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第三极羌塘无人区】单骑千里走进普若岗日冰川

作者:Liebs.G蒋歌 显示图片

         


         第三极,
         青藏高原,
         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地区,
         也是地球运动曾经最活跃的地带,
         远古的造山运动,
         形成了青藏高原上自然壮观的痕迹。

         一开始都不知道什么是第三极,只听说过羌塘无人区,做的攻略还是反穿阿里大北线,心里想的也是冈仁波齐的转山,直到去了虐完回来才终于明白这就是第三极。
























        这是2015年9月中开始的一次旅行,被疲惫过后的懒惰一直拖延着,游记迟迟没有动笔。
        与以往有所不同,出发前一个月的一次身体检查让范胖哥遗憾退出了,瓜娃子则因为范胖的退出而萌生退意;经过一番吆喝,这次旅途最终只剩下泉哥和我两个人一台车可以成行。不过即使是这样,因为我们俩对西藏神山圣水的痴迷和摄影的共同爱好,让我们坚定着这次行程。加上我们俩分别都有多次进藏以及单人单车长途驾驶的经验,这些都让我们没有什么再可以惧怕的。借用网上一段话来形容我们,< 旅行是一种不治之症,一旦感染了,就再也无法摆脱。欲望在心里不定期地隐隐作痛,迈开脚步才会获得短暂的身心安宁 >。
        这次旅途很虐,我们把自己彻彻底底虐了个底朝天;一开始觉着自己进过两次藏,也在网上收集了一些信息,并没有把旅途想的很艰苦,然而我们这次走过的路和去到的地方是一般人很少去的,真正有用有价值的信息相对很少,S303和羌塘无人区一路艰苦跋涉,那种经历着实考验着人的身体和意志,那就是一个 < 痛并快乐着 >,令人毕生难忘。
        这一篇游记,有着我和泉哥的一份共同记忆,是用我们俩人的照片共同编撰而成,记录着我们这一路的辛甜苦辣,为我们俩的感动驻留。


【行程】
  9月16日 Day1  长沙- 湖南芷江县
  9月17日 Day2  湖南芷江县- 贵州惠水县
  9月18日 Day3  贵州惠水县- 贵州兴义市
  9月19日 Day4  贵州兴义市- 云南昆明市
  9月20日 Day5  云南昆明市- 云南香格里拉县
  9月21日 Day6  云南香格里拉县- 芒康县
  9月22日 Day7  芒康县 - 洛隆县
  9月23日 Day8  洛隆县 - 比如县
  9月24日 Day9  比如县 - 那曲县
  9月25日 Day10  那曲县 - 双湖特别区
  9月26日 Day11  双湖特别区- 普若岗日冰川 - 双湖特别区
  9月27日 Day12  双湖特别区- 色林错
  9月28日 Day13  色林错 - 申扎县
  9月29日 Day14  申扎县- 日喀则
  9月30日 Day15  日喀则 - 拉萨市
  10月1日 Day16  拉萨市 - 林芝八一镇
  10月2日 Day17  林芝八一镇- 派镇直白村 - 林芝八一镇
  10月3日 Day18  林芝八一镇 - 芒康县
  10月4日 Day19  芒康县 - 四川康定市
  10月5日 Day20  四川康定市 - 四川成都市
  10月6日 Day21  四川成都市 - 贵州仁怀市 
  10月7日 Day22  贵州仁怀市 - 长沙市


      全程费用每人约11000元,包括的费用有油费、过路交通费、住宿费、餐费,也包括色林错陷车后救车的费用。虽然一路记着流水账,感觉没什么参考价值,就不列琐碎的详细了,因为前面5天的行程泉哥一路处理着公务过去的,我搭着省了几天的钱,后面还捡了两位朋友分担了一些费用。
        对于吃,因为长期一个人在外面奔波过,本着吃饱就好的原则,泉哥有时候并不太讲究怎么吃,甚至有时每餐只要有碗面条就OK了,我吃久了面食有时会要求吃点饭菜,偶尔也去找点当地的特色菜。
       沿途的住宿,我们都是走到哪里临时去找,价格一般不是很贵也很好找,除了在洛隆县和比如县,因为当时318断路的原因,那一段时间所有车辆都从317和S303绕道造成住宿空前紧张,在比如县的时候到的时间比较晚,地方本不大仅有几家宾馆都满房了,后找到一家单位招待所住下,只有公共卫生间,晚上卫生间得自己打手电照明,这样的住宿条件后来在双湖和申扎也是一样,而在色林错住过的藏民家却是另一番豪气,根本就没厕所,天地任逍遥,广袤的草原都是你的随你怎么用,不过晚上天很冷动作得快一点,不然会冻得屁股冰凉。

