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想走出去,首先,要爱你的家,你才有归宿感;要爱你的事业,你才有责任感;要爱你的生活,你才有存在感。如果你不珍惜你身边的人,你的家庭,事业,生活,你人走出去再远,那心永远都在原地止步,你登再高的山,你的目光也永远短浅,你看再美的景,也感受不到,你有再大的理想,也永远内心卑微。你背上,除了你的包,还有更重的东西。感受不到这份重量,你根本不配谈任何理想与目的,那都是自私的!走得出去,还要走的回来,无论你的人和心!出去,请告诉家人,到了,请报个平安,回来,请拥吻他们! ——【行走的力量】
行走的意义,不是为了走出去会得到什么,更多的,是为了让你走回来以后知道自己应该珍惜什么。其实,最幸福的那一刻不是当你看到终点最美的那一刻风景,而是当你走回来重新融入这个世界。这一刻,你才知道,自己原来拥有的是这么多!!!
三天,我们疲累,我们高反,我们睡不着觉,我们各种不堪。。谁也没有喊累,谁也没有放弃当踏进泥泞,摔在碎石坡还能微笑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只要还能微笑,就没有什么大不了。三天,我们走过的,在众山之中最为平凡的路,却在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让我们在无路可退时学会勇敢面对的。平凡之路。。。。。
第一次,看见夜间的云海;
第一次,持续长时间跋涉;
第一次,穿越过泥泞沼泽;
第一次,负重翻越了垭口;
第一次,在午夜的高山上欣赏雪山和星空,是如此的美丽;
第一次,在没有退路的状态无奈的选择战胜自己的恐惧;
第一次,在尼玛累成狗之后还能觉得爽爆了!!!
这只是一个回忆录!!回忆我们回不去的过去。。。
时间:2015年10月3.4.5日 三天半
地点:长坪沟穿越毕棚沟
人物: 队长: 本人 夏阳
精神领袖: 玉婵(我们的管家婆),张先森(我们的大片创作者)
队员: 赛男 二娃 二哥 小古 静静
犯二人员: 二哥(全队唯一穿运动鞋和桶桶靴穿越的,牛批!!!)
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位于东经102.9度,北纬31.1度,座落在邛崃山脉中段,四川省小金县和汶川县交界处,是邛崃山脉最高峰。在没有修建“官路”的明清甚至更早时期,这里与外界的沟通得益于一条古道,它是茶叶、衣物的血脉之道,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唐柏古道”。时日如梭,巴朗贯通,古道废弃,直至80年代初期,江苏一山友从资料中获得这一信息后,雇佣了数名当地向导和十余匹马,在雪中穿行14天,终于走通此路线,使它重新面世并逐渐成为中国境内十大经典穿越路线!
成都-成灌高速-55KM-都江堰-都汶高速-25KM-映秀-S313省道-45km-卧龙镇-65KM-巴郎山-33KM-日隆镇
注意事项:1.此条路线为最短路线。
2.映秀至卧龙S313省道道路损毁严重,全为泥泞坑洼道路,且沿途山体自从地震过后极为松散,经常发生塌方划破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小于等于7座的车辆可放行通过,建议最好驾驶搭乘面包车,SUV,越野车等高底盘的车辆通过。
D1——(10.2)成都-成灌高速-55KM-都江堰-都汶高速-25KM-映秀-S313省道-45km-卧龙镇-65KM-巴郎山-33KM-日隆镇
一早5点过在茶店子集中,租面包车前往日隆镇。【当地有专门跑这条线路的面包车,别看是面包车在他们手里完全当越野车开】
海拔:成都540米,日隆镇3100米
D2——(10.3日)日隆-10km-喇嘛寺-5km-枯树滩-7km-木骡子营地(——长沟营地)
