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715兴平一日看石刻(茂陵--杨贵妃墓--马嵬驿)*141图*

作者:意识散 显示图片


微博:@意识散 @***

盛夏西安,烈日当头,能做的似乎就只能窝在空调房里上网看电视了....
但是昨天下雨了......
有了一丝凉意,必须出去走走,看看时间已经中午12点了,以前计划的关中民俗博物院加南五台一日游似乎不太现实,乐华城又实在不想去,那就去兴平走陵看墓吧。

既然在城北活动,那么出发地就以城市运动公园为参照吧!
一,出游方式:
自驾
二,路线及公里数:
西安城市运动公园(出发地)----茂陵(46KM)---杨贵妃墓(24KM)---马嵬驿(3.4KM)
三,门票:
茂陵:80元,学生证半价,陕西旅游年票9折,65岁以上老人免票;
杨贵妃墓:40元,学生证半价,陕西旅游年票7折;
马嵬驿:无门票



一,茂陵参观记:
1,80元的门票确实有点坑;
2,茂陵博物馆依托霍去病墓而建,茂陵在周边不远,这么一来,两处各5元的停车费是不能免的了;
3,从西安去茂陵,上绕城高速,遇修路,导航算是失灵了,一路摸索到咸阳,顺着市区直接去的茂陵;
4,茂陵主要文物陈列就是进园子的两排平房,观感极差,另外不许拍照哦,其实2分钟就看完了;
5,茂陵能看的也就是那些抽象的石刻了,大家可以充分发挥一下想象力;
6,霍去病墓后面有一庙,有人保守,见人就叫拜,墓顶有一亭叫“揽胜亭”,但旁边被柏树遮的一面的卫青墓都看不到了。
7,茂陵陵山四周有遮挡,上不去的,进去也就看个土包,看歌墓碑,对了,毕沅同志在此也立碑了。
8,对了,进茂陵博物馆有水也有鱼,可买鱼食,1块钱,结果就给你半块馒头让你喂,笑死人了。

二,乘车方式
1,自驾:直接导航吧!
2,公共交通:西安城西客运站乘坐去兴平的汽车,到兴平汽车站下后,换乘兴平11路公交可到!


霍去病墓,"为冢像祁连山"。象征霍去病生前河西大捷,墓上石刻是中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最具有艺术价值的大型石刻群。霍去病英年早逝,汉武帝非常悲哀,决定为其建造一座"冢像祁连山"的大墓,以表彰他的不朽功勋。一道"为冢像祁连山"的圣旨,可就忙坏了茂陵工地的指挥官、设计师、工艺师、雕刻家以及各类能工巧匠。于是在一个月之内就造起了这座祁连山墓,又在一两年之内,创作出巨石群雕兽像,置于墓冢上下,这样从静态到生态就真像祁连山了。


不知谁给墓碑下放了三个桃子,说是像祁连山,但墓上松柏密布,基本也看不清到底如何像祁连山了。


“马踏匈奴”,这个大型石刻看起来确实很震撼,英姿飒爽的战马蹄下一个狼狈挣扎的匈奴人,算是歌颂了霍去病的丰功伟绩了......


"跃马"充分利用了石块的天然形状,惟妙惟肖的表现出了一匹骏马腾跃时的霎那动作。


“鎏金马”,1981年5月在平阳公主墓南,西吴乡豆马村农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这件文物。高62厘米,长76厘米,通体铜铸鎏金,昂首,翘尾,四腿直立,体态矫健。头部造型甚为生动,粉鼻亮眼,两耳竖立。史书记载其为"金马",系以西汉时大宛国的汗血马为原型而精制的工艺品。
看看寒碜的茂陵博物馆--文物陈列室,观感实在太差,还不如直接放陕西历史博物馆算了!


院内园林倒还营造的可以,就是墙皮脱落严重......


各种漏窗,用点心,到还能拍几张照片


像飞翔的小孩

从文物陈列馆出来,就去了对面的武帝生平事迹陈列馆,很无聊的一个展馆,一二分钟看完,往前一小段,就能看到石刻长廊了,我觉的这才是茂陵博物馆的精华!


