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说走的走的旅行。
这次出门没有计划太多,也没有考虑太多。
本来是在春节的时候小伙伴打算一起去泰国,因为工作的原因,最终还是没有成行。
于是在网上搜索泰国出行相关信息的时候,一不小心就看到了吴哥窟三个字,然后就手贱贱的点开了,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百科介绍: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在柬埔寨。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
1992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Ⅲ)(Ⅳ)联合国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后吴哥窟作为吴哥古迹的重中之重,成为了柬埔寨旅游胜地。从1993年不到一万人次,迄至2007年已达二百万人次,吴哥窟已成为旅游胜地。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
看完这段之后完全把泰国忘到了千里之外,于是就依然决然的选择了吴哥窟。
中间也有很多波折,本来小伙伴是想拉我去泰国,最后我自己一个踏上了去吴哥之路。
出门在外,一个人始终有些寂寞,无人分享的心情,眼前震撼的美景……
所以,最美好的事情就是遇见,最美好的遇见就是邂逅了你们—我亲爱的小伙伴。
——在飞机上你们在那边,很同情的看着我,因为旁边是一对日本小情侣,只有我一个人孤独的望着机窗外厚厚的云层发呆。
——在入境处,一样团团转,找不到入境卡,各种耽搁不会填写,只有互相帮助。
——在酒店,很巧大家选择的是同一家酒店,于是两位小美屡姐姐顺便就把我捎上了,不至于三天的吴哥孤独的我没有人陪伴。
——在吴哥的风景里,有了穿着漂亮衣服的美屡姐姐,相机里面绿色的数和灰色的墙,也变的五彩缤纷。
于是旅途中有了异样的欢乐,相机里多了那么多美好的微笑,一起看日出,一起看日落,一起看美好的风景,一起吃各种好吃的美食……
欢歌笑语,一切因你们而更加美好!
两位美屡姐姐的倩影
说好要做个安静的美屡子,结果石头太烫!
出行前一周,才订下来的机票。
5月1号下午北京飞广州中转,晚上八点多到白云,中转住宿很顺利,
2号早上8点广州飞暹粒,暹粒时间10:50落地。中午入住 妈妈之家,下午参观博物馆,之后去买的三日吴哥门票。
3号八点出门,参观大圈比粒寺(Pre Rup)-东梅奔寺(East Mebon)-塔逊寺(Ta Som)-龙蟠水池(Neak Pean)-圣剑寺(Prah Khan ) 。大吴哥(南门South Gate—巴戎寺(Bayon)—巴本寺(Baphuon),空中宫殿(Phimeanakas)—癞王台Terrace of the Lepper King—斗象台(Terrace of Elephant)12生效塔(Prasat Sour Prat)巴肯山爬山看日落。
4号小圈小吴哥看日出,参观周萨神庙(Chau Say Thevoda),塔玛侬庙(Tamanon),大高庙(Takeo)塔布龙寺(Ta Prohm),班蝶克雷庙(Banteay Kdei),皇家浴池(Sras Srong)(Kravan)克罗凡庙,下午三点多参观小吴哥(Angkor Wat),夜晚去看高棉的微笑。
5号外圈参观女王宫(Banteay Srei),崩密列(Beng Mealea)(门票每个人5USD),罗洛寺群遗址(Rolous Group)。
由于各种原因,之后几天一直体验当地生活,逛街,找吃的,夜生活,没有去西港,也没有去金边,只在暹粒静静的享受了几天安静体验式的生活。
在网上直接找的代购,电子签,穷游上就有,办理速度很快,255RMB。
我个人比较怕麻烦,所以找的代理,交了几张照片,很容易就搞定了。
也可以办理落地签
还可以在自己在网上申请电子签
办理好电子签只有一定要彩打出来两张,其实一张就够用了,入境的时候用一下。
出门前3天买了两本书,
《走遍全球,柬埔寨和吴哥寺》很实用,里面内容很详细。
《吴哥之美》(蒋勋)很不错啊,书的后面还附有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周达观记载了700年前的吴哥。
小伙伴推荐了《柬埔寨五月盛放》
附上蒋勋老师《吴哥之美》书中一张照片
从左之右:林青霞,陶敏明,施南生,徐克,狄龙,蒋勋
机票:北京飞广州, 广州中转暹粒,往返2900RMB。
签证:电子签证,网上办理255RMB。
住宿:妈妈之家住了7个晚上,30$X7=210$
三日吴哥门票40$,吴哥博物馆12$+讲解3$,高棉的微笑35$,
三日包车每人35$,
别的就是日程生活费用,吃饭,水果饮料,喝酒,纪念品,来回出门用车……
出发前一天从银行换了600$(都是100的,银行没有零钱了,携带就很方便了,然后就有正当的理由过海关没有给小费了,不过虽然工作人员有暗示,只能假装无辜听不懂),9号下午从暹粒飞回来的时候,剩下差不多100$。
所有加起来应该6600左右。
单人间和双人间,自己一个人住了7个晚上的房间。
房间设施都很齐全,有冰箱,空调很好用,有阳台可以晾换洗衣服,
房间里每天都有两瓶瓶装的冰水,咖啡,奶茶,茶包(全都是免费的)。
