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两个人的贡嘎——冬季贡嘎无向导重装徒步穿越

作者:故人随风 显示图片

    这是进入贡嘎无向导重装穿越的第四天,我们一行2人,早上6:30便开始准备,今天的目标是这次穿越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翻越日乌且垭口。


   夏季原本很容易上行并横跨的山谷,现在已经是一个高差几百米的大型冰瀑,显得异常壮丽,但横穿也变得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发生滑坠,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们只能沿着冰川上行,寻找可能横跨的路线……


经过几次试探,花了近1个小时,终于横跨冰川,向上,那贡嘎群山啊……


狂风袭来,一瞬间似要将人淹没,风卷起的飞雪打在人的脸上手上,一丝丝疼痛,人只能停下,背对狂风,甚至弯腰跪下防止被吹倒……


海拔4917米的日乌且垭口下,接近70°的乱石雪坡,攀爬并不稳固,时而刮来的狂风,每一步上行都非常艰难

霸王级寒流肆虐过后的贡嘎,用大雪,低温,大冰川,狂风,还有乱石雪坡迎接我们,已经经过3天的消耗,今天已经出发重装行进了近6个小时,基本在海拔4300米左右开始一直向上到海拔4900米,我看着在后面坚持的NOMO,想起NOMO因骨折手术打入4根钉子不到一年的脚,心头不由得一紧……

这还要将时间倒回到一年多以前……


大雪山 (四川省西边的高大山脉)是大渡河和雅砻江的分水岭,四川省西部重要地理界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内,介于大渡河和雅砻江之间,呈南北走向,由北向南有党岭山、折多山、贡嘎山、紫眉山等,其余脉牦牛山向南伸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南北延伸400多公里,是横断山脉的主要山脉之一。

贡嘎山(Minya Konka)位于四川省康定以南,是大雪山的主峰。周围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45座,主峰更耸立于群峰之巅,海拔7,556米。高出其东侧大渡河6,000米,被喻为“蜀山之王”。


2014年2月,我们首次进入贡嘎山区徒步,完成了子梅垭口-子梅村-贡嘎寺-下子梅村-巴王海-草科的穿越。


 2014年2月摄于子梅村-贡嘎寺途中


2014年2月摄于贡嘎寺,身后就是贡嘎主峰(海拔7556米)


2014年夏季,我们约伴进行了老榆林-勒多曼因冰碛湖的无向导重装徒步,原路返回康定没有翻越日乌且垭口。

一次老榆林到子梅村的穿越就已一直在我们的考虑之中。


2014年7月摄于勒多曼因冰碛湖

正在我们规划2015年五一行程的前一天,2015年4月30日,NOMO突遇车祸,左脚踝关节骨折


2015年5月12日经4个多小时的手术,脚踝部打入4根钉子固定……


漫长的恢复期,谁也不知道会恢复到什么程度

人不能被暂时的困难压垮,去完成贡嘎穿越,是目标,更是鞭策……努力!努力!!再努力!!!……

出发的时间定于2016年1月25日,却遭遇霸王级寒潮


全国温度急降,本来就位于高海拔高寒地区的贡嘎地区遭遇暴风雪也变得更加寒冷


连重庆市区有些地方也堆积起了白雪,几十年未遇


奔跑在雪中,我想我们准备好面对这次穿越了


尽管困难重重,其他约伴队友也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一起成行,只有我们两人,好吧,那就来一次两个人的贡嘎吧……


25日由重庆出发到康定,26日上午准备,下午到达老榆林老电站开始徒步60余公里,从康定约3000米的海拔上升到海拔4900米左右的日乌且垭口,穿过莫溪沟到达上子梅村,然后乘车经子梅垭口-上木居-沙德返回康定。上图就是我们的大致行程。


