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拥华山: 只为领略寒冬水墨奇险之美(二)

作者:套不住的马 显示图片

                                                         一、华山日出撩人心魄

就在半梦半醒之间,急促的手机闹铃把六个相互陌生的我们惊醒,凌晨4:00,约定起床看华山日出的时间到了!大家纷纷把头从被窝中钻出来,伸起了懒腰,都在抱怨:睡了半夜,被子都还是冰凉冰凉的,硬硬的木板把腰都弄疼了。幸好一个小伙子带了一瓶半斤装的老白干,我们三个男同胞在睡前就着干粮还喝了那么几口,感觉睡的还好一点。抱怨归抱怨,大家都迅速的起床,打点好自己的背包,拧亮电筒,在黑暗中向日出观赏地东峰前进。

半夜的华山顶格外的冷,估计温度在零下一、二十度左右。握电筒的手尽管戴有手套,但一会儿就冻麻木了,只好两手轮流打电筒。寒风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加之路上结冰,又是爬坡,看日出的路感觉非常艰难。但大家相互提醒着一步一步前行,一个多小时终于摸上了东峰,此时已6点过了。

站在东峰顶,放眼一看,天边已有一丝丝亮光了。我们六个人就在东峰顶上哈着气、跺着脚,慢慢的等待。7:20左右,东方地平线上露出了柔和的鱼肚白,慢慢的一道红霞出现在了天边。隔着一片山峰,红霞的范围逐渐扩大,给华山披上了一层红色的绸缎。又过了几分钟后,太阳从华山的“∨”字型山峰间露出了小半个脸,红通通的,好似一位娇羞的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显得那样神秘而美丽。天色越来越亮,太阳慢慢上升,7:45,太阳终于卸去了面纱,跃过山峰,露出整个脸庞,笑吟吟地平视着华山、和在华山上辛苦恭候她的我们六个陌生的人们。整个华山霞光万道,光彩夺目,瑰丽的朝霞映红了我们的脸庞,映红了东峰和群山。

此刻,站在东峰,初升的太阳好像就在我的脚下,就在我的眼前,是那样的近,那样的美,此情此景,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我对着太阳大声的喊了三声:我又来了,我看到华山的日出了……






































 拍照留影后,恋恋不舍的离开东峰,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我们绕着霞光映照下的下棋亭,向着下一个目标:长空栈道走去……




 
                                                          二、长空栈道上演疯狂

 
长空栈道号称是全球十大最恐怖的悬崖步道之一,已有700余年历史,好早就想来试一试。到达长空栈道时,时间快到上午的9点了,冬季的太阳,光线柔和的照在栈道的悬崖峭壁上,很温馨的。我们三位男同胞是决定要下长空栈道的。可另外三位女生就没有那么大的胆子,看到峭壁之下的栈道,有的开始死活都不肯。但在我们几位男同胞的“要去就一起去”的鼓动下,终于下定决心去尝试一下。


穿过一个石门,在岩壁上刻着的“悬崖勒马”几个大字的警示下,我们沿着崖壁小道向前走。这条在崖壁上依崖凿出的长20来米,宽二尺许,仅一人宽的小道是长空栈道的热身段。走在崖道上,强劲的寒风迎面扑来,吹得人几乎站不住脚,而小道的下面就是万丈深渊,深不见底。也许很多人在这里就开始犹豫、纠结去还是不去了。




其实这一段只是给大家的一个小小的考验,根本算不上惊险,因为外边有铁链保护。胆小、不敢下长空栈道的可以在这儿体验一下。

崖壁小道的尽头,就是华山赫赫有名的“朝元洞” ——一个人工凿出的石洞。洞内有塑像,传说华山派第一代宗师元代高道贺志真为远离尘世静修成仙,在这里攀藤悬壁开凿石洞,一直凿了70多年,才修建这个石室,在此修炼。此举让许多后来的道友慕名前来。贺志真为了躲避前来拜访的各路人马,于是继续凿了一条长空栈道,在尽头的石室中静修。

朝元洞是长空栈道的真正出发点。因为是淡季,用不着排队等候,一个中年师傅收了30元的保险带费用后,我放好背包,带上相机、手机,就开始长空栈道之旅……

 
刚刚开始,一条几乎90度垂直向下、用钢筋铁棍搭建的形如“鸡骨架” 的凌空悬梯又给了大家一个心灵震撼,几乎垂直,望下看,是见不到底的深渊。两边有铁链和钢丝钉在崖壁上用来系保险带(据说上个世纪80年代,长空栈道游人还没有保险带,上长空栈道,生死自负,好像也发生过事故)。我们六人依次一级一级逐级而下,每个人边下边不断轮流扣好保险扣,相互拍照,而我则应他们的要求担任主摄影。




 

