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寒暑假都会和家人一起旅行,不知不觉已经去过十几个国家了。这几年来旅游大都是自由行,在马蜂窝上参考过许多游记,但是自己从来么有动笔写过。希望这篇游记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次印尼游为期15天(2016.4.8-2016.4.23),和妈妈和她的朋友们一起去的。趁着亚航大促提前8个月就把机票买了好了,从上海先飞到吉隆坡转机, 再飞到龙目岛。为了攀登林贾尼火山努力锻炼。为了不增加负重这次印尼行没有带单反,所有照片都是手机拍的。
Ps. 才开始用马蜂窝写游记,不太熟练,有什么建议之类的还请多多指教。
时间倒回到八个月之前,从莫干山回来后和朋友们策划下一次的旅行目的地,炮哥提议去印尼龙目岛巴厘岛顺便再登林贾尼火山。于我来说,一直以来在潜意识里,那些地名都只是印刷在地图上的文字而已,从未想过有一天能够亲自探索。我有点好奇,这个南亚岛国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让他想第三次到访呢?我还有点疏忽,因为不了解而低估了火山的攀登强度和难度,决定如此仓促,真的能完成目标吗?我想除了炮哥,其他四位伙伴也差不多和我一样吧,直到8月13日成功抢购了亚航经吉隆坡飞往龙目的大促机票,行程才渐渐开始具体起来。
林贾尼(Rinjani),是印度尼西亚龙目岛上的火山,海拔3726米,是印尼第二高的火山、印尼群岛第三大高山及全球排名39的高山,火山口呈椭圆形,长6公里、阔8.5公里,部分被水深约200米的火山湖覆盖(资料来源于网络)。林贾尼火山最近一次喷发是在2015年11月4日凌晨,当时喷出的火山灰造成龙目岛巴厘岛的机场全线关闭。林贾尼火山徒步的行程相对比较小众,网络上能够参考的游记不是很多,几乎所有的图文都指向两个字:艰难。为了能够顺利的登顶,我们的领队炮哥帮我们制定了详细的体能训练计划,从快速走到慢速跑,从郑多燕到T25健身操,漫长的八个月,只要天气条件和个人时间允许,我们六个人都坚持锻炼,其中还经历了徽杭古道、镇江圌山、南京环紫金山的模拟拉练。除了体能储备,还有徒步的心理建设、户外装备的选购、队员之间性格的磨合与适应,一次登山活动将我们从户外小白进阶成半专业队员了。一切的一切,都为了林贾尼,为了小小的梦想的实现,遗憾的是凭栏后期运动过量造成膝盖损伤,不得不退出登山计划。
林贾尼,环绕 Segara Anak 湖的山脉,大火山套着小火山。(此图来源于网络)
先看一下大致方位,我们到达的赤道以南!小时候地理课本里遥不可及的赤道以南!
