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芽庄(Nha Trang)自由行

作者:triomphe_Kai 显示图片

德清•莫干山自由行
@http://www.mafengwo.cn/i/5337409.html

希腊蜜月自由行(雅典/米克诺斯/帕罗斯/圣托里尼):
@http://www.mafengwo.cn/i/3406659.html

德国行记-隐秘的古堡(法兰克福/汉堡/埃森/美因茨):
@http://www.mafengwo.cn/i/3020671.html

台湾自由行之东半岛深度游(台北/太鲁阁/花莲/花东纵谷/垦丁/高雄):
@http://www.mafengwo.cn/i/3292642.html

还有其他各地游记,欢迎大家前来灌水。

第一次前往越南,心情还是非常激动的
现在作为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与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发现签证页上面的小细节,越南仍旧称呼老大哥为Trung Quoc(中国),而非China之类,可见关系之不一般。
从越南国旗和国徽上,也无不透露着当年跟随中国一起向苏维埃赤色政权致敬的鲜明痕迹。

芽庄,越南南中部港市,庆和省省会,占地12.87平方公里,人口约56万,以恬静内敛的海滨小城自居,美丽的沙滩风光以及引人入胜的海洋浮潜都是吸引各路游客前来休闲度假的主要目的。
作为海滨城市,芽庄还担负起了舰艇研究,芽庄的木岛舰艇保护区,是目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承认的四大舰艇保护区之一。

回顾历史,芽庄可以追溯到占婆时期,那时芽庄还叫Kauthara,占婆保留下来的著名的婆那加塔,如今仍旧屹立在芽庄的山头。
1924年法属印度支那执政时期,殖民管理办公室(包括特使办公室,指挥办公室,贸易办事处,邮局等)均位于芽庄小镇。
1937年法属印度支那政府升级芽庄为芽庄镇,将周边五个古村落作为五个行政区合并到芽庄镇。
1955年至1975年的越南战争期间,为打击越共部队,美军通过喷洒落叶剂来破坏赖以隐蔽的丛林。所使用的有粉剂、绿剂、紫剂、蓝剂、白剂,以及最主要使用的橙剂,对于美国使用这些武器是否违反战争法尚有争议,反对者认为落叶剂并不是直接针对人员的致死性武器。2006的一份报导称,约有400万越南人受到化学污染的危害,在越南南部某些地区污染物的含量甚至达到了安全标准的10倍。不过美国政府尚未承认橙剂和各种健康问题有关。这也是永远留在芽庄人民心中的隐痛,造成的畸形儿什么暂且不论,至今芽庄仍旧没有特产,你懂了吧。
金兰湾(Cam Ranh)曾经是战争期间重要的海军基地。
金兰机场也在越战中分别被作为美国空军和越南空军的军用机场。

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最终推翻了越南共和国,统一了越南全国,也解放了芽庄。

因为是去玩沙滩和海岛,自然相关装备就不再赘述。
浮潜有专门教练和相关设备,自带毛巾和替换衣物即可。
货币:越南当地消费不接受人民币,而且中国各大银行也不提供越南盾的兑换,所以最好带一点美金($200)作为零用。
依照惯例,越南机场内兑换总是不划算的,手续费太高,芽庄大大小小的旅行社性质的路边兑换点上都可以提供兑换,价格公道,而且每日更新,有液晶电子显示屏明码标价(人民币/美元/欧元),只是人民币相比较之下依然不划算,谁叫我们家的软妹币不是国际硬通货呢。

早早地就在上海虹桥机场候机,联程航班为:
8:45-11:15  CZ3596 上海虹桥机场-广州新白云机场;
13:50-15:10 CZ6049 白云机场-越南金兰机场(Cam Ranh)

金兰机场非常迷你,设施么只好呵呵,一朝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习惯上海俩机场的免费饮用水设备,看到这个简易桶装水后,捂脸飘过。
金兰机场其实距离芽庄市中心还有1小时的车程。



沿着乡间小道一路往芽庄市区前行,路边一片一片的红红绿绿的各色花花草草显得特别小清新。
然后豁然开朗地见到了大海,和海滨公路。
当可以看到一棵棵奇怪的园艺树,有梯体的,或有便便一样的螺旋形的,就差不多已经到达市区范围内了。




