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的三连(连州,连南,连山)之旅

作者:珊珊来迟 显示图片


清远的三连指的是清远的连州市、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两天经典旅游功略。


第一天
 韶关出发——连山欧家梯田——连山鹰扬关(一脚踏三省)——连南鹿鸣关公园——连南万山朝王——连南油岭瑶寨——连南千年瑶寨——连南广东瑶族博物馆——连州文化广场——连州燕喜亭
第二天
连州市区——丰阳镇丰阳村——西岸镇冲口村——西岸镇石兰寨——保安镇卿罡村——慧光塔——湟川三峡——湖南郴州市爱莲湖风景区——韶关


 韶关出发——连山欧家梯田,行程241公里,目的地景点游约一个半小时,免费。
连山欧家梯田——连山鹰扬关(一脚踏三省),行程49公里,目的地景点游约二个小时,门票30元。
连山鹰扬关——连南鹿鸣关公园,行程57公里,目的地景点游约半小时,免费。
连南鹿鸣关公园——连南万山朝王,行程13公里,目的地景点游约半小时,免费。
连南万山朝王——连南油岭瑶寨,行程5公里,目的地景点游约一个半小时,免费。
连南油岭瑶寨——连南千年瑶寨,行程19公里,目的地景点游约三小时,门票80元。
连南千年瑶寨——连南广东瑶族博物馆,行程25公里,目的地景点游约半小时,门票25元。
连南广东瑶族博物馆——连州文化广场,行程5公里,目的地景点游约半小时,免费。
连州文化广场——连州燕喜亭,行程200米,目的地景点游约一小时,免费。
连州市区——丰阳镇丰阳村,行程34公里,目的地景点游约一个小时,免费。
丰阳镇丰阳村——西岸镇冲口村,行程26公里,目的地景点游约一个小时,免费。
西岸镇冲口村——西岸镇石兰寨,行程7公里,目的地景点游约一个小时,免费。
西岸镇石兰寨——保安镇卿罡村,行程17公里,目的地景点游约一个小时,免费。
保安镇卿罡村——慧光塔,行程14公里,目的地景点游约十分钟,免费。
慧光塔——湟川三峡,行程19公里,目的地景点游约二个小时,游船门票50元。
湟川三峡——湖南郴州市爱莲湖风景区,行程173公里,目的地景点游约一个半小时,免费。
湖南郴州市爱莲湖风景区——韶关 ,行程160公里。


 因为春天是多变的季节,所以多备两、三套衣服是必需的,还有鞋子也多带一双。相机、零食、饮料、手电筒、地图、手写游程也是必需的。出发前检查汽车各种安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急救品:止血贴、万金油、万花油、救心丹等。


全程油费约450元。景区:鹰扬关30元,千年瑶寨80元,湟川三峡游船50元。共160元。住宿:这是最坑的,在连州市区居然平时50元的民宿到清明节前后都要230元,并且是某某某的通发下来文件强要求的。(当时有个民居把这文件给瞧了一眼)。饭钱+杂钱共400元。因清明节高速免费,也省了。人均共700元。



凌晨三点从韶关市区出发,月亮一路陪伴着我们。(那光就是月亮)


往第一个目的地清远连山欧家村,导航可标目的地为欧家坪(刚开始在导航上一直找不到欧家村,只找到欧家坪,又经我复查、模拟导航,最终肯定其实就是同个地方才安心)全程共    公里。到达时大约六点左右。在到达后村前面专门有个停车场,一定要把车停在停车场,因为上面的山路真的开不上去了。


每到水稻成熟时,站在山的顶端放眼那些梯田,如同一块块金色的绸缎裹在山腰上,又如一层层金色的海浪。随处都是美丽的风景画,美妙的景色加上清新的空气,足以让尘世间的你忘却所有的烦恼流连忘返。






