地时一定会考虑的事。乘动车到达温岭时已十一点多。一家三口在火车站打了出租车到下榻的酒店,让出租车等在外头。
酒店是在艺龙上定好的锐思特汽车酒店(温岭大厦店)。当时的双标间和大床房分别是159和149元一晚。我们办了入住和行李寄存,就出门乘刚才那辆出租车去长屿硐天。
打车去长屿硐天比较方便,可以直接进到景区,省了倒转交通工具的麻烦。而且相对而言可以节省很多时间。长屿硐天看着挺远,真的开起车就感觉挺近的。
到了景区先吃饭,粗茶淡饭,食之无味。然后乘三轮摩的到了长屿硐天的主景——凌霄硐。
【TIP】长屿硐天的门票不是完全的联票,因为几个景点位置不同。凌霄硐和文圣硐在八仙岩景区是联票,70元。另外一处双门硐景区,看了双门硐和观夕硐。双门硐门票15元,观夕硐40元。和八仙岩景区离得小远。
售票的人说凌霄硐是精华,我们先去凌霄硐。
进洞要先上山,山外就可见长屿硐天洞穴的风貌。石头经人工凿过,断面平整却不圆润。进到洞中,很黑,也感觉很凉快。
凌霄硐主要还是灯光色彩为主。整个洞穴都黑得不见天日。然而里头的灯光算得上特色,却远达不到璀璨梦幻。
▲上面这三张才算是凌霄硐的特色吧,各色小琉璃还有瓷器创作的彩灯。硐里很多栩栩如生的精致彩灯都是这么制作的。
▲凌霄硐的水非常清澈,虽说水至清则无鱼,但池子里的鱼可是游得快活。
凌霄硐是山顶入口,慢慢往下走,出口是在山脚。景致几乎看完,池子另一头就是文圣硐。
文圣硐和凌霄硐风格不同,却是当地的文化教育基地。洞中刻着很多文化典故,每一刀都很见巧工。
文圣硐里空气比较差,通风不佳,硐内也比较簇拥。出来后已是口干舌燥,就随便买了个不记得名字的饮料。依稀记得就只要三元钱,味道和小时候街边板车上卖的冰粉味道好像。
出了文圣硐乘三轮摩的去双门硐景区,我们先去观夕硐。其实观夕硐是我觉得最好的一个石硐。
【TIP】从凌霄硐、文圣硐到双门硐有大概两三公里路吧,我们选择做三轮摩的过去。路很窄,加上自驾游的车辆,其实蛮拥挤。
观夕硐不同于凌霄硐的黑暗,观夕硐有多处“漏天”,景观也和山体以及流水结合得很灵动自然。
虽不是纯天然的洞穴,但古人一钎一锤地凿出来,真的是叹为观止,大有愚公移山的感觉。
But,所见景致真的好容易想起武侠小说中一些隐秘门派的老巢啊……
观夕硐有个很大的室内音乐厅。厅外有龙柱喷水,厅内搭着台子置放桌椅,十分凉快。
到的时间刚好,听了一小段古乐。即使技艺未必精湛,在洞中环响还是很不错的。
【TIP】听音乐是免费的,茶水不是。走累了在此歇歇脚,挺舒服滴~~
继续向上爬山,越发觉得观夕硐的凿砌与自然山体融合得非常完美,既有奇趣,又生钟灵毓秀之感。
▲这个盆其实可大了。两个成年人都无法环抱。盆里都是钱啊,花花绿绿的纸票、光亮闪闪的硬币。都不知道大家是当随喜功德了还是许愿呢?
