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景色宜人,气候舒适,报了去欧洲的团,游览欧洲五国-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6月自由行自驾美国17天,玩得比较痛快,9月这次欧洲行报了团,各有各的好处,参团虽不尽自由,但也落得省心省力
此次欧洲初秋之旅,一行14天,畅游欧洲五国,东欧经典城市景点一次包揽,欣赏了世界上最美的城堡,迷人的多瑙河,壮丽的阿尔卑斯山......尽享波西米亚炫彩之美
按常例先上几张照片
DAY 1:
北京至法兰克福, 搭乘汉莎航空
DAY 2:
法兰克福-维尔茨堡120公里-纽伦堡110公里-皮尔森210公里
早餐后游览法兰克福罗马广场、市政厅等,之后前往中世纪气氛城市纽伦堡游览市政厅、美泉塔。随后前往维尔茨堡,参观主教宫及花园,随后前往皮尔森入住。
Day3:
皮尔森--卡罗维发利 90公里--布拉格 130公里
早餐后游览皮尔森,参观啤酒厂,随后乘车前往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温泉古城卡罗维发利,可以沿着12个温泉逐一走过,边景致边品尝。之后前往捷克首都布拉格入住
Day4:
布拉格
全天在布拉格游览布拉格城堡、查理大桥、旧市政厅、驻足聆听天文钟整点报时。
DAY 5:
布拉格-克鲁姆洛夫185公里-布拉迪斯拉发280公里
早餐后前往世界最美小镇--克鲁姆洛夫漫步游览,之后前往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法入住。
DAY6:
布拉迪斯拉发--山丹丹220公里--布达佩斯25公里
游览布拉迪斯拉发旧城,教堂、大广场、城堡,在城堡上俯瞰多瑙河。随后前往圣安德列,又名山丹丹,在此游览小镇,欣赏多瑙河风光。之后前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入住。
DAY7:
布达佩斯-维也纳250公里
早餐后游览布达佩斯的渔人堡,参观英雄广场,国会大厦等。之后前往维也纳,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欣赏音乐演出。
DAY8:
维也纳
全天在维也纳游览,参观老城区,造访茜茜公主的主要住所美泉宫及花园等,还游览了免税店,购买了施华洛世奇的项链耳环等。
DAY9:
维也纳--瓦豪多瑙河风景区90公里--林茨100公里
早餐后前往克雷斯姆乘坐多瑙河游船驶向施皮茨,延岸充满神奇古堡、小镇和村庄,风景宜人。下船之后前往小镇梅尔克,在那里品尝当地方格的西餐和香醇红酒。在梅尔克教堂附近游览。之后前往林茨游览入住。
DAY10:
林茨-哈尔施塔特130公里--萨尔茨堡90公里
早餐后前往湖畔最美丽小镇-哈尔施塔特,镇里房屋依山而建,湖水碧蓝清澈如镜,湖光山色如诗如画。游毕前往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地--萨尔茨堡,这里也是莫扎特的故乡,参观萨尔茨堡老城、米拉贝尔花园、教堂、莫扎特故居等。
DAY11:
萨尔茨堡--滨湖采尔-卡普伦 100公里--茵斯布鲁克 140公里
前往滨湖采尔-卡普伦搭乘缆车来到海拔3000米以上基兹特因霍恩冰川观景平台,欣赏阿尔卑斯山的壮丽景色。之后前往位于2000米高的群山间的滨湖采尔湖游览休憩。随后前往茵斯布鲁克,游览黄金屋等。
DAY12:
茵斯布鲁克--新天鹅堡120公里--奥伯阿尔梅高50公里--慕尼黑90公里
前往世界最美城堡-新天鹅堡游览,迪斯尼乐园的“仙境”就是以此城堡为蓝图建造的。随后驱车拜访山林风情小镇-奥伯阿尔梅高,之后前往慕尼黑入住
DAY13:
慕尼黑--北京
早餐后参观慕尼黑新市政厅,聆听得官最大的木偶种报时,之后参观宝马世界,中午品尝德国啤酒和猪肘餐。随后赶往机场,乘机飞往北京。
DAY14:
到达北京,返回温暖的家
此次出行,计划已久,大阅兵之后离京秋游,无奈出师不利,首先欧洲出现难民危机,形式还日益严峻,很是担忧影响行程,旅行社说问题不大,到时候会根据情况调整,保证大家的安全和旅游项目顺利完成。
一大早我们赶到首都机场准备启程,不想收到机场通知,由于德国飞行员大罢工,我们的航班无法起飞,大家很是郁闷,资本主义国家太可恶,实在太不行话,说罢工就罢工,白白等了一上午,还好中午得到通知,国航给我们单独加飞一班飞机,太给力了,祖国万岁!!!