由重庆到康定,重庆到石棉县一段全部是高速公路,其中雅安-石棉县的一段高速公路穿行于山区,风景很美,属于被誉为云端上的高速公路,最美最险的成昆高速公路的一部分。


每天重庆都有发车前往康定的公共汽车,票价250元/人


大高三级客车的1、2号座位置就在司机的头上,视野很开阔……


途中午餐和晚餐。


雅安-石棉县段高速公路,冰雪覆盖


由于国道318维修,只能绕道石棉县去康定,天暗了下来,雪纷纷扬扬飘落着。冰雪路段导致车行驶速度很慢,甚至出现了堵车。我们也有机会下车透透气。


终于,在到达康定附近的日地,不得不停车安装防滑链,才能继续前进。


乘着在“日地”洗车休整,我们也下车烤烤火,抵御雪夜的寒冷


经过13个半小时,晚上22:30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康定

康定被白雪覆盖,预定的登巴客栈、国际青旅的水管被冷冻爆裂,无法提供热水,我们只能找到7天连锁店,一切安排妥当已经半夜24点左右了……


    按照计划,第一天上午休整补给;下午包车前往老榆林老电站开始徒步。
    刚开始徒步,我考虑强度不易过大,天气寒冷,NOMO的脚伤情况有待检验,装备食物准备是否合理……有很多新情况,因此第一天没有特别的要求,基本是走那是那,加上开始徒步的时间比较晚,2小时左右,300余米的爬升,主要是适应。如果需要下撤可以迅速完成,也可以大大降低危险。
    图中的红线是GPS记录下来的实际进行情况。


昨天一天的长途客车,加上严寒,狠狠地睡到了10:30左右才离开旅店到市区采购。康定市区已完全被白雪覆盖……


在康定零号营地户外店,补充了冰爪(后面的行进表明购买冰爪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和7个气罐


找到了康定的菜市场,让我们感受了一下市民的日常生活,白菜、萝卜、西红柿、一些水果,一切按照NOMO的菜谱安排进行。


回到旅店,等待出发


下午14:30分 联系好的出租车到位,背上背包,我们出发了


捆绑防滑链


冰雪太厚,防滑链也打滑,不得不下车推着汽车前进


终于来到汽车可达的尽头——老电站,我们下车进行休整


在此地开始手机再也无法收到任何信号,留守电站的郭师傅热情地和我们交谈,介绍着各种情况。在他那里得知前面有一队已经进山,估计今天应该翻越日乌且垭口,我们则可以沿着他们留下的雪迹前进了……



终于我们开始了期待已久的徒步…… 









没有想到,遇到了郭师傅提到的那一队穿越者,由于严寒和高反,他们选择了下撤,这让我们在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压力。现在整个贡嘎北线可能只有我们两个穿越者了。



大草坝


日照五色山系




太阳下山,天色暗下来,浓雾升起,寒冷加剧,我们也尽快寻找营地搭好了帐篷。


化雪做饭,NOMO准备的清汤火锅非常可口。可真不能背着萝卜、西红柿这样的含水食品继续上行,一顿吃个干净——太重……


已到半夜23:30,帐篷内的温度降到了-9°C以下,带了2000g绒的睡袋,把除了鼻孔外的所有统统包裹,一夜基本未感觉到寒冷……


天气依然晴朗,今天的行程如上图,并不急于赶路。


昨晚的营地就搭建在丛林中的一小片雪地里,海拔3635米,不算高。


化雪的效率很低,大约只有1:4到1:6之间(一锅雪融化后的水只有1/4到1/6锅的水),时间不等人,到河边取水。


直接在雪地里露营,帐篷下面就是雪,一夜过去状况良好。



前面就是两岔河的山峰,看似很近,望山跑死马。


回望,五色山系,在老榆林-两岔河一段一直可见,我觉得是这一路段可见的最美几座雪山。五色山小山系位于贡嘎大山系的东北角上。五色山小山系相对独立,有4个独立的雪峰,田海子山6070M,白海子山5924M,笔架山5880M(由三座雪峰组成,形如笔架,故而得名),蛇海子山5878M。 


9点多才睡醒,打水,做饭,打包,12点左右才出发,太阳已经暖阳阳地照着我们,温暖舒适





这个海拔,还属于常绿针叶落叶针叶混交林带,因此我们需要在树林中穿梭前进。










随着海拔的不断上升,我们开始进入亚高山灌丛草甸带,高大的树木已经不再生长,取而代之的是灌木和草地,当然主要还是沿着乱石中的道路前进。



回望来时路





路餐


冰爪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这样的冰面上行走成了一种享受,不滑不滑








初见小贡嘎


要到两岔口露营,有过河的桥,不过在严冬季节,可以从任何结实的冰面过河。



地势平坦,需要在这里找到一处避风些的位置露营


每天基本都在19:30左右天黑,因此需要提早扎营。从今天开始泡面粉丝成了我们晚餐主食,不过配料相当丰富,紫菜、木耳、金针菇……NOMO准备得很丰富合理。



两岔河营地。日照山尖,明亮的月亮也高挂天空。
两岔河营地的风是几天露营中最大的,不过我打了所有的12根地钉,拉好了8根风绳,一夜安然无恙。






沿线营地发现很多驴友遗弃的各种如塑料、玻璃瓶等等垃圾,其实贡嘎穿越沿途都有垃圾堆放点,我们也一直携带着不能降解的垃圾,放到垃圾堆放点,也希望驴友们一起多多保护我们生活旅行的环境。















