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五指山、黎母山,十一长假我的海南登山之旅

作者:熊鸽 显示图片

‘如果爱一人你,就让他去登山,如果恨一个人,就让他去登山’,不记得在哪篇文章中曾经读过这样的语句。对于酷爱登山的驴友来说,山是有魔力的,爱他,恨他,却离不开他。于我来说,每到一个地方,首先关注的就是当地的山川地貌,找寻登山的攻略和路径,渴望进山的感觉。路途中看到远处隐约的山川,情不自禁地会凝心眺望,久久不舍。

海南岛,中国南海上一座璀璨的岛屿,陆地面积3.54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台湾岛。过往的岁月,或出差、或旅游、或探亲访友,往返去过不下十次。游泳、潜水、慢步、美食、观景....,每次都离不开“水”这个主题,即使去中部的山区,主要也是在景区的栈道沿溪流散个步,在宾馆的温泉游个泳、泡个澡什么的。其实,海南岛也是一座多山的岛屿,高山峡谷、瀑布溪流、热带雨林、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美景如画,数不胜数。2015年这个十一长假,决定以“登山”为目的,来一次海南登山之旅,体味在热带雨林中登山的感觉,实现登顶海南省最高峰的心愿。

开篇之前,先欣赏一组我此行随手拍摄的照片:

▼10月1日下午飞临琼州海峡上空,透过舷窗眺望,祥云密布,白鸡起舞,吉祥高照。


▼五指山大峰顶的美景。攀登五指山全程雾气弥漫,能见度极差,峰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在从二峰折返到大峰途中,几分钟的光景,云开雾散,美景如画。


▼货真价实的沉香,我的林场职工向导告诉我的,还砍了一小块送我,并小心用树枝树叶掩藏好。


▼黄花梨树,不过还太小,要成材还得几十年后,琼中县的很多村庄都在栽种。


临行前的一周,照例开始做功课,查资料,看游记,下载GPS 轨迹,先对海岛山脉分布走向以及主要山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做一个简介,不准确的地方欢迎各位“大虾”批评指正。

海南岛四周低,中部高,山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以五指山和鹦嘴峰为中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主要山脉大体上有两条(有说三条的):位于海岛中东部的五指山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五指山二峰,海拔1867米,是岛内最高的山峰,紧邻的五指山大峰海拔1839米,为岛内第二高峰;位于海岛中西部的黎母岭山脉(也有称鹦哥岭山脉的),与五指山山脉大致相同走向,但绵延更长,从东北的黎母岭经中部的鹦哥岭,向西南延伸到霸王岭、雅加大岭,主峰鹦嘴峰海拔1811米,位于其中部的鹦哥岭,为岛内第三高峰;也有资料上把位于海岛最西部的雅加大岭山脉单独列为第三条山脉,其主峰海拔1519米。


据说海南岛海拔超过千米的山峰有81座,比较有名的主要有:五指山大峰海拔1839米、五指山二峰1867米、鹦嘴峰1811米、猴弥岭1654米、黑岭1560米、吊罗山1499米、斧头岭1437米、黎母山1412米、尖峰岭1412米、马咀岭1317米、牛上岭1288米、七仙岭1107米等。


▼五指山地处海南岛中南部腹地,位于五指山市东北的水满乡境内,主峰是五个山峰中位居第二的山峰,海拔1867米,是五指山脉的最高峰,为海南第一峰,素有“海南屋脊”之称。“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去海南登山,五指山是一定要攀登的。五指山(借用网上照片),左面的是大峰,紧邻的是二峰,我都上去了。


▼鹦嘴峰海拔1811米,位于海南省中南部,琼中黎苗族自治县什运乡的西北。是海南第三高峰(第二为五指山的大峰,海拔1839米),因形似鹦嘴,气势磅礴而得名。鹦嘴峰是黎母岭山脉的最高峰,位于黎母岭山脉的支脉鹦歌岭山脉中,鹦哥岭山脉横跨白沙县、五指山市、乐东县、琼中县等4市县。据说,天气好的话,登顶鹦嘴峰可眺望五指山。以下是鹦嘴峰主峰图片(借用网上)。


