鼋头渚--太湖仙岛(上)

作者:胡老编 显示图片




 鼋头渚--太湖仙岛(上)
太湖仙岛原名三山,俗称@乌龟山  。位于@梅梁  湖中,距鼋头渚2.6公里。它是太湖七十二峰中的著名山峰,面积12公顷,实际上由4个小山峰组成。
太湖仙岛,展示着古老的道教文化和神话色彩,分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景区,中有古朴凝重、亭廊连结的@会仙桥  ;耸立着精雕细缕的“太湖仙岛”大牌坊,@汉白玉浮雕  影壁“玉帝巡天回銮图”。内设天门天街、天都仙府、药王、文王、财神殿、灵霄宝阁、蟠桃瑶池、月老祠、太乙@天坛  等。天街上商店鳞次栉比,古色古香,@仙桃  形、石榴形、葫芦形等雕花门窗,玲珑多姿,恍若仙景。灵霄宝阁玉宇琼楼,古乐阵阵,室内布置瑰丽雄奇,神像生动,其中玉帝塑像高达18米,堪称国内罕见。
    太湖仙岛以孤见奇,以小取胜,一步一景,一景一典故;太湖仙岛林木葱茏,山径深邃,景观旖旎,文徵明诗碑中的《太湖》诗云:
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紫浸芙蓉。
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
天远洪涛翻日月,春寒泽国隐鱼龙。
中流仿佛闻鸡犬,何处堪追范蠡踪。


 【仙岛牌坊】
    仙岛牌坊是仙岛的标志性建筑,三门五楼式样,牌坊高九米,宽六米,顶上盖的是红色琉璃瓦,下有八尊麒麟围护。牌坊正面“太湖仙岛”四个金色大字是明代才子文征明的字迹,背面刻着的是“蓬莱仙境”的四个篆书大字。


 【巡天影壁】
    在仙岛牌坊对面白墙红顶的大照壁是一幅汉白玉雕刻的“玉帝巡天回銮图”,描绘了玉皇大帝驾着九龙“云车”巡天回来情景。影壁左上方有二枚印章,上书“昊天无尽”和“六道有藏”,意思说:“广浩天宇无尽止,道家精义有经藏?”





 
【会仙桥】
    “会仙桥”为五孔五亭的廊桥,为什么会取名叫“会仙桥”呢?两端桥面分别有两副对联告诉我们:“过此桥是玉虚境,到彼岸非本我,道是非天非地路,果其亦仙亦凡桥”意思说此桥是凡仙相会之处,过桥后就将渐入仙境,当然从此后我们在此的每一个人就不是凡间原来的我了。为此,我们一定要在规定的时辰返回人间,渡船将所我们带回凡间,如过了时辰我们不能返回,没了渡船我们只能留在仙界,遥看人间了。




 【月老祠】
    月老祠门外有一座亭子叫“鸳鸯亭”有明显的鸳鸯之分,建筑风格非常别致,一半是方柱歇山瓦顶,一半是园柱卷棚子瓦顶,犹如湖边的一对情侣,紧紧相连,融为一体,和合连理。 
    月老祠供奉“月下老人”,相传唐朝时有个人叫韦固,从小失去父母,一直想着早点成家,一天他碰到一个在月下翻书的老人,老人身旁有一个口袋,韦固就问老人口袋里装的是什么,老人说是红绳子,还说天下男女都由我配对,用红绳子系在两个人的脚上,来定下两个人的姻缘,即使两个人相隔很远,也可以千里姻缘一线牵。










 【天都仙府】
    在天都仙府的大门外,有两尊石雕的吉祥神兽——两角的“天禄”和独角的“麒麟”;在墙壁上有两副浮雕是汉代的门神“神荼(音伸舒)”和“郁垒(音律)”他们是兄弟俩;而大门内,则是秦琼、尉迟恭这两位唐代的门神。
    中间是进行编钟表演的场地,编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乐器,出土于湖北随州,这里演出的是仿制品,
    在左侧的财神殿内有两位财神:文财神是范蠡,武财神是赵公元帅。还有一位笑容可拘的神仙是“老寿星”,这三位神仙的含意是富足长寿方为有福之人。
    在右侧的药王殿里有药王孙思邈、炎帝神农和注生娘娘,这三位都可以尊称为药王。
    在文昌殿里供奉着文昌帝君,即文曲星,是专管天上、人间科举考试的,在他的两旁有二名童子即天聋、地哑,意思是人不要聪明用尽,不妨装聋作哑,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有异曲同工之妙。



 【摘星亭】
    摘星亭,因来到这里已然是天宫仙界,伸手便可摘到星星,故取名为摘星亭。亭子的旁边是天门,也就是进入仙界的大门,过此门也就是到了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