        音乐是来自许巍演唱谱曲的央视大型纪录片《第三极》同名主题曲。


        第一天从长沙出发经贵州第五天到云南,跟着泉哥一边处理公务一边赶路,还接受着泉哥的朋友们一路的招待,喝酒吃肉,轻松又惬意。


        在旅途的这一段开始阶段,路上有一段小插曲让我发现泉哥特别坚定的意志。泉嫂因为担心泉哥一直不赞同其这次出行,认为他已经去过N多次了,没有必要再去了,而且又有风险系数,还罗列一长串诸如高原反应、身体状况、年纪比我们长等等的理由,进藏前一路上都在打电话软硬兼施希望泉哥能确认不是去西藏,一旁听得我都有些担心泉哥能否承受住压力,行程是否还能继续,甚至都做好了从云南折返的心理准备,不过还好姜还是老的辣,泉哥委婉的化解了这件事,心里暗自佩服,行程继续着。。。
























        2015年的那个时间,当时因为洪水冲垮了排龙的钢便桥,导致国道318的中断,经过这条路去拉萨的车辆都需要改道,公告上介绍的是改走317国道,而我们选择的则是S303省道,一条更加虐的路。从邦达镇沿214国道行驶至索拉村往洛隆方向转上303省道。


        从索拉村进入S303开始,行驶了大约十几二十公里的柏油路面后,开始翻山,一路颠簸的土路,然后突然一下仿佛从云端掉落下来,一直蜿蜒行驶在峡谷底端,看不见天日,那种不一般的感觉,So Excited。





        在天黑之际抵达洛隆县城,去问了几家住宿的酒店竟然都客满了,顿时有点紧张了,于是赶紧抓紧寻找酒店,因为看见车辆还在源源不断往小县城里涌进来,最后在县委招待的宾馆还有一个500多的套间,尽管在这里已经是很高价格的房间也赶紧拿下,不然只能睡在车上那会冻成狗。



        经历了昨天跌宕起伏的行驶路程,做好了继续受虐的心里准备,早上7点就开始出发,准备早点抵达今天的目的地边坝,不再重复昨天那种找不到住宿紧张的场面。



        S303洛隆到边坝中这一段山路的路非常窄,只能容一辆车通过,如果遇上会车就需要一辆车在某个路宽的地方停下避让,等对方车过去后再走。看着崎岖的山路和山腰上失事车辆的残骸,不仅佩服那些开着大车的司机们,不但要高超的车技还得有强大的心里素质。
        不过不久的将来这些路都会成为真正的羊肠小道只走羊了,我们经过的时候看见已经在修建隧道了,到时就不用这么提心吊胆的驾驶了。





        不过除了山路比较惊险之外,这段路出乎意料的顺利,路况也还过而去,刚过中午就抵达了边坝县城,周边又没什么风景可以去逛,大把的时间会无所事事,吃过午饭我和泉哥两人合计了一下,决定继续往前开进,下一站比如。


        上午的路顺顺利利走过,心里还在想不过如此嘛 ~ 
        然而世事就是这么难料,如果一路都这样舒服那就不叫西藏了。
        接下来边坝到比如的这段路程把我们虐上了天,路况奇差,200多公里都是各种山路+土路,山路虽已没有前面经过的那么狭窄惊险,却有大量的搓板路和炮弹坑,一路颠一路摇;稍平整一点土路也是车一开过就扬起漫天灰尘,连路都看不清楚,所以遇见车辆就赶快超车;还有天黑了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不得不继续开夜路,天黑之后遇上了需要淌河的水路而小心翼翼淌过。