不过无法飞第一站的德国的法兰克福,要改飞瑞士日内瓦,然后转机法兰克福。
早上出了这么大变故,大家都很烦躁,改换机票时争抢吵闹,许多人也都比我岁数大,我没有和大家争,基本上是最后拿到了换乘机票,下午上了飞机,由于加开的航班,飞机上人非常少,只有我们这个旅行团的人,相当于专机前往,我们都可以躺下睡,享受了头等舱待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晚上抵达瑞士日内瓦,迅速过关,转机法兰克福,这一折腾,飞机多飞几小时,不过也算是来过瑞士了,呵呵,多去了一个国家。
匆匆上了日内瓦飞法兰克福的航班,待遇真不错,我们四个最后拿到机票的人,都坐在了前排,争抢机票的人坐在了后面,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小飞机,被我们团坐满,飞机虽小,待遇真好,这是我吃过的最好的飞机餐,有精致的沙拉,甜点,牛肉,香软的面包,还有白葡萄酒,当时太饿了,也忘了拍照。下飞机是我还和团员们称赞今天吃到的飞机餐,这时才知道,只有我们四个享受了头等舱的餐食,其他人都是只有一个汉堡,哈哈,我心里暗自窃喜,谁让你们抢机票的,看来好人有好报的
罗马广场
欧洲中世纪时期修建的,法兰克福唯一保留着中古街道面貌的广场。
美因河上桥梁众多,铁桥是最出名的一座桥,桥上有很多情人锁。桥上也是一览美因河两岸新城和老城风光的最佳场所。
维尔茨堡
德国中南部城市,濒美因河,市内多古迹,有中世纪建造的美因河桥等,还拥有众多巴洛克风格建筑物。有维尔茨堡大学,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95年在此发现X射线。
维尔茨堡宫
位于法兰克福和纽伦堡之间的河谷盆地里,四周山峦起伏,是德国最大、最宏伟的巴洛克式王宫之一,建于18世纪。周围有绚丽多彩的花园。这所华丽的巴洛克式宫殿,当时是维尔茨堡主教兼大公的府邸,包括宫殿、花园。这座号称“万宫之宫”的建筑平面呈马蹄形,长宽各为175米和90米,两翼有环绕两个庭院而建的宏大侧楼。其中主楼三层,配楼两层。主楼有大理石雕刻装饰,突出的门厅朝向花园。侧楼中央部位正面也有椭圆形大厅,这些大厅属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十分庄重,但又明显受法国建筑的影响
纽伦堡—是一座充满中世纪风情的生机盎然的大都市 。
老城里的哥特式教堂、浪漫的半木结构房屋和惬意的广场营造了一种难忘的氛围。
相较起捷克众多以建筑或中世纪古迹闻名的城镇,皮尔森(Plzen)显得与众不同,它是西捷克州的中心都市,以汽车工业及啤酒制造业闻名,捷克3大名酒之一的啤酒发源于此、东欧知名汽车品牌“SKODA”制造厂也设在此地。世界最高级的蛇麻草( 酿啤酒的香草)原产于捷克,而捷克人民的啤酒消耗量更胜德国,为全世界第一。捷克最畅销的啤酒,是皮尔森啤酒。皮尔森啤酒有捷克三大名酒之称,所以到捷克的皮尔森 ,即是该啤酒的产地,一定不可以错过前去皮尔森啤酒博物馆参观,窥探一下皮尔森的酿酒世界。
离开德国,前往捷克,在大巴上随拍大路两边的农田
挺有意思,花草做成的日历
这个黑色外观的酒店看起来并不显眼,但据说是一个非常高档的酒店,供明星大腕,各种大佬们居住
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温泉古城卡罗维发利,可以沿着12个温泉逐一走过,边赏景致边品尝泉水
卡罗维发利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以西约120公里处,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夏季凉爽,是旅游、消闲和避暑的好地方。这里的温泉资源十分丰富,矿泉水从地下2000多米深处喷出。城内有几十个泉眼,每个泉眼喷出的泉水温度都不一样,最高者达72℃。由于矿泉水中含有30多种矿物质,可治疗消化器官和新陈代谢紊乱等疾病。热矿水,同样是一种价值很高的重要矿产资源。卡罗维发利,像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中国五大连池和俄罗斯矿水城一样,属于典型的热矿水类矿业城市。
导游出发前就告诉大家,自带水杯,这样可以免费接矿泉水喝,否则就要买景点的温泉杯接水。
“卡罗维发利”这个名字译成中文,实在太难发音了,我始终也记不住,念不出。据导游介绍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喜爱打猎的捷克国王查理世到此狩猎时,一只小鹿被国王射伤,跛着腿逃去,国王策马紧追,追小鹿的猎狗跑入山下泉中,国王感到温热的泉水涌出,命御医对泉水进行化验,结果证明泉水对治疗多种疾病有奇效。为此,人们在山上为矿泉的第一个受益者——小鹿竖起一座雕像,小城也有了“卡罗维发利”的名字,即“查理温泉”的意思。
我拿着杯子逐个接水品尝,味道比较冲,类似苏打水那种感觉。。。不是我们崂山矿泉水的感觉,这里由于矿泉水能够治疗疾病,每年都有数量众多的游人来此疗养旅游,其中大腕明星不少,我在这里游玩的时间比较充裕,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拍照,走累了,有各种矿泉水接着喝,,还是中国人喜欢的热水。。。。
我们沿着河边走,周围是各具特色的别墅,据说很多俄罗斯的富人在这里,捷克也是一个很富裕的国家,人均收入很高。
这里的别墅错落有致,很多都有着彩色的外墙,窗户上还点缀着鲜花,看起来赏心悦目。
在这里可以用杯子接泉水
在这里可以用杯子接泉水
街边的商店
街边的商店
教堂
室内喷发的温泉,散发着硫磺的味道,很多人在这摄影留念
接温泉的点
酒店