下山时遇到馿驮着沙子上山



第二个目的地:鹰扬关。在去鹰扬关的路上会看到几条这样的高架路


鹰扬关这个景点是孩子强烈要求去的,他还再度体验一脚踏三省(广东、广西、湖南)的感觉(以前去过万时大草原,也是个一脚踏三省之地,广东,江西,湖南)。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在山脚下才飘了一点点的雨点,到山顶上却狂风暴雨,让我们又有另一种体验。


 鹰扬关是座历史雄关,地势险要。据连山志记载,北宋名将岳飞曾驻守过此关,太平天国洪秀全、石达开曾率兵在此关激战三天三夜并留下了“太平天国古战场与三十六坟”遗址,当年的战壕、堡垒遗迹至今尚有。更为重要的,是这里人们可以追寻-领导的红七军的革命足迹:1931年1月17日夜,-领导的红七军作为战略转移的五十五团、五十八团的部队经广西进入连山境内,在鹰扬关埋藏了一批不便携带的山炮和步枪。他们在举行著名的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后,奉中央指示向粤北小北江转移。


现在,该景区修复了战壕、碉堡和城门、城墙、铁索桥等项目。目前已完成的项目有:鹰扬古城楼、森林迷宫、直跨溪水两岸的铁索桥。





第三个目的地鹿鸣关公园。经过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城,停下来欣赏两边的风景。




因被大雨淋湿了,在吹干裤子。



在快到鹿鸣关公园时,还有一处瀑布,


鹿鸣关公园,虽然就一片像小区里的公园那么大,却能全览整个连南县。


鹿鸣关,位于连山太保镇以东,历来是连山东面的咽喉之地。


据闻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率军由连州进入连山时,便在今天鹿鸣关一带劈山修路。到了清康熙年间,连山知县刘允元由湟水进入连山履职,无奈高吟:“人临湟水谁无病,路入连山总不平。”然而,却是这位满腹怨言的知县,非常投入连山的建设,并于康熙十九年(1680),在郑芝龙劈山处垒石为关,称“鸡笼关”。






第四个目的地三排瑶寨。经过长廊





不时还能见到穿着传统民族服装的瑶胞在赶路。






经过连南三排福彩新村



只可惜三排瑶寨已关门了,却发现了在它边上的万山朝王,又一收获。


万山朝王(又称八百罗汉) 位于县城南面11公里处三排对面的石山群,计有石山1000余座,座座背朝东北,面朝西南,组成群山俯首,恭躬油岭“盘古王山”称臣的壮观画面。这些群山,拔地而起,独立成峰,千姿百态,同一走向,既有八百罗汉朝拜盘古王的庄重礼仪,又具有万马奔腾的磅礴气势,还有瑶族人民敬拜盘古王祖先的神韵,故美誉为“万山朝王”。著名作家陈残云赞叹曰“觅景无需到桂林”;著名诗人韦丘美誉为“摩天石笋神仙岛”。在这些神仙岛的地下,游淌着一条暗河,源自南岗古寨群山,流至三江沿坡潭出水,约有8千米。地下河沿岸溶洞大小不一,有似宫殿金碧辉煌,有似龙潭碧水荡漾,有似高山峻岭横空出世,有似仙岛鸟语花香。由钟乳石组成的众多景物,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在地下河的左岸即西面,有座舌岭如顶如盖,造型独特。舌岭里面牛鼻岩、牛耳岩、牛公岩等,几个溶洞连成一片,大的能容千人以上。洞内瀑布飞雪,哗声不绝。石钟乳遍布四周,如花似朵,活像各种宫灯,形状各异,仪态万千,宛如仙山琼阁,神话世界。洞内尚有潭水与地下火相通,可划船观景,可坐石垂钓,可游泳嬉戏,确是一个美不可言的仙境。这里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被称为“国际摄影沙龙圣地”。