下日乌且









对面曾经走过的路已经基本被滑坡阻断




下午,天空飘起了小雪,还好并不影响我们的行进




到达上日乌且,尽量向前扎营以减少明天的路程。营地搭好,不一会不少飘落的雪就撒在了帐篷上。


后面的嘉子峰完全被云雾笼罩,气温骤降


经过简单沟通,我们决定明天6:30起来开始准备,主要进食高能量的干粮,省去做早饭的时间,只是准备些热水。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就开始休息为明天的行程储备体能。


今天的目标是这次穿越最困难的部分之一——翻越日乌且垭口。

之所以被称为困难,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海拔高,最高到达海拔4917米
2)日乌且地理陷阱 从日乌且山(其西面和大山谷交汇地方)那里开始,沿着河谷上了一个山坡那里之后一直到垭口,基本是稀疏草坡,石头滩地带,而垭口非常不明显,是一排牙齿状的山脉,到齿状山脉那里要绕很多容易迷路的土山梁,几绕人就容易方向混乱,在晴天都可能会迷路,多起遇难事故都发生在上日乌且垭口这段,包括一名强壮的澳洲人。
3)大冰瀑布横切 这后面会专门提到
4)翻越垭口后还有较长距离的下降才会找到合适的营地,加上前面的行进,对体能速度都有较高要求。


今日实际行进的标注等高线-里程-时间的卫星地图。其中黄色线路为乐图提供的其他驴友的经典行进线路,红色线路为我们实际行进的线路。

实际行进了 9.56公里,耗时9个多小时,由海拔4283米的上日乌且营地出发,翻越海拔4917米的日乌且垭口(我的GPS显示垭口的海拔为4879米),然后下降到海拔4278米的莫溪沟沟尾营地,累计爬升741米,下降746米,平均海拔4520米。


清晨,雪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云雾散去,嘉子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一夜没有担心的风雪,但动静有些大,似乎是有些动物朋友们在帐篷周围觅食,甚至吵醒了我们休息,NOMO拿出了水果刀想去看看,最后决定还是相安无事,继续睡觉。清晨起来发现雪地里一串新留下的足迹,就足迹看来不是牦牛,估计是比较大型的野生食草类动物。


阳光照在了帐篷后面的山峰上


看着勒多曼因方向的蓝天,没有一片云,大好的晴天,看来勒多曼因女神眷顾着我们,期待今天的翻越。


从小贡嘎峰方向看整个今天的行进。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1)上日乌且营地(图上的28日营地)-大冰瀑布(大致前进1.4公里 上升160米左右 到达海拔约4412米 耗时约1.2小时 )
2)横跨冰瀑布(大致前进1.8公里【注:多次探路;有较多重复路程】 上升250米左右 到达海拔约4650米 耗时约1.9小时 )
3)到达4750左右平台(大致前进0.65公里 上升100米左右 到达海拔约4750米 耗时约1小时)
4)到达垭口大坡下(大致前进0.9公里 上升100米左右 到达海拔约4850米 耗时约1小时)
5)到达垭口(大致前进0.3公里 上升80米左右 到达海拔约4900米 耗时约0.7小时)
6)下降到莫溪沟营地(大致前进4.7公里 下降620米左右 到达海拔约4278米 耗时约3.2小时)

上图中黄色圆圈范围就是所谓的贡嘎日乌且地理陷阱。

全天从早上9:20左右出发到晚上18:30到达营地,行进约9小时,上升742米,下降746米,从海拔4283米的上日乌且营地出发,翻越海拔约4917米的日乌且垭口,到达海拔4278米的莫溪沟沟尾附近营地。