酒店入住安排妥当,就带好美钞出来兑换和觅食。
路边小店的水果并不很新鲜,也可能是因为到得晚了,都是些挑剩下的了。
药剂店里面有卖蛇蝎酒,不管祛不祛风湿,反正我是绝对不会去喝这种东东
各家海鲜或者烧烤店打出各种汉字标语和广告牌招揽华人游客的生意,然而真的进去一问,就会发现芽庄这个地方仍旧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国际化,叫是中文也不大会,英文也不大会,两者夹杂着讲,再结合肢体语言,大致可以表达出自己要什么



这个莲花塔一样的建筑属于芽庄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了吧。


海鲜餐厅基本都是大排档的格局,对于内部装修什么的都不能有太高的要求,有包房,有露天雅座已经属于不错了。
如果在露天雅座吃到一半,暴雨来袭,还要火速撤离,收桌子...这里是芽庄
翻开菜单,看见“一个阳光明媚的鱿鱼”瞬间被雷翻,这确定都是谷歌翻译的吗...这里是芽庄
点了美味可口的越南炸春卷,伴着越南特色蘸料鱼露一起吃,鲜得飞上天。
其他炸油豆腐和绿叶野菜什么的都是普通农家乐的水平。
尤其那个鸡胸肉面,完全就是几片鸡胸+方便面饼加兑水鸡汤,非常不入味,谁点谁上当的感觉。
海鲜么先牛刀小试(主要基于对当地海鲜价格还没有概念),于是只点了几只濑尿虾和小螃蟹试手。
最后结账的那一刻,瞬间觉得高大上起来,一顿晚饭几个人吃掉共计235万多













清早起来推开窗子,走进阳台,虽然天气略阴,但是依然可以看见延绵几十公里的海岸线,海水静静地拍打着沙滩。
远处隔海相望的,是芽庄最大的离岛,名为竹岛(Hon Tre),竹岛上有大型珍珠岛度假乐园(Vinpearl Land),哈哈,音译“闻屁儿”。
Vinpearl其实就是Vietnam(越南)+Pearl(珍珠)的组合。
而向着内陆方向望去,则是密密麻麻的市区平房,被群山包围,颇有小镇气氛。
酒店早餐基本还是偏西式,就是水果的供应非常给力,而且颇具东南亚风情。
火龙果、红毛丹什么的都是我的最爱;而那个百香果(球形的,内有黄黄的籽)的浓郁的酸爽,实在不能多吃一个。








酒店驱车前往码头,看到陈旧的客船,和更为陈旧的商用货船,密密麻麻地停靠在码头边,货船上的船工们马不停蹄地搬运货物,而客船则是上上下下的游客,两边各忙各的,相安无事。
岸上则有“大黄狗”(由于海警的制服颜色而得名)来回走动,维持着这混乱的码头停靠秩序。

顺便说说和越南男人有关的军队和警察。越南也是男丁全民皆兵的制度,因为当年越战死了几百万男丁,导致越南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造成了现在的各种社会上的后遗症。而当年获得幸存的部队老兵,仍旧以身穿军装,头戴绿帽(绿盔)为荣,而没有中国的“绿帽子”之忌讳。现在路上头戴绿帽遮风挡雨的老年人,指不定就是当年越南战争中的“英雄”。越南男子也仍旧以加入军队为无上的荣耀。越南的警察机构的准入条件也比较奇葩,除了政治审查不说,凡是出过国的男丁不可以加入警队。
然后说一说越南的女人。虽然国家规定一夫一妻,但是由于战争导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现在男人娶两个妻子的非常普遍,不过需要大老婆允许,才可以迎娶小老婆。越南人对大小老婆的称谓非常有意思,依次称她们为:大米饭(大老婆)、二米饭(二老婆)、米粉(三老婆)、面条(四老婆)和方便面(五老婆)。其寓意为:大米饭作为主食是要天天吃;二米饭虽然成分有些变化,但还算主食范畴;米粉应该归位为点心类,是主食的补充;面条在很饿时才拿来充饥;方便面则是很随意,想吃就泡一泡,不想吃就搁一边。重活累活似乎都是女人在干,男人们则都是懒洋洋地在咖啡厅喝咖啡的节奏。越南重男轻女的现象之严重可见一斑。