早上8:00起床,整理东西洗漱吃饭,早9:00之前务必出发,到游客中心签订协议缴纳费用,以及确定向导,马夫所需视个人而定。然后进入景区,乘观光车进入长坪沟,到达喇嘛寺,开始徒步。视当天的脚程和队员身体情况而定,计划到木骡子营地扎营,如果时间不赶的前提下可以行进到长沟扎营。
海拔:枯树滩 3300米,木骡子营地海拔3560米
D3——(10.4)木骡子营地—15KM—岔子沟口营地
早上7:00起床,煮饭洗漱整理东西,早8:00出发,目的地长坪沟尾靠近垭口下的叉子沟口营地扎营。
海拔:叉子沟口营地3900KM左右
D4——(10.5号)岔子沟口营地—4668KM垭口—毕棚沟—理县—成都
凌晨1点起床整理东西,务必在2点之前出发(如果有向导带领,队员身体素质没有问题且天气情况俱佳,排除各种安全因素之外可以选择凌晨4:00出发到垭口看日出)预计4个半小时登上垭口,垭口稍作停留拍照开始下撤,来到毕棚沟内的三棵树营地,之后就是毕棚沟的大陆了,一路的景色也非常棒,白龙瀑布,卓玛湖之后,就来到上海子接待站,坐上观光车离开毕棚沟,在沟口座上迎接我们的面包车当天晚上返回成都。
海拔:垭口4668,上海子接待站3570米,理县2241米
防寒:1.冲锋衣裤2、抓绒衣(一般冲锋衣都是两件套,带抓绒衣的,如没有,不嫌弃可用毛衣替换)3、排汗内衣(可用保暖内衣代替)4、快干衣裤5、羽绒衣裤6.雪套,护膝,手套(厚薄各一双,厚的可用来保暖,薄的可用来方便拍照) 7.备用棉袜(防寒,鞋子进水用来更换)登山鞋(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帮里面带绒的,可保护叫脚踝)备用鞋一双(防止鞋子打湿到达营地以作更换)8.头巾(冬天保暖型的,可遮阳可保暖)9.保温型水壶(装开水用)10.暖宝宝(女生可大量携带,男生共享)
防晒:1.魔术方巾2.偏光眼睛(避免强烈日光照射和雪盲症,可护眼,可装酷)3.贝雷帽(也可选择抓绒帽,前者遮阳,后者保暖也可遮阳,不过可用棉质魔术方巾代替)4.防晒霜(女士必备,男士可共享)
驱蚊:驱蚊露之类,品种自选(高原地区,蚊虫较少,但是亦请避免咬伤,山林区蚊虫很毒)
负重:不低于40L背包,腰包,挎包,摄影包,护膝。
防雨:全身型雨衣(可携带两件),鞋套(可携带多个塑料袋防止涉水打湿鞋子)
露营:帐篷,睡袋(零下10度用),防潮垫,充气垫。
高反:高反相关药物自己选择携带,但是必须有准备。
受伤:云南白药(治疗跌打损伤),创可贴(用于外伤型包扎),头痛粉(治疗高原头疼和感冒引起的头疼),阿司匹林(用于治疗临时的发烧消炎),临时高反药物(头疼,肺气肿,感冒发烧,浑身乏力)
补给:红牛,士力架(快速补充能量首选)。面包,牛奶,矿泉水,饼干,各类零食(压缩饼干、巧克力、牛肉干、葡萄干、能量棒……)选择性携带。
通信:手机(途中很多地方无信号,可能电信手机会好点)
照明:强光手电筒(照明救援必备)
娱乐:纸牌,微小型麻将(自己选择,如果你还没累趴下的话,可以适当娱乐)
时间:
个人卫生用品:内衣内裤。女生生理周期用品(可适当多带,必要时能用于鞋子防水保暖用途),化妆用品自行选择。
生火工具极其炊具:打火机(没人必备,高原地带最好使用加注煤油式),吊挂式锅(烧水,做饭),便携式气压罐。
登山:登山杖(可节约百分之二十的体力,也可用来防滑防摔)
第一天从成都茶店子包车出发,前往日隆。路途基本无堵车。大部分路段都在修路,破烂不堪,多次差点把我从椅子上甩下来。。。途径海拔4300多米的巴郎山,翻过了巴郎山下山便到了四姑娘山山下的小镇-日隆镇
出发前两个2B青年兴奋地睡不着,各种摆拍
包车师傅提前一天联系我们第二天凌晨5点在茶店子地铁站口集合出发,整个晚上一直没睡着,幻想着往后几天里各种怪异的徒步片段。
大家5点钟陆续的从成都各个方向赶来。随着汽车的发动和司机熟练的转动着方向盘,我们渐渐驶离了这座正在苏醒的喧嚣都市。夜,还并不太黑。暮色在我们身后变得越发深沉。
中途到达卧龙镇停车吃饭,翻过巴郎山就到达终点站——日隆镇
11点过到达巴郎山垭口
寸草不生的巴郎山
高原地区的土豆真的要好吃很多。。。。。
路过猫鼻梁,初识四姑娘山真容!
