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墨西哥期间的住地主要在韦拉克鲁斯(veracruz)的博卡-德尔里奥地区(Boca del Rio)一所靠近海边的公寓,购物、出行都挺方便的。休息日除了到海边溜溜,到超市逛逛外,也去韦拉克鲁斯老市区转转。
去韦拉克鲁斯老市区也挺方便的,门口不远就是公交站,看到公交车头上有写veracruz的就上车。由于不懂西班牙语(英语也不懂),交流困难,略感别扭。经常是拿着地图、照片,或者拿着一起工作的“老墨”写的字条,连说带比划着,才能基本把意思表达明白了。这当中,出现了好多误解和笑话。
话归正传,我上车后拿出一些零钱,让司机看着拿吧(司机兼售票),他拿了7个比索,给我一张票。公交车沿着空气清新的海滨公路北行,一路上经过了海边公园、水族馆等,异域的海边美景、沿途的雕塑、椰树、各式草房、各色人等、色彩鲜艳的各式楼房,堆积着我的新奇感。转了个大弯看到了韦拉克鲁斯的海港,在老城区的卡兰萨灯塔(Faro Carranza)广场(我自己的称呼)附近下了车,估了一下,不到十公里。
对我来说,墨西哥是一个遥远、神秘的国度,充满了好奇,知之甚少。查阅了资料,大体是这样描述韦拉克鲁斯的:位于墨西哥湾中部,热带草原气候,是墨西哥湾上最重要的港口,美索阿美利加(MESOAMERICA)文明摇篮,西班牙征服墨西哥的大门。公元前1800多年,印第安的奥尔梅加(OLMECA)人在这里创造了美索阿美利加的最早文明。16世纪初,西班牙人从这里登陆进攻特诺其提特兰(墨西哥城),在这里建立了美洲大陆第一个城市“维拉克鲁斯的富饶地峡”。韦拉克鲁斯(veracruz)在当代是墨西哥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东方门户"。墨西哥的水果、烟草、咖啡、红木、香精、矿石、皮革、粮食等从这里大量出口,而进口的纸张、机械、纺织品、工业设备、酒类、编织品等也运抵这里,国际贸易成为墨西哥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我觉得,这里气候炎热潮湿,美丽富饶,人们友善,是一座挺有特点的城市。
又跑偏了,还得拉回来继续说。卡兰萨灯塔广场挺美的。灯塔之所以命名为卡兰萨,是为纪念Venustiano Carranza总统1917年在这座灯塔大楼内签署通过了墨西哥宪法。灯塔旁边就是墨西哥石油公司(Pemex)办公大楼,真气派啊。
通过这个墨西哥的三口之家,我远眺了著名的圣胡安•德乌鲁阿堡垒(la Fortaleza de San Juan de Ulúa)。
在广场转悠一阵后,顺着海港大道向西,走了不远就到了中心广场公园,很漂亮。有雕塑、广场,建筑很有特色,有华雷斯早期进行革命活动的灯塔楼,有民政事务处大楼、邮政局大楼,等等。
从中心广场公园向西走,看到了圣地亚哥碉堡(el Baluarte de Santiago),它是17世纪和18世纪初的军事建筑。位于Francisco Canal和Gómez Farías 街之间,离zócalo广场有行走4-5分钟距离。
折回向卡兰萨灯塔广场方向走三条街就是海军博物馆,免费,凭证件参观。博物馆主要记叙了这个城市和港口的建立、发展,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只有我一个人在参观,工作人员真的很认真的为我一个人讲解,我反复表示,我随便看看即可,可是,对方表示,不讲解的话,我看不懂。可惜,她讲的很认真,我还是一句没听懂,一个字也不认得,一头雾水啊。就是这样,我还是反复地向她说Gracias(谢谢),我就会这一句啊。挺有意义的一个博物馆,就这样被我看“瞎”了。哈哈。
讲解员特认真地用西班牙语为我一个人讲解,最终我还是一头雾水,啥也没听懂。
下一个目标就是zócalo广场,一路打听着、比划着,顺利找到这里。这里主要有1608年为城镇议会建的市政大楼(el Palacio del Ayuntamiento)、建于1723年的大教堂(la Catedral de Nuestra Señora de la Asunción),感觉真的很漂亮,华灯初上时,人们闲逛、小酌,玛利亚奇乐队演奏着快乐的乐曲在助兴。天黑后,教堂里拥进了不少信众,教堂外广场上扎起的台子上开始奏乐,民众自发的开始翩翩起舞,很是热闹,直至深夜。
我去了几次韦拉克鲁斯,都是到老城区走走看看,因为不懂西班牙语,没敢太大范围深入更多的街区。看了这些,我的感觉就很美啦。你觉得呐?
街角信号灯下站着的那个警察端着冲锋枪,在警惕的注视着周围动静。
这是海军陆战队的武装巡逻车,我没敢照正面的片片。
在来往老城区沿途中,看到不少风景,分享一下。
我经常去超市或购物中心时,路过的韦拉克鲁斯大学的校区。
看,韦拉克鲁斯海滨的夕阳多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