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公园,Safari 旅行团六人与当地游客合影
D13 2015.9.14
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与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同样知名,誉满全球,实际两个国家公园在地理上是连在一起的大草原,塞伦盖蒂草原的面积更大,动物更多。塞伦盖蒂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栖息着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庞大的野生动物群。
动物大迁徙是大草原最壮观的景象。每年的五六月之间,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大约有150万只角马和斑马,30万只汤姆森瞪羚和3万只格兰特瞪羚)从中央平原向西部常年有水的地区迁徙;到七八月之间其中一部分又从塞伦盖蒂向马赛马拉草原迁徙,浩浩荡荡的动物大军形成震惊世界的壮丽景观。在迁徙旅途中,“千军万马”过马拉河的景象也可谓是大迁徙的一大亮点。塞伦盖蒂在马赛语中是“无边的平原”。她有着大地奉献给人类最大规模的动物群落:无数的角马(牛羚)、斑马、汤姆森瞪羚、格兰特瞪羚、斑鬣狗、长颈鹿以及众多的狮子、大象、黑犀牛、水牛和花豹等闻名世界的非洲五大兽,还有300多种鸟类,构成了世界最大的动物自然生态系统。
早上起来我在Panorama Camp营地的悬崖边欣赏东方日出的壮丽美景。早饭后我们Safari游猎团乘车出发,奔向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途中我们路过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公园,只在山上的观景台俯瞰火山口内的平原,等游完塞伦盖蒂后返回时再下山到火山口内。进了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公园就是土路了,陆地巡洋舰越野车性能好,坑坑洼洼的土路照样不减速跑。火山口周边山森林覆盖,一片郁郁葱葱。出了火山口向西进入到干旱荒山地区,山上光秃秃寸草不生。几个马赛人的村寨盘踞在荒原上格外显眼,马赛人赶着牛羊去寻找远方的草地。汽车驶出荒山野岭就来到了一马平川的大草原。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塞伦盖蒂公园管理处休息吃午饭,司机去办理入园手续。午饭都是事先准备好的盒饭,里面有炸鸡腿,三明治,小点心和饮料。公园管理处位于塞伦盖蒂大草原上唯一的一个小山包下,我们吃完饭爬到小山顶。站在山顶环顾四周,大草原无边无际,大得看不到边。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包括有面积达14,750平方公里的草地平原和稀树草原,还有沿河森林和林地。园内为热带草原气候,海拔在920米至1850米左右。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于1981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早上起来我在Panorama Camp营地的悬崖边欣赏东方日出的壮丽美景
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俯瞰马尼亚拉湖公园
Panorama Camp营地,我昨晚睡觉的帐篷
我们Safari的陆地巡洋舰越野车,正在装车,吃喝的东西,燃气灶,桌椅板凳都要装上车
英国来的一对情侣总是在说笑
最后装好车是这个样子的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公园大门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从观景台看火山口里平原
恩戈罗恩戈罗火火山口内平原
从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下来,进入荒山野岭
干旱地带
远眺马赛人的村寨
马赛人村寨
马赛人在村口
马赛人赶着牛羊去找牧草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管理处,这是公园通告
在休息区吃午饭,小鸟飞过来叼食吃
小鸟美丽的羽毛
塞伦盖蒂大草原
站在小山顶环顾四周,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小山下是塞伦盖蒂公园管理处
吃过午饭,我们正式进入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我们又把车顶棚支起,站在车里环顾四周寻找动物。路边最常见到的就是成群的羚羊、转角牛羚、大角斑羚、汤普森瞪羚,还有斑马、角马。这个时期,大批的角马都在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吃草,等10月、11月份时角马将越过马拉河返回到塞伦盖蒂草原。食草动物的最大特征就是吃草。塞伦盖蒂真正的奇观并不仅仅在于每年一次长途跋涉的巨大的角马群,还在于种类各异的食草动物的组合方式。虽然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食草技巧,但它们却能联合起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割草机”。
