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游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

作者:Hutoh 显示图片





 
      出门旅行之前,总喜欢看一下他人写的游记攻略,得到了很多帮助。所以也想把自己在旅行中的见闻写下来,供他人参考。

        这次去了一趟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本次有老有小,行程安排很轻松,一天一地,再加上两天的车程,总共用了五天。先上几张图。


 
乐山大佛
 


 
青城山
 


 

   都江堰   
--------------------------------------分割线------------------------------------------------------
行程开始了。
第一天:到成都北站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在火车北站公交站坐55路公交去新南门车站,由新南门车站去乐山肖坝车站。提醒一下,新南门车站去肖坝车站的班车下午4点前是流水发出。票价46元。大概2-2个半小时的时间。出肖坝车站就有13路公交车的站台,坐13路公交就可到乐山市区了。我住在海棠路,离乐山师范学院后门不远。该路段餐饮很多,晚餐后可以去乐山师范学院走走。


 


 

第二天:重点是游览乐山大佛。早7点起来,下着雨,而且越下越大。去大佛最好是早去,因十点左右,人会非常多。在一家久久豆腐脑吃了早餐,8点半时在海棠路坐13路公交车,车费1元,在乐山大佛站下,就到了乐山大佛的正门。乐山大佛的门票是90元,优惠票是50元。还被强卖了每人5元的保险。大佛正门有很多的个体导游,他们会主动问你请不请,价格好像是50元。因为我对乐山大佛还是很了解的,所以就没有请。但是建议对此历史不是很明白的话,还是请一个导游,比较好。来一遭,不容易啊。
以下是走到大佛前的几个主要景点:


苏轼写的佛字

 


龙湫(不能合影)
 


虎穴(不能合影)
 


 


过了此处,就能见到大佛真容了。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真让人震撼啊。只是雨下的很大,照相实在是不方便。
此时,已经是上午11点多,雨越下越大,人是越来越多。于是就离开了景区,坐13路公交,回酒店休息了。中午在一家叫黄焖鸡饭的店吃的午饭,价格便宜,味道也好,推荐。下午1点多,坐13路公交到肖坝车站, 坐车回成都。哎,高速路上堵车,害人啦,到新南门车站是下午快6点了。还好我提前在文殊院附近订了酒店,于是坐55路公交,在文殊院站下。
 
 
第三天:重点是游览青城山。一早,坐地铁到成都犀浦。我坐的是上午9点21的快铁,从犀浦到青城山。票价10元。到青城山快铁站是10点02分。由于我提前预订了青城山镇青城人家的一家客栈,所以电话客栈老板后,老板就开车来接了。主要是我要放行李,爬山最好是轻装上阵啊。提醒一下青城山镇的客栈好像都是快铁站、青城山前山包接送的,后山不行。还有就是准备一些干粮和水。毕竟登山也是很费体力的,需要及时补充。客栈老板把我们送到青城山前山的停车场就不送了。从停车场到前山山门,可以步行,也可以坐摆渡车,车费10元。我们坐的摆渡车,5、6分钟就到了前山山门。


 青城山前山山门
青城山前山门票是90元,优惠票是45元。
青城山自古以“幽”享誉天下,是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分前山和后山,至今还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宫观,珍藏着大量古迹文物。可以说,青城山是一座纵横千百年的活得道教“博物馆”。
我们的游玩的路线是:前山景区大门—怡乐窝—月城湖(渡湖)—缆车上山—上清宫—老君阁—下山原路返回到上清宫—朝阳洞—祖师殿—天师洞—五洞天—天然图画坊—怡乐窝—前山景区大门(供大家参考啊)


 这是前山山门旁的建福宫,可以进去逛一下。
开始登青城山了。


 
怡乐窝
 


 
月城湖(渡湖)。提醒一下,有两种选择,一是坐船;二是沿湖边小路过去。
 


 
缆车上山
 


 
上清宫   宫门"上清宫"三字由蒋介石题寅。
 


 上清宫内鸳鸯井遗迹。
 



 
老君阁  雄踞青城第一峰之巅。
到此就原路返回上清宫,步行下山了。
 


 
过了九道拐
 


 
就是朝阳洞。旁边的阆苑仙馆曾经是抗战时期,蒋介石的避暑别墅哟。
 


 
祖师殿在一条岔路上,要走一段路。去了以后,还必须原路返回到正路上。
 


 



 
走过掷笔槽
 
以下就是天师洞景点。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细,并有不少珍贵文物和古树。可以好好看看。
 



 


 



 


 

 
 


 
 
过了五洞天
 


 
再过天然图画
 


 
 


 
又到了怡乐窝。这就快到山门了。
 


 
终于到山下了。
 
看一下时间已经是下午5点半了。游玩就应该是轻轻松松的啊。
 
坐摆渡车到停车场。坐101路公交车在青城人家下,回到客栈,休息冲凉,吃晚餐。哦,对了忘了说了,午餐是我们带的水果、干粮等在山上解决的。山上也有卖吃的的,看你自己啊。青城山镇的青城人家街上,晚上有夜市,晚饭后,去逛一逛,还是多有意思的。
 
第四天:重点是游玩都江堰。早上8点多吃早餐,退房,坐101路公交车前往都江堰景区。提醒一下,坐101路公交车之前,一定要问一下司机大哥,车是开往青城山景区,还是都江堰景区,很重要哟。做错方向就麻烦了。我估计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到了都江堰景区大门了。