不过电视好像收不到国内的台,不过wifi非常好用,
房间每天都打扫很干净,整理的很整齐。
首先不得不介绍motherhome boutique hotel,住了7个晚上的地方。
订完机票和签证,就开始订机票了,选择妈妈之家也是一位很多游记中都提到了这个地方,所以就来体验一下,大家都说好,所以住过之后可以说还是值得推荐的地方。
相比别的小伙伴每天换一个酒店,我觉得选择这里还是不错的,
35刀的大床房给折扣之后是30,含早餐(日出可以打包带走),
住了7个晚上,两次免费60分钟的全身按摩,接机,游泳池,
值班经理也会一点点中文,沟通起来还是很方便的。
还有会中文的老板,陈先生个人微信,angkorkhmer。
(订房可以跟陈先生用微信直接预订)
可以和老板微信沟通,也可以邮件沟通,总之会中文还是很方便的。
下飞机,过海关,拿行李,接到酒店,入住motherhome boutique hotel ,
下午参观吴哥窟博物馆,买3 4 5 三天门票。夜晚去夜市。
A 下飞机的骄阳似火,温度有点高。
B 在飞机上没有填入境出境卡,跟空姐要的时候,人家说发完了,不够 ,飞机上没有了。我就纳闷了,跟谁发了,怎么不给我发。
C 那么问题就来了,入境卡在哪里,出境卡在哪里,到大厅找了好几圈也没找到,没办法直接冲到工作人员哪里,人家看了半天,不说缺什么,然后暗示给小费,假装听不懂,然后就被撵回来了。然后又晃悠了半天,同一航班走的都差不多了,最后负责引导的工作人员才从招我过去,看了看,从他的口袋里拿了两张入境卡和出境卡出来。后来发现不止我一个人出现这种情况。
D 最后顺利过关,取完行李,准备在门口买电话卡来着,怕接机的司机等太久,就直接出去了,正好看到高举名字的司机,不会中文也不会英文,没办法,确认了酒店名字和我的名字,就跟着拉到妈妈之家了。
E 顺利办理完入住,准备出门找吃的去,就遇到了两个在机场同样遭遇的小伙伴,这么巧,同一航班过来,同样在机场一样遭遇,同样住一家酒店,然后下午就一起搭伙出游了。
办理完入住,我们三个就在酒店用午餐。
第一餐就是在这里吃的,5月2号中午午餐,早晨的自助早餐也很丰富。
Amok
阿莫克是最受欢迎的传统高棉美食之一,几乎在各个柬菜餐馆都可以吃到。做法就是将肉类,或者其他材料裹在香蕉叶中烘烤,再加入椰汁、椰浆、柠檬叶及当地蔬菜和各种香料,然后加入主料烹制,最后盛在椰子壳或者瓷碗中,很有当地特色。
一般有鱼肉,鸡肉,牛肉等几种不同种类的选择。(不同的选择)
司机小哥,介绍一下,
两天tutu,一天car,三个人一共100美元。
人很好,会中文啊,有些景点还是可以简单的介绍了,
算是遇到中文最好的当地人了,总之会中文就非常方便了。
微信:laysim8888
小明,你知道么,你在中国很火啊!
吃完中午饭就和小明联系好了,两点多过来接我们,就在妈妈之家前台买的博物馆的票,
一个人12美金,直接付钱给前台了,然后小明带我们去买了电话卡,一张smart卡,2美金,具体怎么自费也不清楚,反正打了几次电话也够用了,流量很慢。
到了博物馆,很凉快,外面温度很高,天气炎热,里面非常非常凉快,现场找的电子讲解机器,到了每个展品都有一个数字编号,输入编号就可以听到里面的中文讲解了。租用3美金。
展示高棉文化和吴哥艺术,里面有触摸屏视频、史诗评说,还可欣赏吴哥窟日出全景电影,科技手段先进。馆内严禁照相,相机都放在前台保管,在里面只能观赏。
从博物馆出来,小明就带我们去买后面三天门票,三日40美金,
下午四点半之后才开始出售第二天门票,
对着摄像头照相,很简单,和很快,门票要带好,后面几天到一些景点都会检查门票。
当天天气不好,阴天,还有阵雨,所以当天下午没有去看日落。
直接让小明带我们去了老市场,酒吧街。
到酒吧街溜达了一会,天就开始下雨了,阵雨。
在老市场购物,杀价。
晚餐到了酒吧街这里找吃的,什么都看不懂,又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因为攻略实在没有做的这么详细,所以很多东西都是没有心理准备就遇到了,算是一种奇遇吧!
最后转了半天只有看哪家人多去哪家了,实践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高棉厨房餐厅——后来发现叫这个名字的很多,装修也一样,但是每一家的味道也不同,随手拍下来的那张小票很有用,后来靠着这样小票又找到了这家,后来吃了很多次春卷,真的只有这家的最好吃。
这种鲜春卷用糯米做成皮,里面裹着豆芽 粉丝 鱿鱼丝 虾仁 葱段,蘸酸醋、辣椒等调料。
看到这样的桌布的绝对都是叫高棉厨房,但是只有这家的最好吃,因为个人比较喜欢他家里面加有九层塔,也叫金不换,非常香。
这家的布局是这样的,只有这一张照片,后来凭着照片和记忆总算又找到了这里。
不会中文,只会简单简单英文,么有WIFI,么有空调,只能看图点菜。
真的只有他家的春卷是最好吃的
真的只有他家的春卷是最好吃的
真的只有他家的春卷是最好吃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吃完饭就溜达溜达,去了河边,河边对岸就是夜市。
可以砍价,衣服,纪念品,很多小东西,都很便宜。
有些老板会简单的中文,英文也可以,所以看见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这个手势出现在这里的时候,很惊讶,难道他们也看中国好声音吗?
