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攻略第242篇,三晋攻略第21篇,其他攻略请点击底下中国文化攻略链接或我的头像~
晋南独一无二的巨商豪宅李家大院,位于山西运城市以北38公里处的万荣县阎景村。
李家大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近200年。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整个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南北两大建筑特色。古院落群布列有序,层次分明;体量宏阔,用材肥硕;结构严谨,坚固耐用;通风透光,守备森严;装饰考究,古朴典雅。
传统的四合院藏风聚气,精致的大宅门接地通天!李家大院建筑的砖雕、石雕、木雕及铁艺等饰品,处处显示着晋南民间多子多福、三星高照、五福临门、松鹤延年、耕读传家、富贵平安等吉祥含义,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晋南的民俗、民风和文化特点。另因西院院主李道行留学英国,娶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为妻,部分院落为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从而又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点,是全国众多富有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
李家以土布起家,以义制利,利义相济。世代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而行仁,其善行善举使顽贪之人思廉,懦弱之人思立,困顿之人思变,乖戾之人思善。李家的经商史及其数代人遵古“忠恕”的家规家风至今还有参照的意义,他们历世乐善好施的义举更让人肃然起敬。走进李家大院,尤如投进吉祥的怀抱,那错落有致、古香古色的传统民居;青砖高墙、棹楔鸱吻的巷陌老街;各式各样、精妙绝伦的砖木石雕;千姿百态、无所不备的字画、碑帖;展室里的创业、经商、善举史等等,既让人大饱眼福,又令人回味无穷。李家大院正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向中外游客展示其永恒的魅力……
info: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落在万荣县闫景村,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整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山西四合院,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因李子用曾留学英国,部分院落为“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汇、中西合璧、三晋无匹的晋商大院,浓缩着汉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
中国文化攻略(不断更新,400篇以上文化攻略连载中)
@http://www.mafengwo.cn/i/2936936.html 北京攻略集合请见(5楼景点全集)
@http://www.mafengwo.cn/i/2872129.html
喜欢旅行的朋友们加入小组吧
@http://www.mafengwo.cn/g/479427.html
目前242篇:
北京文化攻略:52篇
西安文化攻略:21篇
姑苏文化攻略:20篇
杭州文化攻略:21篇
三晋文化攻略:21篇
中原文化攻略:15篇
金陵文化攻略:11篇
淮扬文化攻略:8篇
燕赵文化攻略:8篇
巴蜀文化攻略:10篇
吴越文化攻略:13篇
古镇文化攻略:9篇
齐鲁文化攻略:5篇
徽州文化攻略:6篇
八闽文化攻略:10篇
丝路文化攻略:2篇
荆襄文化攻略:1篇
岭南文化攻略:1篇
南诏文化攻略:2篇
上海文化攻略:5篇
关东文化攻略:暂未开始
其他文化攻略:1篇
李家大院的看点:
晋徽结合;
中国风格哥特式建筑;
三雕(石,木,砖)精致;
善文化;
☆广善门☆
一部沧桑 身后留画梁几许 依山独秀
百年风雨 门前有善亩万千 与我同耕
广善门背面
☆善道☆
满目留连 最是善缘传世久
一腔慷慨 同行大道振国兴
★李家大院特色之一:三雕之一-砖雕★
☆一字影壁☆
一字影壁是大院砖雕工艺的经典之一,年代远久,做工精细,具有珍藏价值。东西两边图案分别为鹿鹤同春、松鹤延年;中间是麒麟八祥图案,斗拱为镂空雕工艺,制作于康熙五十年间。
☆中西合璧的藏书楼☆
藏书楼是典型的欧洲哥特式建筑。1914年李道行英国学成归来,他不仅一反传统娶回一个西洋美女为妻,还因此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大胆改变了当时晋商大院传统的建筑模式,在院内宽敞的平台下砖砌一排插廊窑洞,北侧一排二层楼阁,楼上藏书,楼下住人,阁楼的廊沿雕花,内院门楼的造型都吸取了欧洲哥特式的建筑风格,通风采光,宽敞明亮,与中国北方传统厚重阴暗四合院的风格迥然不同。藏书楼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点。整个院落中西合璧,独具特色。
中书“修德为善”
三省台前设棋枰 欢留朋友
一经楼上藏书籍 遗训子孙
藏书楼对面的梅花鹿影壁
双狮影壁
★李家大院特色之一:北方大院融合徽派建筑★
这是晋商,徽商2大载体的完美结合,北方建筑上有马头墙
★李家大院特色之一:善文化★
