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土耳其——圣母玛利亚小屋

作者:老船长杰克 显示图片


 


     以弗所古城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还有一段不寻常的历史传说:基督死后,约翰受升天之前的耶稣之托,希望他照顾圣母玛利亚。公元37年约翰把圣母玛利亚带到了以弗所,并在附近的夜莺山为玛利亚建了一间小屋,供其度过余生玛利亚在此一直居住到11年后去世,圣约翰也在这里完成了杰出的著作《福音书》。
虽有此段史记,然而玛利亚在以弗所最后的日子究竟在哪里居住?却始终不得而知。19世纪初一位长期卧床并且从未到过土耳其的修女的一个关于圣母玛丽亚的梦境尽然让居住在伊兹密尔的Eugene Poulin神父在1891年找到了几乎被世界遗忘的圣母玛丽亚隐居的小屋. 这座从发现就充满着神意的圣母玛丽亚安度晚年的小屋,位于距离伊兹密尔市南方约50公里海拔420公尺的,名叫夜莺(Bülbül)的山坡上。据圣经记载,在耶稣过世之前曾经嘱咐过圣·约翰,要把圣母玛丽亚当成自己的母亲照顾,同时也对圣母玛丽亚说要把圣.约翰当成自己的儿子抚养。大约在耶稣死后4到6年间,为了躲避巴勒斯坦Agrippa王的迫害,圣.约翰带着圣母玛丽亚来到了以弗所,并且安排圣母在夜莺山坡上的小屋中过起了她隐居的生活。当一千多年后的1860年,人们发现了夜莺山的这座小屋,其建筑和之中的很多遗迹引起历史学家们极大的兴趣。经过他们的研究,认为这些建筑和史料记载的圣母玛利亚在以弗所居住的时间相符完全有可能就是玛利亚居住之地。


      乘车上山时看到的圣母玛利亚的铜像。


     说明的铭牌。


       圣母玛利亚小屋就在一座小山上。幽静的树木前矗立一座圣母玛利亚雕像。雕像微张双臂,慈祥的玛利亚充满着博爱,就像到这里的基督徒和游客们感受到的一样。


       圣母玛利亚小屋前的古老建筑。


       这里有一个大水池,其中无水,似早已干涸。


      各种语言的说明铭牌,可惜没见到中文的。


      看不明白。


     现在圣母小屋已经被改成了一座石砌教堂,非常简朴。


       神圣的圣母玛利亚小屋前的留影。


      留影。


      圣母玛利亚小屋的房门。


     教堂里面不允许拍照,但是中国人总是有办法。这些是同去的团友用手机偷拍的,我找他们传了过来,虽不太清楚,但也可以大致地看到小屋里的布局与摆设了。


     在小屋里默默祈祷的人们。


     啊!圣母玛利亚。


     


      摆在门外的圣母玛利亚画像。


      从小屋里出来。


     门口有位牧师和几名工作人员。


      牧师在用着现代化的通讯工具。


      由于小屋太小来参拜的人很多,加之为防止发生火灾,圣母玛利亚的灵位,现在摆到院子里,点蜡烛许愿安排在小屋外面石墙前专门设做的一个画像的台子前。


      人们可以在这里点燃许愿的蜡烛。


     许多蜡烛在静静地燃烧着。


      许愿的人们。


      


 
 


      圣母玛利亚小屋的全貌。





     


 


      据说这里的泉水能够治病。


      在小屋外面可以看到一面 “许愿墙”,墙上挂满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的许愿条,他们在这里阐述心声,希望圣母能保佑所有心诚之人。


 


 


      离开许愿墙,告别圣母玛利亚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