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开封有个包青天

作者:horus 显示图片

中国文化攻略第230篇,中原攻略第15篇,其他攻略请点击底下中国文化攻略链接或我的头像~


开封有个包青天
铁面无私辨忠奸
江湖豪杰来相助
王朝和马汉在身边


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令人荡气回肠,引起几多瑕思神往。

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开封府依北宋营造法式建造,以正厅(大堂),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



info:开封府,包公办公的衙门。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公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开封有个包青天”令人荡气回肠,引起几多瑕思神往。宋代古开封府已被水患冲毁,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中国文化攻略(不断更新,400篇以上文化攻略连载中)
@http://www.mafengwo.cn/i/2936936.html  @Array  @北京  攻略集合请见(5楼景点全集)
@http://www.mafengwo.cn/i/2872129.html  

喜欢旅行的朋友们加入小组吧
@http://www.mafengwo.cn/g/479427.html  



目前230篇:
北京文化攻略:52篇
西安文化攻略:20篇
姑苏文化攻略:20篇
杭州文化攻略:21篇
三晋文化攻略:19篇
中原文化攻略:15篇
金陵文化攻略:10篇
淮扬文化攻略:8篇
燕赵文化攻略:8篇
巴蜀文化攻略:7篇
吴越文化攻略:12篇
古镇文化攻略:9篇
齐鲁文化攻略:4篇
徽州文化攻略:6篇
八闽文化攻略:9篇
丝路文化攻略:暂未开始
荆襄文化攻略:1篇
岭南文化攻略:1篇
南诏文化攻略:2篇
上海文化攻略:5篇
关东文化攻略:暂未开始
其他文化攻略:1篇





☆包青天☆

“包青天”名包拯,老百姓习惯叫他包公。他任官以来刚直不阿,清正廉明,铁面无私,执法如山,被老百姓称为“包青天”,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千古美名。

咱们首先来说说包拯

虽然像铡美案这种案子是编出来的,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地位,的确,在包拯当官期间,廉洁奉公是他的代名词,被百姓拥戴也是确确实实的。


 



总结包拯:

1.廉洁朴素

《两朝国史 包拯传》记载,包拯“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虽贵,如初宦时。”

包拯人品清明,真正是“富贵不能移”,如此的节俭,很不容易,不要单纯用“以薪养廉”,工资高来解释了。

他对贪污非常厌恶,曾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2.不惧权贵

《两朝国史 包拯传》记载:“包孝肃公立朝刚毅,闻者皆惮之。……贵戚宦官,为之敛手。”

无论是贵族还是太监,在包拯当政时都比较收敛,不敢胡作非为。

3.为国为民

提请赈济灾民,提请裁减不必要的国家支出,协助减轻百姓赋税。

这些行为都让包拯在民间有着非常好的口碑。

4.敢于进言

包拯敢于针对宋仁宗提出批评,其他官员是不敢的,而且不是一次两次。

当然客观说,我认为宋仁宗的作用很大,他的确也是位明君,皇帝能接受批评的实在不多。

有他的支持,包拯才能有一番作为。


 



事实上,开封府大门是可以上去的,请看“一夫当关”。


 



☆仪门☆

走进开封府大门,迎面的就是仪门

仪门,当年开封府接待客人的地方。在仪门的东边,有一面“鸣冤”鼓。包公之前,老百姓告状,是不能直接上大堂面见官员的,由看门的人把状子一层一层递到大堂里面。为受贿提供了方便,也耽误了一些政务和案子。因此包公改革了这种制度,打开府门,让老百姓击鼓告状,并直接进门上大堂。


 



☆正厅☆

穿过仪门就来到一个大堂为主的四合院落,这里是北宋开封的府衙各级官吏办公的主要场所。


 



包公无疑是“公生明”的典型代表。当你走进大堂,那高悬的“正大光明”横匾,那摆在案前的三口铜铡,就昭示了他的刚正和威严。


 



大堂前摆放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铡让人望而生畏。

相传龙头铡是用于处死犯法的皇亲国戚,虎头铡用于处死违法的贪官污吏,狗头铡是用于处死违法的刁民恶棍的。


 




在大堂的后面就是议事厅,是本府官员议事的场所,原名都厅。这组雕塑是“商议宽简治京师”场面。条案正中端坐的是欧阳修,欧阳修接任包拯之后任开封府长官,以宽简治京师,与包拯治理京师的方法大不相同。


 





☆梅花堂☆

开封府的梅花堂由齐民堂,东西配殿所组成。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包公倒最坐南衙”、“包待制智勘灰阑记”等演义故事。景区内还有包公倒坐南衙办案时的蜡像等。

“女官”也忍不住和美丽的梅花拍照了


 


相传梅花堂是包公倒坐南衙为民伸冤之处。

包公在实行废牌司,开正门改革之后,告状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包公下令,打开府衙的后门,允许百姓非上班期间,也可以入府内诉说冤情。这就是包公当年打开的后门噢,也是“开后门”一词的由来。


 





☆齐民堂☆

据文献记载,齐民,就是平民的意思。北宋开封府齐民堂,取“以民为本”之意。


 






☆明礼院☆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教育和科举管理,是开封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为了便于处理京城学子的教育、科举、集会、庆典等事务,根据“礼义明则家国兴”的传统理论,专门在开封府内建立了明礼院,作为举子进行科举解试和临时性讲学、集会的场所。


 


明礼院里的建筑叫“拱奎楼”。

为什么要叫做“拱奎楼’呢?有这样几种说法:第一是这座楼的上层供奉的是主管科举考试的天神“奎星”,再一条是周围的建筑都比“拱奎楼”要低,显出众星拱月之势,其三就是说明牌上所说的:状元及第,金榜夺魁,是宋朝人的美好愿望。因而开封府特别把这座用于解试的考场称为拱奎楼。


 





☆清心楼☆

高32米多,在北宋初年,因为开封府要负责全东京城的防火任务,为了及早发现火情,就在府内搭了一座很高的嘹望台。后来,不知道在哪个知府当政时,以嘹望台难挡风雨,也不太好看为理由,把它扩建成了一座既能嘹望火情,又能供官僚和国宾们浏览东京街市风光的楼阁。


 



清心楼可看开封府全景,比如这便是“大雪中的东京”


 







☆天庆观☆

北宋的几位皇帝都崇信道教,道教在当时被尊崇为国教,宋真宗当政时曾下令天下所有的州县都要建立天庆观。

当时,开封府兼管全国的佛,道教事宜,既然是”圣上有旨”,当然更是率先垂范。但因京城人口稠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就在开封府内辟出一块地方建起了这座道观,既把它作为本府崇奉道教的圣地,又把它作为开封府管理全国佛道两教事务的管理机构和官员办公场所,其功能地位大概与今天的全国佛教协会,道教协会相仿。

庭院内是一个巨大的太极八卦台,几乎占满整个庭院,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院内大殿”三清殿”是天庆观的主体建筑。


 




☆府司西狱☆

北宋开封府掌管京城及属县的治安司法狱讼事务,同时还经常受理涉及官员的各种案件,因而开封府设有五所牢狱,以关押犯人和证人,其中一所设在开封府衙署内西南角,由司录司直接管理,俗称”府司西狱”。

当时这里叫牢狱而不是叫监狱,只是临时关押犯罪嫌疑人人和证人以便提审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拘留所,嫌犯在这里关押最长时间不能超过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