塞伦盖蒂草原上最多的食草动物角马和斑马的食草习性完全不同。角马就像牛一样属于反刍动物,喜好品质优良的草料。然而斑马更像马,能够接受质量较差的牧草,不过食量却要比角马大。以单个的个体而言,斑马在相同时间内所消耗的草料是角马的两倍。它们的食草方式也截然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角马是先用下前齿和上颚垫夹住草,把它扯断,立即吞下去,以后再花时间慢慢地反刍咀嚼。角马的这一技术使它吃草的速度比任何对手都快。斑马则是用它锋利的上前齿和下前齿先把草切断,接着用臼齿嚼碎,然后再把它吞下去。而其它小型食草动物,诸如格兰特瞪羚和汤姆森瞪羚。它们较小的嘴巴使它们专以角马和斑马留下来的短草为食。怪不得角马和斑马是好朋友总在一起,它们吃草各吃各的不打架。
我们的车行驶在草原崎岖不平的土路上,驶向大草原的深处腹地。前方许多Safari车辆聚集在那里,我们赶过去一看,在树荫下面躺着十几头狮子,看样子是一个狮子大家庭。天气炎热,不是捕食的时候,狮子们都懒洋洋地躺在地上,我们的车过来它们连看都不看一眼。狮子群里大部分都是母狮子和年幼的狮子,很少见到公狮子,有时见到,一群狮子里只有一个成年公狮子,看样子狮子的种群意识很强啊。
进了公园先看到了长颈鹿
一群群的羚羊
狮子躲在树荫下面睡午觉
狮子与其它猫科动物的生活习性相似,它们白天大部分时间都横躺竖卧在树荫下休息
狮子们就在车旁边睡大觉,任凭你多少人在这看它们
一只雄狮卧在树荫下乘凉
一头大象在水塘里
在河对岸几辆Safari车,游客在观看大象洗澡
一群狮子卧在树荫下乘凉睡觉
狮子大家族,大多是母狮子和幼年狮子
狮子群体的核心是四、五只雌狮,它们从小在一起生活、成长,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雌狮允许其它雌狮新生的幼狮吃自己的奶,这在哺乳动物中是很少见的,其它大多数哺乳动物的雌兽绝对不会容忍非亲生的幼兽
雌狮主要负责捕猎,雄狮一般是保卫领地(雄狮有1/10与雌狮参与捕猎,如大型猎物以及与鬣狗抢食)
午觉还没睡够,再懒会儿
一群斑马从车前经过
多么“性感”的斑马屁股
年轻的狮子在打盹
躺着睡觉真舒服啊
休息好了,开始去捕食了
一群年轻的狮子有活力
狮子通常捕食眼前见到的一切猎物,例如野牛、羚羊、斑马,非洲水牛、幼象、长颈鹿、非洲象、尼罗鳄、河马、犀牛,当然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等等也不会放过
雌狮全年都能够生育,幼狮从出生起直到6个月后才断奶。幼狮两岁左右,雌狮又产下一只小狮,那时,两岁的幼狮便可以自己猎食了
狮群中的雌狮基本是稳定的,它们一般自出生起直到死亡都待在同一个狮群。当然狮群也会接纳新来的雌狮。但雄狮常常是轮换的,它们在一个狮群通常只待两年(然而也有长达六年的记录),狮王通常是被年轻力壮且更有魅力的雄狮打败
汤普森瞪羚是最著名的羚羊之一,分布于非洲的稀树大草原和开阔草地
汤普森瞪羚善于奔跑,时速可达88千米,非常警惕,一有动静就跑了,好合群,经常不下50只,以植物根茎为食。
汤普森瞪羚很好辨认,肚皮上有一道黑毛
这是黑斑大羚羊
黑斑大羚羊母子
非洲象的耳朵非常大,上下可长达1.5米
非洲象体躯庞大而笨重,是陆地上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和第二高的动物。它们是非洲大陆最常见的野生动物,喜群居,性情警惕而暴躁
傍晚我们开车来到塞伦盖蒂营地,今晚住宿要搭帐篷住帐篷里。到了营地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的车上装载了许多东西,食材吃的喝的,随团的厨师给我们做饭,还带了桌子椅子、杯盘刀叉餐具,营地只有餐厅大棚,所有东西都要自己带来,还有帐篷,睡觉用的海绵垫子和睡袋。在大棚里桌椅板凳支好,厨师端上饭菜,我们六个人围坐在一起,大家边吃边聊天,其乐融融,很有大家庭的气氛。英国来的一对情侣,男的是帅哥Steve,女的长得惨了点,是出生在英国的香港人Yvette Chin 中文名陈慧,他们俩伦敦腔英语总是在说笑不停;德国来的小伙子Johannes和日本来的高中刚毕业的年轻人中村俊太,他们是到坦桑尼亚来作志愿者,在农村学校里教学;独行侠背包客来自日本的小伙子Kohei Mandai万代浩平,要游走世界一年,现在已经走了快半年了,从亚洲走到中东,又来到非洲,还要继续在非洲其他国家旅行。我问万代浩平出来这么长时间不想家吗,他说也想家,但是各个国家太精彩,旅行更有趣。问他有女朋友了吗,他说旅行完了回家就找女朋友。
晚上我洗漱完返回帐篷时忽然听到营地里一片噪杂声,仔细一看吓一跳,一只大象闯入营地,正在厨房大棚外面垃圾桶里找吃的呢,大象长鼻子掀开垃圾桶盖,那鼻子卷里面吃的东西,大家都站在周围看着这只大象,任凭它在营地里走来走去。吓死人,这大象一脚踩下去,帐篷都得塌了。晚上真是提心吊胆睡觉。
塞伦盖蒂营地
晚上住在这个帐篷里
晚上,一头大象闯入营地找寻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