上到山顶,见对面山间已有转色红叶,头顶烈日,秋意却悄然而至。再下到山底去了双门硐。
双门硐平淡无奇,属于五分钟看完的景致,便不多提。
从长屿硐天拦车回市区倒不是难事。下车后去宾馆安顿好,出门找吃的。
温岭大厦背后隔着一个小区,有一条小商业街,吃东西不成问题,都是蛮有食欲的餐馆。
带爸妈去吃了一餐港式茶点,而后在一家面包店买了次日的早餐,就回宾馆休息了。
这天一早去临海。在动车站站台上候车时,短袖短裤的我真心要被台州已入秋的晨风吹感冒了。
到了临海,有家父的朋友来接。临海火车站离市区还是挺远的。
和大多数城市一样,车站临近的新城区高楼林立,老城区拥挤老旧。
预定的宾馆是汉庭连锁酒店崇和门店,正门对着崇和门,走到崇和门就十几步。去紫阳老街、江南长城都是十分钟的事。这么好的地理位置,同时也意味着特别拥堵。。。
入住宾馆,房间很大,窗户对着林荫满满的街道,有类似于舒适小镇的惬意安然。
出门去车站乘车,要去桃渚。传言春季里江上十三个渚会有油菜花的盛景。
从临海去桃渚要乘到四岔的小巴士。我们在车站买了票,不过十来分钟,车就满了。去桃渚的路上,阳光太强烈,临近正午,熏得人恹恹欲睡。
【TIP】去桃渚是要中途下车的。最好上车前和司机说一下要去桃渚。司机一般都会在桃渚停车。其实游客下车后,真正去四岔的并不多。
抵达桃渚下车时,首先看到的是金黄的田地。稻子在阳光下亮闪闪的,特别好看。
沿着田边的大路往里头走二十来分钟就到了桃渚国家地质公园的售票口。
这段路真心没有车……大中午的,走在水泥地上,路边长得大些的树都没有。真心有赤地千里的感觉……
桃渚是个地质公园,这点出乎我预料,我原以为家父只是硬要拉我出来登高望远的
在公园入口处有很多小摊子,卖手抓饼啊,烧烤啊什么的。刚好我们午饭没吃,就打包了一些烧烤和手抓饼。旅途的最大好处之一就是很多平时家长不让吃的东西,全都可以破戒解馋。
检票进了公园,入口处感觉像是一般城市内供市民休闲健身的小山,后来才发现别有洞天。刚进入口会有左右两条岔路,其实是可以走得相通的,可以做到不走回头路。大多数人走右边,我们就选择先走左边。
起初几百米并不惊艳,和爬农村荒山似的感觉。直到见到将军岩。之后关于“地质公园”这个名头的惊喜,渐渐在眼前展开。
从将军岩往上,开始有很多晚白垩纪火山地质遗迹的地貌。桃渚这里的火山地貌以流纹台地为主,有些路真心不太好走。而山岩上还有不少蜂窝状构造的岩壁,以及一些疑是化石的存在~
▲爬上这个大于75度的斜坡坐到这个石头上真心不易,臀部和脚一点都不敢动,生怕立刻滑下来……事实上,后来我是差点下不来,还要家父伸手接……
可我看这张照片,自己的坐姿和衣服……为什么会想到螳螂?
▲无论当时还是现在,这蜂窝状构造看得我密集恐惧症都犯了,满手臂鸡皮疙瘩。
▲看这地面有没有觉得很有趣?超级容易崴脚的……高跟鞋妹纸慎入。。
▲喏,你们说这木头是不是化石呢?我和爸妈都敲过,从声响、硬度和手感,都觉是类似石头的质地。
走过了半山腰那段地貌特别、林木较多的阴凉山道,转了几个弯就豁然开朗,可以一睹桃渚镇和桃江。
从这里开始,所见景致又开始不同。有了辽阔的视野,和青翠秀美的山壑。这个地质公园在弯弯绕绕中给人满满的惊喜。
登临桃渚地质公园的最高山巅之前,有一个盘旋向上的“一线天”。其实完全容得下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的身量,但是遇上胖子,还是有卡住的风险。为了最后能看到360度视野的桃江,还是必须体验一下。而山顶的风,特别舒爽。
下山后,天色渐暗,下到山底,因为林木掩映,完全和山上是两重天。
沿原路走回乘车处,可能是因为熟悉了路,回程就快了许多。
回到临海,先和家父到临海新客运站买明天去天台的车票。没想到一个汽车站都很有动车站的体验感,车票也是自助预售打印的。买了6:55出发的车票,希望来得及游玩天台山。