▼黎母山位于黎母岭山脉的东北,黎母岭的最高峰,海拔1412米,地处琼中黎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西南。黎母山是黎族的圣地,黎族人民的始祖山,是尚未开发的自然保护区。我是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后请了个当地林场的职工当向导登顶主峰犁头巨石的,下面两张照片是去往保护区管理站的路上拍摄上。



▼尖峰岭位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尖锋镇的东北,地处黎母岭山脉的西南,主峰海拔1412米,最低处海拔仅200米,相对高差千米以上,地形比较复杂。尖峰岭图片(借用网上)。


▼七仙岭又名七指岭,以七个状似手指的山峰而得名,前峰高大,海拔1107米,后六峰相依而小,位于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东北边,是海南省有名的旅游风景区之一。当晨雾浮盖时,远看过去的七仙岭,酷似七位姐妹披着薄纱直立,端庄窈窕;时近中午,云雾消散,此时的七仙岭又像七把利剑直指云天,气势十分雄伟。秀丽的七仙岭(借用网上照片)。


▼从五指山市经保亭返回海口车上随意抓怕的七仙岭照片,云雾缥缈,若影若现,为之心动,为下次的海南登山之旅留下念想。


▼吊罗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吊罗山乡西南,主峰三角山海拔1499米。吊罗山森林公园拥有湖光山色、峰峦叠嶂、飞瀑溪潭、巨树古木、奇花异草、珍禽稀兽、岩洞怪石等众多天然旅游景观,且有在岛内享有盛名的枫果山瀑布群以及秀美的南国田园风光。三角山图片(借用网上)。


▼霸王岭位于海南岛西南部昌江县七叉镇东,地处黎母岭山脉余脉的西北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海南热带雨林的典型代表,其中独有的海南长臂猿是全球现有灵长类动物中数量最少、极度频危的物种,仅有23只。主峰黑岭海拔1560米。

霸王岭图片(借用网上)


霸王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长臂猿(借用网上图片)


“十一”上午从北京出发,下午抵达海口。据天气预报,台风“杜鹃”3号左右可能将从东部的文昌登陆,甚至经过海口,中心风力可达15级,当地气象局也不断发出短信预警,2、3号岛内很多景区将陆续关门,为安全起见,决定等台风过后再出发前往中部山区。3号晚上台风终于来了,幸好只是外围扫过,没有想象的可怕,4号上午11点,顶风冒雨开车沿中线高速出发了(中线高速到琼中段已经通车),12点左右到屯昌县。当地的朋友格外热情,请我们品尝了屯昌美食黑猪肉,去湾岭镇附近的鸭坡村游览,又陪我们去琼中县的百花岭观光,品尝琼中的阉鸡肉、小黄牛、山兰糯米酒、各种山野菜什么的,我的心早已飞到了明天将攀登的黎母山主峰。晚上入住湾岭镇的白鹭湖花园度假酒店,此地离登山起点还有40来公里路程。就此与朋友谢别,当天行程175公里。

▼4号当前的行程路线,行程175公里。中线高速海口到琼中段已经开通,出行非常顺畅。


▼鸭坡村位于海南琼中黎苗族自治县湾岭镇,古朴自然,祥和幽静,漫步其中,身心清爽,自在悠闲,“吾心”的云客栈与村落和谐地融为一体,是户外徒步者一处露营小憩的好去处,要不是本地朋友推荐,我们这些大陆观光客是很难发现的。



















