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去的婺源,时值从南京回广州的路上,想顺道去婺源看看。当时南京的的叶子很美,红黄交错,婺源的秋景还刚刚开始,也是窝里推荐看婺源秋景最早的开始的日子。坐最早那趟高铁,早上9:40到的婺源高铁站,下车乘坐火车上认识的本地人的顺风车到了城北的汽车站。
一个人出行,比较麻烦的是交通,只有两天时间,看了窝里的攻略,打算走站里推荐的石城步行长溪村的线路,但交通怎么走一直没有具体方案,婺源去石城帖子里除了包车似乎都没有别的选择,一个人包车开销又有点高。向长溪村出名的戴向阳打听(因为在他们家定了住宿),说没有去石城的大巴,建议我只有两天时间就在长溪村呆着算了。没有公共交通方案,我也是抱着这样的打算来到了汽车北站,打算找去赋春镇、长溪村的车。
但刚开进汽车站门口就看见一辆写着“石城”字样的大巴驶出,当时载我到汽车站的本地人还问,“你是去赋春的对吧?”怕是她自己记错了我的要去的地方。我“嗯”了一声,完全没有反应过来这正是你本来要搭乘的大巴车!直到我下车跟人家下车道谢后,才发醒悟过来恰好错过了最近的一趟大巴车,而下一班去石城的车要等到下午了,还有好几个小时。怎么办呢?那就还是按原计划只游长溪吧。但我心中却无法释然,直埋怨自己脑子转得慢。去赋春的车是从长途车站发车的,但是经过北站(短途车站)前面的公交车站,我于是到公交车站那儿等车。
由于是周一,游客较少,我等车的时候就有各式各样的车主过来招揽生意,都希望我包他们的车。不仅有常见的小面,出租车,还有摩的!大巴几个小时的车程,摩的走全程似乎也毫不畏惧。反正等车有时间,我也开始询价,主要是物色去石城的,如果能去当然行程就更完美了。小面(营运车)司机跟我说,打他的车可以把我送到三叉路口,说不定还能赶上刚刚走那趟去石城的大巴,但不保证。不保证不行,放在半路进退两难了就惨了;摩的司机们还一个劲儿的怂恿我坐 他们的车,虽然只是立冬,但已经有冬天的样子了,在那上面吹两个小时,估计也就只有开摩的的受得了吧。这时过来一个自称是石城村的人,说刚好要回家,顺路回家,只收我一个人头费意思一下就行,我立马就答应跟着走了。
车也是面包车,但好像不属于营运车,攻略里叫农用车,以前去怒江的时候也坐过,就是要和当地人挤在一起,只要当地人没有明显的体味,一般都没有什么不适。车子在清华镇停了下来,找有没有要回去的村民们,因为车上没有立牌子,路人固然也不会招手拦车。司机师傅一边开一边开启认脸模式,看见是村里人就问要不要回去。
石城海拔很高,去的路上一路盘山向上,向外看去,很美。路都是双车道,感觉还是下了本钱修的路,最后进村的一断路是村民们自己凑钱修的,据说大巴没有交钱的是不许走的,因为抢了村里人的生意。石城是要收门票的,听说前两天还是25的门票,今天就要60了,觉得婺源景点门票和其他地方比有点高得离谱。之前去过福建永定的村落也有收60的门票的,但是有好几个土楼可以进去参观,其中还有祠堂,60元门票还是物有所值的。石城嘛,就只有一个山坡,山坡上修了一个石台阶,景点比较单一,也收60元门票的话价格就虚高不少了。但石台阶上面的景色还是很美的,虽然没有早上的雾和炊烟缭绕,但是老树和房子但是老树和房子错落有致,风景如画。
石城风景楼就是载我上山的司机师傅的家,好像除了当司机,家里还设有客房。司机本人个头不高有点瘦,性格实在,我看别的石城农用车司机都大胆的放了块写着“石城”的牌子在车的挡风玻璃处揽客,他却还是坚持他的认脸模式,还说按道理是不允许放的。在他家吃了点午餐,他老婆掌得勺。他老婆性格倒是很开朗,喜欢跟你聊天还喜欢嗑瓜子。我徒步去长溪村她还陪我走了一程,因为她刚好要去山里采油菜果回家晒了榨油,一路上还跟我一个劲儿的介绍野生果子,一副能干又能侃的模样,跟他老公反差十分明显。记得我刚上车的时候,司机听说我要一个人走去长溪村,一点也没哟质疑我,还说“嗯,胖点的人是能走路。” 嗯,司机师傅果然是个实在人!
