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爱好,没有什么追求,
只想每年用攒了一年舍不得用的假期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旅行,
这也成了每年辛苦工作的一个盼头。
年纪长了,反而越来越多的事情不能按着自己的性子来。
生活只围着一个重心,
不能有别的计划,因为没有确切的时间无法计划;
不能有别的期望,因为被重心掩盖的生活无法再有其他的期望。
等待是种煎熬,一种看不到头的煎熬。
我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还会持续多久,但生活还是得继续。
因为目前的生活状态,无法让我对旅行的时间、目的地、行程、出行人员等有明确的计划,所以很多之前的旅行计划都被搁置了。只能在能预见的短时间内来一场短途的“说走就走”的旅行。
原来说国内绝对不跟团的我,因为诸多的不确定和工作忙没时间研究行程,最终还是报了团。
这次选择“章渡-桃花潭-查济-太平湖”三日安徽游行程,主要的原因是
1、安徽离杭州还算近,用一个小长假,三天时间正好;
2、我对古镇情有独钟,去过乌镇、西塘、同里,本来一直想去宏村,所以惦记着安徽。虽然这次没有去到宏村,但行程中的查济也是现在开始火起来的古镇;
3、整个行程偏休闲,没有高强度的活动(不去黄山),虽然是跟团,但大部分都是自由活动的时间,受团队制约较小;
4、不吃团餐,就餐自己解决,能更好地了解和融入当地文化;
5、整个行程避开五一人流高峰地,景点商业气氛相对较少,更能体现和感受当地的民风、民俗。
费用
团费:820元/人,三天两晚,含交通、住宿、景点门票。除住宿一般,其他满意。
其他:自己额外花销500-600元/人,含餐费、娱乐、少量特产等。
早上7:40出发,在服务区吃了午饭,下午1点30分的样子到的章渡。
章渡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也称涇溪古镇,前店后宅,房屋背水的一面保留着一条大概有两百米长三四米宽的老街,临水的一侧用木柱悬空支架在青戈江上,建筑一户接一户,绵延一、二华里,所用木桩逾千根,故有“江南千条腿”之称。
吊脚楼不是只有凤凰有,皖南也有,并且是江南的唯一。
我们去的时候水位很高,最佳拍摄位都被水没过了,所以拍不到千条腿的风貌,借用网上的一张图来展示下他的真实面貌。
这个镇子已经接近荒废,大部分房子都成了危房,感觉随时都要倒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老人居住,整个镇子不大,很冷清。
领队说,这个地方很少有旅行团来,基本只有他们组织的才会来访,如果不是当天艳阳高照,真的会觉得有些凄凉。
领略了江南吊脚楼的风采后,我们接着驱车前往本次行程的重点景点桃花潭。
桃花潭景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境内(青弋江上游),距县城34公里。
说起桃花潭首先想到的就是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名句,桃花潭也正是因此而出名。
传说唐玄宗年间,泾州(今安徽省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遂修书一封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来,汪伦便据实以告之:桃花者,实为潭名:万家者,乃店主姓万。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忤,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临别时在踏歌古岸,李白题下《赠汪伦》这首千古绝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整个景区没有太多的惊喜,确实没有桃花,也没有万家酒店,只是在五一这个景区人满为患的时节,这里难得还能寻得一丝清静。
来看看我们晚上住的酒店。就在景区路口,一个邮局对面。
用大众点评搜了下,这家酒店还是这个区域最贵的酒店,300多一晚。布置的稍显古朴,设施有点陈旧,但对于一个不发达的小镇来说,这样的住宿我们还算满意了。
领队说桃花潭的晨雾出了名的梦幻,所以第二天早晨我打消了睡到自然醒的念头,5点就起了床,6点不到到的湖边,可惜想看的终究还是没能看到,只能借网上的图片自由发挥想象了。
虽然没有看到晨雾,但是迎着初升的太阳,漫步在寥无人迹的巷子里,时间仿佛变慢了,浮躁的心即刻沉静了下来。
回到客栈,吃个悠闲的早饭换地儿。
查济村离桃花潭不远,大约半小时车程,是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一个具有明清风格的古村落,位于泾县县城西南的泾县、太平、青阳三县交界处,黄山山脉北部,太平湖北岸。
它的规模之大,在皖南堪称第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
村子里的建筑很有徽派建筑的风格,黑瓦白墙,有周围的绿树红花相衬,更显夺目雅致。
村里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手艺,比如,榨油、磨豆腐、编蒲扇、酿酒。
我们当天的午餐就在一个老两口开的豆腐坊里吃的,那里用豆腐做的菜都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现做现吃,这对我们来讲真的是种“奢侈”。
村里每家都提供住宿,如果当天不想来回就可住在里面。豆腐坊的价格是60元一晚,不过条件不是很好,没有独立卫生间。
下午3点集合去了酒店,在黄山市,离第三天的景点比较近。酒店差不多三星的标准,类似培训中心的格局,所在位置离黄山比较近,但是住的房间比较潮,同一层客房临时改成了棋牌房,晚上睡觉很吵,所以不推荐了。
晚上团队没有安排,于是就自己找了个地方吃了顿饭,看了场电影。
晚餐的地方还不错,可以推荐给大家,当地人去的也比较多,去晚了还要等位子。
店名:合肥老窦土菜馆
地址:平湖西路停车场一号楼 尚客优连锁酒店楼下
焖面:一桌菜里点的最失败的一个菜,之前是因为想知道焖面和煮面的区别,所以点了。但是焖的面条没有韧性,粘牙,还不如小葱拌面好吃。
锅巴:跟我们这里不同的就是汤汁,我们这里基本用的是番茄汁,这个一看就是重口味的。
铁板葛粉:葛粉安徽好像蛮多的,在查济有卖甜的,吃起来像藕粉,炒菜做成咸的比甜的有韧性,口感像粉皮。
臭鳜鱼:喜欢臭豆腐,越臭越香,自然这个也不抗拒。在安徽两晚每晚必点一条,这家口味更好,肉质紧实,入味。
肥肠干锅:我家大叔喜欢,所以点了,不过这家味道烧的的确不错,没有膻味,很入味。
马齿笕菜:没有见过这个菜名,所以点了吃吃看。外形就是红苋菜,吃起来有点酸。没吃过尝尝还可以。
第三天因为要赶回杭州,所以只安排了一个景点——太平湖。又是一个冷门的景点,蚂蜂窝上照片关联地点都没有记录过。
度娘上搜了下:太平湖风景区地处黄山市黄山区西北部,介于黄山、九华山之间,是安徽省实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人品没撑住,最后一天还是下雨了,不过雨天有雨天的味道,可以用不一样的视角感受不一样的风景。
全程都是坐船,到一个岛就上岛参观,跟杭州的千岛湖一样。我们参观了龙窑寨、猴岛两个岛。龙窑寨展示一些烧制陶器的工艺和器具,还可以自制陶器;猴岛就是岛上有猴子的岛,可以喂猴子和猴子拍照。总的感觉这个景点没什么心意,还是看看雨中湖景比较满足。
雨中的太平湖,朦朦胧胧,云雾缭绕,有没有点苏哥哥来了的意境。
船上看到的,不知道什么岛,好像是新造的。
雨后的太平湖
抢不到食物的一只猴子,在树上故作清高。
可怜的猴子,就为点吃的,在雨中抢食。
流水账一篇,全文“朴实如华”,没有什么亮点,全当为好久没有更新的游记做点贡献,也算是为自己的人生做个记录。
期待何时再声情并茂,满腹激情的书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