码头上空可以看到一个个缆车,往返于竹岛的Vinpearl和芽庄码头,因为这是游客前往Vinpearl的唯二交通工具,另一个则是乘坐快艇。
大黄狗还真会跑到人家客船上去查这个查那个,非常惹人厌的样子。
荡漾在平静的海面上,不一会儿,就抵达了黑岛。





黑岛一上岸的感觉就是原生态未开化的状态,想进入内陆,发觉并没有步道可以进入,其实可以供游客活动的也就是沙滩部分的区域。
灼热的阳光,清澈的海水,浮潜的游客,陈旧的客船,与远处的群山遥相呼应,形成了芽庄离岛独特的美景。


















根据以下模型图可以鸟瞰芽庄和4个离岛的地理位置。
最左边的就是芽庄市区和码头,然后北边这个巨大的岛就是竹岛(Hon Tre),上面有之前介绍过的Vinpearl;右下角的黑岛(Hon Mun)就是我们目前所在的位置,可以游泳和浮潜以及沙滩躺椅晒日光浴;中间面积非常迷你的木岛(Hon Mot)貌似并不提供上岸游玩活动,因为没有沙滩标识;左下角的蚕岛(Hon Tam)后续会登陆,再做介绍;离芽庄市区最近的为妙岛(Hon Mieu),上面有非常有趣的外形似海盗船一样的水族馆。


这张是最满意的可以体现黑岛风情的照片。






告别黑岛,发觉天气又从暴晒的大晴天转阴雨天气,多变的海岛气候。
搭乘客船辗转到蚕岛(Hon Tam),进入这个叫做Mer Perle Hon Tam的综合性度假村。
买了VND 450,000的券,包自助午餐、高尔夫球训练场20球挥杆和沙滩毛巾租用。
恰巧赶上游泳池中心的越南热带风情舞蹈,泳池边还会定点提供免费水果(有菠萝、红毛丹和火龙果等,不过都是中国游客疯抢的节奏,并拿不到多少块)。











自助午餐就是在这样一个硕大的环形的竹制大寨子里面,海鲜河鲜、中餐、饮料和水果各式各样都有,不过果蝇满天飞,实在是过于原生态。




高尔夫球训练场只提供高台挥杆练习,其实看上去还是蛮low的感觉,自动摆球的设备也都是年久失修的破落的样子。



蚕岛上面最为意想不到的则是扎根于此120多年的道教文化和古石琴,中华文明发扬光大,漂洋过海到这样的小岛上还可以生根发芽,作为炎黄子孙,看了着实感动。




伴随着爽口的西贡啤酒,吃过简单的晚餐,芽庄的夜生活开始了。
夜游小商品集市,都是些粗制滥造的小玩意儿,好不容易找到一对还可以的冰箱贴小人,只要VND10,000(=人民币3块钱,偷笑)。
马路上几经辗转,最终还是锁定了一家pub。似乎这家属于Yasaka酒店开的地下pub,所以还是很规矩的,钢管也就就玩玩倒挂而已;俄罗斯姑娘作为压轴,迟迟不登场;hostess们都有制服和胸牌,20岁出头,既不随便喝我们的酒,也不强制帮我们倒酒,三位的小费$10/人。综合各路询价信息,在越南带出酒吧大概只要$50(仅供参考,请叫我红领巾)。俄罗斯妹纸也没来得及登台,我就撤了。










越南•芽庄第三日,早安!
今天终于晴空万里,总归不会下雨了,但曝晒也是闹心的事情,注定头顶烈日出行。
海滩边生意惨淡,可能是因为太早,或者是因为受不了这样的热浪的缘故。
上了出租车,一路向北,欣赏着蓝天白云,前往海滨咖啡厅喝咖啡。
芽庄的出租车基本都是打表的,根据车型,也会有不同的计价方式,找合适自己的价位坐就可以。
冰镇espresso的器皿有点雷人,espresso端上来后,慢慢过滤滴入杯中,就得到小半杯咖啡了。
在海滨咖啡厅吧台交大约人民币6块钱,就可以沿着从咖啡厅延伸到海边的步道,一路往下走,欣赏最炫芽庄风景。















