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路线:五台山—应县木塔—悬空寺—云冈石窟
传说中顺治皇帝出家的镇海寺。
五台山早晚温差大,下午会比较热,清风吹拂,日光照得檐角闪闪发亮。
水缸中的莲花亦是很美。
在永乐院我们挂上了祈福的布条。
香火旺盛的镇海寺。
五台山的蓝天很蓝,从镇海寺出来到了普化寺。
普化寺正在修缮,稍显冷清,却是我非常喜欢的寺庙。
普化寺不热闹,这种怡然自得的安静颇为吸引人。我在这里入手了心仪的绿玛瑙手链。
有老和尚在打盹。
继续上山的路上,沿路的秋山充满熟悉感,秀美和淡淡的荒凉。
路边淡然的猫。
显通寺是颇为华丽的。
白寺金塔。
雕栏画栋。
夕下之山。
流浪小汪。
太阳要落山了,五台山刮起了风,开始冷了起来。沿着旧时明清上下山路去吃了素斋。
夜宿五台山宾馆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些不愉快。
给我们的房间是三楼走廊尽头,窗户漏风没有窗帘特别冷,我们提出换房,旅店的人骗我们说一楼更冷,但是实际考察了一下绝对三楼冷,坚持换了房。宾馆是没有暖气,初秋的五台山很冷,我们向前台问有毯子吗,被告知没有,铩羽而归的时候发现拐角的房间里明明有,一下火大,折返到前台直接说,我们要两张毯子。当时想如果对方再骗我们说没有,就拉他们到拐角的房间里看。结果前台,二话不说抱来了两张毯子……
晚上别洗澡,太冷容易感冒。
第二天的行程是一早要去五爷庙,凌晨三点多就起床了,颇为辛苦。凌晨的五台山太冷了,这次为了御寒,带了薄毛衫和呢子大衣,穿着一条打底裤套上牛仔裤,早晨还是被冻得哆嗦。大家来的时候一定多做好御寒准备。
天空中有启明星。
天光渐亮,启明星渐渐隐去,山的轮廓清晰起来。
五点多五爷庙门口就好多人,我和小伙伴果断退到店铺里等待开门。五爷庙开门后排队参拜的人很多密密麻麻,我们没进入正殿,在外拜了拜。
五爷庙很小,屋檐上可以看到月亮。月和寺庙相映成诗。
殊像寺。
清晨的寺院很美,鸟从屋檐上飞过。
山的阴影褪了下来。
路边的格桑花。
应县的路上拍到的云山太美。
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它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
虽然已经不能登塔,只能在一层和远观木塔,但应县木塔还是非常值得一去的。
蓝天与木塔。
辽国萧太后的雕像与木塔。
悬空寺建立在悬崖峭壁之间。
因为前几天下雨有落石,悬空寺正在修缮,不能上去,有些遗憾。
应县吃到的凉粉,味道不错,买了方便包带回来。
大同刀削面,非常好吃,肉汤香醇,腌炖辣椒太好吃了,我对老板娘夸赞辣椒好吃,她高兴的给我多夹了一个,客人络绎不绝。
山西早晚温差大干燥少雨,秋日的天空总是清澈的蓝色,天空中挂着月亮。
云冈石窟壮丽秀美,颇有气势。
有些洞窟是不可以照相的,进入之后,环绕四周都是精雕细琢繁复秀美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佛像,慈悲温柔的注视着众人,那种震动难以用语言形容。
云冈石窟中部主窟,优美宏伟。
回程路过风力发电。
四大石窟之旅至此就全部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