        终于晚上9点多钟开到比如县城,从早上7点出来经过了14个多小时,戏谑我们这一路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然而这一天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因为到的时间比较晚,比如县城的地方本不大仅有几家宾馆又都满房了,黑夜里在县城转悠了几圈后终于找到一家单位招待所还有空房,住宿条件很差,只提供一壶热水,公共卫生间没灯,上卫生间得自己打手电,有几台北京的车辆也在那里询问,因为带着女眷接受不了这样的条件,他们继续去寻访其他地方,已经找了很多地方的我们也不在意了,只要有个地方睡有口热水喝就可以对付,于是我们就在这里住下了。


        骷髅墙在西藏并不是人人知晓。目前整个藏区大概只有三处,其中达尔木寺骷髅墙是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而且还继续传承的。
        如果你是一个胆子小的人,那么就不要去西藏的达木寺。
        达木寺位于比如县境内,我们从比如县城出发,经过茶曲乡公安检查站行驶不到一公里,可以看到公路右边山坡上坐落着一座寺庙,那就是达木寺。



        这是一个天葬台,至今还在使用的,建在寺庙附近的山坡上,从照片左边的门进去,里面是一个小院子,院子当中是石头天葬台,左边是寺庙,右边是那神秘的骷髅墙。


        刚到的时候不知道上哪里看骷髅墙,在庙区到处转悠,遇见两个喇嘛连忙向他们打听,其中一个喇嘛从庙里拿出一张皱皱的过塑的纸,上面写着一堆的价格,拍一张相片100元,全套1500元,不拍照进去参观10元/人等等。。。


        与他们策了好半天价格未果,等拿好钥匙去开门的时候遇到一个旅游团的游客正在闹哄哄的寻找骷髅墙,因为人多结果被他们谈判把参观的价格从10块降到了5块,拍照价格是一分不少。


        进去以后专门有一个据说是某某书记的人来给我们讲解(上图那位),而正骷髅墙有喇嘛站在墙顶虎视眈眈盯着参观的人不准拍照,终究没舍得花100大洋去拍一张照片,不过他们允许拍摄讲解的人,不能去拍正面的骷髅墙,只是拍讲解人顺带的拍到了侧面的骷髅墙,感觉这面墙的安放比较随意与正面的墙比较有点像安葬草民与贵族的意思。


        没有花100大洋去拍正面的骷髅墙,下面这是一张网上的照片,就是我们在院子右边看到的那面著名的骷髅墙,不到一人高的骷髅墙上镶嵌着几百个头盖骨,黑洞洞阴森的大眼洞默默地注视着进来的每一个人。这里留下的骷髅墙时时刻刻告诫人们生与死没有更远的距离,只是一墙之隔。


        经过了昨天一路的狂虐,今天的行程备感轻松,比如到那曲230多公里,大都是比较好的路况,即使有部分比较差的也因为昨天的经历已不觉得有多么难了。到达那曲还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去给朋友寄明信片,然后补给药品和氧气并休息,不敢有丝毫麻痹大意。而且因为旅途劳累也没怎么休息好,并且那曲的平均海拔已达到4450米,呼吸明显感觉吃力,高原反应的症状头疼也明显加强,走起路行动都开始像放慢动作了。



        早上起来,高原反应影响着食欲,想强迫自己吃早餐,无奈却吃不下东西。心里在嘀咕前两次来到那曲都没出现过这状况,这次为什么会这样?今天的目的地是双湖特别区,路程有点远,超过500多公里,在药箱里拿了一支葡萄糖针剂喝下保证身体的能量。


        连续开了几天龟速又颠簸的烂路,憋着浑身的不舒服,蓝天白云下,行驶在平整的公路上,心情一阵大好,高反也不见了,忍不住一阵狂飙,然后又开下路基,继续在草原在湖边撒着欢,这样还顺带着把开快车跑多出来的限速时间消化掉了。










