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缘于独具特色(资兴高椅岭、小东江之行)

作者:峰子 显示图片


        拂不去那一缕雾锁孤舟的清雅情怀,九月初,随当地户外俱乐部踏上了前往湖南资兴之旅。也许是“9.3阅兵”的气场仍存,“阅兵蓝”从帝都辐射到了千里之外的三湘大地。晴好的天气加上较大的温差,东江晨雾如愿出现,让亲历此景的我们不能忘却,也算是了了一个小小的心愿。


        相对而言,前往资兴的交通还算便利,坐火车的朋友可以在郴州站下,郴州火车站到资兴市区约37公里左右。资兴市区到小东江约10公里左右,到杨冲(高椅岭景区)约11公里左右。如果自驾或包车的朋友,从北面来的,可以在五里牌出口下,出口到资兴市区20公里,到杨冲17公里,从南面来的,可以在郴州出口下,出口到资兴市区33公里,到杨冲27公里。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安排中转点。如果是高椅岭和小东江两个景点都去且驾车的朋友,可以把中转点设在资兴市区,资兴市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干净,连落叶都很少见,要做到这样确是不容易,市区的璟江花园酒店还算不错,价格能够接受。如果侧重小东江的拍摄,则毫无疑问小东江景区是最佳选择。


        前往小东江的朋友,大都慕名东江晨雾而来,拍摄雾漫小东江自是重要内容,依我的判断,拍摄小东江有个24-70的变焦就差不多了。此行我只有一个25的定焦和一个80-400的长焦,主要用25拍摄,有点力不从心,回来对图片进行了裁剪。


高椅岭——养在深闺人未识

    郴州是丹霞地貌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所辖已经开发的有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和便江风景区等。相对而言,高椅岭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在出发之前,自己只知道去小东江,对高椅岭未有半点了解,在途中才知道还有一个高椅岭的行程。猜想随同户外爱好者来,一般是还未开发成形的景点,属于找自虐性质的。按照事先联系,我们定在高椅岭村的村长家吃午饭。离开郴永大道,前往高椅岭村的途中,22座的客车在山路上左冲右突,体验了一把惊险与刺激,更多的还是紧张,山路只能容一辆汽车行驶,遇到会车,必须得倒车找到合适的地方,还有那个可恶的手刹,必须得下车找石头…走到水泥山路的尽头,便是高椅岭村村委——村长家——用餐地。等待用餐过程中,顺便参观了一把这默默无闻而又大名在外的村委,NB的是发现了一辆35座以上的大客车停在了院子里,难道是扛上来的?佩服之极!膜拜!


        午饭过后,差不多下午两点了,屋外白色的阳光把景区烤的发青、发灰,一班人临时决定在村长家玩扑克牌,当然玩牌的成本确实有点高,驱车500公里,历时6个多小时。三点半,村长引导我们到前往高椅岭的岔路口,开始了登山。其实高椅岭落差估计不会超过百米,村长家已经在山腰之上了,用走上山顶应该更恰如其分。穿过一片灌木林,映入眼帘的便是两道山梁,中间是自然形成的一道沟壑,从第一道山梁走上第二道山梁,可见山下碧绿的湖水。丹霞山貌,再配上一汪清潭,这就是高椅岭的独特之处。












        随着阳光不断西斜,进入景区的人也在不断增加,其中不乏大批的摄影爱好者,有使用航拍飞行器的,从空中传回的图像更加震撼,引来大批围观者,还有大量的佳能、尼康围剿着一位红衣美女,一顿狂拍,自己也去蹭拍了几张。



        过了第二道山梁,经过一个没有台阶的斜坡,在这里往东,可以远眺来时的公路,往西看这两道山梁给人感觉像把椅子,我猜高椅岭名字恐怕就是由此而来。继续往东,是一个长的缓坡,快到山脚,立有一个未使用的大门,估计这里便是景区的正门,此地名曰杨冲。


        就在大家准备在山坡上拍合照的时候,发生了一幕令人拍案称奇的事情,一条白色的萨摩耶犬从大家的身后悠闲穿过,我原想等它离开后再拍,就在这时,这条灵犬站在大家的旁边不走了,一回头,貌似要一起合影,我按下了快门,获得了这张不可复制的照片。