第五个目的地油岭瑶寨。顺着山路就到达油岭瑶寨。到达后把车停在村委会里。


油岭新村距离连南经济文化中心县城16公里,为“万山朝王”的王中之王。这里的瑶排建筑、民族风情、民间艺术、溶岩山貌。这里的古排风光保留完整,山岩熔洞通天入地、奇峰异彩各显雄姿,民俗民风古怪离奇,其中耍歌堂、长鼓舞等民间艺术多姿多彩,名扬四海。油岭新村先后被国家文化部、广东省文化厅授予“民间艺术之乡”称号。不过让摄影发烧友更感兴趣的是油岭老排,在油岭新村后面的山坡上,相距6~7公里盘山简易公路。如果沿小路上山,大约4公里要走一个来小时,而简易公路路况差,小车不大好走。油岭老排的瑶胞生活还处于半原生态,村子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山寨里没有一条正经的道路,都是石块磊起来的陡峭弯曲小路,曲曲折折通往各家各户。山寨里卫生条件十分恶劣,到处猪屎狗屎。有的民居是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就是猪舍。村子里有一个小学,是香港人捐建的,只有1~4年级,5年级就要到山下油岭新村上了。油岭这种半原生态“原汁原味”的瑶寨,可以拍摄到不错的人文摄影作品。








这位老婆婆是我在这次旅行中感触最深的人:你或许只看到她在捡废品,但我看到的是她在捡起路面上的纸巾,薄膜袋。










第六个目的地千年瑶寨。通往千年瑶寨的路上就有好多小旗随风漂荡。但在半路时不时有塌方。


千年瑶寨位于连南县城20公里的南岗镇,它是一个比较古老的瑶寨。寨中街道横直有序,民居古朴整齐,整个寨子的格局十分完美,因而有“大哥排”、“首领排”之称。寨旁的千顷梯田由山脚向山脊层层延伸,景象很动人。这里一向是摄影爱好者和画家们采风的胜地。


南岗千年瑶寨位于连南县城西南,海拔803米,鼎盛时有民居700多幢、1000多户、7000多人,被称誉为首领排。此寨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据专家考证,南岗千年瑶寨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保存最为完好的瑶族山寨,整个千年瑶寨占地面积129亩,景区占地面积250亩。现居住在山寨的瑶民主要有邓、唐、盘、房四个氏族。现古寨只剩下几十户,百多人居住了和保留了368幢明清时期的古宅及寨门、寨墙、石板道等。走进古寨,仿佛进入历史的时光隧道,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让人感受到瑶族历史的悠久和传统文化的古典美...古寨外的石墙口,几棵古老的松柏树依偎着,仿佛是古寨的最后守护者,跨入石墙口,顿有仿如隔世的感觉。千百年前瑶家浓郁的风情画面一下子展现在眼前,风中仿佛都带着一丝扑朔迷离的神秘气息。


古寨修建的房屋,别具特色,部分虽然年久失修,但庞大的建筑群仿如灰褐色的布达拉宫,镶饰在群山之中,依稀流露出当年当年的气势。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明清风格的青砖黑瓦古屋依山而建,重重叠叠,错落有致、坐南朝北、气势不凡;石板道纵横交错,主次分明,把各家各户串连起来,形成瑶排的格局。在古寨之中,有古朴别致的吊脚楼,有凌空高挂纵横交错的竹水笕,有生火烟熏并举的火炉塘,有下作牛栏上作储粮的粮仓,还有原始的酒坊、豆腐坊、榨油坊,一砖一瓦,一门一户,朴素地展现着瑶族人千百年前的生存状态。寨王的房屋,门前无比开阔,远处的青山云雾缭绕,连一眼看三省的“三州山”也都拜倒在寨王的门下。在古寨的中间,有一片宽阔的石阶,是古寨的“中心广场”,每逢大事喜事的时候,瑶族人们就在这片空地上开会讨论,喝酒庆贺。让人对瑶寨鼎盛时期的歌舞升平心怀向往。


迈步在清静的山路上,一步一风景,古老的房子和山峦叠嶂的风景绝妙地配搭在一起,古朴而秀丽,阳光在青砖、黑瓦、枯木间投射下来,照着地上的青苔、石板、野草,这一片景象,清新中又带有一点苍凉。寨内还有千年石棺。千年古树,明清石拱桥……她像一个素面的山姑,羞涩地躲在葱笼的林中,却有着更令人愉悦的山野之风。走到千年瑶寨对面的小山坡上的观景台,可以看到南岗千年瑶寨雄伟而苍凉的全貌。层层的梯田旁、连绵的青山里、太阳的金光下,瑶寨的千年沧桑在风中尽情地舒展,美不胜收。