        由于公路的柏油路面只修到了多玛乡,接下来后面的路都是土路,还好在藏北高原,地势比较开阔平坦,经历了303以后,除了感觉灰尘较多,已不觉得路有多么难开了。


        【苍茫的大地上  卡车  一前一后在飞驰着  太阳肆虐地照在大地上  尘土  被车拉起  如烟一般在空中飞舞】想模拟一段武侠小说的场景,不是那个料尴尬地说失败。


        晚上,体会到了进藏以来最强烈的高原反应;双湖县特别区的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大自然的面前不敢造次,早早的睡下休息;无奈睡眠被分割成一段一段的碎片,睡下后不久又醒来,每一段睡眠感觉上像睡了很久,醒来时的意识里总以为马上就会天亮了,其实才一个多小时。就这样反反复复勉强睡着,用止疼药和氧气缓解着身体的不适,艰难的度过了难熬的夜晚。看着我难受的样子,泉哥把他自己用的进口止疼药给我吃,说效果比国产药好,第二天起来后跟我说如果我坚持不住的话还做好返回的心理准备了。



        双湖特别区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级行政区,位于藏北羌塘高原,四周环绕着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昆仑山,平均海拔5000米。冰川属国家级羌塘保护区的核心区,距离那曲镇560公里。


        曾经还幻想去拍日出,经历着一晚高原反应的折腾,这个念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早上起来后竟然又恢复了精神,已经吃得下早餐了。于是吃过早餐,驱车前往普若岗日冰川。
        双湖离冰川90公里,开车需要4到5个小时,往返最少需要8个小时。门票300大洋每个人,还要求我们把行驶证押在那里,返回来的时候再取。


       在这宁静、辽阔、雄壮的视野里,仿佛经历着一场豪华的寂寞。 遥望天地间,只有我们一辆车在大地上行走,寂寥,除了风声和车辙压着路面碎石的声音,整个世界一片沉静。





        because蓝色是一种博大的色彩,象征永恒;白色是明快、纯真、清洁的感受,象征纯净无暇。




        这里的空气稀薄,土地贫瘠,荒无人烟是人类生命的禁区,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执着,经历一路地狱般的磨难和艰辛,来到这遥远荒凉的第三极呢,because她的气质,一种神秘de气质,能让人心灵放松,有一种精神得到解脱的感觉,而且需要历尽艰辛才能一泽芳容;就好像说如果没有地狱,天堂便不值得期待。



        这里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类别,而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的狩猎和生态环境被破坏,使这里的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群急剧减少。



        雪山之下,高原之上,成群结队的藏羚羊和藏野驴在此出没。





        快要到达普若岗日冰川,看见了好几顶帐篷,那居然是一个旅游接待站,在这个荒芜的地方看到这些不禁为之感动。在这里,人类为了个体的生存与家族的幸福,与大自然之间,逐渐达成了一种令人惊叹的平衡。人们出于智慧,从大自然中获取了衣食住行的来源,高原也出于慈悲,给了每一个人生存的必需品,甚至更多的回馈。 


        普若岗日冰川,坐落在西藏羌塘西北部的双湖特别区东北部90公里。
        普若岗日冰原面积422平方公里,表面平坦,呈西北东南方向条形分布。冰原向四周山谷放射溢出50多条长短不等的冰舌,最高处海拔6400米,最低处海拔5350米。
        普若岗日冰川、湖泊和沙漠相互伴生、三位一体。由于气候影响,近来冰川融水痕迹明显,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冰塔,非常壮观。冰原周围有许多湖泊,靠冰川融水补给。这里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一半,年均含氧量是内地的40%左右,冬季只有30%左右。年均气温在0度以下,全年无霜期少于60天,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天达200天以上。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实属世界第三极之极地,历来被认作生命之禁区。
        普若岗日冰川是除南极、北极以外,世界第三大陆地冰川,被誉为“世界第三极”



        我们选择了最艰辛的路,获得了最坚强的心,一直追着梦,所以才能够到达了这里。




        近距离的接触冰川,换一个角度看世界,走到冰原的下面,从这里透过冰凌去看一看蓝天。





        置身在海拔近6000米的冰川里虽然很兴奋却碍于高反不敢太过放肆,一路走着用手触摸着冰川用舌头舔着冰凌用嘴接着喝滴下的冰水用眼睛静静的细细的端凝着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尽管不是鬼斧神工巧夺天工般的奇景,但它粗糙原始而大气磅礴终是大自然的结晶。









