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累斯顿景点简介

作者:风往北吹 显示图片

德累斯顿是德国萨克森州的首府,德国十大主要城市之一,德累斯顿是德国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也是高科技中心,拥有德国大城市中比例最高的研究人员。在德累斯顿有2000多家生物技术企业,3000多家环保技术企业。
  由于这里温和的气候和合适的城市建设位置,以及易北河上精美的巴洛克式建筑,使德累斯顿得到“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的美称。
  最早知道这座城市是从《德语速成》中了解到的,而从电视纪录片中知道的是这座城市还在二战时遭受到盟军的轰炸,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现在的很多建筑都是后面恢复的。



这里是著名的茨温格宫,是萨克森国王的皇宫的一部分。
茨温格宫(德语:Zwinger)位于德国古城德累斯顿,是一件举世闻名的巴洛克式建筑艺术作品。它建成于 1709 年,“强者”奥古斯特时代。为了装饰这座建筑,众多的雕塑家为其创作了大量无与伦比的雕塑作品,它们至今仍是萨克森州 (Sachsen) 首府德累斯顿的最重要名胜之一。



这是皇宫周边的建筑



这条路可以通往皇宫。




皇宫周边的教堂




这个地方叫王侯列队图,历任萨克森国王出行的画面。
101米长的瓷器壁画,以国王和王公们骑马列队的形态,生动地展现于画中,追述韦廷王朝(Wettin Dynasty)的历代君主。这条壁画长廊一共刻画了35为君主,每位君主下都标记着他的名字。最让人称奇的是这墙壁画全部为瓷砖画,共有25000片,全部在瓷器名都迈森烧制,描绘细腻、传神。
(文字摘自新浪)



前面的是萨克森国王约翰的雕像,后面的建筑是森珀歌剧院。森珀歌剧院是欧洲三大剧院之一,很多著名的乐队和团体都在这里有演出,常常是一票难求。
森珀歌剧院由建筑师戈特弗里德·森珀(Gottfried Semper)主持修建并作为当时的宫廷剧院。1945年2月的轰炸将剧院基本摧毁,1977年又再次重建。1985年2月13日,也就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40年又再重新开放,上演的剧目是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 
森珀歌剧院与茨温格宫、圣母教堂并称为德累斯顿的“名胜三巨头”[2]  。
在歌剧院的艺术家与国际客席艺术家的参与下,极高水准的艺术呈现闻名于世。拥有超过460年历史的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驻团于此,为全世界最具有传统的乐团之一。1817年,萨克森国家合唱团由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在此成立。无数的世界首演在此写下了歌剧的历史,其中包括了理查德·瓦格纳的歌剧《黎恩济》、《飘泊的荷兰人》与《唐怀瑟》。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与歌剧院亦有密不可分的连结,他的二十一部舞台作品中有九部歌剧是在德累斯顿举行世界首演,其中包括了《莎乐美》、《厄勒克特拉》与《玫瑰骑士》。


向着河边少走两步,即可到达布吕尔平台,在这里可以欣赏易北河风光。


奥古斯都大桥



这是布吕尔平台的标志
从布吕尔平台下来,可以去看圣母教堂。这座教堂是德累斯顿的标志,直到2005年才恢复完成。
德累斯顿圣母教堂是德国德累斯顿的一座路德会教堂,教堂始建于1726年,采用了圆形拱顶、砂岩拼建等前所未有的建筑方式,是由木匠大师奥尔格•贝尔主持设计修建的,历时17年方才建成。圣母大教堂高95米,规模巨大,精巧华丽,是西方新式教堂建筑的代表作,是这座古老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德累斯顿最亮丽的风景,有许多音乐大师和艺术大师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二战末期圣母教堂在英美空军的轰炸下化为废墟,仅剩下13米高的一截残壁,这是战争给德累斯顿人们带来的永远的伤痛。德国统一后,在英美等国家的捐款支持下,德国决定重建圣母大教堂,从1994年开始,重建工作耗时11年,花费1.79亿欧元。重建后的教堂基本按照原样修建,许多遗物都被精心保留下来,并成为教堂建设原料的一部分。
不管重建的教堂能否抚平人们心中的伤痛,从德累斯顿圣母教堂的重建过程中人们所表现出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向往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希望。正如德国一位政治家所说,战争、破坏、杀戮不应该成为历史的最后答案。


