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走马观花游成都(青羊宫篇)

作者:笨蛋在马蜂窝 显示图片


      成都市西南,有一座四川地区最古老、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这就是青羊宫

巴蜀之地是道教的发源地。东汉时期,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出任巴郡江州(今重庆)令,不久弃官隐居,先后在北邙山和龙虎山学道修炼,后来到今天大邑的鹤鸣山,创立道派。东汉永寿二年( 156 年)张陵羽化飞升后,其子张衡、衡子张鲁先后继承传教事业,三人分别被称为“天师”、“嗣师”和“系师”。到张鲁时候,道教在巴蜀地区取得了很大发展,创立了 24 个教区,即所谓“二十四治”。此后,巴蜀地区一直是道教发展传播的重要地区,其民风民俗在很多方面都“浸染道风”。

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和传统,使数量众多的道教神话、仙话在巴蜀境内流传千年,为世代民众所津津乐道;还使相当数量的仙山福地星罗棋布于巴山蜀水之间,让天下信徒心怀向往。青羊宫及其传说就是其中引人入胜的篇章。

相传青羊宫始建于周。东汉杨雄《蜀王本纪》记载,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 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千日之后,尹喜依约前往成都,果然在青羊肆看见一孩童,这便是老子的化身,他在这里继续为尹喜讲演道法。唐代乐朋龟的《西川青羊宫碑铭》则记载:“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

唐朝君主尊崇道教,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朝初年青羊宫名为玄中观。天宝十五年( 756 年),唐玄宗因避安史之乱幸蜀,居住玄中观内。中和元年( 881 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避难成都,也居住于该观内。僖宗回京以后,下诏将玄中观改名为青羊宫,并赏赐库钱两百万,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五代至宋,青羊宫曾被改名为上清宫、青羊观,后又复名,明代曾有较大规模重修,但已不复唐宋盛况,当时被称为青羊万寿宫,一直以来都是道教重要的活动场所。

道经记载,老子诞辰是 农历二月十五日 ,唐代以来,青羊宫每年这一天都要举行隆重的法事活动。到南宋时,青羊宫庙会已成为与杭州昭庆寺庙会、南京夫子庙庙会、西安城隍庙庙会齐名的著名庙会。又因为 农历二月十五日 是传统民俗中的“花朝”(即百花生日),随着时间的流逝,青羊宫道教庙会逐渐与民间花会相融相合,成为当地盛大的民间节日,这一风俗在成都至今仍有保留。五代以后,青羊宫一带还是成都重要的游览胜地,江水依依,梅林飘香,游人如织,陆游有诗云:“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正是对宋时青羊宫一带醉人风光的生动描绘。

    今所见青羊宫,为清康熙六至十年(1667-1671年)间在明代基础上陆续重建恢复的。在以后的同治和光绪年间,又经多次维修,改革开放后又多次修葺,终成今日之格局


 交通:乘5、11、17、19、25、27、34、35、42、47、58、59、63、82、84、109、302路公交车可到达

2015走马观花游成都(休闲篇)
@http://www.mafengwo.cn/i/3469939.html  
2016漫步金沙遗址博物馆
@http://www.mafengwo.cn/i/21643156.html

2015走马观花游成都(印象黄龙溪 )
@http://www.mafengwo.cn/i/3471339.html  

2015走马观花游成都(印象锦里和宽窄巷子)
@http://www.mafengwo.cn/i/3477037.html  

2016问道青城山
@http://www.mafengwo.cn/i/5405183.html  

2015走马观花游成都(武候祠篇)
@http://www.mafengwo.cn/i/3474420.html  
2016走马观花游成都(文殊院篇)
@http://www.mafengwo.cn/i/5453054.html


漫步三星堆博物馆
@http://www.mafengwo.cn/i/20959990.html  


 



 青羊宫山门庄严宏伟,重叠飞檐。龙虎等吉祥物雕镶在飞檐壁柱上,雕刻精细,造形典雅。金字横匾“青羊宫”高悬在山门上方。此匾为清乾隆年间成都华阳县令安洪德的墨迹,笔力遒劲,为青羊宫的中一大文物


 


 灵祖殿,该殿重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高约20米


    道教护法尊神、先天主将王灵官神像


 


 青羊宫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是青羊宫的庙会日,“花朝节”也是这天。据说,那时宫内香烟缭绕,宫外百花争妍,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混元殿重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约六百平方米,高约22米


 


 


 殿前矗立着这块《重修四川青羊宫碑记》,该碑虽立于2000年,但碑文是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原雅郡守聊城安洪德撰写的,书法则是朴真道人集唐颜真卿书法。碑文记叙了青羊宫的由来和发展


                     《青羊宫赋》为何崝于2007年撰写


 


 


 这块《玉帝宝诰》,写于中华民国甲戌年(1934年)。《玉帝宝诰》是道士法师早课念诵的十二诰之一


 前殿内供奉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之一的太清道德天尊,即混元祖师太上老君


 后殿供奉的是“慈航真人”,佛教称“观音大士”。她本是道教十二金仙之一,传说中的“慈航道人”是一位男仙,后因见世界苦难重重,女子却没有出家修行之路,于是便转世为女身,修奉道法,为女子开了不二法门,从此才有女子出家修行之路。真人端坐莲台,容貌秀丽慈祥,遍洒甘露普渡众生,故道教和佛教都供奉这位慈爱的“女神”