下午1点过,车到达此行的目的地——长坪沟景区门口。首先解决今晚的住宿问题,之前景区微博告知如果国庆期间日隆镇住宿紧张的话可以开放游人中心广场给徒步户外的朋友提供搭帐篷的地方,所以说之前我们压根就没订住宿,直接在广场寻找搭帐篷的地方。这里出现了个小插曲,可能是景区之间没有衔接好,问了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可否搭建,得到肯定答复,当大家把帐篷搭好后,又来了一批自称景区管理人员告知又不能搭建,好说歹说,在一群“女汉子”三寸不烂之舌的围攻下两位管理人员妥协了,经验告诉大家:和女人讲理——白搭。到了晚上,又有两个保安跑来态度蛮狠的说,一顶帐篷50,要不直接走人,这不是敲诈吗?一波三折,究竟听谁的?这大晚上的搬哪里去,大家最后决定,不搬,过一会儿又过来看大家没有动静,随后威胁到:你们晚上安全自己负责,出了事我不管。一想到人生地不熟的,又是藏区,怕晚上等你睡着了过来搞破坏,大家还是心有顾虑,随后老婆打了景区管理局值班电话把情况告知以后,一个当班的领导说马上给保安打电话,同意今晚暂时住一晚。所以说当大家的正常权益受到威胁和侵害的时候请走正常途径,不能助长这种妖风邪气。
二哥背包惊人,由于背包里是双人装备和三天食量,所以重量惊人,70斤左右,此包是以后行程最大的负担,完全就像是举家流浪的感觉!
找了一个平坦的平台大家迅速开始搭建帐篷
两个人最远的距离就是明明在一起你却刷着朋友圈!
由于本次穿越有3名妹儿都是第一次长距离徒步,所以很多重担都落在了男人们头上。
第一张全家福
抓紧在这美好的午后开怀大笑,谈情说爱,接下来这样的笑容出现几率将很低很低!