布拉格老城区的一些偏僻宁静的街巷迄今依然保持着中世纪的模样,街道用石块铺成,街灯是古老的煤气灯式,
许多房屋带有宗教色彩的壁画。 老城中心的老城广场已经存在900多年了,是群众集会的场所。广场上的老市政厅,建于1338年,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广场南面有名的卡罗利努姆宫,它是查理大学最古老的建筑物。
来到这里你有没有走入中世纪的感觉呢
在等候观看天文钟整点报时的时候,恰巧看到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他们很是甜蜜欢喜
鸟瞰布拉格的建筑
布拉格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内拥有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从罗马式、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到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其中特别以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建筑占优势。布拉格建筑给人整体上的观感是建筑顶部变化特别丰富,色彩极为绚丽夺目,多为红瓦黄墙,拥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的美称,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徐静蕾执导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就是拍的一部发生在这里--世界浪漫之都布拉格的爱情电影,电影很有浪漫怀旧气息。
这个建筑的外墙,看起来有凹凸感,但其实是画出来的,强体表面是平平的
教堂的彩色玻璃窗
忏悔的地方
圣维塔大教堂位于维而塔瓦河西岸的布拉格城堡内,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标之一,建筑将近700年,圣维塔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有“建筑之宝”的美誉,除了丰富的建筑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与辞世后长眠之所。大教堂的尖塔高耸入云,属于典型的哥德式建筑,大门上的拱柱等装饰都很华丽。布拉格王室的加冤仪式在此举行,以往王室的遗体也安葬于此,这里还保存着国王的王冠和加冕用的权杖。
黄金巷是布拉格古堡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卡夫卡曾居住过的22号,是一家小巧可爱的书店,也贩售卡夫卡的作品集。 黄金巷在圣乔治教堂与玩具博物馆之间,拐进一条小巷后到了这个小屋林立的黄金巷,宛如童话故事内的小巧房舍,是布拉格最诗情画意的街道。黄金巷原本是仆人工匠居住之处,后来因为聚集不少为国王炼金的术士,因而有此名称,在19世纪之后,逐渐变成贫民窟。 20世纪中期重新规划,将原本的房舍改为小店家,每家商店内可看到不同种类的纪念品和手工艺品。
设计独特的天文钟一到整点就会有耶稣十二门徒的木偶轮流出来报时,同时下方的死神还会牵动铜铃。整个过程以雄鸡的鸣叫结束,十分有趣,每到接近整点,都有许多游客聚集于此等候观看聆听
德国也很美,只可惜古建筑基本上被炸毁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基本上都是重建的。
布拉格的古迹保存得非常好,几个世纪的风采依在,如果有时间,值得在这里多住些日子,慢慢欣赏。
克鲁姆洛夫的城堡是波希米亚地区仅次于布拉格城堡的第二大规模的城堡,这座中古小镇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13世纪的中世纪建筑在这里随处可见,每家每户都像是一个小花园,木桥连接起伏尔塔瓦河两岸的小城。小镇的游人和布拉格比起来并不算多,湛蓝的天空与轻柔的白云使小镇如梦如幻,美得令人窒息。一切让人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透过城堡围墙的石窗向外望去,城堡外的小镇景色和石窗联成一体,很像一幅油画,挂在墙上
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周末的早上,市里十分安静,市中心见不到几个人,商店也不开门,只有教堂里有人做礼拜。
斯洛伐克是个很有意思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1918年10月28日,斯洛伐克和捷克一起组成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3月,捷克斯洛伐克被纳粹德国占领,1945年5月9日,斯洛伐克在苏军帮助下获得解放。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开始全面执政。1960年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政局开始发生变化,捷克共产党失去政权,之后,斯洛伐克的分离倾向日益明显,1992年通过全民公投,1993年1月1日斯洛伐克宣布脱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史称“天鹅绒分离”(Velvet Divorce)。
嘻嘻~ 这家伙在地上干嘛?