从营地出发大致斜切1.4公里可以到达冰瀑布,整个过程上升160米左右 到达海拔约4412米 耗时约1.2小时。 
首先需要穿过平坦的上日乌且营地。




走完百米平坦的上日乌且营地,便可沿着一条明显的山路上坡,上坡起始点有一个垃圾堆和提示,极易辨认。 


遥望勒多曼因方向的雪峰


斜切的山路






勒多曼因主峰躲藏在云层之中。


小贡嘎雪峰和布满冰雪的日乌且河谷


大冰瀑布就在眼前


我们需要横跨这个大冰瀑布……


第二阶段主要是跨越大冰瀑布。
首先,是否需要跨越,还是选择一直向上直到攀爬到冰瀑布的尽头。就这个问题,事后我们进行了讨论,就当天的身体情况、时间节点而言,选择跨越是合适的,否则大大延迟我们翻越垭口的时间,且向上攀爬到冰瀑布尽头也存在很多不确定。
第二,跨越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这个大冰瀑布的垂直高度达到了200米到300米以上,且坡度大,一旦发生滑坠后果不堪设想。需要选择安全的跨越线路。

上图TRY 1为一次失败的尝试,在完成横跨仅仅只差不到2米的距离,我们选择了回撤,重新尝试在TRY 2实现了跨越。

游记图中几乎所有的线路均为行进实时GPS数据采集由GOOGLE和乐图户外软件生成。


巨大的冰瀑布在夏季,至少在2014年我到达这里时并不存在。


上图是2014年7月徒步勒多曼因冰碛湖的过程中,在这段大斜坡的平坦处露营时拍摄。
我也一直在想这个大冰瀑布在冬季是如何形成的。


虽然有冰爪,但是考虑到安全,我们沿着冰瀑布边缘一直向上。


回望日乌且沟



美丽的小贡嘎雪峰


冰面,尤其是赤裸在外无雪覆盖且被阳光晒得光亮的冰面尤其危险,即使是穿着冰爪站在上面仍然觉得光滑,稍不注意就可能滑倒。


寻找跨越线路






目测100米到200米宽的大冰瀑,一直从山顶部延绵到上日乌且谷地,高差达到几百米。


TYR 1横跨线路,最终只达到了蓝点位置,距离红色横跨目标点只有不到2米的距离


NOMO行走在TRY 1线路上,行走的线路上有白雪覆盖,一是坡度较为平缓 二是并不光滑,摩擦力大。即使是这样,亮冰就在身边,下面是几百米的大冰坡,向下望去,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在最后的这不到2米,我试图用冰爪和登山杖凿出可以踏脚的支撑点,但是非常难以做到很可靠,不排除滑坠的危险。即使我能够通过,NOMO个头较小,加上骨折后锻炼很难做到充分,近15到20公斤重的背负情况下,贸然强行跨越有很大的危险性,我决心回撤。

NOMO问了我2次,只有不到2米了,要回撤吗,我告诉NOMO我们现在的装备情况无法获得安全的支撑点和保护,于是没有迟疑,我们立刻开始了回撤,当然回撤上百米也需要面对一定的危险。


返回到横跨出发点,回望小贡嘎-嘉子峰。


继续向上,我们考虑了另一条尝试路线——TRY 2


在TRY 2线路的出发点望向勒多曼因方向


仍然是我在前探路,NOMO紧随


NOMO在TRY 2路线上。TRY 2路线主要是白雪覆盖,少量露出的草地,很滑的亮冰段少,且亮冰段下面的坡度较缓,相对安全不少。


NOMO随着我新踏出的脚印行进在TRY 2路线上


在TRY 2路线上,拍摄的冰瀑布及对面的山峰(小贡嘎和嘉子峰)


在TRY 2路线上,拍摄的勒多曼因方向山脊


最后的跨越路段是一段较长的亮冰段,比较危险,而几乎所有亮冰路段我都处于自己通过或保护NOMO的状态,没有拍照记录,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吧……

终于我们安全横跨,完成了整个穿越过程中最为危险的一段。这是跨越完成后拍摄的照片,还无法确定垭口的位置方向。

为了横跨冰瀑布,我们大致前进1.8公里【注:多次探路;有较多重复路程】,上升250米左右,到达海拔约4650米 ,足足耗时约2小时左右。加上前面1小时的横切上行,今天的行程才走了不到1/3,还有6个多小时的艰难行进……