好奇宝宝到处拍,老板看到我跑这个手势,跟我讲他们柬埔寨也有好声音。
在这个摊位转了10多分钟,都没有老板出现,最后没办法就走了。
转了一会估摸老板该回来了,又转了回来,再者因为小伙伴实在是看上了这对大象,而且别人家也没有。
最后过了好久,找了隔壁店铺老板帮忙找这个店铺老板,过了好久老板才出现,
要价12美金一个,最后真是费了好大劲看到了15美金,拿了一对。
因为下雨的关系吧,原本打算走回去的三个人实在中不到路,因为小明跟我们说一美金就可以到酒店了,而我们问tutu都是要3美金。
最后砍到了2美金。
回到酒店洗洗,因为住三晚酒店送一个60min的按摩,当晚就预定了。
很舒服,两个小伙伴都要睡着了,不过我生性怕痒,所以没睡着,不过有点累。
7点多起来,下楼用早餐,
餐厅自助造成很丰盛
吃完早餐,越好小明8:30过来接我们。
然后就出发了,带好相机,防晒,最好是少带东西,游玩才方便。
天气太热,大汗淋漓。
大概半个多小时,到9:30左右达到了通王城南门,其实就是一座城门。
终于从视屏中,书中,想象中,走进了现实。
所以比较耽搁了久一点。差不多20分钟拍拍照。
微笑的四面佛
每个人都从微笑中读出了不同的含义
笑靥如花的女子
胜利之门,古代打仗胜利的士兵从这里经过。
三只头的巨象,支撑作用
道路两旁都是手持蛇神那迦的天神与阿修罗。
面容狰狞的阿修罗
从南门出来,路程10分钟就会到达下一个景点。
道路南北两侧有一座同等规模小寺院,
北侧是Thommanon托玛侬神庙,南侧是周萨神庙 Chau Say Tevoda。
站立在那迦身上的迦鲁达。
拥有金色的羽毛,在博物馆奇妙夜2中出现的金色蹦蹦跳跳的圣鸟。
是毗湿奴神的坐骑,那迦的天敌,拥有人形,头嘴翅膀和爪都是雕的外形。
从寺庙出来就是这样的林荫大道,从一个神奇走向另外一个神奇的地方。
当地的小孩子都是这样玩耍,大自然赋予他们最好的童年。
圣剑寺,是柬埔寨吴哥一座建于12世纪阇耶跋摩七世时期的主要庙宇。 它紧邻吴哥城东北方。相传该寺是阇耶跋摩七世为纪念他父亲而修建的。
圣剑寺在1927年至1932年曾被修缮过。它是在12世纪时,阔耶跋摩七世为供奉自己的父亲而修建的。据说当时大吴哥城正在修建,这里就成了国王临时的住所,也就是他举行朝拜和读书的地方,在寺中东侧院子里曾有一块碑铭,是阇耶跋摩七世的儿子所写,现存放在angkor Conservation内。圣剑寺规模宏大,其长方形的围墙长800米、宽700米。通往寺庙有四条路,在寺庙的门口立着数尊手拿长蛇搅动乳海的众神与阿修罗,在东西两边,有一列长的砂岩石莲花墙,而莲花上曾经有佛像,但在湿婆派主持时,他们被毁坏。在圣剑寺东边入口有一座两层建筑物,相传这座房子是用来存放圣剑的,它的圆形支柱很像地中海建筑风格。从中央圣塔开始,四条狭长的走廊向各个方向延伸,并带拱顶。在圣塔寺的西面和背面则分别供奉着毗湿奴和湿婆的神龛。
修理圣塔寺的国际遗迹基金会并没有清理南面的寺庙,南面的遗迹则一直深埋于从林中。圣剑寺中间部分高,代表了宇宙的中心——须弥山。根据考证,吴哥王朝的皇族在15世纪时曾弃吴哥城而去,而圣剑寺的香火却一直很旺。
抬头一看,门楣上的精美雕刻,
你站在窗前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
参天的巨数,有被震撼到
特地放了一张小伙伴的图片,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站在里面往外看去,头顶上的蓝天,满是小孔的墙壁,墙缝中长出新的生命
这个地方拍照的人很多
由于是第一个上午,所以比较认真,看的非常认真,所以耽搁时间比较久一点。
走到中间的时候,抬头发现了天空的彩虹,是晴天的彩虹,不是雨后的彩虹,一下子被惊艳到了,这一生第一次看到这个么神奇的彩虹。
每一次抬头,转身,回头,总能发现不一样的美景
巨大的根部和墙壁已经融为一体,这一辈子从来不曾分开过,几百年风雨陪伴,互相支撑扶持走过历史。
从西门进,东门出来,回首又是一种美好。
蓝天白云,苍天巨木,骄阳似火,但是绿荫下又是别样的清凉。
在圣剑寺用了一个多小时,
这些景点都很近,景点与景点之间也都是溜达着就过去了,
从圣剑寺出来也就200 300米就到了龙蟠水池,到龙蟠水池的时候快12点了。
去往水池的路上,是常常的木板路,走过去差不多10分钟,路两边是干涸的泥地,枯萎的树木,天蓝的让人窒息,心情太美,美得无法呼吸,虽然颜值不高,但是心情太美。
水池中小岛上依照须弥山而建造的石塔上,两条蛇神Naga缠绕在一起的雕像。
这段路没有树荫,所以还是很晒的
小伙伴的扇子,雨伞
原为医治美人的寺庙疗养所,中间的大水池四方各连有一个小型水池,大水池的水通过四个方面的雕塑的喷口流入小水池,
北方为象,代表水;东方为人,代表土;南方为狮,代表火;西方为马,代表风。
当时在大水池的池底种满有医疗作用的草药,待雨季到来,池内水涨,药水就会流入小水池中,而人们认为四个池中的药水疗效不同,所以根据每个人病情的不同,再把病人安排到不同的水池里。
曾经的圣水,如今已不再祛病治人,但它美丽的风景,仍然是人们心中的一个小天堂。(百度)
从龙蟠水池出来,小明就在这里等我们,然后就有很多可以吃饭的小餐馆。
还有招揽生意的当地小孩子。
虽然说是景区用餐,但是价格很便宜,和别的地方差不多。
大概因为景色很美的,都已经12点半了,大家都忘了该吃午餐了。
塔逊寺也叫塔逊将军寺,也是《古墓丽影》的主要拍摄地之一。寺庙比较小,寺庙周围曾经住过很多的僧人,至今还可以看见他们居住过的痕迹。塔逊寺的墙壁上的很多雕刻都保存的比较完好,女神们姿态优美,表情也很丰富。
斑黛克蒂寺是吴通城的寺庙其中之一。于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建造。 皇家浴池的对面是斑黛克蒂寺(Banteay Kdei 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建造,吴哥窟风格与巴扬风格过渡)。