这个景点迎接我们的依然是狂风暴雨和突变的大晴天


狂风


暴雨


美丽的瑶寨姑娘


大腰鼓


大礼堂


大牛头


石阶


想在山顶过夜的人


全景


第七个目的地广东瑶族博物馆。可惜到时刚好17:30关门了,只能在外围照一下相片了。门票25元。


  广东瑶族博物馆是连南县委、县政府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该项目被清远市政府列入“十二五”重点规划之中。广东瑶族博物馆坐落在连南瑶族自治县高寒山区自愿移民示范区内,占地面积47.75亩,建筑面积14566㎡,于2009年规划,2010年12月动工兴建,2012年12月底全面完工,2013年1月自治县成立六十周年之际隆重开馆。


  该馆以国家三级馆标准兴建,设计新颖,雄壮的外观融入了瑶族红头巾、吊脚楼、长鼓等瑶族文化元素,以红黑两色为主调,整个外观绚丽典雅而庄重,寓意瑶族文化的绚丽多彩和瑶族人民的历久不衰、坚韧不拔的精神。正前门,是以长鼓造型的湿地生态公园为一体的《瑶族舞曲》音乐广场,直通对面河边公路。周边是高寒山区自愿移民新村示范区的特色民居和民族风情街,突显浓郁的瑶族风情,营造瑶族文化氛围的区域环境。以标志性的建筑,在提高和塑造城市化品位的同时,努力打造独特瑶族文化的旅游风情线。



第八个目的地连州市区文化广场。只因在某篇公众号里说这里有禾雀花,边走边问了好多个当地人都说不知道,后来也放弃了观花了。


文化广场建于连州市区东面的烈士陵园正面附近,与连州中学紧紧相邻。文化广场是委托广州市设计院设计的。第一期工程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广场正面竖立着一座反映连州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型汉白玉浮雕;北面建有占地5500平方米的大型演出区和舞台一座;东北面辟建为占地6500平方米的山水园林游览区;南面是占地1600平方米的以“湟川之水天上来”为特征的连州四水合一的大型不锈钢雕塑;东南面装设两条健身康乐长廊。此外,还建有两座程控音乐喷泉,竖四支高杆灯,四周铺设绿化带。




第九个目的地燕喜亭。就在文化广场的右手边的连州中学里面。好心的门卫大伯听说要看燕喜亭,还为我们指明路线,要不中学有点大,不好找。谢谢大伯。

因韩愈留下名篇《燕喜亭记》而闻名于古今的燕喜亭位于连州城东北风景秀丽的燕喜山麓(即现连州中学所在地)。 燕喜亭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公元800年前后),为连州司户参军王弘中所建,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这里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是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唐代的诗人元结、刘禹锡、孟郊,宋代的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南宋的宰相张浚都慕名前来游览,并在亭周围的岩壁上留下了石刻诗文及题字。   燕喜亭的龙檐次翅角,雕梁画柱,以及那亭中刚劲的古碑,与周围的碧树峭岩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而名贤的诗文,就在这美景中流传千古。