帐篷扎好以后时间还早,女人们负责睡觉,男人们到镇上买吃的。日隆镇的海拔不高,3200米的样子,小镇不大,但是有各种贩卖户外用品的小店。小吃也不少,其中烧烤居多。
点了一只烤鸡和烤兔加一盆野菌汤
太鲜了。。。一点汤都没有剩
夜晚,漫天的繁星悬挂夜空,仿佛是好奇的幼童的眼,趴在天际闪烁,窥探着人间的一切.我被它深深的吸引了,情不自禁止地陶醉在这迷人的夜,睡意全无
由于张先生没带三脚架,所以这2张图片有点花,不过星空真的很美。
昨夜下了一晚的雨,我的帐篷不知什么原因居然里面滴水,然后大半夜爬起来顶这刺骨的寒风查看原因。。。。漏雨的问题不解决后面的露营将十分痛苦。不过高原气候干燥早上起来一会功夫地面就吹干了
这一天要到木骡子扎营,一路比较平缓,难度不大,木骡子海拔3700米。今天17公里路程有一半有木栈道,好走。全天就从远看四姑娘山幺妹峰开始最后在幺妹峰后扎营,看幺妹峰就是今天的主题。
早上在长坪沟户外运动管理中心买票时发现一个特别的情况,每人150元门票,但要登记身份证,还要摁手印,并说明是原路出沟还是要穿越到毕棚沟。摁手印时觉得怎么有签生死文书的感觉。后来想起来四姑娘山曾发生过驴友失踪事件,后来政府动用了大量公共资源救助并在当时引发争论,想必这是掌握进山人员情况的手段。
现在穿越还必须配备一名专业向导,之前在网上已经联系好,国庆期间300一天,平时150.不过人多还是比较划算,徒步三天是按四天来算,因为向导还有一天返空回来的时间。
湛蓝湛蓝的天让人觉得神清气爽,这好像和之前脑子里看帖的印象完全不一样。呵呵,人品好啊。
无微不至的关怀~~~~
粗发~~~~~GO GO GO
我们的向导——王大哥。话不多,人很老实本分。据他介绍,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就是旅游,带路协作是他经济的主要来源,之前带过很多来徒步登山的国际友人,四姑娘山的名气在国际上还是叫的上号的。
坐上景区观光车向长坪沟口出发,一个转弯,四姑娘山幺妹峰突然出现在眼前,不顾车辆的颠簸拿出相机就拍(所以有点歪)。 蓝天雪山盛宴开始了(后来才发现雪山盛宴还在后面呢)
徒步吃货团伙出发前的合影。大家也就能干干净净整整洁洁今天了,接下来的三天内不能洗澡不能洗头。。难得一次返璞归真的体验
刚进长坪沟口,到处是马匹,四姑娘山专门有个马匹公司,好像是500一天,可以驼2个背包。征求大家意见有没有要租马驼背包的,大家都鄙视的看了我一眼. 好,当我没说过,我也是关心各位一下嘛,越往里面走想用马的机会就越来越少。
想起张艺谋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
喇嘛寺位于长坪沟景区徒步路线的入口,在万里无云的天气里与幺妹峰交相辉映。要知道幺妹峰的海拔高达6250米,被称为“蜀山之后”(蜀山之王是海拔7000多米的贡嘎山),今天能在一丝云都没有的天气看到她的全貌,简直是莫大的福气啊
从景区门口到木骡子营地的路算是极好的。。一半木质栈道,一半坑洼泥路。从看到经幡开始,
我便预感此次的旅程一定会留下极好的回忆。。
风和日丽,丛林栈道,郁郁葱葱。长坪沟景区内大约有7公里的景区栈道,这也是本次徒步最为简单的一段。大家可以一路走一路拍照,顺便适应高原海拔。今天的海拔将从3500米左右提升到目的地木骡子营地的3800米左右,这样一个缓步提升的过程可以方便大家适应。景区的栈道和马道分别位于河流的两边,直到走到枯树滩,马道和栈道才算是汇集到一起。游客们一般会选择徒步走到枯树滩,到了这里,便会有很多马夫招揽生意,提供马匹骑乘到木骡子营地。
再过半月,满山的金黄将更耀眼夺目。
沟内流水潺潺,依稀可见幺妹峰的身影
林间乳白色的雾气像纱在树丛中缠绕着,飘动着,又宛若仙女身上的飘带,在袅袅飘动.