过了冰瀑布,最重要的是寻找去垭口的路,由于近期无人翻越,加上大雪,导航显示我们跨越冰瀑布的位置已经与常规翻越路线有别,另外眼前就是一个大坡,我们无法看到垭口的位置,根据乐图导航和对现在位置地形的判断,我们决定先上行爬到大坡上确定垭口的位置后再考虑下一步的行进线路。



翻过山脊向上继续攀爬(结束徒步返回后分析,觉得横跨冰瀑布以后直接向上行进更为合理,无需横向翻越山脊再上行)


勒多曼因峰、勒多曼因冰川、勒多曼因冰碛湖一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也是我第一次完整地看到她们,天堂……



勒多曼因峰,风起……


慢慢的,日乌且垭口所在的山脊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大风卷起云与雪形成风暴,怪兽般向我们扑来……这就是雪山,时而宁静,时而狂暴


风很大,人几乎无法行进,我只能背着风,看着风卷起的雪扑向NOMO,我勉强维持着身体平衡,拿起相机,心想NOMO为这几张照片该多请我吃几次饭……


就几秒钟,NOMO已经被卷起的风雪笼罩,雪粒打在我的手上,丝丝疼痛……


现在我知道为什么坡上的雪不多,且为什么形成这样的形状了————风,是因为强风


风眨眼过去,也就是几十秒时间,一切又变得晴朗与清晰。NOMO还保持着抵抗风雪的姿势没有恢复……


终于到达平台。
狂风过后,四位女神矗立在那里,宁静,安详


小贡嘎(海拔5928米)


嘉子峰(海拔6549米)


日乌且峰(海拔6376米)


勒多曼因峰(海拔6112米)


这一段0.65公里 上升100米左右 到达海拔约4750米,时间是下午约13:30,耗时1小时左右。

垭口就在前方……


大致前进1公里 上升100米左右 到达海拔约4850米 耗时约1小时,美景中,时不时的风暴与我们同行。




勒多曼因峰和日乌且峰毫不吝惜自己美貌,一起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地势也平缓很多,行走在这里,看着这一切是一种极大的享受,不过有一句经典的话很贴切——“身体下地狱,眼睛上天堂,心灵归故乡”



风暴再次袭来,又是铺天盖地


这不是为了凝视雪峰,而是为了对抗风暴



几阵狂风刮过,蓝天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不再,有些阴云密布的意思


垭口就在前方,这是我们选择的斜切上行路线


坡度也逐渐增大


尽量走无太多雪的地段


这里的雪最深能到膝盖




这是要登上垭口的最后一段,雪坡乱石堆,并不稳定。


攀爬的过程中依然还有大风袭来,越是接近垭口,大风越是狂暴


我走在前面,横切找到了上坡的路,这条路不再是容易下滑的各种大小的碎石头,而是用沙夯实铺就而成,真不知道是什么人在这样的斜度上如何修好这条路的。

现在路上还有很多冰雪,即不利于攀登,也很容易导致滑坠,幸好我们都穿了冰爪。


由于坡度很大,我把登山杖收到最短进行攀爬,眼前就是日乌且垭口,距离我仅仅几米


2016年1月29日下午15:30分 经过6小时的行进,我终于站在了日乌且垭口上。此时NOMO也来到了垭口大坡下,开始了到垭口最后一段的攀爬。

建议:注意照片中的玛尼堆,可以作为最后一段上行路段开始的识别标志,在此处找到上行的这条路驴友可以免去在大倾斜度的碎石坡上探路前进了。



莫溪沟,勒多曼因、朗多曼因和达多曼因雪山依次排列着。(勒多漫因峰,海拔6112米;达多曼因,海拔6380米;朗格漫因峰,海拔6294米)


2016年1月29日下午15:42分,NOMO成功登上日乌且垭口。


整个阶段大致前进0.3公里,距离不长,上升80米左右,到达海拔约4900米左右, 耗时约0.7小时。

由于体力下降,加上今日风很大,NOMO到达垭口后手脚轻微麻木,为了避免过多消耗体力,避免大风引起其他不良生理反应,我用身体替NOMO挡住狂风,让NOMO 稍微休息片刻后便开始下降到莫溪沟


