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岩古镇是重庆通往华莹古道上的一座工商古镇,昔日商贾云集,历300余年,保存较完好,街两边的房屋建筑没有进行过任何的翻修,仍保持着原有的古朴风貌。
古镇旅游泛滥的今天,还依然保存原有古朴风貌的古镇已经不多了,这些照片是2013年几个朋友慕名前往逛了逛,感觉还不错,照片是数码相机拍摄的,画质稍差。
景区交通
位北碚区东北部,虽经数百年的时代变迁,古镇的街道、建筑、民风仍保留着昔日的古朴风貌,处处透着恬淡之美,颇具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镇上的“一水排骨”、“小米渣肉”很有特色。
1.在重庆朝天门汽车站乘到金刀峡的汽车,中途在偏岩镇下车即可,票价5元左右。
2.由重庆乘车到北碚,然后转车到偏岩。
北碚客车站8元可以到达柳荫,然后在柳荫车站,柳荫乘坐长安面包车转车去偏岩即可,车费4元。
偏岩镇附近的胜天水库、滴翠峡很好玩,可从镇上花60元包车或花8元乘摩托车前往大坝,然后由大坝租船进滴翠峡,来回船费150元。
提示:自驾车由重庆经北碚、柳荫到偏岩,约1。5小时。乘车由重庆或北碚搭去金刀峡的车,中途在偏岩下。或乘去柳荫的车,下车后花8元租车到偏岩。
偏岩古镇与重庆市著名景区金刀峡景区非常近,去金刀峡会途经偏岩古镇,游客通常都会先到偏岩古镇游览1天左右,然后去金刀峡[1] 。
另附:每年7,8月偏岩古镇会举办“沙滩节”,在河里享受清凉,戏水,吃饭等。
古镇特色,消费很便宜。
戏楼
亦称“万年台”,上层空间开放,四周梁柱间饰以雕刻精美的瑞霭祥云,人物花草;下层为暗层,供化妆,更衣,勤杂之用,2004年由民间组织修复。
武庙
乾隆初年建成,曾塑关公,关长,周仓,杨戟神位,左有“钟鼓楼”,右有“正官厅”,雕塑。
古镇处处透着恬淡之美,集"古镇、美镇、红镇、名镇"为一体的特色。
何为古镇?
建镇300多年来,基本保持了古镇的建筑特色。有老街区、古戏台、禹王庙、古客栈、古石桥、玉屏书院等老建筑;有闹连宵、山歌会、秧歌舞等民间艺术;有木雕、石雕、铁器 、服饰等民间工艺。
何为美镇?
是"小桥、流水、人家"诗情的真实再现。一条小溪三面围镇而流,数十棵百年老树伸出绿色巨伞半掩其中,场镇新旧建筑截然分开,各呈特色,依然历史的画卷,是重庆市美术专业、摄影专业院校的写生基地。
何为红镇?
该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据点之一。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龙子仁就以偏岩响水小学为据点,传播革命思想。1946年共产党员陶昌宜受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派遣,与黄有凡、李青林、王朴、陈宗愚一道创建农村工作据点,完成重庆-复兴-静观-石坝-偏岩-华蓥山的秘密通道,为华蓥山装起义做出重要贡献。到1947年该镇在建党支部7个,有地下党员80余人。
何为名镇?
重庆市政府首批命名该镇为历史文化名镇,其知名度更大,先后有中央电视台的《023档案》、《岸》、《背军挎包上学的娃》剧组,意大利cattleya.s.p.a公司主拍、中国协拍的电影《消逝的星星》剧组,安徽电视台的《朝霞满天》剧组,中央电视台的《旅行家》栏目,重庆卫视《巴渝人家》栏目都来此拍摄过影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还以《走进偏岩》为题进行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