“卧马”一匹久经战场的战马,双耳短而尖,虽卧但却保持着警觉,这是从卧转入起身时的瞬间动作。


“卧马”,同上
上面的这些战马的石刻还算写实,接下来的这些就渐渐变的抽象起来了,得充分发挥想象力加上石刻解释才大约能看懂是什么东西!


“伏虎”,这件石刻也还算写实,刻画出了猛虎机警凶猛,随时准备捕获猎物的形象,全身刻有条纹,尾巴卷曲在身上,有着咄咄逼人的威猛气势!


“蟾”,这下得开始发挥想象力了,整块石头形似蛙体,头部简练概括,鼻孔异常富有深度感,口裂自然,嘴下两条线纹尤能表现皮层的质感,后半部由大块棱面来显示后肢,具有非同凡响的高度概括性,从侧面看去,不仅轮廓象蟾,而且姿态盎然,有欲跃入水前的动态。


“蛙”,体形抽象写意,整体艺术加工痕迹极少,状如天然原石,突出重点,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返朴归真、追求神似、大胆想象的艺术风格。


“蛙”,看看这块原石的头部,仔细辨别,确实有蛙的形象


“人与熊”,用大胆夸张的手法,缩小熊的比例,突出巨人硕大的头部和粗壮有力的身躯和四肢,再现了一位力士和一只恶熊搏斗的情景,显示了人决心征服自然界任何天敌猛兽的坚强意志。

对面也有一个石刻长廊,必须得看啊,想象力得继续发挥
汉代石刻着实粗犷,但又有那种原始的抽象美!



“卧牛”,这个大型石刻是比较写实的,成功地表现了牛的温良驯服,粗壮有力的特点。神情安祥宁静,显示出坚韧耐劳、质朴敦厚的性格,圆睁的眼睛,肥大的喘息的鼻和宽厚的嘴,使牛的形象更为真实而生动。


“卧象”,这是为数不多仔细看看能看出是啥的石刻,主要是象鼻子很明显,表现出睡眼惺松的憨态,鼻子斜搭在前足上,宁静中透出顽皮可爱的神情,头部轮廓采用圆雕的手法,刻划出了小象的温驯性格,栩栩如生。


“野猪”,刻划手法简洁,猪的双目锐利,尖嘴前伸,缩颈贴耳,显得顽劣而又机警,拱身伏地,形象非常逼真。


这个看起来就比较难了......
"怪兽吃羊",依石块自然形态就势刻划,怪兽的眼与嘴透露着凶残和贪婪,线条简练准确,用线雕勾勒出怪兽的前肢,用石面自然形状表现羊身上的肌肉,羊在怪兽中挣扎的痛苦表情,通过前蹄的用力和肌肉的抽搐,形象地再现出来,结构十分巧妙,形成紧张恐怖的气氛,产生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飞机飞过
继续看石刻吧!


“石人”,人的面相表情奇特,头部后仰,嘴大露齿,后掌置胸前,表示匈奴被西汉王朝击溃后垂头丧气,无可奈何的神态。
眼睛,嘴巴是能看出来的,就像小时候玩的那个"丁老汉"的形象!


“左司空”霍去病墓群雕中大部分作品为左司空属下雕刻!


园林小景
看完东石刻廊,顺着此门进入,步行约50米,又会看到封土堆,比霍去病的要小一些...