据说,他太色,从下水道钻出来趴在地上偷看女人的裙底
黑死病纪念柱,650年前,黑死病在整个欧洲蔓延,这是欧洲历史上最为恐怖的瘟疫。据估算,当时在欧洲、中东、北非和印度地区,大约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的人口因此死亡。
这场灾难在当时称做黑死病,实际上是鼠疫。鼠疫的症状最早在1348年由一位名叫博卡奇奥的佛罗伦萨人记录下来:最初症状是腹股沟或腋下的淋巴肿块,然后,胳膊上和大腿上以及身体其他部分会出现青黑色的疱疹,这也是黑死病得名的源由。极少有人幸免,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在3天内死去,通常无发热症状。
游览东欧国家,几乎在各大城市都能看到黑死病纪念柱,但一般不和这些纪念雕塑合影,可能不吉利吧
圣安德烈市
是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郊外约三十公里处一个小镇,中国人译音叫小镇为“山丹丹”
进入眼帘第一处风景便是一排古老的欧式建筑,这些带着塞尔维亚风情的老屋,现在大多是一个个独具特色的餐厅和咖啡馆。可能是被过度商业开发,各种店铺、画廊林立,卖的商品基本雷同,可以说逛一家店等于百家(纯属个人观点)。有点像我国过度开发的古镇,不过小镇风情依然优雅。
多瑙河从小镇的东边流过,我和同伴坐在河畔边晒晒太阳,发发呆,感觉很好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
1950年代,陈佩斯的父亲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随中国青年艺术代表团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访问演出,十分喜爱风景如画的这里,正逢陈佩斯的哥哥出生,为了纪念这一时刻父亲陈强将大儿子取名为陈布达,而数年后二儿子出生则取名“佩斯”。
布达佩斯原是隔多瑙河相望的一对姐妹城市——布达和佩斯,1873年这两座城市正式合并。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是多瑙河畔座落着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被誉为“多瑙河明珠”
远近驰名的英雄广场上高高耸立着多组匈牙利历代伟人的群雕,既有历代皇帝的人像石雕,也有为国为民作出过巨大贡献的英雄人物的雕像。群雕是为纪念匈牙利建国1000周年而修建,造型精美,栩栩如生。
渔人堡位于马提亚教堂里侧,是一座两层的白色建筑群,融合了新哥特、新罗马式以及匈牙利当地特色的建筑风格,面朝多瑙河和国会大厦;与国会大厦和歌剧院齐名,被评为匈牙利令人印象最深的杰出建筑群。尖顶的5个小圆塔和主塔尖之间以回廊链接,充满童话色彩。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多瑙河,还可以俯瞰整个佩斯城,因此,渔人堡终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前来驻足。
布达佩斯有“多瑙明珠”的美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珍贵的世界遗产之一,曾经被法国人评为“世界上最安静的首都”。登上雄踞在多瑙河畔的盖莱特山,布达佩斯景色一览无余。河西是布达,平缓有丘陵蜿蜓起伏,;河东是佩斯,一望无垠的匈牙利大平原在这里发端,布达和佩斯自1875年合并已有120多年,但仍保留着各自风貌。
我们在这里的游览时间还不到一天,十分遗憾,布达佩斯的景色很美,但是城市管理还比较落后,古迹的保护比随后去的奥地利差距很大,这些和我国有些相似,曾经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忽视了环境古迹的保护,像北京一样,很多古迹分给了老百姓居住,不修缮维护,显得破败凌乱。酒店的设施和管理也比较差,吃饭没秩序,哄抢,这在欧洲也是唯一遇到的。
我们参观匈牙利的时候正值匈牙利对难民态度强硬,招致德国等国反对的时候,我想你来过匈牙利就能够理解他是实在不能再接收难民,管好自己的路还十分任重道远
河畔岸边会看到许多鞋子,据说是为了纪念当年被投入河里的犹太人,照片质量差一些,因为是隔着大巴车的玻璃拍的,这里没有安排时间下车观赏