皇家浴池是吴哥窟看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是举行沐浴仪式的场所,和其它大水池一样,中央原建有一座寺庙,现在只剩了石基。
豆蔻寺(Prasat Kravan)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的一座印度教寺庙,现代名字为“Cardamon Sanctuary”,位于皇家浴池(Srah Srang) 之南。豆蔻寺建于921年,19世纪由法国人重建。主塔壁上的浮雕,描绘印度神话中毗湿奴骑大鹏金翅鸟(Garuda),西塔壁上浮雕描绘毗湿奴的神妃吉祥天。
浮雕:巨幅毗湿奴和他的妻子拉克什米雕像;毗湿奴变作侏儒与魔王战斗拯救世界的宗教故事浮雕。
走大圈时可按逆时针方向先到豆蔻寺,既能避开大批人流,光线也适合拍照
巴肯山是在吴哥窟西北1.5公里处的一座小山,高约70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山的西边是开阔的西池(West Baray),东南方丛林中是吴哥窟,从巴肯山顶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吴哥窟。巴肯山是耶输跋摩一世迁都的结果,他从罗洛寺群一带迁都到了巴肯山地区,罗洛寺一带当时已经修满了先王的建筑物,不太适合这位年轻的君主实现其城市规划。以巴肯山为中心的耶输陀罗补罗所在地,一直到15世纪,都是柬埔寨的首都
巴肯山(Bakheng)是吴哥主要遗迹群内的一座小山丘,在吴哥窟西北1.5公里处,高67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可以骑大象上山。山丘上有一座吴哥庙宇遗迹,是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 I)开始以大吴哥城附近地区为首都后的第一座国庙,亦奠下后来吴哥建筑的基础格局。
山顶上的巴肯寺(Phnom Bakheng)虽然早已破败,但是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吴哥建造的第一个都城的中心,被称为“第一次吴哥”。山的西边是开阔的西池(West Baray),东南方丛林中是吴哥窟。从这里向北可以望见泰柬边界。巴肯寺外有长650公尺,宽436公尺的长方形壕沟,可能是罗洛斯旧都建筑的防水患工程用在新建筑上,象征印度神话中环绕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的咸海,巴肯寺建立于平坦的山顶。
建在巴肯山顶的巴肯寺,体现了当时高棉人对山的崇拜。这座象征着整个宇宙的建筑,整个设计意图来自印度的曼陀罗式风格:
巴肯山建筑一共五层,底层有44座塔,其他各12座塔,一共是108座。
巴肯寺正对罗洛寺建筑群,它建造在吴哥古都附近的一座孤立的山上。位于吴哥城外南面,原为都城的中心,台基为金字塔式的五层,各层有塔,层层而上,极为壮观。在山顶可以俯瞰吴哥窟全景、吴哥古都和周围的景点,是看日出和日落的最佳地点。
下图就是在巴肯山,可以看到远处小吴哥寺在丛林中露出的须弥山
在4号下午看完小吴哥就来到了,从小吴哥过去tutu差不多半个多小时吧。
高棉的微笑,演出一个小时左右。票价48$。
我们是司机小哥带我们去买的,35$,含晚餐,自助,种类非常多。
座位分区,A区是位于前排中间的位置。
看演出很多都是大客拉过来的团,一般都是中国的团,少数韩国棒子,日本,法国……
演出不让拍照,不过还是值得推荐一看的。
唯一的失败就是演出结束,演员扛着大旗挥舞着散场,10多面各个国家的旗帜(包括韩国日本朝鲜越南法国加拿大等等),和小伙伴认真的找了半天,没有看到五星红旗,本来该是满场轰动的掌声,最后变成了稀稀拉拉的掌声,至少有一大半的观众都没有鼓掌了,大家都带着不满意和失落感愤愤不平的离场了!
反而离场出口挂满了习大大访问的照片。
自助,一大半都是中国的团,人声鼎沸
炸春卷和鲜春卷,不好吃。
相机近1000张,(主要是风景)
手机近2000张,(风景,人物,自拍)
其实又拿手机又拿相机还是很麻烦的,而且现在手机效果也很好。
巴戎寺坐落于吴哥通王城之中心点,其回廊东西长160公尺、南北长140公尺;回廊上方原本皆有木造之屋顶,但由于年代久远,目前只剩下断垣残壁及巨大之石柱供后人凭吊。值得一提的是寺庙之墙壁上仍保存着丰富且生动之雕刻,举凡古代战争记述、寻常百姓之生活百态、洞里萨湖之湖畔风光等皆充分透露着当时之情景,绝对是不可不看的珍贵史迹。那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壁画彷佛诉说着一段段遥远的故事。
巴戎寺共分三层,下两层为正方形,外侧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顶层为圆形,树立佛塔。底层浮雕从东门开始顺时针行进,看到的分别是:出征占婆-林迦崇拜-水战--水上生活-赢得胜利-斗鸡和下棋-军队-内战-大鱼吞羊-胜利游行-马戏团-占婆人洗劫吴哥。
从外观上看,巴戎寺是一座金字塔形建筑,最高处是一座涂金的圆形宝塔,它建在两层空心的台基之上。按照宗教意识,这表示天上的佛与地上的人得以息息相通。周围建起了48座大小不一的宝塔,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中心宝塔。每一座宝塔上四面佛的原型就是阇耶跋摩七世本人,所有来这里朝拜景点内景的臣民都惊奇地发现,原来菩萨就是自己的国王,而这样的国王当然是必须效忠和敬仰的。
巴戎寺的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从王宫征战到市民生活应有尽有。庙宇的建筑结构相当复杂,经多次重修、改建和增建,现在的建筑事实上是由两座不同时代和造型的寺庙叠加而成的,有人曾把它比作“人用手塑造和雕刻出的一座山峰”