4月8日,上海经吉隆坡飞龙目,约好的登山公司的sunny如约接机,入住山下小村senaru的客栈pondok。原先以为只是一个简陋的驿站,没想到四周环境怡人,花木扶疏,雨后空气润泽,给了我们不小的惊喜。
很多猴子窜来窜去,也不怕人,炮哥切好了苹果放在栏杆上,还没等到我们去拿,就被抢走了,挑衅似的当着我们的面啃得香呢,还很有尊严的吐掉了核,真是猴精猴精的。
第二天早上和凭栏拥抱告别,开始登山,起点海拔600米,终点海拔2600米,净拔高2000米,全程上升无缓坡。我们一行五个人配了两个向导三个挑夫,挑夫背着炊具食材、帐篷睡袋,我们自己只需要背着两天一晚的个人用品和换洗衣物。
小向导羞涩的回眸一笑,他喜欢成龙,李连杰,还喜欢古巨基和赵薇唱的那首《好想好想》。
第一个休息站,四月一号刚刚开放雨季封山,登山的旅行者还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欧美人。
两天一晚的行程上下山的路全部都在热带密林里,参天大树如巨型的大伞既遮蔽了烈日也阻挡了空气流通,潮湿而憋闷,盘根错节的粗犷根系如自然形成的台阶,没有平缓的路,全程拔高,每走一步都很费力,到了第一个休息站时炮嫂感觉十分疲累,脱掉速干衣只穿着运动内衣继续爬升,此一脱一路如有神助,身轻如燕,始终保持队伍第一,倒是让我有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按说我俩的体能差不多,但我明显追不上她的步伐,稍一提速就喘得不行,心脏呯呯呯的好像要跳出来了似的,不免有点担心自己能不能按计划时间抵达营地,大军指导我按照自己的节奏走,调匀呼吸,二军时不时帮接过去我的背包,炮哥可能是为了避免给我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始终离得远远的走在队伍的最后一个,就这样不疾不徐,平稳的前行,前行。
大雨说下就下,好在山路不是泥土,而是火山灰和砂砾,穿上冲锋衣并不影响速度,气温反而变得凉快起来。在POS3等挑夫做饭的间隙。
一路上大家互相鼓励,开开玩笑听听音乐,时不时教向导说两句中文,身体也渐渐适应了不断的攀升,经过八小时跋涉,于下午四点半到达2600米营地。当一片云海里的碧蓝火山湖瞬间出现在眼前,流云飞雾,轻舞白裳,忍不住眼眶湿热,为了这眼前奇幻的风景,为了不可预知的小小能量,为了挑战了曾经以为的不可能。打开手机里的音乐,找到那首无数个晚上独自跑在跑道上时播放的音乐,西班牙音乐人Ivan Torrent创作的《human legacy》,静静地坐在浮云之上,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么一天,能够亲身踏上南半球的火山之脊看风起云涌,是的,我做到了,谢谢我们六人行中的每个人,包括自己,千言万语无从表达,有那么一瞬间想起那首让人心灵澎湃的歌: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 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 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 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多想拿可乐换啤酒啊。
挑夫为我们搭起帐篷,晚上突然又下起了大雨,偶尔还有狂风掠过,风雨飘摇里愈发觉得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雨实在是太大了,躺在地垫上炮嫂突然发现帐篷的底布渗水了,睡袋有点潮,于是我们脑补第二天早上漂浮在帐篷里的样子,小小的帐篷里欢声笑语,消除了宿营在暴雨里的些许恐惧。山上气温很低,我们把所有带去的衣服都穿上了,抓绒、薄羽绒、冲锋衣,睡到夜里还是觉得冷,再也顾不上睡袋的卫生情况,钻进去保暖要紧。听他们说半夜里有星空,有长长的银河,还听到帐篷外有动物拜访,咕吱咕吱像是在啃苹果,我什么也顾不上,虽然睡不着但也不想爬起来看,实在是太累了。
早上天未亮起来看日出。云雾散去,火山湖终于露出全部真面目。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看最美的风景。”
挑夫背负着那么重的生活物资,居然还带了个乐器,坐阳光里边弹边唱,我有点意外,也有点感动,生存和生活,从来就不是矛盾的。
再看一眼
早餐后开始下撤。清晨的阳光已经很强烈,能看到远处的阿贡火山和我们即将登陆的吉利三岛。
直线下降对膝盖的冲击力很大,路也非常不好走,坚硬的火山岩石路毫无规律可循,走一步看两步寻找落脚点,戴上护膝,登山杖也发挥了超级重要的作用,我们的下降速度非常快,虽然每个人都摔了几个跟头。
依旧在热带密林里穿行,没有拍照片,只顾着一步一步走,炮嫂的腿部突然变得完全无力,只能依靠腰部力量支撑前进,下半程只能在向导和大军二军搀扶下下撤。我真是很敬佩她,在腿部状况变得如此之差的情况下,依然非常乐观,一路和我们说笑,没有半点沮丧。
上山用了八个小时,下山用了四个多小时,八个月的期待和付出,一切都化为两个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