▼下面两张照片就是有名的黄花梨树,要成才还得很多年。



▼我们当晚入住的白鹭湖度假花园酒店,属于公寓式酒店,人不多,非常安静。后面就是白鹭湖,很不错的一处自然景观,一早起来,一个人绕着湖岸边散步边随意拍摄了一些照片。














5号早8点从入住的白鹭湖度假花园酒店出发,顺路在乌石村吃过早饭,9:30左右到达黎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过去的黎母山采伐场)。因黎母山尚未批准开发成旅游景点,登山道路比较原始,天气又不好,一直阴雨不断,虽然事先下载了GPS轨迹,也做足了功课,大伙还是很担心我一个人第一次攀登热带雨林山脉的人身安全,坚持花300元请了一个林场职工王师傅当向导,陪我上山。10点出发,一路上边聊边登,了解了很多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热点雨林登山经验,帮助很大。从实际走下来看,GPS轨迹还是比较准确的,只要沿着痕迹比较明显的小道上行,发生迷路的风险不高。到山顶的垭口,沿南北走向的山脊有两条路选择,向北几分钟可到达海拔1369米的犁头巨石(一块面积不大的石头),向南走30分钟可到黎母山海拔1412米的最高峰,听王师傅说,这条线路已经很少人走,往前都是藤条灌木,需要开路,加上雨天和蚂蝗,很遭罪,而且山顶全是林木,基本什么风景也看不到。犹豫半天,想想已经全身湿透,也被蚂蝗叮咬多处,裤腿都被染红了,还是要理智些,知进退,善始终。于是选择了登顶北边的犁头巨石。全程8.6公里,用时4小时10分钟(基本没有怎么休息,听王师傅讲,正常情况需要6-7个小时 我们算是比较快的),累计上升830米。

下午2点10分回到保护区管理站,大伙早已转完黎母庙景区,在林场食堂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午餐迎接我。在食堂大婶帮助下处理好流血不止的蚂蝗伤口(用烟丝压在伤口上,再贴上创可贴),换了一身干净衣服,狼吞虎咽地一顿暴食,又聊了一会天,4点左右开拔去下一站五指山水满乡,晚7点多入住五指山景区内的亚泰雨林度假酒店(住该酒店可以免景区门票),一直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行程200公里。在酒店内小商店买了些第二天登山的零食(蛋糕、椰糕、椰奶糖等)后,就窝在房间里洗澡、洗衣、用吹风机催干袜子和登山鞋,11点入睡,为第二天的五指山登顶养精蓄锐。

▼5号的行车路线,从琼中到五指山水满乡一直行驶在山区道路上,加上阴雨天,100公里左右的路程走了近3个小时,到酒店天已完全黑下来。


▼登山轨迹(方位:上东下西),起点海拔633米,最高点海拔1369米,行程8.6公里,累计上升830米,用时4小时10分钟。(GPS轨迹下载地址:@***781152/#)



▼去往黎母山林场自然保护区的路上远眺黎母山,主峰隐匿在云中。



▼路过的瀑布。


▼保护区管理处就是以前的采伐场,2008年曾近来过,记得当时下琼中-儋州的S307道前往采伐场的15公里山道还是碎石和黄泥,行驶很费劲。如今全铺成水泥路了,采伐场也变为为保护站了,过去林场职工住的毛石土房子变成了漂亮的小高层,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车停管理站办公楼门口,下车往山里走(东)。


▼到贸易市场(职工食堂)左转(北),行不到100米右转(东)沿水泥小道上山。


▼继续上行100来米,到水泥道尽头,土道开始向下的地方选择右手边的小道进林子。


▼接着就是一路上坡,王师傅介绍说这段叫下马威“下马威”。


▼过“下马威”后,眺望保护区管理站,很漂亮的小镇。


▼沿着水力发电站的水管走不久就到了“小山峡”。




▼过小水坝后一直是林间的上山到,沿途不时有红布条标示,沿着路迹最明显的道路上行就行,一般不会迷路。


▼林间小道,雨天的关系,蚂蝗很多,被咬的稀里哗啦,惨不忍睹啊。





▼向导王师傅,自小在林场长大,很优秀的林场职工,经常巡山,对山里的一草一木很有感情,拿一把锋利的镰刀,遇到林木密集的地方就在前面开道。



▼下面三张图片是三种不同种类的林芝,请教了王师傅,都可以食用,只是功效不同。




▼下面两张照片是热带雨林的木耳,摸起来肉嘟嘟的,可以食用。



▼很漂亮的蘑菇,可惜有毒。


▼可以吃的野果,口感绵甜,肉少子多,忘记叫什么名字了。


▼千年古树“陆均松”,五指山景区也不少,树干中空,可以钻进去一个人。





▼快到山顶的时候雾气更大了,空旷的大山了无人迹,要不是王师傅陪伴,一个人还真有点心慌。


▼沿途的一处石壁,可以在下面小憩一会,遮风避雨,到这里离主峰也就30分钟左右的路程了。


▼王师傅手拿镰刀,依然在前面开路。



▼树瘤?还是沉香?