之后接到电话,家父的朋友在紫阳老街请吃饭,便先回了住处,住处离紫阳街不到十分钟的路,过去倒也很近。点的都是临海当地的特色菜,口味很赞。既鲜美,又有很多稀奇的东西。可惜我只顾着吃,不要问我菜名……
▲这个是我最喜欢的一道菜,只顾着吃都忘了问名字,似是豆皮制品,豆皮很薄,最外层酥脆,里头有豆制品的嚼劲。我向来不怕上火的,大人们顾着聊天,我就顾着扫荡了半盘子。
▲白塔桥烧饼,有甜咸两味。外皮酥脆,咬开可以看到一层层的饼皮,从酥脆到香软的口感层次,越吃越爱。
吃饭前是从店铺的偏门进去直接进的包厢,吃完饭出来才知道这家店有多火爆。桌子排得很密,座无虚席,遇上送菜的阿姨,还能被堵在路上。可即使这样,店家的上菜速度也过得去。
走到门口,门外排着老长的队,都是买烧饼的。我和家母也忍不住买了好几个,想带回去吃。但晚餐吃得如此满足,后来真没吃下,第二天当早饭了。
到了街道上,回头见到了店名:白塔桥饭店。
后来回来搜临海有关的美食,才知这是备受推崇的一家店。之前去一些地方,常有推荐者多却口味一般的店。但白塔桥,实至名归。
回了住处,夜风习习很是凉快。初秋就是这样,只有早晚才有秋意。
窗外喧嚣已止,夜色深沉妙曼。自己住一间大床房,吹着冷气躲在被窝里,用数字电视看了《宫锁沉香》。以电影或者故事的角度来看,一般。但结尾处的主题乐映衬着剧中欲说不能的情感,给夜晚平添惆怅。电影看完已凌晨一点,慨叹再三复沉沉睡去。这一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就扔在临海的夜色里,不要再带回。
一早起床赶6点55分去天台的车。到了天台县车站有公交直达景区。
【TIP】到了景区,实则是到了游客集散中心,这时是要选择所去的景区,乘不同的车的。天台山有三大景区,国清寺、石梁飞瀑、琼台仙谷。我去的时候,石梁飞瀑已封闭整修。所以只能去国清寺和琼台仙谷。除了景区的车,还有很多私家车拉客,叫价也各不相同,虽然方便,但要慎重。
很喜欢”国清寺“这个名字,晨光中的寺院想来更添古朴,所以先去国清寺。
进了国清景区,还要走一公里多的路才到国清寺。感觉有名的寺院,拜访总是如此。
沿路景色不惊艳,但满目翠意颇有灵气。
国清寺山门小,寺门更小,进去后倒是豁然开朗,千年古刹自有气象。
参观千年大寺,感觉都差不多。佛殿也就没有仔细看下来。但国清寺的布景和建筑还是别致幽深的。
出了寺门,游人已密集起来。寺外河道大概因降雨少而几近搁浅。几个孩童在河道中玩耍,很有天真烂漫的气息。
出了景区,和一辆拉客的私家车谈好价钱去琼台仙谷。(谈的这个价我完全不记得了……)
【TIP】琼台仙谷景区是在一个水库上。出入口不同,有上下落差,不走回头路。可以选择下面进,爬山到顶,或者上面进,下到谷底。根据我游玩的感受,建议从上往下走。
到了琼台仙谷的上入口,老实说我惊呆了。眼前所见就是一块荒地,地上铺满尖锐的碎石。啥景都没有,只有一条小路和破破的路牌。荒地上有几个搭凉棚卖食物的摊子。我们其实也都不饿,但怕玩到一半才饿,所以三人坐下来买泡面吃。
刚进景区时我心里只想着“真糟糕……又被忽悠骗门票钱了”,什么黄帝祭台之类的,看起来像是去了某个原始部落,想想门票觉得好坑。
▲这个石碓其实很有气场的,不知道拍进来怎么是酱紫的……其实就是下图的背景……远看还是挺好看哒~
▲这其实是个石柱阵,不知道有什么含义。
过了祭台处,见到类似长城的石砌景观。到这时我还是失望的。但往下走不到一会,眼前就是开阔大气的山水,水墨丹青中常见的那种山形。之后的下山路,整个人都愉快起来,走凌云栈道走得略嗨~
▲放两张图感受一下栈道。深渊的既视感,好在栈道本身够结实,走得很放心。只有拍照时很不放心,深怕手机掉下去。
▲快到谷底有一座清幽的石桥。感觉挺美的。虽然不是必经之路,还是很多人跑桥上拍照。瞬间想到那个矫情兮兮的“石桥梗”——愿化石桥受五百年风吹日晒换你从桥上走过……顿时莞尔。
▲这是琼台仙谷很神奇的一个景观,乍看时毫无感觉,细究起来就很惊叹。整个廊顶直接嵌入山岩中,另一侧悬空,整个受力平衡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终于走到谷底,反而开始了曝晒,毕竟水库边上遮挡甚少。
