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呈坎

作者:琉璃阳光 显示图片

在黄山汽车客运站直接乘坐“屯溪--呈坎”的专线旅游公交车,约半小时左右即可到达。

呈坎古名龙溪,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隐、文昌罗氏二兄弟举家迁此“择地筑是而居”。易名呈坎以来,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

呈坎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有董其昌、林则徐等历代名人题写的牌匾30余块。


 
景区大门广场上摆放着农作物,营造出乡土气息。




 
尽管在皖南已经看了不少古村落,但是看到村口的风景还是被吸引住了。

村子入口的呈S形的龙溪河,又叫众川河,自北向南,穿村而过,皖南村落称之为“水口”。




 
天然形成的龙福石,因形似卧龙,又似福字而得名。看出来了吗?


 
村口设置了道平安坎。当地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山,呈坎归来再无坎”


 
八卦图


 
进村时飘起了小雨。


 
荷花已经凋零,据说荷花盛开时又是一番风景。


 
村中民居,感觉比宏村更为古朴。



 
易经馆。我对过分渲染什么风水兴趣不大。



 
呈坎古村的第一条街——百姓街。


 
说明牌都做成八卦状。


 
五房厅是当铺胡连忠的宅子。


 
当铺柜台设在房外有些不解。


 
呈坎的第二条街,叫做官街


 
这座高墙内住的大户人家,为了方便过往的百姓,宁愿将自家院墙的棱角抹去一半。叫做“拐弯抹角”。


燕翼堂建于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系扬州八怪后起之秀罗聘的祖宅。主宅北侧建有厨房和私塾,后毁。

徽派民宅的风格靠天井采光,有“四水归堂,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说。


 
皖南民居卧室都很狭小,“一步进房,两步上床”。


 
呈坎“三街”之一的钟英街,就在环秀桥挢头。钟英二字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提,意为钟灵毓秀、英才辈出。


 
钟英街上,还保留着明代的更楼。

钟英楼,建于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2年),原专属户部侍郎罗应鹤府,后为村内百姓打更、报时、报警、纳凉之用



 
这座古宅建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系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陆军少将罗纯夫故居。



环秀桥始建于元代,明重修,期间被改名为红旗桥。


 
两岸风光。



 
呈坎作为罗氏家族的聚居之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这要追溯到唐朝末年,江西南昌府罗天真、罗天秩堂两兄弟看中了这块山水环绕的风水宝地,于是徙居于此,以避乱世。

从此,呈坎罗氏,枝繁叶茂,人才辈出,成为歙县“八大家”之一。

罗东舒祠建于明嘉靖年间(约1539),是21世祖罗洁宗所建 。

匾额上的题词“贞靖罗东舒先生祠”是罗哲文先生的手迹。


 
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手书,“彜伦有序”匾。


 
甬道的两边各有一个碑亭,刻有祠堂记和建祠考工记。


 
树龄四百余年的银桂,被誉为江南第一桂 


 
后寝宝纶阁高达13.6米,面阔11开间。 

楼檐高悬的“宝伦阁”巨匾,系明代吴士鸿所书。



 
据说是楠木拄。


 
梁架的斗拱、梁头、驼峰、平盘斗等构件均雕工细腻。


 
梁柱和额枋上的木构彩画距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还色彩艳丽、图案清晰,是典型的江南包袱图。



 
青石栏板上的雕刻



1953年到1991年祠堂是学校,旧时祠堂原挂有70多块匾,很多毁于70年代。

现存部分匾额。




 
林则徐书写的两块匾。



 
2013年6月30日呈坎遭遇洪水,红线处是洪水水位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