垭口的风尤其大,我的头发较硬,且是短发,也被吹起,请NOMO原地坐着给我拍摄了一张到此一游照后,我们便开始下降。


日乌且垭口是日乌且沟和莫溪沟的分界点。从日乌且沟上垭口后下降便进入了莫溪沟。稍微有趣的是日乌且垭口其实是在勒多曼因雪山延伸出的山脊上,而并没有位于在日乌且峰所延伸的山脊上,垭口的命名我觉得颇为奇怪,叫做勒多曼因垭口 或者是  日(乌且)莫(西沟)垭口 似乎更为贴切一些。

不可能在太高海拔上露营,主要是考虑风害和水源,加上时间已经比较晚,后面几公里的路程又只有赶路了


垭口回望日乌且沟。




下降过程中,这样的冰面横穿很常见,为保证安全,照例都是我先试探通过,再让NOMO按照我的行进路线横穿,当然和上午穿越大冰瀑布相比危险和困难程度不在一个档次,感觉非常轻松,只是这时候要疲惫很多。


云又开,大雪山的天气真是瞬间就能变化



这样的冰雪路段还是比较危险,需要小心通过


大致前进4.7公里,下降620米左右,到达海拔约4278米的莫溪沟尾营地, 耗时约3.2小时。
天色渐渐暗下来,经过几处都可以作为营地的地点后,我们建立营地,由于太累都没有吃什么东西,主要是烧开水,饮用冲泡的果真,然后尽快休息以恢复体力,前面还有30多公里的路等着我们……


进过昨日的高强度行进,大大的休整了一晚,睡到自然醒,晒着太阳,慢慢做饭、收拾背包,中午12点半左右才开始出发,只行进5个多小时,算是一种调适。不过也行了9公里左右,累计下降了500多米。

从徒步第二天开始,近4天我们再没有看到任何人,今天要经过鼎鼎大名的莫溪沟收费桥,也许能碰到牧民吧。这个时候能碰到人会感到真实的亲切。


丰富的早餐,昨晚因为太累我们都没有进食,今天的早餐可算是胃口大开


昨晚算是第4天露营,这也是4次露营以来,第一次不是在雪地上搭建帐篷,晚上测试的温度仍然是零下8°C以下,为什么日乌且沟冰雪要多得多,可能是莫溪沟白天的温度要高很多吧


基本上选择的营地都是对着雪山,我们就是为着这些神山而来……






时间是几天最宽裕的了 可以抽时间躺着晒晒太阳 看看风景 



打包是个耗时耗力的活,即便是在零下10°C左右的严寒光是把2000g绒的睡袋塞进背包就能让人折腾出一身大汗,我甚至必须拉开羽绒服的拉链散热,帐篷、各类物品等等,常常需要1个半小时左右才能收拾妥当。



打好包,再次凝视身边的雪山,我们就要离去,而你依然会亿万年地矗立,这一刻,我想每个人对于漫长和短暂,伟大和渺小都会有各自的感悟吧


冰爪的作用在这样的路段特别的明显




对面就是勒多曼因BC(登山大本营营地)



今日的悠闲 让我有机会驻足拍摄这美丽的高寒山地植物





牛棚,很好的营地住宿点







下到河谷,结果居然走错路,没有朝着小桥的方向,沿着一条河床上的小道走了几百米,发现不对马上折返




传说中的“收费”木桥,可惜没有见到任何人


经验:玛尼堆、经幡之类绝对应该引起重视,不仅仅是宗教信仰,往往是重要路标!


过河就是一段几十米的陡坡,相当大的坡度,累


然后地势慢慢趋于平坦,时间不算早,于是安营扎寨,埋锅造饭,结束了一天的行进。


对于冬季牧场,一直查看攻略,没有查到特别明确的说法,我觉得可能是一片区域。我们找到的是灌木丛和一片小树林围城的一片平坦草地作为露营营地,旁边是达多曼因和朗格曼因峰之间形成的一个山间,有一条较大的河流下,河面已经结冰,但凿开冰面可以直接取水,是一个很好的营地。