 
教堂旁边还有二战轰炸后的残存的一块石墙。转过来有马丁路德的雕像。
逛完这些地方可以去旧市场ALTMARK逛逛。 


 
茨温格宫里面还有个艺术博物馆和陶瓷博物馆。其中艺术博物馆里面珍藏着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而陶瓷博物馆里面有很多中国的瓷器,还有产自迈森的白色瓷器。可惜这些都不让拍照。参观的门票是10欧。


《西斯廷圣母》作于1512一1513年,画作的赞助人是罗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画的左侧站着三世纪时的教皇西克斯图斯二世,与他相对的是年轻的圣女巴巴拉,她也是早期基督教的圣徒。西克斯图斯二世为拉开的墨绿色的帷慢展现了这神圣的一幕:教皇西克斯图斯身披金黄色绣衣,显示出德高望重的样子,田视着圣母,伸出右手,似乎在给圣母引路,并且告诉她:信徒们正在等待她的降临。实际上,西克斯图斯二世和巴巴拉并不是同一时代的人。西克斯图斯二世是基督教历史上有名的教皇,于公元257—258年期间担任罗马主教。公元257年,瓦勒良皇帝颁布敕令,要求全体国民必须强制性向罗马诸神祭献,特别指出禁止基督徒进行集会,公元258年8月6日,西克斯图斯教宗正在阿比亚路墓地(加里斯多墓穴)举行礼仪,被闻讯而来的罗马军队逮捕,于当天被斩首而殉道。尤利乌斯二世是希克斯图斯四世的侄子,西克斯图斯二世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甲组的荣耀,尤利乌斯二世让拉斐尔将西克斯图斯二世出现在画中,并成为圣母从天际走向人间的指路人,不得不说这是他本人作为画作赞助人的一点私心。跪在圣母脚旁的圣女巴巴拉双眼低垂,左手执着肩头披风的一角,虔敬中略带羞涩,更增添了她娴淑的风姿。画面的最下方,两个长着翅膀的小天使以惊奇和崇敬的目光向上望。据说拉斐尔创作这幅圣母像的时候,有两个小孩经常从画室的窗户好奇地往里张望,生性温和的拉斐尔不但不赶走他们,反而把他们也画入画中,这给画面增添了一些轻松活泼的气氛。幼儿耶稣的脸刻画得高贵而富于灵感。他的脸很像圣母,目光里透露出一种超乎普通婴儿的严肃和忧虑,好像已经下定决心为人类做出牺牲。巴拉投入塔中一残酷迫害。但即使如此,她也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最后在一个高高的山顶上以身殉教。据说这巴巴拉的形象实际源于尤利乌斯二世的侄女。


圣母是普通意大利妇女的形象。关于圣母的形象的原本,有许多说法。很多人认为是圣母的形象源于拉斐尔的情人韦拉塔。画面中圣母的衣着是当时典型的意大利女性的着装。圣母的头巾,衣服简单朴素,却又流露出一种高雅从容的美。神的形象世俗化是文艺复兴期间画作的最主要特点之一。正如一句话所说的那样,如果牛、羊也有自己的神,那么神将是它们自己的样子。神的形象的世俗化是文艺复兴时期画作的
最主要特点。在这一时期,神的形象往往是画家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任务形象进行创作的。这些作品中的形象不仅优美端庄,而且富有生气。先比之下,中世纪时期画作中的神的形象往往表情冷漠严肃,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些都是为了凸显神的威严和神圣性。文艺复兴时期神形象的世俗化,自然化可以视为一种人文主义情怀的回归。神再也不是一副不可接近的样子,反而给予了人亲切可亲的印象。《西斯廷圣母像》中不仅圣母具有这种特征,包括圣子,西克斯图斯二世、圣女巴巴拉,尤其是两位可爱的小天使,他们身上“人的味道”更佳凸显。