四面佛:49座佛塔均为巨大的四面佛雕像,佛像为典型高棉人面容,据说是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佛像脸带安详的微笑,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穿行在众多佛塔间,身处任何一个角落,都浮雕会发现有带笑的眼睛注视着游客的一举一动。
浮雕:巴戎寺的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1200米长的浮雕长廊令人惊叹的刻画了11000个人物。内层回廊主要为神话和宗教故事,而外层回廊则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从战场厮杀到生产劳动、集市贸易的生活图景应有尽有,这样世俗化的雕塑题材在吴哥建筑群中是非常少见的。如果时间有限,可以只参观底层浮雕,第二层规模和技法都稍逊一筹。
巴戎寺 (Bayon) 以佛面塔、回廊壁画而著名,因为阇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 笃奉佛教,整个寺庙采用佛教教义的须弥山(世界的中心)为概念而起造。中央拔尖、磊磊环堆如同玉米外型的高塔,代表须弥山;四面城墙象征喜马拉雅山;城墙与第二层建筑之间的环沟空地,代表大海。当时的高棉民众也信奉印度教,巴戎寺 (Bayon) 的宗教图像以佛教为主,融合印度教,是阇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 藉由宽大的宗教政策,让民心回流国王权力中心的缜密考虑
巴戎寺的早晨空气清新,气温宜人,不过若是进入内部,则须配备人工采光工具,因为即使在正午,里面也是漆黑一团。
此景点浮雕壁画甚多且皆有不同之涵义,游客务必倾听导游详细解说,才不至入宝山却空手而归。
巴戎寺面向东,大多数人在早上游览,观赏日出,傍晚时分有巴戎寺同样值得一游,在相反的方向观看日落也不错,而且,上午的巴戎寺显得人潮涌动,下午可以领略到巴戎寺安静的一面。
拍摄巴戎寺,应避开中午时间,因为斑驳的巨石没有层次,直射击队阳光下就更没什么看头,傍晚时分游客稀少,光线柔和,比较适合拍照,而且在巴其戎寺游荡的游僧,日落时分游客散去后才陆续离开,此时是抓拍游僧的好机会
巴戎寺的外观似乎与吴哥窟很相似,但巴戎寺是佛教寺院,它的整体构成是以传说中佛教最高境界的须弥山为样本的(印度教也有须弥山,其细节与佛教的虽然不同,但基本上可以相互对应)。与吴哥窟相似,巴戎寺也建在三层基台上,底层基台尺寸为140MXL60M(南北×东西),二层基台尺寸为72MX80M(南北×东西),三层基台为十字形平面,中心为圆形平面的雕刻塔。各层基台的周围有围廊,基台中部和围廊上共有塔49座,形成林立的塔群。巴戎寺最著名的是刻在塔身的巨大的四面观音像,象征着当时高棉王国的强盛。
隐藏在树荫中的微笑
从巴戎寺出来,还是会路过通王城
慈眉善目的天神手持娜迦
道路的另外一边就是面目狰狞的魔鬼
这些非常清晰的雕刻,全部都是后来重新修复过的
当地的人民在捕鱼,外地的游人拿着相机在拍摄
巴方寺(Baphuon,又叫巴普昂寺)是11世纪中叶真腊国王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公元1050-1066年在位)于1060年修建献给湿婆神(Shiva)的国寺,它位于当时都城的中心,现巴扬寺西北200米,紧邻皇家宫殿的南围墙。巴方寺被称为世界上最大、图样最复杂的立体建筑
巴方寺是一座须弥山(Mount Meru)寺,呈金字塔形。整个
寺共有5层台基,在第1、3、5层台基上各有一个封闭式回廊,回廊四边的中央和四角都有塔楼。在第5层台基上建有一座高约50米巨大铜皮包裹着的石塔,它比其东南方巴扬寺中央的金塔还要高。铜塔的最高点象征着宇宙万物的中心,别忘了巴方寺是位于当时都城的中心,哪个国王都希望自己的王城是“世界”中心点,所有的人都要围着他转。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金塔至北可一里许,有铜塔一座。比金塔更髙,望之郁然,其下亦有石屋十数间。
中间的就是须弥山
法国从1960年开始帮助柬埔寨修复巴方寺,当时考古学家把所有坍塌的上千块石头编上号,摆放在寺前的空地上,希望能一点点拼凑上去。1975年柬埔寨红色高棉政权上台后,赶走了法国专家,屠杀了帮助法国人修复古迹的柬埔寨人,销毁了所有档案。虽然1995年法国人又重新开始了修复工作,但因缺少技术资料使得这些石块再也无法被放置到原来的地方,所有修复工作都只得用新石块,原来这几千块石头只能永远地躺在寺前广场上了,以作为曾经的辉煌和近代的动荡之见证
空中宫殿(Phimeanakas),原名金角山,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之一,位于吴哥城中巴云寺西北,巴普昂寺东北。
空中宫殿最初是真腊国王罗因陀罗跋摩二世(Rājendravarman II )在位时( 941年-968年)在兴建王宫的同时,建造的湿婆庙,後为苏利耶跋摩一世改建成为须弥山式印度教寺庙。空中宫殿的风格多方面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须弥山造型来自印度神话。
空中宫殿虽然不如吴哥窟保存完整和出名,但在仍然是高棉建筑艺术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吴哥寺的前身,它包含著吴哥窟建筑艺术中几项原素,须弥山,中心宝塔,画廊,庙门阁。
须弥山:与吴哥寺是三层须弥山式寺庙相同,空中宫殿也是三层的须弥山式寺庙,不同点在於空中宫殿的须弥山范围小又陡峭得多。吴哥寺三层须弥台各有回廊,而空中宫殿的上下层须弥台之间, 没建立画廊的馀地,只有顶层建有画廊。後来苏耶跋摩二世将空中宫殿的须弥山发扬光大,大大地扩展各层须弥座台的面积,将顶层空中宫殿的回环画廊安放到每一层须弥台上因而成就了吴哥建筑艺术颠峰之作吴哥寺。