GOOGLE给出的GPS位置坐标为:北纬 29°40'39.34”  东经 101°46'29.94”  海拔3910米 


今天我们面临一个选择——一天行走20余公里到达上子梅村,还是分成两天完成。就前几天的徒步数据分析而言,一天20余公里将接近我们的体力极限和速度极限,很可能使我们不得不在黑夜里前进;而分两天行进,我们需要考虑在树林中露营,莫溪沟树林里有很多野生动物(事实上在今天的徒步中我们就近距离的遭遇了野猪),且不易找到平坦接近水源的营地,更重要的是搭建营地和第二天打包加起来也需要至少3小时以上的时间。最终我们决定今天6:30开始准备,尽早出发,争取一天抵达上子梅村。这无疑对已经脚部磨出血泡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实际碰到的困难往往比预计的还要多,很大的道路上升起伏、黑夜、冰雪路面、超长的距离和劳累使今天成为了我们整个徒步6天中最艰苦的一天……


清晨,延续了徒步以来的超好人品——又是一个大晴天


上午8:30分左右 明月当空,真是日月同辉


夜晚气温仍然很低,明天打包,外帐内面就附满了冰颗。


为了减轻脚步压力,今天我们不再穿冰爪前进



依然可见巍峨的雪峰



河水在冰面下流动,发出咕咕的声音,冰面不是随意可以行走的,往往需要用登山杖敲击要判断是否冻得很结实没有空洞。






在灌木丛中穿行




5天了,终于看见了马儿(人就更没有见到了),NOMO很高兴,要和马儿合影一张


这样子才真是到了牧场的感觉



没有穿冰爪,行走在冰面需要特别小心


来张影子的合影




难得行进中,NOMO给我也照几张。昨天的休整很是到位,今天一开始我们的速度比前几天快了不少。





随着海拔的降低,前面道路首次伸入到树林中



时而草甸,时而灌木,时而树林,植被变得越来越复杂



莫溪沟两侧的雪山形成一条条沟壑,每条沟壑往往是有一条小河冲刷,上坡,然后过一个小山脊,然后下坡,过一个结冰的河,然后再上坡,这就是整个行程的基本节奏。看着这地图大致就了解有多少次这样的上上下下 。


不要乱扔垃圾的警示牌竟然被折断了,不过看到了警示牌也意味着我们离目标也越来越近了。


又是下坡


上坡


从13公里左右处,特别是A点14公里左右,道路明显上行直至翻越山脊,到达17公里左右的B点,爬升高度达到284米,然后又陡然下降400余米,到河谷上至上子梅村的桥(该处海拔大致3300米左右),然后再爬升150米左右才到达子梅村,这对本来已经疲惫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图中,C点是莫溪沟牧场-贡嘎寺-子梅村三条路的汇合点,D点是分别去上子梅村道路和去下子梅村道路的分叉点。红色路径是GPS记录下我们的行进路线。


到B点的4.5公里左右上行路段,我们从下午15:45到傍晚18:32共行进了2.78个小时,时速1.68公里。



上行过程中,云雾袭来,温度下降,飘起了雪花


雪花飘洒在NOMO 的帽子上、身上,天色也更快地昏暗下来


慢慢地,道路铺上了一层白雪


18:40 我们来到了C点,莫溪沟牧场-贡嘎寺-子梅村三条路的汇合点

我和NOMO握手庆祝,这是我们2年前徒步到达过的位置,当时就在前面的木屋旁路餐,就2年来三次徒步的总和而言我们已经完整地走完了贡嘎穿越的全部路段。向左是距离贡嘎寺1.5公里,向右则是去子梅村的路。

在这里向当时的小伙伴们,向2年来一起走过的小伙伴们致敬!


有关部门的公告,不知为何有些涂改,有些重要信息比如到子梅村的距离等等也模糊不清。后来确实,这个三岔口到上子梅村的距离是4公里。


站在三岔路口,不由得心生感叹,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按照前几天的经验,19:00后半小时内天会完全黑下来,但是可能由于下雪的缘故,天暗得很快,18:55分我们已经带上头灯前进了。此时雪也越下越大,我们已经重装持续行走了10个小时18公里左右,非常疲惫;在森林里雪夜赶路,对方向、线路和路面的判断也变得困难;多少让人有些焦虑。

19:23分 我们到达D点——去上子梅村和去下子梅村道路的分叉点,这里有路牌的指示,也证实了我们选择的线路正确,没有迷路。


大约19:45分,我们到达了下图中E点的位置,E点是山脊上的点,雪夜里在E点勉强可以看到对面山上上子梅村的灯光,又高兴又有些忧虑,高兴的是看到了目标点,忧虑的是还有相当远的距离,而且必须首先要下降百米的高差到河谷,过桥,然后再上升百米的高差才能到达上子梅村,且天已完全黑下来,只能靠头灯照亮道路。