       全球气候在变暖,冰川逐步在融化。独特的青藏高原,却是整个地球最脆弱的部分,是气候和生态最敏感的区域。




        有时候看照片并没有觉得冰川有多么巨大,可以找一下照片中那个小小的我(是下面这张照片哦 ~ ),有一个参照物也许能帮我们想象一下冰川的宏伟。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旅途,那么,不论什么事情,什么风景,我们来过,看过,曾经笑过也哭过,即使也曾痛过伤过,时光在流逝,感动却驻留,留下旅途中一段美好的回忆。



        回去的路上,天高云淡,满足的心情如同这天上飘着的白云,心在放飞人也仿佛在飞。。。



        在冰川度happy了一天,回到双湖休息。
        第二天收拾心情上路,继续我们的旅程,走一段回头路经过多玛乡再转尼玛县向阿里进发;途中路过的色林错,西藏最大的湖,藏语意为 “ 威光映复的魔鬼湖 ”。



         “咔嚓咔嚓 ” 的快门声音如同机枪扫射一般,站在湖边端着相机手指不停地按下快门,眼睛无比贪婪地恨不能装下眼前这所有的美景。



        色林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因为不是它们的繁殖季节,我们没有看见黑颈鹤,只有野鸭湖鸥各种鸟儿一波又一波在我们面前飞起落下翱翔,炫耀着它们的自由。



        色林错 —— 大魔鬼栖息的 “ 鬼湖 ” 
        色林是以前居住在拉萨西面堆龙德庆的大魔鬼,他每天要贪婪的吞噬千万生灵,包括人和所有的禽兽,对他的淫威,谁都束手无策。在一个雷雨过后的良辰,一路降妖锄魔的莲花生大师终于找到了色林,色林怎么是大师的对手呢?于是在莲花生大师的紧追下,色林逃到岗尼羌塘南面的一面浩瀚浑浊的大湖里,大师命令色林永远不得离开此湖,在湖中虔诚忏悔,不许残害水族,并把这个大湖名为“色林堆错”,意为“色林魔鬼湖”。



        玩的太high,离开的时候没有照来时的车印走,任性的一脚油门踩下去,一片毫不起眼看似平整的泥沙地貌陷住了我们的座驾,用尽各种自救的办法终究无法将车开出来。

        【特别提醒】:如果你也像我们一样喜欢零距离接触圣湖,那么千万记住一定要循着已有的印记去行走,尽量不要去发明创造,你不熟悉而看似平坦安全的地方有可能让你陷入困境。


        无奈只能将车留在湖边,徒步到公路边寻找救援。
        站在路边拦了几辆路过车辆都没有停车,直到有一辆兵哥哥的吉普停下来询问我们的情况。听了我们的叙说,兵哥们说你们胆子可真够大你们闯的这可是鬼湖;然后帮我们分析了一下情况,建议到最近的乡镇去找救援,并同意载我们一程。


        听取兵哥们的建议,搭乘他们的车走了大约二三十公里,看见路边有一处筑路的工程项目部,于是谢过兵哥们的帮助,然后在这里下了车。



        走进工程部请求援助,那里的人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们并热心帮助我们联系,因为在西藏加油是受控制的,油料都很紧缺,工地上的施工车辆指标油料没到而使得大部分车辆停在了那里。
        因为工程部的消息未能马上答复,出来找到附近的藏民,请他们帮助联系到了一辆东风翻斗车和一些筑路的工人前去湖边拖车救援。


        坐翻斗车耶,上车前藏民给了我一只口罩,顶着漫天飞舞的灰尘,一路颠簸着,大家站在翻斗车的车斗里,随着路面的起伏摇晃着,双手紧紧抓住车斗边控制身体着不被摔倒。
        虽然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是毕竟有了一线希望。



        我站在翻斗车的车斗里远远地望着座驾孤零零的陷在泥中,望着远处的粼粼波光,不禁出神地臆想着座驾能像刘备的坐骑 “的卢” 一样,突然奋力一挣,然后脱离这片困境,那该多好啊 。。。