空中宫殿虽然名为宫殿,实际上并非王宫。王宫在空中宫殿东北约二百米处,因为是木建筑,现已不存。根据宋代、元代典籍记载,王宫极为壮丽,镶金墙壁,地铺银砖,王宫的大柱都雕刻佛像,国王的五香宝座镶嵌七色宝石。
空中宫殿由三层长方形须弥台重叠成金字塔形,象徵须弥山,各层须弥台的四角,装饰著狮子或大象。须弥台由红土砖块垒成,第一层台基长约35米宽约28米高4.6米,第二层台基长约30米宽约23米高4.4米,第三层台基长约25米宽约19米高3.2,总高度16米。须弥山四边正中,各有陡峭的台阶连通上层。最高层的须弥台周边有一道现已不完整的画廊。空中宫殿顶层须弥台中央,原有金宝塔一座,现不存。1295年随元朝使团出访真腊国的周达观叙述,空中宫殿的金塔是国王的寝宫,国王每夜必到金塔中睡眠。民间传说,金塔内住著高棉人奉为神灵的九头蛇精,夜化女身,与国王同寝交媾,虽王后也不敢入内。二鼓方才出来与王后同寝。如蛇精一日不见,则国王死期将近,如国王一日不去,必定有灾祸降临
空中宫殿的风格多方面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须弥山造型来自印度神话。真腊国人奉蛇神naga 为神灵,在吴哥城的入口大道和吴哥窟的大道上,处处可见多头蛇的造型。印度神话中毗湿奴令92尊阿修罗和88尊天神把蛇王婆苏吉(Vasuki)当绳索搅动乳海的故事,还刻划在吴哥寺的画廊上,足见古真腊受印度文化影响之深。高棉语中的“吴哥”来自梵文naga即蛇。空中宫殿虽没有多头蛇的造型,却留下国王与化为女身的蛇神夜夜共眠的传说。关於国王与蛇女共宿的传说也可追溯到印度神话。古印度普拉纳斯族的传说中,相传印度拔罗婆王朝的缔造者婆罗门斯坎达西司雅(Skandasisya)是蛇女之子。虽是传说但与中国古代“真龙天子”之说,异曲同工。
斗象台为十二世纪晚期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的巴扬寺式(Bayon)建筑,台的长度超过三百米,共有三个平台。南部的梯级以三头饰的大象为柱,象鼻卷著莲花。平台的墙壁则雕上狮子和神鸟。象台的外观,主要是厚皮动物如大象、犀牛、河马等图饰,栩栩如生。古代的吴哥国王,站在斗象台上作检阅,举行各种公共仪式,马队、车队、象队,鱼贯在广场上走过。
当地的小孩子在玩过家家,一点都不怕陌生人,附近也没有大人看护者……
站在斗象台上,遥望台前广阔的草坪和远处森林中的十二座斑驳塔楼,这便是神秘莫测的十二生肖塔。
这些塔的功用众说纷纭, 至今历史学家对它的用途仍有争议。
第一种说法是判决的场所:其一是审判塔,传说高棉人起争执需要仲裁,古代法官会裁定关押两犯人(按照自己生肖的塔居住),令其忏悔,经过一段时间犯罪者就会生病或无法承受不安而认罪;
其二是断狱,同是断狱又有不同说法,一说将诉讼两方的人同时关进塔内,不给吃喝,先得病者为邪恶者;另一说是在两座塔间架起绳索,罪犯们如能从塔与塔之间的绳索间走过,则证明无罪,如掉下来就要被处死。第二种说法是表演场所,塔间绳索是给正对面斗象台上的国王大臣们表演杂技。
第三种说法是国王的宣誓场所
这几种说法真真假假,很难让人接受。由此一来, 斑驳破败的十二生肖塔便给络绎不绝的游客们带来一种神秘的体验。
斗象台(Elephant Terrace)出了巴戎寺继续往北走,不远处就到了斗象台。这里是吴哥国王选坐骑的地方,周边的围墙上雕有许多大象和印度教的神像,有些雕像都还很完整,可以看出当时精湛的艺术造诣……
吴哥的斗象台建於十二世纪末,也是贾耶跋摩七世的年代。台的长度超过三百米,共有三个平台。南部的梯级以三头饰的大象为柱,象鼻卷著莲花。平台的墙壁则雕上狮子和神鸟。
斗象台刻有不少厚皮动物如大象、犀牛、河马等图饰,同时更有迫真的打猎场面。象台的外观,主要是厚皮动物如大象、犀牛、河马等图饰,栩栩如生。古代的吴哥国王,站在斗象台上作检阅,举行各种公共仪式,马队、车队、象队,鱼贯在广场上走过。
茶胶寺(达高神寺)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一座金刚宝座塔式庙宇,位于吴哥城东、塔布茏寺西北。1000年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V)兴建,但半途而废。茶胶寺遗迹可见祭坛上的五座密檐式方塔,是高棉的第一座全砂岩石建筑,坚硬的长条青石,整齐的堆积在三层平台上,为扇山金字塔结构,五座莲花塔底层平台长120米、宽100米,中央塔高50米。TaKeo塔高寺,这个寺确实是挺高的,有的书上也叫茶胶寺,它在吴哥王城胜利门以东300米,建于10世纪末-11世纪初,印度教,供奉湿婆。塔高寺原本是国王为自己兴建的葬庙。作为一座未完成的建筑,它记录了吴哥建筑的建造工艺:先用石块筑起整座建筑,再在墙壁表面雕刻佛像、浮雕。它是一座未作任何装饰的寺庙,因为寺庙中几乎没有浮雕,但是在1920-1922年时已经开始修建了,如果它最终被建成的话,无疑是吴哥最精致的建筑之一。它是第一座完全使用青色砂岩修建而成的吴哥寺庙。塔高寺建筑为神山金字塔结构,三层平台上建造五座莲花塔,底层平台长120米、宽100米,中央塔高50米,周围有4座相对较低的宝塔,4座塔位于一个正方形的四角,第五座塔位于中央,这种呈梅花状的排列在吴哥的寺庙山中非常典型。登上寺顶可俯瞰吴哥王城全貌。为什么这座寺庙没有最终完成,有种观点认为可能是国王的死使寺庙的建设半途而废,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是施工过程中发生雷击。
圣琶丽寺(PREAH PALILAY)
建造时间:十三或十四世纪。风 格:巴戎式, 统 治 者:可能是闍耶跋摩八世或以后的国王
茶胶寺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一座金刚宝座塔式庙宇,位于吴哥城东、塔布茏寺西北。1000年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兴建,但半途而废。茶胶寺遗迹可见祭坛上的五座密檐式方塔,是高棉的第一座全砂岩石建筑,坚硬的长条青石,整齐的堆积在三层平台上,为扇山金字塔结构,五座莲花塔底层平台长120米、宽100米,中央塔高50米
