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庆,从歙县回上海,车友论坛就看到有人说走华浪线和荆州公路的,当时心向往之。唯回程时间不够,遂罢。恰逢9.3胜利纪念日,临届一周前想起这茬,就出发走一圈。。这也是当年新四军曾经活动的地区,算是跟红色占点边吧。
一路上海出发无话。。吐槽一把杭州绕城,没有一次是顺利的。这次提前看到三墩互通堵车了,于是提前从勾庄互通下去,准备从G104走东西大道再上G56,结果G104修路,也堵了好久。。一路G56,从颊口下,经过清凉峰镇走上吉浙线,正式踏上旅途。。
当时忘写了,这里再补充一点。整个华浪线海拔相当高,最高点1300多米,号称浙西唐古拉。但是生态景观很好,许多山路也是新修的,全程开下来并不会太难走。路上车辆也较少,对于遇到节假日,常规景点人山人海,这样的路途还是很惬意的。
吉浙线一路到浪广村结束,过了浪广村的路就叫华浪线。一路上有十门峡一个景点。十门峡,顾名思义是10个门。。OK,我也说不下去了。若干年前,大约10年,曾经来过一次,当时十门峡的主景点龙门还叫石长城,而下图这个地点,现在叫剑门,当年是没有拦起来收门票的。。
过了剑门景点继续走,就是马啸峡,大石碑为记。这里都是马啸乡,在马啸峡的边上。
第一天终点十门峡到了。十门峡这里有住宿,再往里走就没有太像样的住宿点了。这里以前就叫石长城,现在整体规划,改名叫十门峡,听起来更高大上一点。酒店就在龙门景点边上。酒店号称4星,其实3星都不够,价钱也不便宜,但谁让这里只有一家呢,没办法。。
浙皖粗筒苣苔
锹甲
公纺织娘。。
作为浙西清凉峰保护区,这里的动植物生态还是非常不错的,一路上除了公路两侧有些山核桃树,清凉峰的核心保护区是禁止进入的。下面是水库边上的翠鸟,非常警觉,只拍到了销魂的屁股。。
一路上,漫山遍野的都是这个小核桃树。这天恰逢一年一度山核桃收获的第一天,山民用各种办法采收:爬树,竹竿打,用网围在路边等它自己掉落,等等。来到这里才惊讶于小核桃原来已经种得这么多了,怪不得跟小时候比起来,小核桃能吃到的日子越来越长,整年都有。今天是第一天采收,采收完毕要晾晒,然后收集起来一起炒,山民说估计要2周后才能有新鲜炒熟的小核桃,所以很遗憾,这次不能带小核桃回家。另外,小核桃是胡桃科的植物,果皮有浓烈的松柏气味,个人觉得蛮好闻的。
这个应该是最为山民深恶痛绝的了,呵呵。。害虫一条:山核桃天社蛾。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叫。。
十门峡景区过去,到浪广村,吉浙线就结束了,之后就是华浪线的路段了。路上看到这位老兄抓到一只松鼠。可怜的娃~~
一路上果然美景如画,很可惜这天空气质量并不好,远处灰蒙蒙的,否则更壮丽。。
上面这块大石头是华浪线上很著名的大石头,没名字。。这里的海拔如下表。GPS记录,整段华浪线海拔最高点是1357米,位置在浪广岭。
既然说到高度,附加2张图。华浪线最高海拔1357米,荆州公路海拔最高1145米。红色是海拔高点的位置。
荠苨,甜桔梗,杏叶沙参,反正名字挺多。。
路上偶遇小松鼠,胆子其实挺小,我们的车子噪音其实很小,但是距离50米左右就溜了。。
凡是去过华浪线的,除了前面的石头,大概这段路也是必拍之一吧。。
华光潭大桥,意味着华浪线结束。。
华浪线终结于S209,继续西行5公里,进入倒上线,就是荆州公路的起点了。过不多久就离开了浙江省,进入安徽省。我们在边界,新桥乡上许村找了个地方吃了顿午饭。村里还有个祠堂。看介绍,胡宗宪的老妈就是这里的人。
乡规民约
破败不堪的祠堂。一些梁已经有蛀虫了,有些是后来新建的梁。建制也已经破坏,不是原来的模样。现在看来还能想到当年这个祠堂的规模。。
午餐一盘小溪鱼,要价40,带鱼才要20,好贵。。
圆尾斗鱼。。这明显是水潭鱼嘛,哪里是小溪鱼。。可怜的圆尾斗,我更希望在鱼缸里或者水潭里看到它。。
继续往前,进入安徽界。
一过安徽界不多远,是一个荒废了的景点,小九华。人为造了一些庙宇,号称九华,看起来有点不伦不类。附近还在动土,估计还是打算继续开发的。这块石头是标志吧。
小九华的主要一条小河,儿子在河里玩得挺开心。。
继续往前,上山。。远处山腰处就是公路,是我们即将要走的路。。
进入安徽界,山势已不同,花岗岩山体,跟黄山的山体一个构造。。
这个山头真的很像莲花峰。。
粗粒细粒花岗岩构成的景观,不说的话,还以为是黄山的西海。。
终于,家朋到了。。许家朋的家乡,风景也是很赞的。。
到这张照片拍摄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半了。早上8点出门,一路上开开停停,逛逛玩玩,不知不觉已经8个多小时了。晚上住宿在浙西大峡谷,酒店已然打了2个电话来确认时间,于是拍完这张照片,便一路不停留,直接绕出X088,转S215,经过胡乐镇,转X060,一路直行,去到浙西大峡谷。S215开始就一直是双车道了,路好走不少,但是居然还是有不少山路,海拔也基本在500多米左右。。
到达浙西大峡谷,已然5点半超过了。。一路还是挺累的。吃完晚饭到处溜达,这里的生态也相当不错,下面的一些都是手机拍的照片,当时太累了,相机懒得带了。
这2张是雷达蝎,又叫针尾蝎。。
这两张是雌雄萤火虫,金脉翅萤。。一整面山崖都是萤火虫,约有上百只,儿子老婆从未见过如此景象,兴奋异常。。
最后上两张全景拼图照片,以资纪念皖南雄伟的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