 垂直悬梯下完后,就要横着走,这才是真正走上长空栈道了。长空栈道上下方皆是悬崖绝壁,开始的一段其实不是道,是前人给我们挖的“坑” ——在崖壁上凿出的一个一个的石窝。人必须紧贴崖壁,小心的交换脚步,同时又要轮流交叉在铁链和钢丝上扣好保险钩,一步一步往前挪,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段。走过这一段,前面一段栈道是用木板搭建的,稍微好走一点。




 
在长空栈道上,我既要保护好自己,还要用相机给他们几个照相。沉重的单反挂在胸前成为了一种极大的负担,刚开始最危险的一段,我让他们给我照相,没有一个人敢,自己都照顾不过来!后来适应了才敢慢慢的给我也照几张相片。

 
就这样,几个人小心冀冀的在栈道上慢慢挪动。经过前面惊心动魄的适应期后,我们在用木板搭建的栈道段胆子就逐渐大了起来,开始摆出一些姿势留影拍照……







 
木板栈道走完后,有一个小小转弯,“道”又变成了“坑”:走在崖壁上凿出的凹处上,胆战心惊。
 
这一段走完,前面是一段向上的石阶,攀爬上去,走过几米积雪湿滑的小路,就来到一处平台——这就是著名的“思过崖”了。尽管这平台处在悬崖峭壁中间,但由于外围有松树等树木保护,显得非常安全,我们几个人陆续爬到这里,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把悬着的心暂时搁平一下。



 
平台不大,对面边上有一石碑,上面写有“思过崖”三字,周边用红丝带缠绕。靠崖壁方有道教的神龛,还有一个古老的石室“贺祖洞” ——传说是华山派第一代宗师,元代全真派道士贺志真在这个石室静修的地方。崖壁旁民国30年6月题写的“履险如夷”几个大字飘逸如风,但没有看到落款,不知是谁写的。而另一摩崖石刻 “全真崖”三字,则刻写在一倒坎绝崖下方,每字三米见方,古朴刚劲。此崖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悬空向里,是谁有这样精湛的技艺,又如何把这样的大字镌刻在绝壁上呢?






 
据说这是华山十大字谜之首,其他九个是什么我没有去探究。在平台上,还有华山的胜景卧龙松——华山的九大名松之一,就在这块平台的最外面,一颗形如卧龙凌波云海之上的松树,古老的树干苍劲有力,向外伸展开去,昂首向前……





 
看完拍完这些,休息片刻后,要返回长空栈道了,此时我们的队伍又多了两个陌生人,他们要求和我们六个合在一块行动(好拍照)。返回途中,栈道还是一样的栈道,但几个人好像全变了,胆子大很多了!一个一个在栈道不同的路段,摆出各种有难度的姿势,不停的叫喊,群峰之中回荡着大家的激情之声……





















 
此时的华山,天空湛蓝、阳光明媚。长空栈道之上,几个疯狂的陌生人在悬崖绝壁间尽情的拍照呐喊,天地之间还有什么比这更疯狂的吗?

                                                          三、“智取华山”见证历史

 
结束在长空栈道的疯狂,我们原来的六人就下山、向“智取华山一条路”进发了。沿途过南峰——又上南峰拍照留影;观西峰——一个四川某理工大学的学生也上“神龟探海”去“探”了一下;当“新郎”——入了“天下第一洞房”;经金锁关、仙掌峰、苍龙岭,来到北峰索道站“智取华山一条路”下山路口。



































 
站在路口,向下探望,山谷幽深,游人稀少,道路蜿蜒陡峭,望不到底,看不到边,让人连吸几口冷气。由于一行几人从未从这儿下过,大家心中都没底,但选择了就没有回头路,义无反顾的从“智取华山一条路”开始下山。





 
下山的道,是在山谷中穿行,暗冰不断,坡陡且长。坡度有的几乎90度,有的则超过90度,带有一个弯曲的弧度,从上面望不到底,全靠铁链保护。有的则如天梯一般直冲云霄……













 
六个人相互鼓励,在忽明忽暗的山道中,在寒气逼人的峡谷里慢慢下行。
 
经过连续三天的大强度徒步,我的双脚此时已是血泡陡生,隐隐作痛,下到后半程,双腿好像都不听使唤了。背包中的水和干粮也几乎吃光,但仍然感觉背包是越来越沉……看到天空中嗖嗖下滑的缆车,真想一下子把它抓住跳上去……可是连抓的力气都没有了。













 由此想到当年,在无路可走,条件异常艰苦的环境下,为让华山回归到人民手中,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的艰辛和生命的代价。也许那种环境,我们今天的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是无法想像、感受不到的。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煎熬,我们终于挺出来了。来到“智取华山八勇士”群雕前,与英雄合影,向英雄致敬!








 
“再拥华山,只为领略寒冬水墨奇险之美”之行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