金日磾墓,原本是匈奴休(音xiū)屠(音chǔ)王的太子 。汉武帝元狩年间,骠骑将军霍去病,奉命统兵攻击匈奴西部。打了胜仗,斩杀,俘虏很多匈奴人。在连吃败仗的情况下,匈奴国王单于对西部休屠王与昆邪(音yé)王防守不利,屡战屡败,大为恼火,有加罪问斩的可能。休屠、昆邪二王得知,非常恐惧。于是就共商降汉。后来休屠王反悔,被昆邪王杀掉。休屠王之家属及部下均被昆邪王胁迫降汉。昆邪王得到封侯的奖赏。而休屠王的妻子阏(音yān)氏(音zhī)及两个儿子金日磾、金伦俱按俘虏处理,他们被遣送到黄门饲养马匹。
金日磾不仅马喂的好,而且还救或汉武帝,最后受封为秺(音dù)侯,最后去世后,朝廷赐给冢地,陪葬茂陵,举行了隆重的国葬,送葬动用了军车、武士,军士列阵一直摆到茂陵。谥号为“敬侯”。

墓两侧有很多小碑子,都是金氏子孙捐钱修墓的记录......


看完金日磾墓后,返回到霍去病墓,从后面上山到揽胜亭


在霍去病墓顶看茂陵


另一侧远处高楼林立,近处农家小院密集,但那些凸起的封土堆依旧醒目,这些都是茂陵的陪葬墓!


又有飞机飞过


开始往出走了,突然在园子里看见了一群“羊”


既然有个持鞭子的,那么一定就是苏牧了
有这么羊,那就是苏武牧羊咯
出霍去病墓,奔往茂陵......


茂陵离霍去病墓大概1公里吧,在这里得检一次票,也得再交一次停车费....


茂陵在汉代陵墓中最为高大、宏阔的帝陵,是“汉兴厚葬”的典型。造陵工期长达53年;耗资占到当时皇朝每年供赋的三分之一;陵高“违规超限”达46.5米,四周边长达千米,状如覆斗,被西方学者喻为“中国的金字塔”。


乾隆年间的毕沅同志对看陵立碑这件事可真是不遗余力啊!


这个应该是茂陵陪葬墓“李夫人墓”吧!
李夫人为汉武帝宠妃,中山(今河北)人。体形窈窕,擅长音乐,能歌善舞,其兄李延年,也是一位超群的音乐家,善歌舞。侍候武帝,曾以歌唱方式推荐妹妹:“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的大姐阳信长公主在侧,度其意,说与武帝。遂受皇帝召见,夫人从此得宠,生一子,封昌邑王。夫人红颜薄命,因病早逝。武帝怜其夭寿,非常惋惜,以皇后礼葬于茂陵西侧。后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尊重李夫人,从祀配食,享受祭祀,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李夫人墓,外形腰部有一环周两层台阶,当地人称其为“磨子陵”,亦名“英陵”


杨贵妃墓参观记:
1,40元门票还是比较贵的......
2,  除了看小小的衣冠冢,能做的就是花几分钟看看唐代妇女生活展,登后面高楼望远,哦,对了,旁边也有一堆露天堆放的石刻,还是可以欣赏欣赏。
3,参观用时40分钟;
4,近代雕刻的杨贵妃汉白玉像还是很美的......


民国十八年关中大旱,饥民挖门窗御寒,拆梁柱换食,贵妃墓毁于一旦。民国二十五年邵力子主陕,重修贵妃墓,门楼设计为中西合璧,时代特征明显。邵力子亲题:“唐杨氏贵妃之墓”七个打字,此门楼是贵妃墓在文革中唯一幸存的建筑。


入门楼,有一展厅,“唐代妇女生活展”


唐代妇女妆容


唐代妇女服饰,这个日本的和服有点像这个.......


唐代妇女的生活可谓是多姿多彩




唐代妇女生活场景


杨贵妃墓
应该是衣冠冢,至于杨贵妃当时是否真死,真身葬于何处,这就是个谜


手贱的人那里都有,人家墓上也不例外


贵妃墓原是一个土冢。相传冢上白土香气宜人,滋润皮肤。游女纷纷拾取,使得封土被大量带走。为了保护其墓,便用青砖砌成了园顶墓冢。


拓片这种事,再怎么杜绝,也有人会做的,有景区自己拓,也有人偷拓
毕沅同志立的这个杯,正在被拓片。


在贵妃墓后的半坡上,修了一亭,亭边用洁白的汉白玉雕了一尊高近3.8米的贵妃站像。她表情凝重,目光向着坡下。3.8米暗示杨贵妃活了38岁。



贵妃汉白玉雕像后面是一雄伟的大殿,可登高望远,其后有一观音庙,庙里塑像仿照贵妃面容塑造!