国会大厦是布达佩斯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欧洲大陆第一大国会大厦(欧洲第二大)。国会大厦建于奥匈帝国时期,位于Kossuth lajos square广场,面向多瑙河,建筑式样模仿了伦敦国会大厦,由建筑师Imre steindi所设计,采用当时流行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把众多垂直细长的元素与尖塔融入了整个建筑中,成功塑造了许多当时重要公共建筑的新样貌。大厦共有691个房间、会议室和大厅,27个门,楼梯总长达20多公里。国会大厦主要的厅室里装饰着匈牙利历史名人的肖像和雕塑以及巨幅壁画。红色拱顶下是圆顶大厅,重大的会议和庆典都在这里举行。
在维也纳品尝特色的猪排餐和黑色林蛋糕,猪排烤的很可口,外焦里嫩,味道不错,就是分量太大了,我只吃了一半,有些浪费,黑森林蛋糕,口感香甜,有着浓郁的巧克力和奶油的味道。
告别匈牙利,去往奥地利,这次游玩的重点主要是捷克和奥地利,其他三国都是一带而过。主要的城市是布拉格和维也纳,在去维也纳的路上还遇到波折,走到一半得到通知,匈牙利和奥地利之间的边境关闭,不得不又返回到斯洛伐克,从那里进入奥地利,傍晚时分才感到奥利利维也纳,今晚是去维也纳金色大厅听音乐会,这个是一个自费项目,团里大约一半人参加,现在旅行社不强制消费,不看的人也都安排好回酒店休息。
金色大厅,全称为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这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维也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厅之一。
金色大厅由T·冯·汉森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维也纳交响乐团每音乐季的每季度至少在此举办12场音乐会。金色大厅共有1744个座位,300个站位。金色大厅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常驻地。
宋祖英是第一个中国歌唱家到金厅开个唱的。
金厅官方邀请第一个中国钢琴家:郎朗,2005年6月15日,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出。第二个金厅官方邀请钢琴家:李云迪,2006年10月18日,与维也纳交响乐团合作,指挥法比奥·路易斯。
夜晚的金色大厅,金碧辉煌,十分壮美,第二天我们又来到这里,拍了白天的金色大厅,和夜晚感觉完全不同,我更喜欢夜景。
美泉宫是坐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西南部的巴洛克艺术建筑,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如今是维也纳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美泉宫及其花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奥地利哈布斯堡正室的避暑皇宫,又称“美泉宫”,位于首都维也纳西南部。美泉宫得名于一眼泉水,这里原是一片开阔的绿地。有一次,马蒂亚斯皇帝狩猎至此,饮一泉水,心神清爽,称此泉为“美丽泉”。1743年,玛丽姬·特蕾西亚女王下令在此建宫,这里便出现了气势磅礴的宫殿和巴洛克式花园。面积2.6万平方米,仅次于法国凡尔赛宫。
美泉宫共有1441间房间,其中45间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整个宫殿是巴洛克风格的,但是其中有44个房间是洛可可风格的。美泉宫虽不能和凡尔赛宫相比,但依旧显示出了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气派。宫殿长廊墙壁上是哈布斯堡皇族历代皇帝的肖像画以及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16个儿女的肖像。
皇家花园