▼下面这两张照片才是真正的沉香,王师傅小心削下一块送我,然后仔细掩藏好。



▼到南北走向的垭口了,林木蔽日,不像北方的垭口一般视线都很好。


▼主峰犁头巨石,面积不大,雨雾朦朦,什么都看不清。



6号早6点30从亚太雨林度假酒店出发开始五指山的攀登,一样的阴雨绵绵,一样的茂密雨林,一样的空旷山野,了无人烟。一个人看着GPS,沿着景区道路一路爬升,先走石板路,再走木栈道,继而是树根道,接着就是树根道与铁梯子交替前行。怕再被蚂蝗袭击,尽量走小道的中间,努力躲避各种植物,能不触碰路边树木的坚决不碰。10点左右到达海拔1839米的大峰,接着下到到大峰与二峰之间的小垭口,再向上攀爬树根道,10点30到达五指山二峰,也就是最高峰。一个人的山顶,雾气更浓,依然看不清远方,I仰天长啸“五指山,我来看你了”。休息片刻,吃点蛋糕、椰糕,补充些能力,开始原路下撤。快到大峰时,也许是我的长啸被南海龙王听到了,也许我的毅力和诚心感动了龙王,天气突然好转,一顿狂拍,20分钟后又归于大雾和阴雨,中午1点20赶到酒店,大伙已经退房在大堂等我了。在车里换下湿漉漉的衣裤,路过水满乡吃饭,五角猪、小黄牛、土鸡、野菜,香喷喷的美食,过年的感觉!回程经五指山市,走保亭,到陵水,从东线高速顺利回到海口,全天行程310公里。

▼回程路线:


▼登五指山轨迹,全程用时6小时50分钟,起点海拔730米,大峰海拔1839,二峰1867米,累计行程10.5公里,净上升1252米。(GPS轨迹下载地址:@***781168/#)



▼早6点30分的亚泰酒店入口,天蒙蒙亮,下着小雨,空气格外清晰。亚泰酒店设施设备还是不错的,有内部泳池,好的时候可以看到五指山主峰,还可以免景区门票。


▼中午1点20分下山回到酒店时拍摄的几张亚太酒店照片。







▼出酒店向左(东南方向),沿水泥路进山,走1-2百米到这个三叉路口,选择左行。


▼不到百米来到这个三叉路口,继续左行,向五指山保护区旅游景区进发,后续就沿着指示牌走。








▼过了上图的木桥,很快来到登顶主峰和去往昌化江之源的分叉路线,此处一定要选着右行登山的台阶路(A线),如果直行前往昌化江之源(B线),到头还得返回此处,往返2小时左右,再登五指山时间就比较紧张了。


▼这是我下山后补拍的分叉口照片,要选择右行,沿台阶路上山。


▼一大堆的告示牌,别管它,直接跨过接着上山就是了。此处也是登五指山主峰的起点,右上角有个“1”号指示牌,以后就此一条路上山,而且一路都有指示牌,27号牌是大峰,31号牌就到主峰(二峰)了。


▼景区就是景区,路修好,沿途有指示牌不说,还有很多树木、植物名称的标示,是热爱植物学的朋友很好的大自然实践课堂。




▼石板台阶路之后就是木栈道,走起来很有感觉。







▼看到上山路左边峡谷中的昌化江源头瀑布了,还是比较壮观的,在分叉口走B线应该可以到此瀑布底下。




▼沿途不少地方张贴有救援电话,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雨林密布,半山腰好不容易找到一处可以远眺的地方,可以阴雨大雾,朦朦胧胧,看不太清。



▼木栈道的尽头又是一堆警示护栏,什么“不准进入了”、“罚款了”,别理会,直接翻越,继续前行。


▼之后基本是树根路。





▼台风“杜鹃”刚过,是不是大风肆虐的结果?



