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晒两张蓟县西井峪村的照片,很有特色~
【两人两天旅行费用】
火车票:天津——蓟县往返 70
农家院:220
市内交通费:50
其他:100
总计:440
难得偷得两日闲,于是我们决定到天津蓟县玩两天。大家都觉得去蓟县一定要登盘山,爬黄崖关长城,但是我们这次决定不走寻常路,选择体验山中一个隐蔽小山村的村儿生活。
坐着绿皮火车去旅行,出发!
火车沿途经过的小车站,因为是慢车的缘故,站站都停,历时2小时40分钟才慢慢悠悠的到达蓟县。
西井峪村,位于蓟县城区以北,在中上元古界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区内,这里四面环山,绿树蔽舍,花果飘香,景色宜人,尤为独特的是这里因石而生、因石而居、因石而乐的古朴遗风,积淀出耐人寻味、如诗如画的文化内涵。西井峪村共有156户人家,约五百多村民,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片石磊砌的石头屋、石头院、石头巷里,这些坚固的“石头群落”依山而建,重重叠叠、高低错落,远看像城堡,近看似迷宫,行走在街巷之中,满眼的碎石墙,满眼的碎石路,满眼的石碾、石磨,故而被人们称为“石头村”。
石头房房顶长的植物,很像多肉植物,不太清楚到底是什么。
【村中五景】
石头王国 石阶石巷、石房石院、石栏石阶、石碾石磨、石桌石凳、石槽石盆。
花山果海 四季花卉遍布山间、庭院,诱人瓜果缀满坝墙、棚架。
农具博览 古旧农具和农家饰物大量显现,让人遥想、体味艰辛劳动与美好生活的完美融合。
万卷石书 一处“年龄”8亿岁、深达30多米的石臼,岩层嶙峋,记录着地球母亲的沧桑衍变。
名洞古穴 李白栖身的“太白洞”、乱云飞渡的“穿云洞”、抗日英雄包森藏身的“酸枣洞”,都蕴藏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
村民养的大鹅~
这是村中的石头广场,想必村儿里有什么事情就把大伙叫到这个地方来商议吧。
当天预报有雷阵雨,小雨时而淅沥,撑伞走在乡间小路别有一番情调。
这是府君山的后山。
西崖晚眺的美好~
村中修建的一处很别致的院落,大门紧闭,只有门外的大树为他守候……
村中,有个“穿云洞”。
第二天,晴空万里,远眺山峦层叠,心情顿时豁然开朗起来~
如果每天都可以在这个小亭子下欣赏夕阳西下的美景,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府君山坐落于蓟县城北1.5公里处,明代以前叫崆峒山,山中多洞,其中穿云洞、山顶洞、白大洞等较为有名,崆峒积雪,为古代渔阳八景之一。明嘉靖,清康熙、道光,民国时期的《蓟州志》和《钦定盘山志》等,对此山都有著述,并都有黄帝登此山问道广成子的记载。《名胜志》、《太平寰宇记》、《光绪顺天府志》、《天府广记》、《畿辅通志》、《日下旧闻考》等志书也大都肯定了《蓟州志》关于黄帝问道崆峒山(府君山)的说法。清代道光年间《蓟州志》里附有一幅《崆峒山图》,清晰地标明了广成子殿的位置。明代以后,山上建有崔府君庙,故改称为府君山,沿用至今,府君山乃道教文化之古山。
在府君山上,回望西井峪村……
再见啦,下次再见哦!
登山远眺翠屏湖。有没有泸沽湖的赶脚呢???
山下是蓟县县城。
府君山上的钻石塔,应该是电视转播塔吧?
蓟县地质博物馆,因为时间有限,没有进去参观。应该是要门票的。
1996年,县委、县政府本着突出旅游功能、注重文化品位、挖掘历史内涵、展示山水园林、体现生态宜居的总体要求,实现构建中等旅游城市的宏伟目标,开始动工兴 建府君山公园,公园总规划面积5000亩。目前公园内设有管理用房、入口三处(其中山门牌楼一座)、功德亭、望湖亭各一座、电视转播和观光塔一座,园内设有比较完善的道路、停车场、开放式运动场、路灯、动物雕塑、地质景观石碑等设施。 现在府君山公园作为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县人民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重要场所,也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同时,县政府将府君山公园确定为城区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公园绿化建设,目前已栽植各种常绿树木、花灌木100多万株。
蓟县府君山公园。很不错的小山,树木繁多,很幽静。
出了府君山公园,右手边有公交车536路,到独乐寺门口下车。
图图是渔阳古街。
独乐寺山门和观音阁为辽代建筑,其它都是明、清所建。全寺建筑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西部分别为僧房和行宫,中部是寺庙的主要建筑物,白山门、观音阁、东西配殿等组成,山门与大殿之间,用迥廊相连结。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斗拱相当于立柱的二分之一,粗壮有力,为典型唐代风格,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 山门内有两尊高大的天王塑像守卫两旁,俗称“哼”“哈”二将,是辽代彩塑珍品。独乐寺山门正脊的鸱尾,长长的尾巴翘转向内,犹如雉鸟飞翔,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鸱尾实物。
独乐寺,又称大佛寺,位于中国天津市蓟县,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国现存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独乐寺虽为千年名刹,而寺史则殊渺茫,其缘始无可考,寺庙历史最早可追至贞观十年(公元636年)。
独乐寺占地总面积1.6万平方米,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四间,上下为两层,中间设平座暗层,通高23米。寺内现存最古老的两座建筑物山门和观音阁,皆辽圣宗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民国十九年(1930年),独乐寺因相继被日本学者关野贞以及中国学者梁思成调查并公布而闻名海内外。
梁思成曾称独乐寺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中国建筑蜕变之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
蓟县鼓楼是一座体现明代汉族建筑风格的古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位于天津市蓟县文昌路,该建筑目前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蓟县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鼓楼匾额"古渔阳"三字,充分概括了蓟县的古老历史。天津蓟县在春秋时期曾建无终子国。秦代置无终县。汉高祖元年,项羽封韩广为辽东王,建都子此。隋代大业初改名渔阳。
【涨知识】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因是鲁国人(今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后,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春秋和战国之交,社会变动使工匠获得某些自由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此情况下,鲁班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方面有所发明。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从鲁国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宋国,但被墨子制止。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反对为战争制造武器。鲁班接受了这种思想。
鲁班庙位于天津市蓟县城区中心的鼓楼北侧、蓟县一中西南侧,造型小巧别致、雕梁画栋,这是古代奉祀土木工匠祖师鲁班的地方,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鲁班已是众多能工巧匠的代表,汉族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化身。由山门、大殿和东、西配殿组成,占地八百多平方米。鲁班,即春秋鲁国人公输般,是著名的能工巧匠和发明家,被汉族民间供奉为土木工匠的祖师。现在鲁班庙内供奉着鲁班及其四位弟子的塑像。
蓟县一中
蓟州文庙简介。。。
蓟县的文庙始建于隋:其一隋朝曾下诏“令州县立庙”,蓟县是当时三十六郡之一的渔阳郡,自然应有此设。其二,开科取土制度自隋唐开始,蓟县做为北方重镇,文人显达多得益于儒学。其三,儒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其思想居于统治地位,因此,修文庙也被视为培风脉、纪地灵、壮人文、正风俗的义举。蓟县做为北方重镇,自然要“衙署齐备,庙堂俱全”,兴建文庙,亦属必然。
蓟县文庙,位于县城西北隅,现存主体建筑大成殿、东西庑、戟门、泮池、登瀛桥、棂星门、名宦祠和乡贤祠等建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