        从石板冲下郴永大道,经高椅岭村登山,到杨冲下山上郴永大道,走过这一圈,发现最佳的线路便是杨冲上再原路返回,路程更短,最重要的是更加安全。


小东江——撒下去的是一张渔网,提上来的是一个产业

    从自己内心来说,高椅岭只是此行的一个前奏,高潮部分应该就是小东江了,尽管小东江的片子已经非常的烂俗了,可还是抵挡不住那一缕晨雾的诱惑,至少给人的画面感是很舒服的。


        不曾了解小东江景区的发展由来,在此大致猜测一下吧:在过去的某个时期,因为修建水电站的缘故,东江湖的水位不断上升,湖水与当地地貌和温度变化结合,形成一个独特的景观,早晨和傍晚多有雾气。某一天被户外爱好者发现,拍了一些照片,这些照片被专业摄影人士发现,通过当地政府的介入进行专题采风,拍出了更加震撼的片子,这些片子不断流传,引来了更多的摄影爱好者,爱好者的照片成几何级的扩散,通过这些照片的宣传,引来了更多的游客,前来一睹小东江晨雾风采,当地旅游商家发现了这个商机,为迎合摄影爱好者的需求,自己去划船、撒网,后来,当地政府雇佣了专职的模特和渔夫,做专门的表演,由此成为一景。可以说,当地政府依靠这一张小小的渔网,形成了一个旅游产业。
    如果我的猜测错了不要笑话我,因为这毕竟只是一个臆想。如果我的猜测正确,也不用膜拜,因为,大多数的风景点的发展之路,皆是如此。


        为了一睹雾漫小东江的情景,早上4点半,迷迷糊糊的一车人寂寞地行驶在前往小东江风景区路上,约么20分钟左右来到了景区附近的一个十字街道路口,此时已经有摩的师傅在招揽生意,开价一般是20块钱送到观雾台,至于如何砍价那就是各人的事了。我们听从了当地导游的建议步行前往,原来说的20分钟可以到达,慢慢变成了30分钟、40分钟,最后是用了50分钟才到达2号桥景观台。真不建议步行,如果你觉得这可以锻炼身体。



        此时景观台上是人满为患,要想找个较佳的位置已经很难,游客中也是频频发生一些不甚和谐的事情,个别持三脚架的游客,以专业人士自居,不能容忍别人借个机位拍摄,其实,拍这些动态场景画面,快门速度必须保持较高才不至于糊片,三脚架的作用几乎是一个摆设。一早上,这样的事情看到的和听到的至少有4起,一边是迷人的景致,一边是唇枪舌战,高反差啊。






        小东江的雾一般从6点30分以后开始趋浓,时隐时现,那些船夫和模特也开始了一天中的表演,栈道上不时有临时客串的“导演”在大声地指导不算专业的模特摆姿势做动作,也不时响起鼓励和较好声,此时模特也更加的卖力表演,岸边的咔咔声颇似机关枪,期间也夹杂着前面提到的拌嘴声,一派热闹景象。





        七点半以后,当太阳光越过对面的山顶,撒上江面时,又是另外一种景致,江雾由先前带着一丝青色转而变成金色,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沿着对面的山形升腾,渔夫撒网表演成为这一时间段的焦点,他们机械地做着重复到的动作,完成他们每天的工作任务,而岸上的人们则是不惜浪费快门,为拍到一张满意的照片而兴奋。不夸张地说,小东江上这些表演的渔夫定是中国上镜率最高的明星,也许很多年以后中国的许多家庭都留有他们的身影。



        旅途中不可能总是顺心的,在这里我们碰到了不顺心的事,也许将来你来的时候也会碰到。清晨江面景色瞬息万变,用稍纵即逝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每个千里迢迢赶到这里的旅者,都想争分夺秒把美景尽收镜头之中,然而2号桥的表演船夫来回穿梭在桥洞之间,无论岸上的游客怎么请求,就是不到江上进行表演,后来听说是岸上的游客必须给钱才表演,100元撒几次网,必须继续给钱,才继续撒。无语,彻底的无语,这是一个5A级景区,而景区的管理似乎还停留在未开发状态。





        不愉快的是心境,而小东江的美依旧如故,青山、绿水、晨雾、渔船构成了小东江独特而美妙的山水画面。




东江湖

    东江湖是此行的最后一站,只是乘船粗略一瞥,感觉到东江湖的水质确实不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据说此地的水果和鱼类口感上乘,可惜未能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