找个地方好好吃晚饭。


连州牛杂很有名的,好好味。但对于我们来说有些辣




到了找住宿的时间了。


早安,连州



一大早六点从连州市区出发,往第一个目的地丰阳镇丰阳村。


位于丰阳镇的丰阳古村始建于南唐末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丰阳全村姓吴,祖始吴敬元是南唐末年的征南元帅。丰阳古村现在还遗存着丰富的宋代人文景观和完好的明、清建筑。 
    丰溪古庙始建于北宋末年,为二进四合院式布局,是典型的宋代建筑,古庙前的千年古榕和古戏台更是古韵盎然。两条鹅卵石铺砌的古街长1公里有余,两旁店铺林立,见证了明清时期丰阳古村的繁荣。吴氏宗祠、学忠公祠、胜求公祠体现了中国古代氏族族居社会的格局。四座门楼分别位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座门楼门前都用鹅卵石铺成了各种耐人寻味的古代建筑符号。 
    一间古庙、二条古街、三间祠堂、四座门楼,包容丰阳古村的全部内涵,体现了丰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丰阳村,南唐征南元帅吴敬元的隐居地。
丰阳村地处连州北部山前的平原上,因建村于凤山之南,据说原名“凤阳“,明代后改为“丰阳“,可能是避明太祖朱元璋家乡凤阳之讳。村名虽改,但时至今日村民仍将”丰”念为”凤”。
如今丰阳村大部分的村民已离开世代居住的老屋,搬进村边的新居。旧村因无力改造,俨然一处废弃的景观。但也正因为如此,旧屋得以完整地保存其原有的面貌,充满了岁月的印记和历史的韵味。每座老屋、每间旧祠堂、每条石板路,都像是老电影中精挑细选的场景,让人仿似在恍惚间坠入时光的隧道,欲出不能。





古庙前的榕树太大了,只能用这个支撑住


东陂,最名声在外的,莫过于东陂腊味。东陂位于粤西北边地,秋冬季风力较大,干燥凛冽的北风正是风干腊味所必须的条件。正是由于东陂特有的气候和所在的地理位置,其腊味才形成了香、脆、爽、回味无穷的独特风味。


小小萝卜墩,堪称萝卜与辣椒的完美搭配。萝卜被切成方块状小粒,加盐、味精、辣椒粉等搅拌均匀,然后拿平底圆墩型的铁皮小勺盛好浇上粳米浆,待米浆已把松散的萝卜粒粘在一起,硬成圆墩型后,再从勺里敲出来,浮在油面上炸至金黄,最后夹起来放在铁丝网上滴下油即可。焦脆热辣的萝卜墩,最适合在北风呼呼的冬天食用。


牛肉干产于连州市丰阳镇,以一岁左右的黄牛作原料,用干透的硬杂木做燃料,置牛肉于铁筛上,微火慢熏细烤,木材的香味渗入肉质,熏烧出来的牛肉干黄而不焦,且具有一股特别的木香味。将牛肉干切成薄片,根据各人口味,蒸、炒皆可。若配以酸笋和辣椒,隔水蒸熟,便是最具特色的“酸笋蒸牛肉干”,食用起来越嚼越香,余味无穷。


第二个目的地西岸镇冲口村


冲口村地处连州市、紧挨马带村、东村,水美,人好,空气好,友好好客


冲口村位于连州西岸镇的冲口村,拥有五千多人口的大村。村子由双桂、崇德、启明、达何四个片区组成,方圆约两平方公里,每一片区都有一个独立的门楼出入,四片区之间相通。环绕村子四周的是翠绿的千顷良田。


冲口村的建筑布局甚是规整。村內旧屋都是造工考究、结实的青砖灰瓦建筑,在不算宽阔的街巷上,铺的是清一色的当地产的长条青石板,砌得十分平整。


青石板很光滑,石块原始的自然纹理清晰可见,散发出古朴自然的气息。走在青石板铺成的村巷中,观赏着大户人家窗棂和前石礅上精美的雕花,让人感到一种安详与宁静。






第三个目的地西岸镇石兰寨


石兰古寨位于连州市西岸镇, 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2009年经省文联专家组实地考察论证,被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认定为第二批广东省古村落。同时因当年民族英雄岳飞曾在此修筑堡垒,剿灭为害多年的盗匪曹成而又被称为岳家军故垒。


 石兰寨的房屋依靠着岳荣岭建筑,村子呈弯月形,由东向西长约1.5公里,最宽处约五百米。石兰寨居住着三个氏族——黄、杜、骆。有四座门楼,每一座门楼均以宽厚的青石砖条砌成一米多高的基础,基础以上是水磨对缝的青砖。大门的顶上用砖逼成半圆的拱形门洞。飞翘的屋檐下描绘着色彩斑斓的画卷。此外,在每一座门楼的门额上还镶嵌着青石匾额,悬挂着木制牌匾。这些匾额不仅记载着石兰寨村民的来源,而且向后人眩耀先祖的荣耀。