美泉宫背面的皇家花园是一座典型的法国式园林,硕大的花坛两边种植着修剪整齐的绿树墙,绿树墙内是44座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园林的尽头是一座“海神泉”,向东便是皇宫名称由来但却不很起眼的“美泉”,美泉的正对面是一片人造的罗马废墟和一块方尖碑。美泉宫的最高点是凯旋门,海神泉的西侧是动物园和热带植物温室。美泉宫内的中国陶瓷不可胜数,据专家统计,其收藏的成对的中国瓷器数量为除中国本土外最多的。
奥地利是一个典型的欧洲国家,和八个国家相邻,邻国有德国、意大利和匈牙利等,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
去奥地利旅游有三宝,分别为莫扎特、茜茜公主和施华洛世奇。
第一宝,莫扎特。众所周知,他是才华横溢的音乐大师,享誉全世界,这样一位天才的音乐家就出生在奥地利。他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为人类的音乐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莫扎特的故居,几乎是所有到奥地利旅游的人的必到之地。昨天在金色大厅已经欣赏了莫扎特的经典乐章,之后还会去参观他的故乡。
第二宝,茜茜公主。电影茜茜公主的全球热播,也让茜茜公主走进了千家万户。每一个到奥地利的游客,都想探访一下茜茜公主生前的足迹,到一些她曾经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去参观茜茜公主居住富丽堂皇的美泉宫,内部非常华丽。可惜里面不允许拍照,无法分享给大家了,有机会亲自去看看吧。
第三宝,施华洛世奇。他是水晶饰品的发明人,现在水晶产品已经大行于世,为世人所喜爱,这个发明者也成了很多人追捧的对象,跟他有关的地点和物品,也成了奥地利旅游的三宝之一。这个旅行社安排我们采购,价格还是比国内便宜不少。
百水公寓——建于1977年,起初是维也纳市政府为低收入家庭建造的福利房。该建筑中没有一条直线,无论是地面还是墙壁,都是起伏不平的。每个窗户都有不同的形状,屋顶上没有瓦,而是草坪,树木从阳台里长出来。百水先生自称这是一座自然与人共存的建筑。
作为奥地利最古怪的艺术家之一,百水先生拒绝理论,相信感官领域,一生排斥直线和刻板,厌恶对称和规则。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装饰艺术风格:抽象的如梦境一般的画面、明亮艳丽的色彩,令观者仿佛进入了童年记忆里的童话世,有时近乎天真幼稚,有时又给人离经叛道的疯
百水先生设计的建筑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窗户的外型都是不重样、不规则。因为他相信,只有这种不同款式、不同色彩的设计,才能让窗户在建筑中“跳起舞来”,才能营造出健康、有生命力的建筑。
告别维也纳,我们乘车前往瓦豪地区,在那里乘船游览多瑙河。瓦豪地区指的是梅尔克到克雷姆斯这一段30公里的多瑙河流域。多瑙河由西向东缓缓向前流着,沿途有着许多充满神奇色彩的古堡和废墟,古老小镇和村庄,还有一片片葡萄园起伏连绵。瓦豪地区是奥地利主要葡萄酒产区,多瑙河畔酒馆、酒窖林立。该地区拥有完整的自史前时期演化至今的各时期的历史痕迹,拥有众多的历史古城和修道院。瓦豪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乘坐多瑙游船游览,更其味无穷。
多瑙河在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二长河。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黑林山的东坡,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在乌克兰中南部注入黑海。它流经9个国家,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施特劳斯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给人太多的遐想,但是我们这个时节看到的多瑙河不是蓝色的。有人作过统计,多瑙河的河水在一年中要变换8种颜色;6天是棕色的,55天是浊黄色的,38天是浊绿色的,49天是鲜绿色的,47天是草绿色的,24天是铁青色的,109天是宝石绿色的,37天是深绿色的。看来我们看到的还是比较漂亮的“草绿色”