茶胶寺原本是闍耶跋摩五世为自己兴建的葬庙。但是他在位时期,很多寺庙都没有完工。茶胶寺便是其中之一,在做到装饰工序的时间停工。作为一座未完成的建筑,茶胶寺记录了吴哥建筑的建造工艺:先用石块筑起整座建筑,再在墙壁表面雕刻佛像、浮雕
塔布隆寺是吴哥窟建筑群中最大的建筑之一。包括260座神像、39座尖塔、566座宫邸。考古学家们解码寺中一块梵语石碑后得知,当年塔布隆寺覆盖了3140个村庄,维持寺庙运作须花费79365个人力,包括18名高级牧师、2740名官员、2202名助理和615名舞蹈家,内有一套重达500多公斤的金碟、35块钻石、40620颗珍珠、4540颗宝石……作为吴哥最具艺术气氛的遗迹,塔布隆寺的吸引力在于,跟其他寺庙不同,他几乎被丛林所吞噬。
据说中间这个大树下滴小门就是『古墓丽影』里面朱丽追着一个小女孩而进入古墓滴入口,阳光依稀照耀下来精美滴浮雕,绿色滴塔布隆寺又是一棵巨树,深入地下滴根系足以粉碎坚硬滴石头,多么完美滴融合,出口是西殿。
19世纪被法国人发现后,百年老树早将神庙紧紧缠着,因此放弃修复,保留了原貌。树根放肆地不断延伸,绕着屋檐、探入石缝、将老庙牢牢裹着,几乎要相信,神庙是从树根里蹦出来的,然后它们缠着。就这样缠着。这里的树分作两种,较大棵的是木棉树,他比较粗大且呈淡褐色,而且有多疖的树根。较小棵的则是绞杀榕,他树根呈灰色也比较细,但是四处纠结缠绕。塔普伦寺,它的许多宫墙、城门为参天的巨树所盘据,当地人称为蛇树 (Kapok) 的根茎,穿绕在梁柱、石缝、屋檐、门窗之间。
巨树在庙的空隙间盘根错节生长,种子遇水发芽生命力强,鸟类啄食树的果实将种子分布在神殿各处,树根深入建筑的石缝中向四方扩散,巨根抓紧破庙,这也见证了吴哥文明的衰亡败落的时光。当年法国人据说就因为树根盘根错节的太严重,决定放弃整修,只稍加修葺让他保持原貌。于是形成今日被巨大树根盘踞的神庙。
入口处,迎面耸立的是一尊高大的四面佛,进了城门,其实还看不到古迹,感觉是像走进一片密林之中,顺着小路走往塔普伦寺的路旁,有一棵树身有二、三十公尺高,树干上有被烧焦一大块的怪树,据说,这是一种当地人称它为「油树」的植物,烧它的原因,是要让它滴出油来当做点灯的燃料,而且只要不过度,它就可以源源不绝,就像是一座天然的加油站。
除了蔚为奇观的自然景象外,庙内的各种浮雕也极为精采,而神殿内供奉的则是「智慧女神」,据说是加耶活罗曼七世依据母亲的容貌所雕塑。除了特别的「逾城出家」山形墙外,还有不少好看的雕刻,包括佛陀的事迹,还有大地女神普黛维手握发瓣的形象。塔普伦寺还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建物叫「敲心塔」,最初是特别为国王设立的建言室。特殊的椎状建筑设计使两旁回音大,中间回音小。如果站在塔里背靠在墙上仰望天空,然后拍打自己的胸膛,整个塔内就会发出宏亮的回音。
塔布隆寺是奢耶跋摩七世为母亲而建的寺庙,是一座佛教寺庙。不知道这是不是跟皇帝母亲笃信佛教有关,带有佛教印记的物品,大到寺庙小到饭钵,无不圆融通透。想来醛耶跋摩七世国王应该是个心思缜密、敏感且温柔之人,塔布隆寺在他的主持下既反映了佛教的精神,又充分运用了高棉的建筑语言,且符合主人的身份,建造得柔美、华丽,女性气息十足。
塔布隆寺建筑风格与巴戎寺相同,只是少了微笑的脸。吴哥寺华丽,巴戎寺阴郁,它们都属于神,没有半点人间烟火。因为有生命的参与而活泼。整座寺庙都被巨大的树木包围,密密麻麻的树根如巨蟒,紧紧缠住它们能抓住的一切,与古庙纠缠千年,直到成为一体。入口这里的巨树遮天蔽日,那些树根大的夸张。本该非常宏伟的寺庙现在却被一棵棵大树垫在了脚下。也许也只有这么巨大的自然力量才可以与佛抗衡。这些树根花了几百年的时间,缠绕着;穿透着被认为是牢不可破的石塔和回廊,缓慢的包裹着;埋葬着寺庙。佛也有佛的无奈,我们不得不感叹生命力的顽强,从发芽到挤开石缝直至最后舒展开身躯,生生不息的生命与佛一样值得敬畏。 天地间孕育神灵,亦繁衍生灵。他们在这里几个世纪地交织着,产生出如此精绝的景象,妖艳的为吴哥画上了谜魅的妆容。
热带的气候让它的生长格外有力,树根像一只张开的手紧紧地抓住石墙,然后深深地扎入土地。枝桠高高地伸向天空,有些还插入较低的护栏,让它破碎,跌落。那些空心树没有一片叶子,只有惨白惨白的支干,石头的存在让它的呼吸变得非常困难,仿佛死去一般,但雨季到来时又会恢复生机。几百年后,丛林渐渐将这里覆盖,更多的石头被树切割,战火中它变得更加破败不堪。
1992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也将它列入濒危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法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国家先后参与到对吴哥古迹的抢救和维修工程中来,采用分析重建术复原吴哥窟,无数散件归位,树木杂草被清除,危危然欲倾之大厦在木头架子的支撑下仍然透露出摇摇欲坠。但塔布隆寺至今未作任何的修复,完全保存了发现之初的景象。
吴哥寺[1] 由东南西北四廊(每廊又分两翼),西参道、正门、三重回廊及以主殿中央尖塔为中心的五座尖塔所构成。笔直耸立的尖塔顶部殿堂据说代表“天堂”,台阶陡而滑,只能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让信徒在攀爬过程中体会通向天堂之路的艰辛。以前的台阶是没有扶手的,1973年一名法国女游客失足跌落致死,她的丈夫悲痛之余捐资在台阶一侧修了扶手,以避免悲剧重演。从此这一侧阶梯也被称作“爱情阶梯”。
一撮新绿正在从石头缝中生长出来,顽强的生命了,看着远处参天巨木,盘根错节的榕树,这支鲜嫩的生命仿佛有了无穷的力量,终于一天,我也可以像你一样;
站到大树和石头结合在一起的地方,近距离看到他们完美的相依相偎在一起。
石头也变的有了生命力。不知道是树根牢绑定了石头,还是石头牢固的树根。