这样的美景真是让人陶醉,让人觉得身上背包也轻了不少
有时累了就坐下歇歇,单纯的为了行走而行走会错过很多美丽的瞬间。
栈道上,一地落叶,偶尔路旁几滴清晨的雨露滴在身上,似在惊醒梦中人
随处可见二哥不堪重负的背影。。。
泥泞的马道
我们走到枯树滩大约是中午的时间了,大家稍作休息拍拍照,吃点干粮
标准的旅游纪念照
你两位居然还有这精力。。。。。
从枯树滩再往后走,游客的数量便开始减少,大部分人从枯树滩便折返了。
山间雾气久散不开,漫步仙境,以至于我们都看不清哪一座是四姑娘山峰,走过了都不曾发觉。不过这真的不重要了,只要走出来,其实俯首皆是风景。
来到栈道的尽头大家准备今天的午餐
大家知道二哥的背包重的原因了吧。过往的游人看到我们丰盛的午餐无不羡慕嫉妒。
在野外吃饭大家都狼吞虎咽,长时间徒步对体能的消耗还是比较大。
栈道结束以后,便进入到了原始森林中。此时的路也变成了稀泥,沼泽,碎石,独木桥等,由于马道和我们是同一条路,所以路变得破烂泥泞不堪。不过在幽静的森林里,呼吸泥土与森林的气息真的是太爽了。
再往前走一段时间以后,便出现了一大块绿色的草地,非常开阔。这是婆缪峰第一次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婆缪峰,海拔5413米,犹如一把利剑直刺云霄,非常容易辨认,位于幺妹峰的对面。走到这里的时候,向导告诉我们,曾经有一位国家级登山运动员在登顶婆缪峰后在下撤的途中死在了这里。他的父母每年都会来这里祭奠。他的队友把他埋葬在了海拔4800米左右的地方,让他能够和自己喜欢的雪山永远呆在一起。四姑娘山景区内有高海拔雪山无数,有名字的,没名字的,都在长坪沟两边错综排列。远远的看着婆缪峰,心里深深的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
一眨眼功夫,浓雾遮掩了山峰
从第一天开始,便开始出现了各种独木桥,一根木头的,两根木头的,一排木头的,长的短的,干的湿的。我不停的喊张先生给我各种抓拍,向导大哥告诉我,接下来的两天里独木桥会多到吐,绝对让你一次满足过独木桥的欲望。
路并不好走,因为马和人走的是同样的路,所以路破烂不堪。时不时的还有马队路过,必须要让到旁边。其中有不少是游客骑着马来来回回,都是前往木骡子和从木骡子骑马返回枯树滩的。我们的徒步鞋不停的踩到泥泞和沼泽中,而向导大哥的解放鞋却一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从来不会踩到水里和泥坑里。
下午3点多,我们终于到到达了今天的露营地:木骡子。木骡子是一块巨大的草地,其中有小河,有树林,有野马和牦牛无数。木骡子的两边分别是幺妹峰和婆缪峰,我们的营地便是在幺妹峰和婆缪峰的脚下。远处的雪山是明天的目的地叉子沟沟尾尽头的雪山:骆驼峰,看起来壮观无比。在此引用骆驼峰的简介:骆驼峰位于横断山脉的东北部四姑娘山区,距成都230公里。属于邛莱山脉支系,海拔5484米,与四姑娘山幺妹峰隔山相望。山体主要由坚硬的花岗岩构成,由于风化作用岩石较破碎,骆驼峰有一东一西两个峰,行业上面叫 东峰和西峰,山坳中孕育出一片冰川,其几条冰川舌下延至4800米,冰川稳定起伏较大,攀登路线上(南坡)有几段40度以上的冰雪坡,有流雪及小型雪崩的危险。从南面攀登骆驼峰需要穿过四姑娘山长坪沟,在沟底拐弯处再上升到海拔4600的大本营。其北面在毕棚沟境内,悬崖壁立,难以攀登。对比四姑娘山的大峰、二峰,骆驼峰是真正意义上的雪山,终年积雪不化,而且有永久性冰川。攀登过程中地形较为复杂,滚石、陡坡、刃脊、冰川、雪坡等样样皆备。
妹妹开始有轻微高反了
这出发之前,便对各种雪山有着无限的向往。而今天的营地,两面都是四姑娘山最为著名的雪山,远处还有壮观的骆驼峰。在这样的地方露营,真的觉得是在梦中一样。在幺妹峰脚下,看着高达千米的岩石绝壁,看着山顶雪白的积雪,顿时感觉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马队不停的运送着行李和物资来到木骡子营地。有的游客也会骑马到此游览,不过大部分来了以后便骑马返回了。今天露营的人比较多,还有几个商业团,其他的都是我们这样的自由客。向导大哥提出把帐篷搭在紧挨木骡子管理站一棵小树旁边,这里视野也很好,能够远眺远处的骆驼峰。
大家分工,我和向导大哥负责做饭,其余人员抓紧时间搭帐篷,看来这喜欢做饭的人走到哪里都会造福身边的一群吃货朋友。
趁着太阳的空隙,大家把昨晚被雨淋湿的帐篷拿出来晒干
张先生第一天就已经累成狗了
在这么美丽的风景下做饭,瞬间B格一下就提高了!