而李家大院扬名在外的,却不是因为它的建筑,而是李家人的处事原则:与人要善,并将此理念总结为20个字:善无大小,善无多少,善无止境,善不等待,善不图报。
☆百善影壁☆
百善影壁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图中所书善字形体古今并茂、风采各有千秋。均出自商、周、秦、汉、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时期历代书法大家之手笔,图中所含三百六十五个善字,是告诫后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要天天为善,方能积德。
☆同顺堂(李大猷宅院)☆
上书“安且吉”
★李家大院特色之一:融合哥特式建筑,西洋风味★
☆同福堂(李大佐宅院)☆
上书“怀永图”
同福堂院门楼借鉴了欧洲“哥特式”高、直、尖建筑风格,但表面的砖雕图案却是典型的晋南传统民间艺术。二进院门为传统建筑形式,门楼上的木雕有锦鸡牡丹、二龙捧寿、博古图等吉祥图案。影壁由“八”字影壁和“一”字影壁组成,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大门,称为“广亮式门楼”,取“纳福迎祥”之意。此院大门二门建筑风格迥异,这与李家人留学国外,接受西方教育不无关系。两种风格的融合正好体现了院主人对外开放的心态和对内用中国传统文化治家的理念,体现了西方文化融入晋南的时代特色。
同福堂院落对联:
但将荣辱连家国 未敢丰盈忘寒苦
★李家大院特色之一:三雕之一-石雕★
同福堂的屏门上,是一整块青石雕成的《朱子治家格言》里的内容。虽然用青石雕刻,但字的表面做成铜的颜色,乍看像用铜制而成。
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粒 恒念物力维艰 主人敬录
祖宗虽远 祭祀不可或疏 子孙虽愚 经书不可不读 辛未皋月
★李家大院特色之一:三雕之一-木雕★
☆私塾院☆
私塾院建于清末民初,与李道荣院相隔一个院廊。院内北房为一进三间式窑洞,是先生教书的地方,李家子弟满6岁都要来此读书。三间窑洞底下分别有三间地下室,可供储物、避暑之用,半圆形砖雕窗户露出地面,很是奇巧。
最精致的木雕,要数私塾院的门楼上,这组木雕在三晋大院里也算数一数二的。七层木雕几乎包含了中国古代所有寓意吉祥的事物:祥云、蝙蝠、佛手、如意卷草纹、石榴、柿子、李子、牡丹、荷花、锦鸡等,希望子孙天赐洪福、重视礼法、富贵不断。
私塾院月亮门建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是李家大院古院落群中的经典之作。
门框以中式的月亮门形式表现,门采用日式的推拉门,为北方民居所罕见。装饰考究,美观大方,既节约空间,又进出方便。
李家“大”字辈的李大辅,民国时曾留学日本,因此月亮门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建筑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点。
☆看家护院楼☆
顾名思义
☆同德堂(李道升宅院)☆
同德堂创建于民国十年(1921),院主李道升。该院最值得考究的是大门上暗藏的六道机关,进出分别三道,从表面上很难发现。进门是三道关,先用钥匙打开铁链扣上的明锁,后用曲别针大小的钥匙,塞进门西边上部梅花状的小孔内,左回右拨,弹出葫芦形的铁片,然后用另一把钥匙从铁片孔内打开门内的铁栓,这样门才能打开。剩下三道关是关门所用。扣上门后的铁链,插上铁栓后,插好两道门关,再放好上下两根碗口粗的木杠,最后将门内的机关弹簧片拨动一下,门方关好。因此,1938年日军侵占李家大院,到该院大门前砸了明锁,打不开此门,后用刺刀在门上捅了一个时辰,只捅了个洞,却未能进入。
同德堂上华丽的木雕
经典的设计,从同德堂往外看可以看到福字影壁
“博施济众”牌匾
民国十七、十八年,山西连年大旱,河东灾情最为严重,方圆百姓无米下锅。李家众兄弟决定倾力赈灾救民。先后赈济河东十七县灾区每县1000块银元,给河东旱灾救济总会捐款10000块银元。并在薛店村家庙、阎景村祖师庙、运城池神庙建粥场舍饭。赈济行为深得民心,时任山西省政府主席阎锡山,为李氏家族颁发“博施济众”牌匾一块,给以褒荣。
南宁门附近的徽派风格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为大院现存建筑中年代最早的建筑。占地面积534.82平方米,建筑面积457.19平方米,院落座南向北,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前窄(11.07米)后宽(13.68米),寓聚财敛运之意。
中轴线上的三间正室是祭祀的主场所。中间的三间享亭为宗族祭祀跪拜、议事、入谱、摆宴的地方。东西厢房各四间,西厢房供宗祠管理掌柜居住,东厢房供外地宗亲祭拜时居住。
李氏宗祠对面的福禄寿影壁
☆通道☆
李家大院各个院落中间的大道
☆十二面影壁☆
十二面影壁因四面八方组成而得名,“X”形。意在四面来财、八方进宝,造型独特,全国少有。图案多样,造型各异,寓意吉祥如意、福寿平安、好事连连、人寿年丰、封侯挂印。
立体角度转着看下十二面影壁-角度2
立体角度转着看下十二面影壁-角度3
看完建筑区,下面进入园林区域:
☆敬修亭☆
对联:
低头一勺清如许 转眼孤峰秀可餐
☆景行楼☆
景行楼因李家世代行善,有崇高的德行而得名。底部12米之多深藏山中,与横穿而过的不空洞形成立体交叉。上部三层纯木仿古建筑,气势雄伟、挺拔壮观,高达29.8米。供游客以览景区全貌,领略周边自然风光。
景行楼继承和发扬了在国际久享盛名的我国古建筑的传统风格;独具匠心地将四角飞檐变为八角重檐飞翘,结构空间巧夺天工
景行楼上可见建筑区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