在瓦豪风景区,中午时分,我们下船去往梅尔克用餐,中午在一个很有情调的餐厅吃了一顿西餐,餐后参观了梅尔克大教堂,然后在小镇里闲逛,十分惬意。
瓦豪是奥地利极为令人兴奋和引人入胜的葡萄酒产区之一。我们在这里品尝了红酒,鸡排,黑森林蛋糕。
梅尔克修道院高居山顶,俯瞰多瑙河,庄严地耸立于优美风景之中,无论是乘车还是乘船从老远就影人眼帘。修道院堪称巴洛克式建筑的杰作,由雅格布·普兰陶尔在1702年至1738年间建造。穿过主教庭院,游人可以登上装饰豪华的皇帝台阶,沿着长约200米的长廊前行。长廊两边挂着奥地利统治者的画像。接下来可以看到图书馆,图书馆顶上是保尔·特罗格绘制的壁画,整个图书馆藏书9万余册。从修道院的平台上俯瞰多瑙河壮观之景,尽收眼底。
晚上赶到林茨,在这里住宿,林茨是奥地利北部城市,多瑙河上游最大河港。
哈尔施塔特镇位于哈尔施塔特湖湖畔,这里气候温暖,一年四季都适宜旅游。这座在险峻的斜坡和宝石般翡翠的湖泊间伫立的湖畔小镇,到处可见童话般清幽美好的住宅。海拔3000多米的山峰和清澈透底的湖泊,把这个地方变成了人间天堂。住在临湖的庭院旅馆,推窗见湖,遥望湖上泛起清烟,仿佛来到人间仙境。因此这里又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小镇“
哈尔施塔特镇位于哈尔施塔特湖湖畔,这里气候温暖,一年四季都适宜旅游。这座在险峻的斜坡和宝石般翡翠的湖泊间伫立的湖畔小镇,到处可见童话般清幽美好的住宅。海拔3000多米的山峰和清澈透底的湖泊,把这个地方变成了人间天堂。住在临湖的庭院旅馆,推窗见湖,遥望湖上泛起清烟,仿佛来到人间仙境。因此这里又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小镇“
木屋小镇
哈尔施塔特湖清澈透底,在高山峡谷之中,像一条宽阔的绿色绸带。一排排临湖而建的木屋,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木屋与中国江南民居非常相似,但墙壁、窗户、阳台等都采用木头做材料。为了不同于别家,每家每户还会在屋形、色彩上表现自己的风格。由于处于湖边,每户人家还在临岸的水中建有木船屋,专门停靠自家小木船或游艇,作为交通工具。
上了岸,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的居民似乎个个都是艺术家。每户人家的木门全打开着,里面展示并出售他们自制的各种手工艺品:麻线编的装饰品、民族娃娃、各种陶制品……当然,最多也是最吸引人的要数木雕艺术品了,有可爱的动物卡通造型,也有现代感十足的生活物品,还有名人的雕像等。
走在狭长的小镇上,还能时不时看到各种各样的木头路标。在一个路口,一块木牌上刻有三个箭头,上面写着路的名称;一家旅馆在附近的墙上挂着一个男人在床上呼呼大睡的木牌作为路标;一家饭店索性在外墙装饰着木头做的鱼头,告诉游人千万别错过美味;而学校、公司等也都有各种木头标牌。
小镇居民爱木头的,每家每户门口还堆着劈好的木条,码头、车站也都用木头建造,教堂选用木雕装饰,还有各种木工学校。
世界上最美的湖畔小镇在哪?奥地利哈尔施塔特。这个远离尘嚣依山傍水的清幽小镇,仿佛降临人间的世外桃源。
自1997年哈尔施塔特被列为联合国世界遗产后,游人就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虽然小镇热闹了不少,但幸运的是,来了又去的游人没能影响小镇本身淡泊静雅的气质。对于一个旅游城市来讲,能作到平衡是很不容易的,过犹不及,很多商业气息过热的城市都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哈尔施塔特,希望是那个幸存者,舍不得被打扰。哈尔施塔特的民居多数是木质尖顶的,依山而建,很有情调。你可以坐在民居前或是荡舟湖水中,在阳光下静静地感受哈尔施塔特那份慵懒。在这里,你无论从哪个角度,随手一拍,都是一张明信片。
鹰巢
是希特勒私人城堡-又称鹰堡,位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贝希特斯加登附近的阿尔卑斯山脉,海拔1881米,是1938年马丁·鲍曼下令建造,作为希特勒50岁生日贺礼的一座别墅。经过“伟大、气派、诡异”的设计,又经过13个月及6000多名工人的紧张施工,1939年鹰巢及配套设施终于完工。
希特勒将其用作款待重要客人之用。希特勒来过“鹰巢”约10次,大部分停留都未超过30分钟。1945年,盟军对“鹰巢”进行了轰炸,但并未受到损坏。今天,“鹰巢”已经成为的游览的地方。
