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紫帽山】年初的“无心”之旅

作者:林下清风 显示图片

紫帽山风景区
地址:泉州市晋江市紫帽镇后厝街
海拔:517.8 米
门票:免费
搭车:青阳阳光广场搭23路车直达。
自驾:世纪大道往泉州方向——池店镇政府红绿灯左转——国道324凤池路直走——紫帽镇政府红绿灯三岔路口右转——紫帽高尔夫练习场红绿灯左转对山路直走——紫湖村委会右转到达现场。泉州出发——泉州大桥往展览城方向——南迎宾大道直走——紫帽高尔夫练习场红绿灯右转对山路直走

 
大年初二,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趁着难得的好天气,出游肯定要趁早。正好想去哪里活动活动筋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或者看看风景什么的……所以决定去离家不远的紫帽山去看看风景。已经好几年都没去爬过紫帽山了,今天正好有个伴一起去。经过大概半小时的车程就到了山脚下。


 
紫帽山位于泉州、晋江、南安交界,是晋江最高山峰,海拔518米。因山势峻峭,常有紫云覆罩山顶而得名。这里水抱山环、岩石奇秀,四时松柏长青,山花漫烂,同时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山间保存着许多宋代以来的名人题刻,有100余方不同形状的“心”字石刻。早在唐代,就有一位号称元德真人的道士郑文叔居住此山修炼,宋代著名道士白玉蟾、张伯瑞也在这里留下题吟,明代抱素真人吴云静在此地建过古玄室,道教文化源远流长。修道者在山石间刻下各种“心”字,告诫人要修好心,不要存坏心、偏心、歪心。相传谁能在紫帽山上找全100个“心”字,谁就能顿悟得道成仙。 




现在改造后的紫帽山新建了一条游步栈道,不过我们依旧走由石头铺成的古道,这样子才能找到行走在户外的感觉。




走过清风林,可能是夏天的时候这里绿树成荫,走在这条山间小道上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寂静山林气息,所以才叫清风林吧。




特地带了一把登山杖,不知道省下多少的力气。





走了将近五公里的小路,到了山上的水泥路上,抬头一看,凌霄塔离我们又近了一步了。




往前走,我们来到了山上的小茶馆。很多上来的游客基本上都会在这里租了一套茶具并叫一锅稀饭,上几道素菜。开始享受一番。为了节约时间,稍微休息一下,继续往山顶顶峰出发。




就在休息的时候,看到好多的垃圾,无意中还看到有几个小孩在捡起手中的水瓶往山下扔,但是家长看到了并不阻拦,可见他们生的是儿子,培养出来的却是社会垃圾。





本来是想往山上走的,却没想到走了山的另一边,走了一段路之后发现不对,原路返回。原来金栗洞就在茶馆的后面。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








 史籍记载元朝龚丙也留下游山之诗:“紫帽崚嶒天与齐,诸山似揖向人低。千年世界藏金粟,半夜星辰绕玉梯。石鼓声沉苍藓合,丹炉火冷白云栖。洛中羽士无消息,十二峰前日又西。”这是一首佳作,写尽紫帽山的史地概况,令人可发怀古之幽思。明代名士题诗者更多,如嘉靖庚戌进士,官贵州参议的朱安期,有“斋前曲径青莎合,亭外穹碑碧藓封 ”之句。金粟洞的亭外,当时立有一块“穹碑”,在边门口发现一块作为踏阶用的大理石残碑,刻工与字体均佳。碑文的时间、作者部分已阙佚,但确是明代重修金粟洞的碑记。残存碑文记述了紫帽山的形势及历史,金粟洞的由来。
 








 游紫帽山不游金粟洞算白游。 金粟洞历来是游览胜地。典型的闽南建筑格式,红砖、白石、燕尾脊、绿葫芦组成的古寺院,墙上印着佛语:阿弥陀佛,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下更显得古色古香,宋宁宗手书“金粟之洞”确有皇家气派。相传唐时有泉人客居洛阳,邂逅一羽衣,寄书紫帽隐者。抵泉后把书交给隐者,隐者送给他一升粟米,到家一看,全变成金粟。这便是“金粟洞”寺名的由来。寺院规制不大,但洁净古朴,庄严静穆,在氤氲烟气中更显得庄重。




 绕过金粟洞右边,沿着石阶坡路往上爬,据说这石阶有三百多个。虽然烈日当空,但是在这种林荫道上行走,感受着山间微风,还是挺凉爽的。




紫帽山的石刻,有在摩崖上,有在石隙间,有在洞穴内。但是,紫帽山的石刻,独具匠心,最多的是“心”字石刻,传说有100方,若能将100处“心”字石刻全部找出,便能成仙。千百年来,有多少泉人登山苦苦寻找,但终难找齐,故泉人没有因此成仙。但紫帽山的“心”字石刻,只要游人耐心寻觅,都能找出几方、几十方,这一些不同形状的心字,有正书、隶书、篆书;有大字、小字;有阴刻、阳刻。各个“心”字,各具特色,有个“心”字,巨大无比,笔划端庄,结构严谨,妙趣横生。







从山下往上看这里的主峰状若古代官帽,常有紫云缠绕,故名“紫帽山”。山有十二峰、金栗洞、盘古洞、凌霄塔诸胜,以及宋、明、清的宗教、名人摩崖石刻,不少道家、释子、儒生、官宦曾在此山留下行踪和墨迹,遗有书室、墓地、寺院和岩塔,是一处集名山、胜水于一地,融宗教、史迹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是人们登高玩赏的好去处。





山顶的“凌霄塔”题刻是清乾隆间台湾籍进士庄文进所题。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晋江大地,遥望江海,美景尽收眼底。







 游完了紫帽山,在下山的路上有那种摩托车可以搭乘,一趟20元。在紫帽山的水泥路
 上绕来绕去的,感觉还是挺快的,摩托车师傅直接把我们载到山下的别墅区,离公交
车站不是很远,然后得知已经没有公交车了,正巧遇到两个跟我们一样也是到青阳阳光
广场的老人家,就一起拼车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