        藏民们带来的钢丝绳只能牵引二三十米的距离,尝试着拖了几次车,可惜长度不够,还有可能把翻斗车也陷了进去,不得不打消拖车救援的这个念头。



        无法使用拖车救援的办法,只有想别的辙了,藏民们脱掉鞋子衣服,挖、铲、推、拉,努力尝试着各种原始救援方法。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车依然岿然不动,抬头看太阳已在缓缓落下,月亮都急不可耐的先爬上了天空。藏民们说今天不能再继续了,天就快要黑了,救援明天再想办法。看一看时间,失望地叹了口气,也只好如此了。



        晚上,坐在藏民的铁皮房子里,烧着牛粪的火炉给屋子里送来温暖,昏暗的灯光下,看藏民们喝酒聊天,他们用夹生的汉语与泉哥讨论关于救援的事,却始终没有说出一个可靠的办法让我们觉得可以把悬着的心放下来去安心的睡上一觉。他们开心的喝着酒,忙乎一下午尽管没有救出我们的车,他们还是赚到了喝酒的钱。


        揣着一种杂乱未卜的心情,50块钱一个床位在藏民家睡了一晚。
        早上起来看着停在外面的一排装载机,多想能开它一台出去,唉 ...... 随便有台这样的机器过去我们都能轻松脱困。



        上午继续到工程部寻求帮助,工程部里正好有一位我们湖南的老乡小曾姑娘,她在热心地帮我们联系关系,找到他们负责的经理,从他们的仓库里借出近百米长的钢丝绳,再请到经验丰富的马师傅驾一辆双桥大卡车去帮助我们。感谢我们的益阳菇凉,再次谢谢!


        马师傅来到现场,开始也没能直接拖出我们的车辆。用时一个多小时,拖了几次未果以后泉哥决定搏一把,不再把拖绳拉直后凭动力去拖拽,而是收缩一点绳索然后突然发力给霸道车一个瞬间拉力让霸道趁势加油冲出,这样需要配合得恰到好处。泉哥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配合着马师傅的最后一拽,就这样终于成功了,我们脱离了困境。



.




        这一番变故让我们耽搁了一天半的时间行程,对着地图商议了一番,计算了一下日期决定改变行程不走阿里地区了,直接南下转道申扎县再到日喀则。


        不去阿里意味着我冈仁波齐转山的目标又将落空,心里无尽遗憾,再一次错过了转山,而且这一次距离我那么的近 。。。冥冥中是不是要留下一个让我再来西藏的理由。
        盘算着这一趟西藏之行的其他主要目标都已经达成,接下来的路已经多次走过属于返程路过,将不会再花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停留,只是想着回去318的路上许多风景诸如通麦天险今后将不复存在,带着一丝伤感就再去体验一番属于最后的318。




        不仅会念佛诵经,也会电话煲粥,我佛弟子也与时俱进,现代科技的运用在佛门亦到处可见。


        老人的脸上写满了世事变幻沧海桑田,眼睛里似乎还流露一丝淡然,好像在说让往事都随风 。。。




        从申扎县城出来不小心走错了路,误入申扎镇的罗布村,想找人问个路,可是在里面逛了一圈发现整个村子空无一人,非常奇怪想知道为什么,不管是村民家还是村办公室,看到的只有锁着的办公室里的一只小猫,还有荒野上奔跑着的羚羊。。。


        这里还看到一个令我们吐槽的东西,全民健身器材,接下去的路上我们注意到这种表面工程在这种高寒高海拔的地方竟然还建了很多,YY一下西藏人民健身。




        羊湖de美,美得令人心碎,众多的新人选择这里拍摄婚纱,一定是想把自己印入这跌落的仙境,去构画出世间最美的风景。




        林拉公路是新落成的高速公路,一路行驶过去,很快就可以到达林芝,对比曾经走过的老318,会有一种情结,那种感觉就像面对一桌丰盛美味的大餐,却一定要你把菜夹到碗里做成一碗盖码饭的快餐。














        进入四川,西藏旅途结束,开始漫漫回家之路。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