鹰巢隧道入口,一条配有滚梯的124米长隧道横在眼前。隧道直接从坚硬无比的花岗岩中凿穿,相当气派,但同时也有一股阴森之气。走进隧道,顿时觉得阵阵寒意,比外面温度低了很多。
突然间,一个金碧辉煌的大厅呈现眼前!原来,这是可容纳53个人的奢华电梯,乘坐它登上城堡仅需41秒。走进电梯后就不允许拍照了。接下来,感觉走入了时间隧道,脑海中闪现着二战影片中阴森恐怖的德军指挥部。。。。。
从山顶上往下看,下面墨绿色的深林更壮观了
鹰巢是美国人最喜欢的景点,特别是到过欧洲战场的美国大兵。当年,联军的空军轰炸了该地,只有鹰巢保留了下来。大兵们不但喝光鹰巢内希特勒窖藏的葡萄酒,还把带有第三帝国徽记的银餐具“打包”邮回美国当结婚礼物……
1923年希特勒来到上萨尔茨堡山,深深地迷恋上了贝希特斯加登的山湖景色。希特勒上台纳粹掌权后,建造了这座简单的夏季避暑小屋,在这里可以一览贝希特斯加登的阿尔卑斯山风光。
实际上,在二次大战结束前,德国人很少有人知道这座“领袖”的别墅,直到德国被盟军占领,媒体才公开此事。至于“鹰巢”的名字,则出自一位闻名世界的英国记者瓦德·普理斯的战后详细报道。他将鹰巢称之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并给它取名为“鹰巢”,想必是因为第三帝国的国徽是一只老鹰吧。 鹰巢确实险峻壮观,但是想起凶残可憎的希特勒,让人们唾弃,总有一种阴森感,鹰巢顶上看不到雄鹰,我拍下来的照片,险峻的鹰巢上空盘旋着乌鸦。
从这张图片上可以看出当年,作战指挥部的气派,现在已经改为餐厅,参见上面的图,旁边的那张图是希特勒和他的情妇爱娃在鹰巢的照片,他们就是站在我们现在拍照的位置。
墨索里尼送给希特勒的红色大理石壁炉。
以前的指挥部,现在改为餐厅,所有关于当年的物品,都被扔了出去,看不出当年的痕迹,德国在这一点远远比日本强,他们深刻反省二战所犯下的罪行。
展览中心的墙上挂着屠杀犹太人的照片,屋子里回荡着大屠杀幸存者的录音,展厅内肃穆的气氛与屋外的田园风光形成了鲜明对比。展览中心负责人林达·普夫尼尔说,游客们在欣赏贝希特斯加登美景的同时,必须牢记纳粹在这个山谷里所犯下的罪行,正像涂鸦者在地下掩体的墙上书写的那样——“永远不要重蹈覆辙”。
萨尔茨堡是继维也纳、格拉茨和林茨之后的奥地利第四大城市。萨尔茨堡位于奥地利的西部,是阿尔卑斯山脉的门庭,城市的建筑风格以巴洛克为主,据史料记载,萨尔茨堡是现今奥地利管辖地域内历史最悠久的城市。
萨尔茨堡是音乐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暂生命中超过一半的岁月是在萨尔茨堡度过的。萨尔茨堡也是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的故乡,1965年,好莱坞电影《音乐之声》在萨尔茨堡与其附近的山区拍摄,影片获得了同年10项奥斯卡提名,最后获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和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在内的5项,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影片之一。下面几张图就是《音乐之声》的拍摄地点。绿树成荫的园林和千姿百态的喷泉,把萨尔斯堡打扮得格外美丽。
市区面积不大,但教堂众多,美丽的萨尔斯河把萨尔斯堡分成新城、旧城两部分。河岸两边坐落着各具特色、历史久远的尖塔教堂和修道院,非常适合徒步漫游。不巧的是,来到这里赶上了个阴雨天。
萨尔茨堡粮食街上世界上唯一不同的麦当劳招牌
麦当劳的标识大家都知道:一个红色的大M!但在萨尔茨堡大街上麦当劳改为铁艺标识。
萨尔茨堡的粮食街是当地最有名的街道,游客必到之地。窄窄的街道两旁都是餐厅、特色店铺以及咖啡店。这条街最有名的可以说是挂在每一间店铺门口墙上的铁招牌。它们都是独一无二、风格各异,充满艺术设计的味道。据说他们全都来自一个铁匠之手,每一家新来的店铺都会到这个铁匠那儿定做一个自己的招牌,连大名鼎鼎的麦当劳也不能搞特殊,必须遵从了这里的文化传统,把那种通行于世界的、红底黄字的商标——大“M”,缩成小小的,镶在一个具有本地特有的古色古香的铁艺招牌中。
入乡随俗,很多游客来到这里还会专门找到这个与众不同"M"字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