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雕穷游】大通古镇

作者:REALVISION大雕 显示图片

写最在前面:因为出差,出长差,被发配到了穷乡僻壤的地方,洋有洋的玩法,土有土的逛法,这不,旁边就有一个“古镇”,去溜达溜达吧。





写在前面:来到这里后每周本来就苦逼的单休,结果一大早还被吵醒处理事情。事情5分钟处理完,也睡不着了,那就去溜达溜达吧,网上一搜,还真有个坐公交车就能到的地方。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手机1拿,2话不说,以下你看到的照片都来自3棒的NOTE 4。


先给你们看张照片,看看有什么特别之处?后面我会揭晓答案。




大通古镇:位于安徽省铜陵市西南方向,从铜陵市区坐9路公交车直达,如果不是出差在此,我也永远不会知道有这么个地方。

这地方没有必要专门过来,但是如果你恰巧路过安徽,然后又恰巧路过铜陵,然后又恰巧有一天的时间没有事干,那么恭喜你,你可以来此逛逛了。

这地儿说风光好吧,谈不上;说繁华吧,那也许是一千多年前的是;我更喜欢的是它的那份古朴,也许本身就不是出名的旅游景区,也不是在旅游旺季的时候,所以来此感受到更多的是一份宁静。

>>>>>>>>多图预警<<<<<<<<

从踏下这节石阶的第一步,我就知道我来对地方了,不敢说我见过多少市面,但是对于现在世界都统一化的城市格局来说,远没有这样宁静的村庄对我的吸引力大,一株腊梅便可芳香满院。







古镇上有两处非常有年代的景点,一个是教堂,一个是古井。至于它是什么来头,who care,反正我来过看过就好了。(感兴趣的亲自行点开大图了解)






然后就是澜溪老街,注意,这里说的不是古街。因为从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和装修来看,是明显的近代建筑材料与风格。



当然,还有国军留下的印记。





既然是江南古镇,那必然是与水相关,溜达溜达就到了长江水域的边上。




这里的人民依然保留着织网捕鱼的习作。



走过到村南头,过了桥,过了牌坊,来到了一片养鱼场,这里养殖的主要是长江鲶鱼和草鱼。大的鲶鱼可达近20斤,有幸吃过一次,味道真的是鲜美。





怎么说呢,相对于市区,这里的人不多,镇上很清净,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很慢,很是安逸。





再来一组“笑熬浆糊”style的片子




讲到这里,你以为就结束了吗?NONONO,这是上半场,还有下半场,要渡江!


渡江前,强迫症,密集恐惧症患者看过来,这里有点好东西。






这是一个很隐蔽的渡口,就在这个破旧的交通宾馆对面,不经意间很容易错过。

渡江的船为单趟往返,从这边把人送到对岸,再把对岸的人接到这边,半个小时一趟,关键是:免费!!!




到了对岸,就来到了我们的下半场,和悦老街


说它是老街,其实我觉得是古街,更是废墟,但是保留的很好,很得我的喜好。




从它所遗留下来的场景来看,这里曾经真的是盛极一时,三街十三巷组成棋盘式布局。



说真的,这片旧址(废墟)真的蛮大的,一向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我没走到头也开始返回了,一千年前这里也是一繁华之地,怎奈抵不过岁月的没落,现在,只有少数的土著还依然坚持着这份守候。





但是这里对于摄影人来说,应该可以出片子的地方,就连一个破池塘,也可以拍的这么唯美。


而对于好吃的人来说,这里有最正宗的土鸡与土鸡蛋,到处都是会飞的土鸡,时不时可以体验“速度与鸡情”。



天色渐晚,一打听,传说中的白鳍豚养护区还得再走20多分钟,一个来回就得将近一个小时,怕赶不上渡江的船与回市区的公交车,只好返回了。




白鳍豚,我们下次再见。



好了,看到这张照片,有没有觉得有一丝丝的眼熟和特别呢?




翻回到正文第一张照片再看看。

第一张照片是拍于镇上,最后一张照片是拍于废墟的老街里。老区的人们大部分都搬到了镇上,同时将生活上的习俗和房屋风格也一起带去了。
这两间房子南北通透,而且都没有门!!!
看来古话“夜不闭户”也是有来头的:
①是民风淳朴,无鸡鸣狗盗之人;
②是共产主义,你家的我都有,没必要再去盗取;
③是强盗猖獗,关了门也会破门而入,晚上睡觉还吓得半死,还不如你要啥就自己进来拿,悄悄的,别吵到主人睡觉就好。


古镇之行告一段落,日后还会不定期更新。
字是我一个一个码的,图是我一张一张挑的,全部皆为原创。如果你觉得不错,那么就推荐给你的朋友吧。
大雕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