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寺位于都江堰市大观镇青城外山上。普照寺早期叫“金花庙”,供奉的是蓥华祖师,是由一座家族弃祠改建而成的贫穷小庙,“无食以养僧,无房以妥神”。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穷庙子,却在乾隆三十年以后,突然大兴土木,广置田产,到道光二十九年前后,经百余年间的连续扩建,普照寺一跃成为川西四大丛林之一,远近闻名。
普照寺最早建寺的年代已无从考察,只知原寺明末被焚毁。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873年)都江堰贡生高履和曾在《普照寺源流记》中说:“寺历数朝,世有传人,明末火于献。” 明确指出普照寺是被张献忠焚毁的。普照寺原始的宏伟格局虽大部分被毁,但藏经楼及船形石舫式的普同塔,对于研究佛教文化及建筑仍具有较高的价值。1982年普照寺得以恢复香火,1988年6月29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人首次造访青城山普照寺,并为普照寺留下墨宝“普照寺女众道场”。所以,普照寺是一座尼姑庵。
到青城外山普照寺,可以坐动车从成都站至青城山站,然后在站外乘公交102,到大观镇下车,乘火三轮直接到寺内;或到大观镇普照寺路口,沿公路直走到山脚下,爬山进寺。春末夏初的青城外山已是树木成林,满目苍翠。水塘边有人在垂钓,红顶白墙的农家掩映在青山绿水间。路上的人不多,可以用“幽静”二字来形容,这样的环境,正是五一大假逃离喧嚣的绝佳之地。
进寺的路口有很多的农家乐可供食宿,中午在这里吃的石磨豆花、农家野菜还是不错的,价格也不贵。太好吃了,忘了拍照。
青城外山不是很高,非常适合一天攀爬休闲度假。从山口的佛塔开始,全部是木板和石梯路,很好走。路的两旁有茶园可以歇脚喝茶,而五一期间正是青城山新茶上市的时间。
青城山本是道家圣地,可这里和青城后山却是佛教女众道场,且是川西四大名寺之一。她的名头很响,香火很旺,以烧香许愿的灵验和测字准确在民间有着普遍的认同。尤其国内寺庙独一无二的天灯和燃灯佛,神奇灵验让人传颂。香港很多明星、名人如王菲、刘嘉玲、杨受成,李嘉诚的师傅陈伯等都是它虔诚的拜者。
【天灯】——建于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灯杆通高13米,位于金莲石照壁后,由两节整石琢就,通体为四方圆角形。竿体遍施浮雕五条游龙绕柱,竖立在须弥座基础之上,竿脚用四撑脚支撑,竿体原设银质伞盖。天灯顶部镂空,可放看油灯,其工艺之精湛,令人叫绝。
【飛马霊宫】
普照寺寺院建筑颇有讲究,建筑形制上有着巧妙的寓意。普照寺围墙周长2.4里,意取佛教二十四诸天;紧邻味江的西北方巧依山岩,不建围墙,取“地不满西北”之意;全寺房舍365间,分24院落,整体布局依山势建,既无拥挤感,亦不觉松散,既非直线沿中轴排列,总体却又不失重心,是一座姿势雄浑,气势磅礴,交错有致,打破呆板对称的建筑群。
手托灯盏的罗汉,是不是有佛光普照的意义?
2008年前,这是一尊高30多米的汉白玉观音像,此为地震后重塑的金身。
【转山】——出了普照寺“乾安”门,就来到寺的后山,沿着盘山石径去爬山,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洗洗肺。人不多,山谷幽静,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声,树林间不时传来几声鸟鸣。鲜花盛开的季节已过,偶尔的野花在路旁绽放;高大的树木,一条蜿蜒的小路伸向密林深处。来到山顶,为一个同行的帅小伙拍了张照片。看远处的薄雾飘渺于山峰之间,岩下的人家已隐约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