不远千里从老家委托老妈买的一只7斤土鸡,在今天徒步过程中,二娃为了这只土鸡差点想过把它放弃,我们也能理解,人在体能极限的时候不用说背一只鸡,就是多放一包纸巾都觉得重,在此我代表全体团员向二娃同学提出表扬,正是因为有你的坚持,有你责任的担当,大家才能在体力消耗殚尽的时候喝上温暖的鸡汤,真是一锅暖身又暖心的心灵鸡汤!唯一不足是高原烧开水太慢,非常的耗费时间。而且锅子的油垢非常难以清洗。
傍晚时分,幺妹峰终于掀开了遮羞布,露出了真面目。傍晚的阳光打在雪山上,泛起一层耀眼的金色。运气真的很好,能够亲眼目睹日照金山的壮丽景象。看到这里是不是以为今天的天气就很好了呢?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滴。
天空逐渐被乌云遮住,大家便回到了帐篷里,准备休息。夜晚远处的帐篷一个个接着熄灭,整个草地也逐渐趋于平静。这时再也没有了人们的喧嚣,剩下的只剩下风声,流水声,马儿脖子铃铛的丁丁声。
回到帐篷里,看看手表,这时才晚上11点多。随着睡意渐浓,帐篷上逐渐出现了滴滴声,天开始淅淅沥沥下起了雨来。逐渐的,整个草原都充满了淅淅沥沥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大到震耳欲聋,小雨变成了大雨,最糟糕的事来了,之前第一天我认为是帐篷搭建问题所以漏雨,但帐篷依然在滴水,没办法,只有起来“抗洪抢险”,用雨衣掀开挂在帐篷内避雨,要是睡袋被淋湿那就彻底完了。下半夜帐篷外的温度只有零下几度,根本就不敢出帐篷,上厕所也只能在帐篷里解决,一晚上都在搞整,从来没有这么渴望清晨的到来,直到下半夜要天亮的时候才迷糊的入睡。
第二天早上醒来,远处的山峰和旁边的山都身在银装素裹中。高原的温度很低,下雨下来就会变成雪了。大家都开始慢慢起床,整个草地又逐渐的人闹起来。大家去河边打水,洗漱。河水的温度很低,几乎在零度左右,如果直接洗脸会冰冷刺骨
哈哈~~~来两张自拍
今天的目的地是骆驼峰脚下的叉子沟沟尾,同时也是明天将要翻越的垭口的山脚下。今天的路比昨天的要难走一点,由于下了雨,草地上便出现了深浅不一的沼泽地,如果不小心,一脚便会陷进泥沼里,幸运的话只是弄脏鞋子,运气不好泥水便会从鞋帮直接灌进鞋子里,幸好我和老婆提前多带了一双鞋——中国陆军户外登山鞋3537【黄胶鞋】实践证明该鞋轻便,防滑,耐磨。比登山鞋舒服太多。
个人觉得今天的路是一程中最美的风景,如果还有下次,我一定会很早就出发,然后让自己能在最美的地方停下来慢慢感受,而不是现在这样牛一样的奔走。(再次提醒,鞋子很重要)
总的来说,第二天的难度要比第一天要大。有在枯木间穿梭,有在独木桥上通过,有在沼泽地中摸索前进,有在湿滑的碎石间前行。不过换来的是更为原始,更为原生态的丛林和草地景色。沟两边的山全都穿上了银色的衣裳。
今天路上湿地很多,完全是考验鞋子的防水性
真的是人在画中,画在心中
路上遇到协作用石头打死的猎物,他们送我们回来后将又是一顿美餐
今天的旅途中这样的沼泽数不胜数,每一块都必须加倍小心,如果踩下去,鞋子湿了就只能忍着潮湿走完今天的路程了。
独特的休息方式
这个野菌味道应该带有清香的牦牛味吧!