 这就是都江堰景区大门,——离堆古园的入口。(游客一般从此大门进入都江堰景区游玩。)
 
都江堰景区门票90元,优惠票45元。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岷江上游处。都江堰是由战国时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始建的。经过历代整修,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在发挥巨大的作用。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是人文景观,建议请导游讲解,不然真不知道看些什么。景区内有导游机出租,10元。但是不推荐,真的是太差劲了,还不如蹭导游,听的明白。(这是本人的亲身体验哟。)
 
我们的游玩路线是:都江堰离堆古园入口——堰功道——伏龙观——宝瓶口——飞沙堰——鱼嘴——安澜索桥——二王庙——松茂古道——玉垒关——西关——城隍庙——玉垒山景区出口。
随我一起进入都江堰景区游玩吧。


都江堰是国家5A级景区标志
 


 看那四根柱子,叫“卧铁”,主要是用来标记挖掘深度的。由于都江堰遵从李冰的“深淘滩,低作堰”原则,在从古至今,每年枯水期都要对河道清除淤积的泥沙。那到底挖泥沙挖到多深合适呢?经过人们的经验,找出了一个合适的深度,并埋上卧铁。以后岁修就挖到卧铁为止。 
现有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喷泉处能看到的这四根卧铁是复制品,其真品还埋在内江河床下。
 


 


 
 堰功道。(道路两旁有12尊各个朝代对都江堰治水建堰的有功之臣雕像,比如诸葛亮等)
 


 


 伏龙观。(伏龙观创建年代不详,北宋初改名伏龙观,前殿陈列着造于东汉灵帝初年的李冰石刻像。伏龙观殿宇三重,巍峨矗立,顺山势逐级升高。) 
 
 
-----------------------------------------------分割线-----------------------------------------------------------------------
 
 
 
以下部分是都江堰的核心,我一一为大家做一个解读,希望读后你对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宝瓶口是由李冰率众所凿,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它起着“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内江能“水旱从人”的关键所在。
 


 


 飞沙堰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飞沙堰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飞沙堰的另一作用“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鱼嘴的设置极为巧妙,它利用地形、地势,巧妙地完成分流引水的任务,而且在洪、枯水季节不同水位条件下,起着自动调节水量的作用。
 


都江堰纪念牌


远眺都江堰


远眺都江堰
 整个都江堰枢纽可分为堰首和灌溉水网两大系统,其中堰首包括鱼嘴(分水工程)、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宝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体工程,此外还有内外金刚堤、人字堤及其他附属建筑。都江堰工程以引水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排沙、水运、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用。它所灌溉的成都平原是闻名天下的“天府之国”。
以上部分是都江堰景区的核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在景区实地游览时,一定记住仔细观赏哟。才不辜负去都江堰一趟哟。
 
 
---------------------------------------------------分割线-----------------------------------------------------------------
 
随后将过一座索桥,走在上面摇摇晃晃,挺好玩的。


安澜桥桥头


 走在安澜索桥上


 安澜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明代末被毁,清嘉庆八年,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它是沟通内、外江两岸的交通要道。



 



 二王庙到了。(该庙是为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而修建的。现存建筑系清末民初所建,山门“二王庙”三个金字是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手笔。)
 


 走在松茂古道上。
松茂古道是古代通往“蛮夷地区”的道路,是著名的“茶马古道”、古“南方丝绸之路”的支线,也是成都平原连接松潘和茂县的惟一通道。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年长达700余里路的松茂古道,如今已经只剩下都江堰景区内短短的不到两公里的古道。
 


 走过玉垒关
 


 走过了,才发现西关的提示牌。
 


 到了城隍庙,离景区出口就不远了。
 


 都江堰景区出口
 


 过了玉垒山景区出口。从这儿出来,就是灌县古城。
 


 


 逛了一圈灌县古城。
灌县古城是茶马古道的起点,商业贸易十分发达,素有“小成都”之称。现今的灌县古城在重建中植入明清时期川西建筑元素,复原东门城楼、历史桥梁、历史街巷,古城重生,明清风韵犹存。古城内主要景点有文庙街、瑞莲街、明城墙、清真寺、古县衙、水利府、懋功寺。
 


 南桥。都江堰的标志性建筑。夜景更漂亮。记住一定要留影哟。
 


 南桥内的情景。
 
到此,都江堰就算游览结束了。最后说一下午餐,都江堰景区内,有卖吃的;灌县古城内餐饮更多,选择更大。建议在灌县古城内用午餐,想吃什么都有哟。
 
我们订的是下午3点42分的动车,由离堆公园站到成都北站。提醒一下,离堆公园站离都江堰景区很近,我估计从南桥起,步行走到离堆公园站,应该也就10分钟左右。下午4点32分到达成都。接下来就是到预定好的酒店,休息。晚饭后,去天府广场玩了一下。


 天府广场夜景。
 
第五天:睡到自然醒。由于我们住的酒店在文殊院附近。故上午就在文殊院附近逛街。主要是吃成都小吃。比较好的,推荐一下,有严太婆锅盔、洞子口张凉粉。还去闻酥园买了糕点。下午坐动车回家了。


 文殊院附近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