用帷幕来阐释从神界到人间的过渡,极其巧妙!圣子,圣母本是神界的形象。圣母抱着圣子,为了拯救世人从天而降。圣母为了普通世人的幸福,不惜牺牲了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怎样的博爱情怀!如何表象圣母这种兼济天下的博爱情怀,如何抒发教徒们对圣母这一舍我为人的高尚举动,拉斐尔的处理非常之巧妙。圣母赤脚踩在云中,从绿色的帷幕中走向人间。在她的身后是圣光,代表着神界。这样的处理远比在圣母身后直接加上强烈耀眼的圣光来的高明的多。帷幕的构造凸显了一定的戏剧性,特别是圣女巴巴拉完全陶醉的表情,这表明了人们对见到圣母的期待、喜悦和幸福的感觉,同时又增加了这一场景的神圣感。
圣母自己十分清楚自己孩子的命运。画中圣母的表情没有什么大的起伏变化,整体上显得很平静自然。但圣母的眼神微微向下,并斜视一方,给人的感觉圣母若有所思,似乎在忧愁些什么。圣母为了世人的幸福甘心牺牲自己的孩子,圣母的这一决定是坚定的。但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孩子将要为人世间的幸福而牺牲,圣母的心里也是万分痛苦。在这种情况下,神圣的博大的就是情怀和普通母亲的母爱就形成了强烈的冲突。纵使有令普通人艳羡的神圣的光环,但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母亲,却连自己的孩子也保护不了,这是怎么样的一种悲剧。这让我想到了中国古代一些皇帝为了国家的安定而和亲,将自己的孩子远嫁已过他乡,这大抵是同一种感情。画面中,圣母的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迈的步子非常小,这体现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圣母又是一位极其不幸的母亲形象。因为肩负的使命,她甚至都不能将自己的情感像一位母亲那样彻底表现出来,从这一点让我们更同情圣母,同时也体会到她的伟大。画面中的圣子主动面向前方,圣子的表情显示除了与之年龄不相吻合的成熟。画中圣子的位置和大多数襁褓中的婴儿不同。大多数婴儿在母亲抱着的时候,往往是面向母亲,而圣子则不同。画中圣子目视前方,脸上的表情平静而淡一个小婴儿,但是他已经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命运,知道自己将为普通人的幸福而牺牲。因此圣子自然与普通小孩不同。这与充满稚气的小天使的形象完全不同。因为人们认为,耶稣在自己还小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最终将为了人世间的幸福而牺牲自己。(图片来自网络,文字摘自百度)



皇宫里面还有个绿穹博物馆,欧洲最大的珍宝馆。
绿穹博物馆分新馆和老馆,我参观的是老馆,成人票12欧,学生票9欧。里面分很多厅,分别展示象牙、黄金、白银、钻石、徽章、青铜等等,确实很震撼,不让拍照。有免费的导览器可以使用。
绿穹珍宝馆的名称来源于这座宝库绿色的屋顶和柱子,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586年,为王室专门收藏珍宝之用,这里是欧洲最大的皇室的珍宝博物馆,可想而知其中的珠宝与文物有多么的珍奇与贵重了,这样的一个巨大的珍宝馆,能在历经战火洗礼后依然得以留存大量文物,已经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位于德累斯顿老城区的博物馆绿穹珍宝馆,堪称是欧洲最大的珍宝馆,它归属于德累斯顿王宫,由奥古斯特二世兴建于1723年。其特色不仅在于建筑所使用的典型巴洛克风格,也在于这座宝库中所储存的,从巴洛克到古典主义时期的丰富展品。2006年9月1日,绿穹珍宝馆在经过重建后重新开放,新老两部分馆藏(Historic Green Vault & New Green Vault),共藏有15至18世纪用黄金、白银、象牙、琥珀、宝石和砖石制作的艺术品3000多件,新馆包含9个展厅,各自有自己的展览主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9个展厅中的3个都毁于盟军轰炸,但是这些珍宝则安全地藏身于他处。1945年苏联军队抢走了这些珍宝,在1958年归还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如今,绿穹珍宝馆属于州立艺术博物馆的一部分。2009年,奥巴马在此受到默克尔的接待。现在绿穹珍宝馆不仅是世界上最宏伟的珍宝博物馆之一,而且还是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它收藏了珠宝和金饰品加工艺术的杰作以及用琥珀和象牙制成的宝物、宝石器皿和具有高度艺术性的青铜塑像。
在绿穹珍宝馆里被布置得现代化、雅致的房间里,珍宝馆里的珍贵文物,如约翰•迈尔修•丁零格(ohann Melchior Dinglinger)的“大莫卧儿王朝的宫廷国家”或金制咖啡具,给人造成的视觉冲击力比以往更强烈。用非反光玻璃制成的展柜使人获得对艺术品前所未有的直观印象。此外,博物馆还配备了单独可调式高科技空调装置和现代化保安系统,珍宝馆拥有目前最现代化的博物馆技术。
(文字摘自搜狐)