倒塌的石墙堆积在一起,一颗强大的树木生长了500年,是怎样的轮回,是怎么样的枝繁叶茂、
攀爬过一堆乱世,还未来得及站住脚,就被这进击的树人惊艳到了、
好像也要进到石墙里面,好像是要爬起的树人,又像是要倒下的树人,
大自然赋予我们不同时期不同惊艳的美景、
上半截已经被摧毁的树木,下半截还是这样的坚韧,新的生命力正在生长出来、
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美得窒息。
密密麻麻分布的树根,还有雕刻精美的窗户,真的很难想象没有被摧毁的时候,是谁站在窗前看风景。
下面是过道,从过道顶上走过,有种走在屋顶上的感觉,冒险,攀爬,想要走遍每一寸石头。
石头温度很高,可以爬上去拍照,很安全稳定。
回头再看一眼远处的崩密列,在这里自己冒险了一个多小时,很安静,走一步怎么回头都是美景。
随处可见的Naga蛇神,有五个头和七个头的分别。
依然守护的石像
逆光,景点的拍照姿势,色彩艳丽的裙子。
酒吧街夜景
FBT是当地的银行吧,有个取款机,还有个警察,下面是一家高棉厨房
这个地方可以买到 高棉微笑的演出票,看到的唯一一家KFC,
很多这样卖shaking juice的小摊位,全都是新鲜水果现渣汁,然后加入冰块,湿热的夜晚来一杯很是凉爽,1美金一杯,很大一杯啊,喝起来真是透心凉,最喜欢的口味还是青柠口味的,那小个的青柠檬,一个就酸得爽翻了,至今回味无穷。
夜晚人头攒动的红钢琴。
在FTB银行旁边,一家法国人经营的商店,很多精美的工艺品。超赞,
妈妈之家的早餐,超喜欢这里的芒果。
后来又来到高棉厨房吃到的不同的美食,能看到春卷里面的九层塔,
每次都是看到马路上那个广告牌就找到了酒店,不然真的不知道在哪里。
从妈妈之家出来,右转不到500米,就到了后面经常出现的美味柬式火锅,就是图片最左边有5根小柱子,停放自行车的地方进去,里面很多家,全都是当地特色美食,柬式火锅。重点推荐第一家,老板是两个当地小姑娘,笑起来很好看,不过不会中文,也不会英文,也没有菜单,所以完全沟通不了,不过简单的英语还是可以听懂的。
所以点菜完全就是看图,把朋友圈的照片给她们看,然后她们就点头知道了,结账的时候也是把数字给你看,然后就知道了,大家语言不通,但是会心一笑,觉得真的很美好。
Tiger啤酒,来这用餐的很多都是当地人,游客很少,我也是在朋友圈小伙伴的美图诱惑下过来的。
当地最大最好的一个购物中心了吧,能买到很多生活必须品,很方便。
一家电影院,是那种小房间只有沙发,适合情侣,三五小伙伴一起的房间,不过这里的电影更新都很慢,至少在国内半年前就上映的片子,这里才刚刚上映,
各种口味的冰淇淋,价格很便宜,怎么能不尝一尝呢。
夜晚吃完饭溜达的时候没事做,看见好多人在玩这个,于是就进来了。
3美金半个小时,6美金一个小时。
其实明显感觉小妹很累很困,但是还是很认真的工作,
我也不懂为什么中间那么妹妹一直看着我笑,还说悄悄话,
听不懂当地语言,他们又不会英语,很难沟通。
其实我想说的是衣服上的GAP,着实震撼到我了。
酒吧,有演出乐队的,还会唱中文歌曲啊,
中午12点退房,所以晚上7点的飞机。
将行李寄存酒店前台,下午就出去溜达了。
中午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红钢琴吃午餐。
怎么说呢,服务态度一般,口味一般,最大的还是名气吧,因为拍摄古墓丽影的时候,剧组和朱莉常驻在这里用餐,所以很多人都莫名而来。
实在看不懂菜单,而且没有图片,关键是人家压根不招呼你,所以一个人默默的点了个披萨和沙拉。
口味都很一般,沙拉巨难吃。
一下子冲上来了一大波外国人,大概全都是法国人吧,整个2楼只有我一个年轻的中国小伙子。
中午实在是太热了,到处找有空调的房间,找有手机wifi的地方,在微信小伙伴的帮助下,找到了蓝色南瓜,不过不是下面这一家,这家没有空调,没有wifi。所以找到了另外一家。
转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转到了这里,有空调,好凉快,看着朋友圈和各种攻略上的图片。
就点了这个,12美金,量很大,一个人压根吃不完,最后吃到化了都。
这个是二楼的装修,在一家医院附近,在老市场附近,位置有点偏僻。不过过来纳凉休闲的人还是很多,有沙发,有空调,有好处的,有各种美味的shaking juice,
整整度过了四个小时,在这里。非常爽,不失为退房之后没地方可以去的一个好选择。
五点多回到酒店,叫好司机小哥,大概20分钟就送到了机场,特地出来拍了这个飞马就难石像。观音菩萨的化身。救苦救难的象征。
我不想说我没有找到候机大厅!!!!!
托运完行李,找不到候机大厅,找不到去往登机口的地方,各种到处转悠,晃荡了半个多小时,都快把机场转遍了,竟然连入境口都去了。
其实6 7号窗口进来就是行李托运,1 号2号窗口对面就是去往登机口的地方,只有就是行李托运大厅入口隔壁就是去往登机口的地方,我去了,结果语言不通,还给工作人员看了机票,结果把我指走了,说这里不是,不是从这里走,拦着不让我过,于是又去了外面晃悠了好半天,不够着急的。后来赶紧微信求助小伙伴才找到了。
还好时间充足,非常富裕,提前一个小时到了登机口,
结果广州大雨,飞机晚点,本来20点的飞机,22点才飞,达到广州凌晨零点多了。
结果还是因为广州大雨,当天所有航班大面积延误,南航等待安排住宿的柜台爆满。
在凌晨四点终于拉倒了酒店,倒床睡了两个小时,回到广州潮湿蒙热的天气,
六点起床,拉倒机场,八点的飞机准时飞回来北京。
准时到达北京,安全落地,其实在飞机上也没有睡着。
没有了蓝天白云,雾霾又回来了,感觉所有不好的东西都来了,
压力,工作,爱情,所有的所有负能量都来了。
这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顺利落下了帷幕。
不过从此爱上了一个人想走就走的旅行吧。
非常感谢蚂蜂窝各种攻略游记和各位小伙伴提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