▼开始进入树根道与铁梯子交错的路段了,好像断断续续有十几处梯子。








▼海拔1839米的大峰到了,一处不大的平台,雾蒙蒙的,看不到远景。






▼继续前行,先下两个坡到一处垭口,接着沿树根道快速上升,半小时以内就能到海拔1867米的二峰。






▼到二峰时依然大雾弥漫,说好的可以远眺1811米的鹦嘴峰呢?二峰面积也不大,一块标示牌,一个海南测绘局的海拔标示地标,然后就是大片的垃圾,不堪入目啊。同样是海岛旅游,看看台湾最高峰玉山(3952米)的管理,玉山的文化“心清如玉,义重如山”,五指山呀,你的文化是什么?你的灵魂去哪了?




▼据说站在五指山顶大声吆喝可以驱云散雾,于是仰天长啸,“五指山,我来了,我爱你”。西北瞭望,依然看不见鹦嘴峰,只好原路下撤了。


▼快回到大峰时,突然放晴了,且只有短短不到20分钟,一顿狂拍啊。


▼大峰回看二峰,这会清晰可见了。












▼下面这张是下午返回海口时,途径保亭拍摄的七仙岭主峰照片。


▼这张是保亭山地高尔夫球场的练球场照片,我们在此小憩片刻。


 10月4号中午11点从海口出发,10月6日下午6点返回海口,此次海南登山之旅历时2天半,在外住宿两晚,行程685公里。两天连登黎母山主峰、五指山大峰、二峰两座山,登山累计用时11个小时,累计上升2082米,登山里程19.1公里。圆满完成了出发前制定的首登海南两座山的计划,当时并没有感觉劳累。节后回来,8号上班头一天才感觉到有点疲乏,也许当时精神有点亢奋所知,而且腿上、胳膊上被蚂蝗叮咬的伤口到我写此篇游记的时候还有点发痒红肿。虽有小漾,心情却是极好的,海南的那些山山水水,我还会去聆听,去呼气、去拍摄,你潺潺的溪流、清新的空气、丰富的色彩、多彩的生命,令我心醉.....

分享一些登热带雨林山脉的小经验,有些是我的向导王师傅告诉我的,有些是我自己总结的,不妥之处欢迎大伙拍砖:
1、相比雨季,选择干季登山是比较明智的。海南的雨季一般在每年的4-10月,因此,11月到来年的3月登山最好。雨林里登山,下雨是经常的,就是所谓的专业防雨服也经不住长时间的雨淋,雨披什么的穿上太闷热,很快会被自己出的汗打湿,而且还容易遭蚂蝗,所以浑身淋湿是经常事。登山前把电器设备和换洗衣服、袜子什么的放在密封的塑料袋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如果有条件,买一个完全防雨的专业背包更好,比如:BOREAS ECHO牌子的防水背包。另外,最好带上一把雨伞,应急的时候,或者道路平缓好走的时候打上还是很实用的。再有,一定要穿速干衣裤,内衣内裤也要速干的,我第一天就因为内裤是棉的,结果大腿以上始终干不了,非常得难受。
2、与蚂蝗遭遇是稀松平常的事,尤其是雨天,因此,进山前一定要做好防护准备。最好长衣长裤,上衣系在裤腰带里,裤脚塞进袜子里,有绑腿更好。当然,要是能带上些驱文虫的物什更好,比如:盐、打火机、风油精、硫磺粉、云南白药什么的。另外,蚂蝗上身也不要大惊小怪的,发现了就上手硬拔,用手指使劲搓成坨再扔掉,否则吸附在手上扔不出去。就是发现不及时,6∽7分钟时间,蚂蟥就能吸足血自行脱落,还有,走一段路,碰到无草木、开阔一些的地方,最好停下来检查一下胳膊腿什么的。
3、对于在雨林中登山迷路的应对经验(这条是向导告诉我的)。热恋雨林,林木密布,视线非常不好,很难象北方那样靠登高远望来辨别大致方位,遇到雨雾天更是如此。如果不慎迷路也不要惊慌,有信号的条件下,原地打住,请求救援当然最好。如果没有信号,只能自救,好在雨林中水流比较多,可以找到一处流水,然后沿着溪流找寻下山,如果碰到断崖,也要想办法绕行过去。一般流水会把你带到更开阔的地方,带到有人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