关中平原


兴平



贵妃雕像


顺着贵妃墓碑廊向前几十米,有一小院,里有石雕数件!
“柱础” 麒麟浮雕


“柱础” 猴子浮雕,猴的形象含着“封侯”的意思



“柱础” 龙浮雕


无头翁仲像


石马



翁仲


“柱础” 四不像


北魏“石虎” 马嵬黄山宫山门下的辟邪之物,因地形变迁而长期埋没于地下,故有“常从马嵬坡前过,不知石虎哪里卧”的记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土!

越看越像蛤蟆!


马嵬驿参观记:
1,离贵妃墓很近,开车大概五六分钟吧;
2,进入马嵬驿的路上,有很多停车场,都会招手叫你停,如果不是节假日,就直接开上去,上面也有很大的停车场,并且是免费的!
3,个人感觉马嵬驿跟礼泉袁家村相比,规模更大,氛围也比袁家村好;不过袁家村依托于西安西线游,周边有诸如昭陵、乾陵等地方。
4,马嵬驿也有很大的小吃街,关中名吃应有尽有,当然价格也是相当可以的,随随便便,百元也就没了;
5,也有一大片的客栈区,有住宿的地方;
6,各种关中的石雕、砖雕是一大看点,拴马桩随处可见,但已分不清是流传下来的古物,还是新雕做旧的;
7,马嵬驿有游乐园,但对这种没多大兴趣;
8,有马场
9,有珍禽园,就鸵鸟、鸽子、孔雀等,进去得买10块钱的鸟食。
10,马嵬驿有一片复原了关中的窑洞,有一片建筑里面是一些关中民俗,如农具、家具、剪纸等等的展览,感觉还不错。
11,还在建......

从停车场开始,走几部就能看见拴马桩



猴形拴马桩,最近刚看完《大圣归来》,一看见猴子,有莫名的亲近


猴母子拴马桩


狮形拴马桩


人物驯狮拴马桩


天王像



被摸的油光闪闪的石狮


龙龟,应该是驼石碑的







马嵬驿,石马和砖雕


八仙过海的砖雕


马车,车夫手里惦着银两,进门看到这个,有点招财猫的意思


抬花轿


马嵬驿的仿关中民居


这种麒麟形态的在四川见很多


窝窝头


重口味来了,炸蝉蛹,很多年前吃过一次,味道不错


更重口味了,炸知了


砖雕


有只麻雀停在了这只神兽头上


小庙,里面拜的是关羽


复制的马嵬驿的城楼



又见拴马桩


骑驴



走着走着就看到这.....


醪糟


驴拉磨


酒坊,袁家村也有,不过这个规模大多了


辣子羊血,10元


两旁小吃街



马嵬驿的关中民居,虽然新建,但也有点意思


关中九大碗


乾县烙面


酒坊


茶楼,跟袁家村的一模一样


同样旁边有个戏台子


马车


石人


窑洞里的泥人展,都是一些关中的民俗


窑洞


古时马嵬驿场景复原


古时马嵬驿场景复原 


古时马嵬驿场景复原 


窑洞,磨盘路


铡刀,小时候经常见,另外看到这个就莫名想起了包青天


关中一些家具展览


关中民俗展


关中民俗展


关中民俗展,食盒?


关中民俗展,炕


茂陵“马踏匈奴”的复制品


拴马桩已经不拴马了,卖小玩具的到是可以用用


阳光扫下,胡人商队,博物馆会看到这场景的原件


马嵬驿


石狮


各种形态的石雕


海补令,上面写的是安禄山,画成这样,能逮到才怪!


马嵬驿小景



砖雕


马场


里面是珍禽园



有水有船,旁边都是烧烤摊


停车场旁的一个古塔

返回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