过了一个廊桥,就到了景区出口。终于可见水库真貌。
回到天台县汽车站时还没到发车时间,就在车站找饭店吃饭。
手机百度了一下当地美食,就要了一份天台馄饨,还有一份临海麦虾。
麦虾是临海的特色美食,感觉介于面条和粉条之间的感觉,咬起来很有嚼劲,越嚼越香。而天台馄饨,以紫菜入汤,味道鲜美。
当然,那么好吃也可能是我饿了……
回到临海后,天色已暗。后来在夜色中登了崇和门,又感受了一下崇和门广场上以广场舞为代表的市民生活。这一景象,真是走哪都相似。
逛了一圈,算是散步,就回去睡了。
台州行的最后一天,有了充足的时间在临海游长城。
见江南长城前,并没见过长城啊、古城垛啊什么的,所以对于临海长城还是蛮好奇的。
到了江南长城的正门,高高的石阶角度颇大,几乎看不到阶梯尽头的城楼。
【TIP】各位爱美的妹纸不要穿高跟(脚会废……),更不要穿短裙……这个入口石阶,我全程都是摁着裙角的。。。
▲阶梯尽头几乎算是临海的制高点,可俯瞰崇和门附近的城区。
爬到石阶尽头,已经气喘吁吁。城楼是可以免费登上去的,里头是介绍江南长城的历史,还有一个古台州城模型。
但是这城楼并不适合拍照,檐角太高,妨碍取景。
待从城楼下来,就开启了暴走模式。之后就没有任何攻略可言了,就是沿着江南长城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
走着走着很快就会佩服古代重甲兵士的体力……
▲这个烽火台往下走有一个瓮城。不大,但城墙也够高。
【TIP】现在的江南长城不是一个完整的环形,终点前有各种不同的出口。不过一出来,门票就作废咯。
从江南长城下来,我们选的是紫阳古街的出口。
对着江南长城这一侧的巷子是紫阳古街中非常文艺小清新的一条。类似于厦门曾厝垵这种。找了一家店买明信片,老板还可以帮忙代寄。不过我住的汉庭酒店门口就有一个邮筒,所以后来就没走回头路去找老板。
出了这个小巷,就是紫阳古街的主街。整个紫阳古街其实面积蛮广,不是单一一条走走就到头的街道,应该能算是一个街区吧。街上既有新开的文艺小店,也有游客集聚的饭店,更有仍然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和弹棉花等很多几乎见不着的老手艺店。
我不经意闯进了一条僻静的巷子,猫咪在巷口伸懒腰,老爷爷老奶奶摇着蒲扇唠家常。恬淡唯美的烟火味,几个转弯,泛着苔斑的墙的另一头又是游人的喧嚣。
▲草糊,类似仙草冻吧,但不是一块块的,口感更好。
▲这两张是临海的又一特色小吃——麦饼。面皮里是类似于炒饭味道的米粒,吃起来不油腻又解馋。
快到中午,匆匆回到白塔桥饭店吃饭。特色的地道临海菜,还是值得再吃一次。
▲炸馄饨,没有清汤的好吃。毕竟炸完后吃不到肉的口感,肉食爱好者无法喜欢呀~
▲蛋清羊尾。临海的代表食物!棉软香甜,有类似泡芙的香气,口感又不同。离开饭店时还看了师傅做这道菜。其实把蛋清打成奶油状立筷不倒是制作蛋清羊尾的基础。这点和制作蛋糕类似,但个人觉得比蛋糕更好吃。
▲刚过过一次油锅的蛋清羊尾,感觉萌萌哒~
离开白塔桥饭店,回了宾馆退宿。汉庭退宿太方便,把房卡扔回回收盒就可以了,超级省时间。
因为吃得略撑,不想动弹,坐在酒店大堂等爸妈去东湖公园逛一圈回来,就启程去临海火车站。国庆倒数第二天的长途高峰完全可比最后一天的短途高峰,整个车站密密麻麻都是人,而我们到早了太多,最后……不得不坐、地、上、等。。。
之前太迟买票,没买到全票,所以从温州开始只能是站票,站了两个小时回到家乡的火车站,真心累。
旅行总是在离家最近的时候最疲惫惆怅,但台州的山水和明媚秋阳却似温柔的慰藉,攒着所有惊喜,否定你最初的认知,将前路风光正好娓娓道来。
—END—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