连州有一座古老的村子叫石兰寨,村后有一石山叫岳荣岭,山前有一石壁光滑如镜,甚是罕见。岳荣岭下的村子便是石兰寨。石兰寨的房屋依岭而建,整个村子像一轮弯弯的月亮,由东向西长约1.5公里,最宽处约500米。
这个村子为何叫“石兰“呢?当地的老人说,因为这里盛产石头,房子是用石头砌的,路面是用石头铺的;而山后又多兰花,所以称”石兰寨”。



第四个目的地保安镇卿罡村


卿罡村是保安镇一个行政村、与良塘村、万全村二甲巷、子沟村同乡,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卿罡村,只有干净清澈的风景,没有熙熙攘攘的旅游团;只有古色古香的民居,没有灯红酒绿的夜生活。



卿罡村不大,但足够你用脚步来丈量。石板路、青石墙、木窗、墨瓦,各种老旧的色彩混搭,加上村口玩耍的孩童,门口晒太阳的小狗,这一切都会让你不知不觉地放慢脚步,去注意日头在山间的起起落落,云朵在半空的卷卷舒舒。


卿罡村有六七百年的历史,由一个庞大的家族组成,有创业始祖的记载和传说,有古老的遗训族规。



第五个目的地是慧光塔


连州慧光塔,位于连州市慧光路南端慧光公园内,始于南北朝宋泰始四年(公元468年),具有1500多年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砖塔之一,是省重点保护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从连州市有关部门获悉,在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连州市慧光塔成为清远市首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雨洗刷,加上地质变化,慧光塔发生了倾斜,目前塔身倾斜值达1.07米,因而从1985年至今,慧光塔被众多媒体称为“东方斜塔”。


第六个目的地湟川三峡


 湟川三峡位于从连州市区到龙潭镇的连江河段。先进入龙泉峡,可以看到胭红色的崖壁上流下十几道瀑布(下雨天时可多达几十道)泻入河中,景像十分壮观。通常在山洞内才能见到的石钟乳,在这里却露在外面。更为神奇的是,有一个石钟乳居然终年滴水不止,好似马在撒尿,因此龙泉峡也被称为“马尿峡”。
      接下来是楞枷峡,河两岸山高峡深,怪石嶙峋。相传秦时有几位仙女游峡,在这里遇到风雨,一女化为石头,故此峡又名“贞女峡”。 最后一段是羊跳峡,意指山羊能从河这边跳到河那边,比云南的“虎跳峡”还要夸张,其狭窄程度可以想像。此段江面逐渐收窄,江水变得墨绿,峡壁上垂吊的钟乳石似乎伸手可及,十分险峻。峡旁有一个天然的石头平台,粤语相声名家杨达和黄俊英二位来此游览时看到后,便登临石台对着青山绿水表演了一段相声。沿湟川三峡行船,一直到阳山县北部的石螺镇河段,还会经过洞冠峡、大理峡,景色也都很美。  







第七个目的地湖南郴州市区爱莲湖风景区


爱莲湖因周敦颐的《爱莲说》而得名。周敦颐曾三度在郴州为官,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周敦颐任郴县县令,后调桂阳(今郴州汝城县)县令。在桂阳任职四年,调任京城大理寺丞。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升任郴州知军。周敦颐是在郴正常任职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政绩较好的朝庭官员。他在郴州兴学校,办农桑,关心民间疾苦;他亲辟莲池,自种莲花,也自喻莲花,写出了千古名篇《爱莲说》。爱莲湖位于郴江河畔、郴州大道与湘雪大道交汇处,爱莲湖风景区的建设,无疑是为如诗如画的郴州增添了新的篇章。爱莲湖风景区作为支撑南延东进城市发展战略的子项目之一,她是顺应城市化潮流,结合郴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运用现代城市理念经营城市的产物。







起程回韶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