从E点开始下降到河谷,过F点(桥),再上升到G点,由于是在树林中穿行,且村庄在山上,也就无法再看到子梅村的灯光了,只能依靠手机导航和头灯照亮道路前进,E点到G点可以说是全天最为艰苦的路段。还好是一段比较宽敞的路,本来以为可以就这样顺着前进,不料却遇见了一个冰面道路,大斜坡路上延绵几十米,尽头处黑乎乎不知道是不是一个悬崖,尝试着从路的左右都很难完全绕过(一边是悬崖,另一边是山壁),最后我们只向上攀爬绕过了一小段路,然后回返到道路上,沿着道路靠着岩壁的一侧小心通过,这一折腾更让我们疲惫不堪……这是一场身体和意志力的考验,甚至超过了翻越日乌且垭口那天的考验。


约1个小时以后,20:48分左右我们来到了G点,进入了大路(估计是上子梅村到下子梅村的大路,可以行驶汽车),导航手机这个时候终于耗尽了电池里的最后一点能量(高海拔低温下,电池电量下降很快)——这意味着我们失去了GPS导航。

幸运的是,我们应该已经接近村庄,虽然没有看见灯光,但是凭着记忆,沿着大路上行(途中红色线路),约30分钟以后,21点15分左右我们终于进入了上子梅村,敲响了村民家的门……


21:30分我们终于坐在了主人家的火炉旁,聊天、吃饭、泡脚……疲惫的我拿起相机坚持记录下了这些瞬间。


还是选住2年前来时的那间客房,室内温度零下0.7°C,比起户外帐篷里接近零下10°C的气温,这里真的是很温暖,可以钻进睡袋好好睡一觉了,不用担心大风,不用担心大雪,不用担心各种动物的骚扰,我们回到了人间……。


包车由上子梅村前往沙德镇,准备搭乘下午14:00左右发出的公交车去康定。


清晨,小雪还在不停地下着,向窗外望去,已经把农家铺上了一层雪白。


今天基本不再需要背包负重了。NOMO也很难得地轻松来了一张。


由于需要翻越大片冰雪路段的子梅垭口山路,有些危险。司机就是住宿家的长子,康巴汉子颇为帅气,为了安全父子两一同出发,家里的女主人临行还端来火盆,让我们吹一下,据说是保佑平安。8:45左右我们便上车出发了。


上子梅村其实就是这几家人


一夜的雪,山林已经是银装素裹





终于看到了贡嘎的云海,稍微有些遗憾,贡嘎被厚厚的云层遮蔽,雪花还不时飘落着,应该很知足了。





子梅垭口,驻车,拍几张到此一游照,然后上车,继续赶路




喜庆的日子,我们也沾点喜气


11:30,经过约3个小时的颠簸,我们到达了沙德镇。

下车引来不少人围观,赶紧找到一家饭店,大吃一顿,7天了该补补了


水足饭饱,公交车已到,等着时间发车


13:50开始上车,车票每人30元,上车购票,人不多,开始还有些担心背包,现在背包直接放在了座位上。


15:30左右中途换了一次车,沙德的车回沙德,康定的车回康定,虽然我们有些麻烦,不过可以理解,都想早点回家啊


翻过折多山,康定就在眼前了。

17:15 经过3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站下车,依然入住7天连锁酒店。


稍稍休息一下,车站买票,人品一直爆发,还剩最后3张票,赶紧抢购。
抢到车票后,我们就出发到市区。
在街道上游走,想起了张学友的一首歌——“饿狼传说”
饥肠辘辘的,先吃德克士薯条,然后……


再到市中心附近的烧烤店,饱餐一顿

返回酒店,空调、热水、无线WIFI、电话电视、水果夜宵……如果说上子梅村是人间,这里算是天堂吗?

可以休息了,明天一早6:00发车返回重庆,又是一天……


一早出发,下午返回了重庆。

回到家,脱下徒步鞋,几个大血泡是这次穿越留下的纪念之一,要好好恢复几天了……

而我的心又仿佛回到了——


回到了2016年那段属于我们的贡嘎……

祝大家新年快乐 万事如意!





                                                 故人随风 于 2016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