 


 


 


 


      在混元殿和三清殿之间,坐落着一座巍巍的亭子,这就是青羊宫著名的八卦亭


八卦亭重建于清同治十二年至光绪八年(1873—1882年),亭高约20米、宽约17米,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是青羊宫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这座集道家建筑艺术大成的八卦亭据说是全国唯一的


 整座亭都是木石结构,相互投榫衔接,不加一栓,不用一楔,而是用枋、梲、柃、桷等凿成穿孔,斜穿直套,纵横交错,丝丝入扣


 八卦亭整体建筑共三层,底座呈四方形,亭身为八角形,顶为圆形,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八卦亭亭身有双排擎檐石柱共16根,皆由巨石凿成,高约4.8米,直径约50厘米。其中外檐石柱八根浮雕镂空滚龙抱柱,气势磅礴,栩栩如生,是我国罕见的石雕艺术珍品


             八卦亭基座刻有乾、兑、震、离、巽、坎、艮、坤八卦卦形


 


 八卦亭亭内供奉老子(即太上老君)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之法象


 八卦亭北面,是三清殿。三清殿又名无极殿,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此殿是青羊宫的主殿,建筑宏伟而庄严,在全国尚属少见


 


 


 


                                  通天鼎


 


                                                 十二生肖太极图浮雕
   据道家之说:每一个生肖无论顺时针数还是逆时针数,每隔三位后,第四位便是与之相合属相(大吉)。每隔五位后,第六位便是与之相克之属相(主凶)。其余不合不克,相安无事


 


 


 


             “幽冥钟”,是明朝时铸造,重约三千多公斤


 


 在三清殿大殿内,有一对铜羊分列两旁,东边的一只是单角铜羊,西边的一只是双角铜羊。其中单角铜羊是清雍正元年(1723年)大学士张鹏翮从北京买来送给青羊宫,以负青羊宫之名的。 另一双角铜羊是清道光九年(1829年)成都张柯氏延请云南匠师陈文炳、顾体仁铸造,献给青羊宫的

 在三清殿阶沿上仿制有一对放大三倍的铜羊以满足人们“摸铜羊”的习俗


     在三清殿阶沿上仿制有一对放大三倍的铜羊以满足人们“摸铜羊”的习俗

    独角铜羊造型奇特,制作精巧,形象生动,为十二属相化身,即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须、猴颈、鸡眼、狗腹、猪臀,俨然是一只青铜怪兽。成都有摸铜羊的习俗,一种是按属相摸,如属牛的摸铜羊鼻子、属龙的摸铜羊独角等,据说可给你带来吉运;一种哪儿不舒服就摸哪儿,如肚子痛就摸铜羊肚子、头痛就摸铜羊头,据说疼痛可立刻消除,不信你可试一下,当然这是一种游戏,不必当真


      斗姥殿也称元辰殿,建于明代,是青羊宫仅存之明代风格建筑,全木结构


 


 


 斗姥殿后,是玉皇殿。玉皇殿原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建造,后因楼危拆除。现新殿建于
1995年,楼底结构。殿内楼上供奉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道教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尊神。楼下前供奉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或说即尧舜禹),后供奉紫薇大帝和真武大帝神像


 


 


     玉皇殿对面的照壁上书有“福、寿、禄”三个大字,“寿”字居中,表示道家追求长生不老






唐王殿,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殿内正中供奉唐高祖李渊夫妇和唐太宗李世民之像
下为二龙照壁


 


 


在道观中怎么会建唐王殿?
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而幸蜀,居于观内;中和元年(881年),唐僖宗为避黄巢之乱奔蜀,也在观中驻营,据载,在观内忽见红光如毯(球)入地,挖得一块玉砖,上面刻着古篆文:“太上平中和灾”。僖宗便将古篆玉书砖石的发现,当作天降吉祥的象征,认为是道教最高尊神太上老君的恩典,特下诏令,赐内外库钱二百万,大建殿堂,改“观”为“宫”,就在那时形成青羊宫的宏大格局,并非常之盛。清筑唐王殿作为纪念吧


                                                     (网络图片)
 据介绍,青羊宫内最宝贵的文物,是一部道藏经典。这部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所刻的《道藏辑要》经版,共一万三千多块,皆以梨木雕成,每块双面雕刻,版面清楚,字迹工整,为当今我国道教典籍保存最完整的存板,是极为珍贵的道教历史文物


 


 


 


 


 青羊宫东侧就是二仙庵。  二仙庵与青羊宫实为一体,有左宫右庵之分。青羊宫•二仙庵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不仅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二仙庵之文昌殿


 


    “丹台碧洞”匾,是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诏见碧洞宗创始人陈清觉时御书赏赐的。注意:那碧字多了一点,据说是康熙有意而为


 


                                                      吕祖殿


                                              青羊宫太极广场
            这里是青羊宫气场最好的地方,也是成都市唯一可以起坛作法的地方


                                                       吕﹑韩二仙(右侧)


                                                   二仙殿(吕洞宾和韩湘子)


                        藏经楼


                                                   青羊宫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