回过头,背对海滩,远眺到左边的情侣石,惟妙惟肖。
迷你的《127小时》悬石特别亮眼,只可惜没有找到可以站上去的路,否则这特写更加酷炫拉风。
咖啡厅边上的小花园繁花似锦,花园中的木质结构建筑内又见古石琴,以及巨幅的胡志明画像。













市区街景的种种:一路小清新野花、久闻大名的瘦瘦的房子、始于1959年的朴素的芽庄大学学生公寓、卖椰子汁的路边小摊 、法式的小别墅,以及只卖人民币1.50/杯的鲜榨甘蔗汁。
一路走走停停,终于看见了婆那加塔的指示牌。













婆那加塔(Tháp Po Nagar),亦称婆塔(Tháp Bà,泥浆浴的那个地方,因为毗邻,现在也是借个光,以此命名),是古代占婆(Chămpo)王国的寺庙,始于公元781年,该塔供奉占城神话中的神祇杨婆那加(Yan Po Nagar),该神的地位相当于佛教、印度教中神祇七俱胝佛母和难近母。17世纪以后,越南人占领Chăm城,婆那加塔受越南接管,Chăm也成为越南54个少数民族之一。婆那加塔矗立于Cù Lao山上,所以可以远眺芽庄全景。
这些古神庙建筑风格独特,工艺精湛,内外饰都做得细致入微,经历那么多年的改朝换代,仍旧可以保留至今,实属不易。


















午餐特意找了家非沿海主街的当地食客居多的餐厅,但是服务员小妹居然可以拿出三本价格不一样的菜单,也是醉了。
我越南书读得少,不带这样懵我的,其实做的东西还可以。





终于,兴奋地来芽庄特有的Tháp Bà 泥巴浴了,门口象头神和杨婆那加欢迎您,里面格调不错,泥巴浴+温泉+游泳+越式大妈按摩(另收小费人民币15/位)+桑拿。






晚餐又是百万元的壕餐。







酒店早晨的无边泳池就是这样与海连成了一线。
晨泳以后到来到海滩边回首,发觉酒店也是非常入乡随俗的“瘦子”。
远离海岸线,往内陆进发,马路边的发廊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墙上贴一面镜子就可以开始做生意了。
还有这种越南特色的光观车“客先死”,顾名思义,观光客谁坐出了车祸谁先死,我就不冒死体验了。
在小路上看见牢有交通规则的小马路,行人的红绿灯装得好好的,然后,走到可以远眺天主教堂Nui Church的路口,却被眼前的高能的死亡环岛彻底雷翻~~~一个红绿灯都没有,到处都是机车和汽车,根本穿不过去!











终于有惊无险地来到教堂,又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看这个墓碑,应该是一位77岁高龄的法国牧师安息的地方,但是正前方却违和地放着中国式龙首鼎的香炉。
铺满墙面的应该是在越战中牺牲的烈士们,人数之多,令人唏嘘。在越南这样的小国,那么多英勇奋战而牺牲的男丁,对于现代社会中的男女比例结构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是致命而深远的。
恰逢礼拜天,搬小板凳过来参加唱诗班的芽庄人民络绎不绝。
而且这里的祭坛可以同时看到耶稣和圣母,分别作为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两大偶像,这种情况,无论在在信奉基督教的欧洲国家,还是信奉天主教的欧洲国家中,是几乎看不到的 。













一顿西式简餐,配上冰爽西贡啤酒以后,路上随便逛逛,看到了传说中的奥黛(越南式旗袍),开叉到胸下,实在汗颜,这种美欣赏不来。




最后的惊喜来自酒店启程去机场前,大厅偶遇友好的越南麻豆,芽庄人,自小在胡志明市长大,精通中英文,离开越南在新加坡发展过3年,最近重归故里,和芽庄的姐妹淘们一起聚聚。身材丰满,举止温婉,这格调,与芽庄的路人差别不是一点点大。在盛情邀请下,愿意配合一起合影留个念,作为对于芽庄风情面面观的完美收官。



这里有绝美的海滩,轻松惬意的度假村,各种宗教文化的积淀,殖民和战争留下的隐痛,自由不羁的男人和美丽温柔的姑娘,越南•芽庄,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