难得遇到一块开阔的地域,大家在这里稍作休息,继续前进。经过了这一块草地,接下来又是一片密林。
二哥孤独的背影
从这里的碎石往上,有一条挺大的河流,河边的独木桥有的木头是松动的,如果没有预探就踩上去很容易滑倒河里。在这里我第一次落水,右脚完全进水了。。。
二哥一直在前面给大家探路,有时没有下脚可以踩得枯树,他就用自己脚背当枯树,让大家踩着自己的脚背过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国际精神!!!!
经过一天的疲劳奔波,终于到达今天的露营地,叉子沟。远处尽头的山峰便是骆驼峰。骆驼峰,尽是悬崖绝壁,攀登难度可想而知。今天在这里露营的人都是明天早晨准备翻越雪山穿越到毕棚沟的人。摘:该峰是国外人士在四姑娘地区高山滑雪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早年即有登顶记录。国内首登为2004年7月23日成都足迹登山队罗剑、陈照宇、邓涛等从南坡登顶,其后不长时间又有多支队伍登顶。04年元旦,著名高山向导卢三哥和北京队员在攀登骆驼峰遇雪崩遇难,09年高山向导多杰在骆驼峰被落石击中遇难,09年10月俄罗斯登山队两位队员在骆驼峰遭遇雪崩遇难。
这里不缺水源,唯一的问题是草地坡度较大,想要找到一块平坦的地方搭建帐篷是个问题
下午3点过疲惫的到达营地,睡袋帐篷各种开晒。男同胞们找来木材生火,为打湿的鞋袜和晚饭做准备。 向导大哥告诉我们,大家抓紧时间休息,我们凌晨2点出发,一个是因为山太高,怕我们看见山的全貌便没有胆量再攀登,二是如果出发太晚,到达垭口以后中午时分山上会起雾,给翻越带来危险性。当天下午6点我们便早早的睡下。到了晚上九点的时候,突然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我旁边踹着粗气嚎叫,我下意识里第一反应是路过的野马或则牦牛,于是下意识的叫了出来,生怕野马失足踩到了我们的帐篷伤到我们。就在这种恐惧与愤怒的感觉中,抱着老婆好不容易睡着了。到了凌晨一点多,营地里热闹了起来,大家准备出发了。这时情况出现了,古古和小静出现了高反症状。今天的目标可是海拔4800米的垭口啊,第一段路途便是坡度高达80多度的陡坡。第一次穿越,向导大哥坚持认为安全第一,在4800米的垭口如果出现高反,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向导提出让她们2位放弃穿越,原路折返,回到日隆镇。大家也都表示同意,决定睡觉到天亮开始返回。,两位美女考虑了会不甘心第二天天亮以后整个营地只剩下我们两个帐篷。大家来这里不容易,如果此时放弃,必将遗憾良久。这时小古的状态有所好转,她也不想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拖累我们的行程。在确定小古确实身体没有问题以后,我们决定整装出发,征服垭口!