拍完石城的景色,下午1:30出发去长溪。这就是从石城走去长溪村路的入口,红色亭子不知道是不是旅游中心修的,专门给收门票的人有个乘凉的地方,白色房子是一个挺新的庙。
指路的人都会说,沿着溪流走,就能到长溪村。路都是古人铺的石板路,靠近石城的路坡路较多,且保留的比较完整,一路石板阶梯;靠近长溪村的较平坦,保留的也不是很完整,只是间断性的能看见一些石头路,可能是因为河流改道被冲刷了或被山上冲刷下来的泥土掩盖了。
这就是山茶花,下面结的就是能榨山茶油的果子。
冲下来的除了水,还有很多垃圾,被挂在了树枝上。
这是看见的第一个村庄,按照地图上看应该是方家村。古树很美,遗憾的是保存下来的不多了。听说山里的人以前是靠卖木头为生,景德镇烧瓷的木头很多来源于此。放木,就是山里的人趁水位高的时候把木头放在溪水里,然后木头顺水而下就到景德镇了。
这是驴友们留下来的标记,虽然不太清楚“子”代表什么意思,地上的其他标记大概是说这条路没错,加油。
这是途径的第二个村落,曹家村,山里的村落还是比较贫苦的,住的都还是泥砖房,一个徽派建筑也没有。但是他们都还在卖木头,到村里只有一条泥巴路,也就只有运木头的车能走。
过了曹家村,有一条桥,但是我到的时候,由于昨天下大雨木桥已经从被冲掉了下来。见此状况,我便打电话给戴向阳,想问问不过桥是否能够抵达长溪村。
其实,在路上就有一个村民提醒了我这个事情,只是当地人普通话不太好,我没太听懂。当时那人在山坡上的地里,隔着一小片地,问我,
“你一个人啊?”
“嗯。”
“哦,两个人会好一点。”
“是呀,但是我朋友没时间。” 我顺其自然的以为她为我安全着想,
“前面到膝盖”她同时抬起腿来,手水平的放在膝盖上比划了一下,然后重复说,“两个人好一点呢。”
这个我就没有理解了,只是谢过了她的好意继续前行,直到发现大路是个断头路的时候,才看见对面岸边漂浮在一条木排,用绳子牵挂着。这个木排就是那条冲走的木桥。
打电话给戴向阳,他马上进入紧张状态,“你来之前也不给我来电话,我都不知道你要徒步过来!我建议为了你的安全着想,你赶紧回头到村里找个人送你到长溪村!前面还有一个过水的地方。” 当时我还在想他是不是有点反应过激了,有必要送到长溪村么,但是也有点心虚,毕竟当时也4点了,也不知道前面有多少路,还要走多久。我回头找到刚刚在地里见到的那人,想请她帮我在村里找个人扶我过河,这时有个人应该是接到了戴向阳打的电话,出来揽生意的。我说是生意,因为价格还不菲,电话里戴向阳跟我提了个价钱,110块钱,当时我就觉得挺高的,一共1.5小时的路程,他是往返大概3小时吧,别的地方山里专业向导一天一般是200的,从早到晚,所以说这个还真挺贵。一番交谈后,70块钱的成交价,但是最后由于没有零钱还是给了100。中途明显还听见介绍人来电咨询最后成交价是多少,有点价钱少了的意思。虽然有点不爽,但人家毕竟也是为了我安全着想,加上现在戴向阳是戴村长,村长的工作是啥,就是把更多外面人的钱的前忽悠到自己村里的人腰包里。而且谁又让你一个人过河呢?带上一个不就可以壮胆且省下这导游费了么?
这就是把我带到长溪村的师傅,其实100块钱里面还包括了一个被背过河的服务,背我那么重也算难为他了,如果师傅没有以前做工人打下的底子估计他也不会有信心背我过河了。后来见到戴向阳,他也表示,强力建议我找人陪我过来,一是不知道实际水位高低,二是也不知道我的吨位,言下意思是如果早知道我如此稳重,也就不着急了。
到了长溪村已经天黑了,小溪也和旁边的大溪汇合变得宽了很多。
村里大部分老房子已经拆了,新房子虽然大都保留了徽派的风格,但是多了中国式阳台,少了这些精美的雕花门面。
长溪村四处都在兴建农家乐,这家正在搞地基。我有点纳闷为啥房主不把房子建在山坡上,一是能省了挖石头的钱,二是后面的房子这样也能有窗户。
写了这么多其实主要是想分享这张地图(@***1i3ttir7),在戴向阳他们家拿的。戴向阳的客栈,有5层楼,差不多30间客房,已经不是纯粹的农家乐了。负一楼挂满了各个驴友摄影团队的旗帜,还有取款机和一些印刷品,其中也有张地图。
公交信息一栏也再次证明了是有去石城的公共交通的,虽然和我遇见的上下午各一班的情况不一致。戴村长忽悠我没有估计是怕我去了石城不去长溪村了吧,毕竟长溪村的路更窄显得更危险,路边在新装铝围栏。所以建议大家如果计划去哪里最好就咨询哪儿的人,这样得到的建议才比较详细和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