 
这两张是从网上搜到的图片。
上面是市中心皇宫附近的景点。

这里是蓝色奇迹大桥,市区坐6路、12路有轨电车或者61路、63路公交车均可到达。




这里有不少鸟儿,包括天鹅、大雁、野鸭、海鸥等等,都不怕人。每当有游船经过,很多海鸥绕着游船飞,也很好看。




天鹅也会围着游人要吃的。




走到河对岸,可以使用DVB的月票来乘坐缆车登上观景台,在这里视野极其开阔,可以观看城市全貌。红色的房顶,蓝色的大桥,远方大片的绿地确实很养眼。



树木的掩映中,一座座别墅很漂亮。
萨克森小瑞士的一个景点,叫巴斯太石林,需要从中央火车站坐火车S1,半个小时之后可以到达。这个地方的名字叫Rathen。



这是Rathen的火车站,在这里就可以看到石林了。
往河边走一小段儿就可以看到大片的绿地。这里给人的感觉真好,阳光明媚,空气特别新鲜。





想要登山看石林,需要坐摆渡船过去。往返的船票每人1.8欧元。



这里离捷克已经相当近了,河中的船就有去捷克的。



登山的路需要绕一个大圈,这是登山途中的仿真动物。登山的路很平缓,走起来很舒服,没有剧烈的爬升。



从这个角度可以把易北河和石林拍在一起。



这里是石林的核心区,需要两欧的门票。有些德国人进去玩攀岩。




这座大桥修建的年头挺长了,也许是因为桥的名字,这些石林被称为巴斯太石林。



这是山顶的一家四星酒店。




另一个著名的景点——皇帝的夏宫(Schloss Pillniz),从市区坐63路可以到达。成人票8欧,学生票6欧。




静静的易北河边,有座安静的城堡,叫做Shloss Pillniz,曾经的夏宫。清新爽朗的建筑,喷泉庭院,绿树红花,真是不负水上宫殿的美名。很多人开车来到这里然后骑自行车,也有人在河边跑步或者散步。两岸的绿地和树林成了人们休憩的绝佳场所。河面上不时驶来的游轮和滑皮划艇的人们相映成趣,惊起一片片的海鸥和野鸭。海鸥更喜欢跟着游艇飞翔,而轮渡边上的大雁则慵懒许多,围着游人要吃的,憨态可掬。这场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这座宫殿是允许拍照的,里面有很多真品展出,可以看出国王生活的奢华。
还有一些小景点,比如位于新城区的普丰德奶品厂。





 
整个房间都是精美的瓷砖,非常漂亮。

会唱歌的房子——光雨庭

每当下雨,这些墙上的管道就会发出声音,就好像奏乐一样,因此把这里叫做会唱歌的房子。这里有好多特色的商店,很多人到这里来逛。






水上城堡——国王打猎的行宫——Moritzburg,需要从新城火车站坐333路可以到达。









整个城堡被水包围,只是我去的时候水少了很多。城堡里面是需要买票的,成人票是7欧,学生票3.5欧。
 城堡里面的参观部分是禁止拍照的。其实可供参观的地方很少,一楼有个房间是羽毛屋,全是用鸟的羽毛做的装饰,包括被子、帐幔、以及窗帘和装饰。据介绍说是天然的鸟毛做成的,色彩特别艳丽。
 二楼就是皇帝的起居室、会客厅等等,由于大部分处于维修状态,所以很多地方不能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墙壁全部是用压花的皮子进行装饰,显得很豪华。而餐厅内的摆设都是银器,显然是用过的,很多餐具上面都有明显的划痕。
 不过能参观的内容实在是太少了,不用半个小时就已经参观完毕。

下面是离我们上课的地方很近的一个景点,大花园,城市中散步的好地方。









瓷器小镇迈森,需要从中央火车站坐火车到迈森火车站。



瓷器博物馆






圣母教堂














迈森大教堂






城堡





城堡和大教堂
钟表小镇格拉苏蒂——需要从德累斯顿中央火车站坐火车,大约40分钟可以到,中间需要换一次车。


 这是格拉苏蒂的Original,不收费可以免费参观。










 后面参观其他的地方,手机内存满了,无法存储,好多珍贵的东西只能留在记忆里了。
易北三城堡
这是三座漂亮的城堡,不过现在已经都变成饭店了。从市区过来可以从Albert platz坐11路。









 
大众辉腾玻璃工厂——就在市区,有轨电车10路可以到。


 (图片来自网络,我自己没照)


 展厅的老爷车


 可以动作的W12发动机,很多地方是透明的,可以清晰的看到发动机的运动动作。


 大圆球里面是大众世界各地各个工厂的地图



 下面展厅里的展车


 辉腾



 途锐


 宾利。
玻璃工厂里面的生产线是不允许拍照的,图片来自网络。


 辉腾,图片来自网络
 
德累斯顿市内还有德国卫生博物馆,没有进去看。
周边还有个国王岩壁垒也没有去看成。
从德累斯顿中央火车站出发,还可以去与波兰接壤的格尔利茨,那边的波兰风情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