此时已经是凌晨2点钟,大家准时出发,黑暗的山上,一盏盏头灯,之字形的排列向上,直到高到看不见的地方,看到这样的情况,大家深受鼓励。于是大家迅速收拾装备,丢弃各种不要的东西。我的帐篷由于一直在漏水,所以果断丢弃帐篷。小古和静静由于担心体力不支,所以雇佣向导帮忙把包背上垭口,我则自己全装背负所有装备。
头灯,雪套,登山杖,冲锋衣,手套,干粮,整装完毕后,便走入那无尽的黑暗中。上山的路就在营地的背后。由于晚上下了雨,向导提前告诉我们,山上必然已经有了不少积雪。刚上坡这段路是最陡的,几乎是80度左右的陡坡,并且刚下过雨,泥泞不堪,稍微不注意,便会滑倒,后果不堪设想。我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拖动着沉重的步伐,逐渐的感觉自己的双脚越来越沉重,呼吸越来越急促。体力逐渐透支,冰冷的雪花滑过头灯的光亮在眼前滑出一道道亮光,然后直接撞击在脸上。抬头看着无尽的黑暗,看着头灯连成的亮点越排越远,直插天际,无望和绝望随时都在拍打着最后的信心。事实就是这样简单粗暴,冰冷的雪花,湿滑的道路,身后无尽的山崖,饥饿的身体,支离破碎的信心,被雪水打湿的手套,一次次用力的挥动登山杖,一次次仰望头顶永无止境的山路。这时,脑海里突然想起的平时的生活,自己的父母,还有身后的老婆,不能放弃,不能停下,不能绝望,就算拼了也要像个机器人一样往上走往上爬。逐渐的开始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不停的向前,追过了一个,两个,三个队伍,终于爬过了这一段最陡峭最危险的路途。到了山的上面,回头看看身后,看着脚下的头灯,看着身后雪山在黑暗的冥冥中,看到了天空开始慢慢泛起来深蓝色的光。走完了这一段路程,山上开始慢慢的出现了积雪,温度也继续降低。
黑暗中头灯盏盏,大家都一步步的往山顶缓缓的前进
随着不断的向前,天也逐渐的亮了起来,冰冷的心也逐渐看到了希望。
垭口前最后的道路。这里的坡度几乎已经到了90度,并且都是冰雪覆盖,路非常的湿滑。这里的海拔已经到了4600米左右,每往上一步都是巨大的煎熬。我和老婆顶着寒风,顶着大雪,走几步停一步,在冰冷的山路中寻找自己每下一个落脚点,艰难的往上爬。最后一段路只有几百米,但是却感觉长达几千米,冲锋衣已经不能抵御这严寒了。
终于,到达了垭口。但是垭口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严寒,狂风,冷得无可想象
兄弟你这是搞哪样?让我情何以堪
在垭口等了10分钟,天际开始慢慢亮了起来
等大家到齐后,向导大哥要我们抓紧时间下撤,接下来的路直接把我打晕了。几乎80度点陡坡,并且全部是冰雪路段,必须要穿戴鞋钉,就这样每一步都感觉踩在地狱的门口的一步一步往下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走过了这垭口后面最陡的一段路。
有的地方还需要绳降
从云上走到云下,已经耗尽所有的力气
一路所有的不堪,疲累,危险结束时,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萦绕在心间
经过了8个小时的长途拨涉,终于到达本次穿越的终点——毕棚沟三棵树。不停的有游客询问我们从哪里穿越过来,我们便转身指指那已经藏身于云海之中的雪山,游客们纷纷表示敬佩。说实话,回头望向刚刚翻过的雪山,心里充满了后怕,不知道自己是怎样一步一步艰难的走过。
总的来说,这次穿越让我体验到了很多。天堂般的美景,坚毅的队友。从来未曾想过大家都有这么大的潜力,特别是这次穿越的4位女士,能够在雪山之巅克服恶劣的环境,克服透支的身体,克服极度的严寒,超越自己,看见自己的另外一面。这次顺利的穿越,全靠我们坚强的意志。人生能有这样的一次经历真的无憾了,这次穿越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也看到了很多从来未曾看到过的东西。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永远不要想着去征服自然,你所能够做的,只是发现未知的自己,战胜自我,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