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之安徽篇:歙县徽州古城

作者:远方诱惑 显示图片

2015年8月26日下午1点多,我们上高速,往黄山市方向,不远过了浙皖省界,到了歙县出口,由于当天还有时间,临时决定在此下路,去徽州古城。下高速后沿着路标前行,但瞅着,还是枉绕了一圈,才看见古城,景区周围是一座封闭的城墙,最初,我们以为古城内要收门票,所以将车停至景区停车场,径直到窗口买票。景区票价100元,半票50。购票后由一位导游带领我们四人进入古城,我们询问是不是另外收费,回答不收,免费导游,这还是第一次遇见。也不,以前曾经有免费讲解的情况,往往是一个陷阱。
进城时才知,古城并不收门票,只有进入景点才收,不过,买票后由导游带领讲解,而且,门票还包括渔梁古坝,也有必要。如果不看景点的朋友,直接进入古城游逛即可。
徽州古城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徽城镇中心,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国家5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内有许国石坊、许国相府、南谯楼、阳和门、徽州府衙、徽园以及斗山街等府城街巷,还有江南都江堰渔梁古坝,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渔梁街等,是展示和体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实物建筑,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汉族文化特色。歙县徽州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不过,还有一种说法,另一座古城应该是我们家乡商丘古城。这里姑且各表其说。
导游带领我们先参观徽州府衙,府衙是宋绍熙年间建筑,州衙曾毁于大火,随后重建。明初,卫国公邓愈改为行枢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复为府治。之后,正统、崇祯曾两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最近的一次大修约在道光末年,至今仍保存着二堂。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筑规制,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规制”的模式在原地址对徽州府衙进行了修复。徽州府衙总占地面积2.4公顷,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二堂、知府廨组群,整体建筑气势雄伟,规模庞大,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
进入府衙,大堂上正在演出衙门过堂,围了许多游客,三五分钟演出结束,纯粹为应景之剧。随后导游带领我们在庭院走了一圈,说了什么,一概不知。我只管拍照,还紧赶慢赶,跟不上导游。我是最不习惯跟着导游走,她一般不留你拍照的时间,依着自己事先设计好的套路,按部就班,按时掐点,完成既定任务即可,还往往忽略许多必看的景点,让人膈应。所以,我们一般的方式是慢慢走,细细看,认真拍,随意转,体现自由开放的理念。
出了府衙,我们过了阳和门,来到许国石坊,进入旁边的一个小巷,在这里参观一个徽班进京前的场所,那里古建筑上的木雕和砖刻很有年代。
然后导游带领我们去了斗山街,这里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徽州古城的原貌,有明清的建筑群,是游览徽州古城的必到之处。
匆匆的行程,导游完成任务,让我们填写了评价单,与我们告别。后来才知还是有一个徽园没有光顾,据说也是古城的重点。之后,我们在街上简单逛逛,出古城开车前往渔梁古坝。
渔梁坝在徽州古城南约两公里的渔梁镇,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据考证,早在隋朝,人们就曾在此垒石为坝,现在的古坝为明代重建,有明万历三十三年修坝记事碑可考。
渔梁坝也要检票,还是由一个导游带领免费讲解,这一点作为一个想了解历史典故和渊源的游客来讲还是不错,之前顾虑免费导游的猫腻,并不存在。
古坝上的河水并不丰沛,大块的坝石裸露在外,人们行走在上面,很有沉重的历史感。现在坝的水利功能不知是否仍在发挥,但是它的旅游功能却在放大,这大概是古人从来没有想到的。
离开渔梁,已是下午4点半左右,我们驾车走省道直接到达黄山市区,入住事先预订好的汉庭前园南路店,大床房119元。晚上,在附近吃过晚餐,回酒店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