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过,城已老——小镇五峰

作者:浩子的小院儿 显示图片

时间,默不作声地靠近和走开
如风而过...然后消失,留下逐渐苍老的容颜
人与城,亦是如此



五峰铺镇,是一座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小镇
小镇位于湖南省的中部的邵阳县境内,介于邵阳、衡阳、永州三市交汇处
周边山区有高霞山、云霞山、破头寨、三角岭、小眉山,五峰突起,故此得名
其中以“高霞山”为五峰铺镇第一高峰
五峰铺,曾经素有“五邑通衢”之称,早在明朝就已经是周边各地的物品集散地
所以,当地人常说:“走过天下铺,当不得五峰铺”,可见当时有多繁荣


四月,踏着轻盈的脚步,姿意地漫步在春天的路径
远处的山,就是五峰第一山,高霞山


远山青黛,近处油菜花香飘入,淡淡的清香,令人沉醉



自驾:从邵阳市东南出发走省道217线,45公里左右可抵达
班车:邵阳汽车南站每30分钟一班中巴,票价:14元
食宿:小镇虽说不大,但也不失热闹,各种旅馆酒家均有
本人新浪微博:@***1840681701 @浩子的小院儿
          (如果您,乡愁袭梦,无以排解,我可帮您)
                   有不明白之处,可直接问本人


独自行走在岁月的老街,有不错的天气和光线


貌似是那个火红年代的办公大楼


进入大楼内,霎时感觉时间凝固,四周静谧,呆立良久,听到窗外的风声
仿佛又回到儿时的夏天,也是这么安静,还有那光...




顺着木梯而下,整座大楼只有我一个人,不觉得害怕

五峰铺有两个大姓,吕氏和蒋姓
在十万人口的五峰铺,单吕氏这一族就有两万多人
五峰铺镇周边的吕霞观、回墙院子、西山湾院子、李下贯院子、吕京先公祠、六里桥等古迹便是吕氏这一族在清代先后建立的
五峰铺的蓝印花布,斗笠这两个传统手工业非常兴旺
其中“蓝印花布”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五峰铺就有三十多家染坊。五峰铺人用马车,挑夫把蓝印花布送到邵阳资江,再利用资江直抵长江的水路便利和武汉专有的宝庆码头,把蓝印花布远销到全国各地
而今,这种蓝印花布在市面上已很难再见到了
曾经的那些荣耀也渐渐离我们远去



中心老街,安静祥和,行人稀少


中午时分,容易瞌睡


旅行,不都是匆忙的,匆忙的脚步都是用来赶路的
所以我在春天的老街上慢行慢看
老街早已失去了昔日的繁华


这种小春笋用来炒鸡蛋是非常好吃的


很有生活气息的群众娱乐场所,天气有点小热,我在大厅里歇歇脚,有丝丝凉意








老街旁边的农田,我喜欢春天的花儿和芳香
喜欢小草的绿意和空气中春天的味道
远处山峦的起伏,阵阵风儿吹拂,那是春天带给自己的爱意





拐入和平老街,其实中心街与和平街是同一条老街的两个路段


这种斗笠在老街上还是能看到,我小时候也常戴着这样的斗笠出行,现在城里很少有了








想起,小时候的夏天,看露天电影。那时可没这架势,气味尚在…









老街上的一家很有年代的理发店,这位是老板兼伙计的刘师傅
老刘性格开朗热情好客,有着理发好手艺,在这条老街上虽说生意不是很好
却也过得开心自足。老刘脸上天天都洋溢着笑容,这种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我让老刘坐在他这张最值得骄傲的老理发椅上留个影
他乐呵呵地说,要的,要的


艾大爷,是这家理发店的常客,就住在这条街上,没事喜欢来店里拉拉家常
要不是他老人家亲口告诉我,还真看不出来,身体硬朗的艾大爷已是八十有二的高龄了
于是和艾大爷在理发店里扯谈关于五峰的一些过往旧事
老人家说1944年日本人把这条老街基本烧毁了,当时火光烛天他是亲身经历了那场浩劫
解放后,这条老街才慢慢恢复起来
还聊到艾大爷家年久老屋的历史以及有待修缮的事情
看到老街上有些上了百年的老屋都有些破败了,心里很是痛


刘师傅这间理发店也是上了百年的老房子






当往事如烟消散,仍旧存留的记忆,就是这种干净的笑靥和淳朴的乡情




岁月冉冉,而人的心可以做到平稳从容
生若是不能拥有极致的绚烂,那就拥有极致的平淡
也不错





刘师傅的笑容,我想这一生都不会忘记了



在街角偶遇,失神了很久
我总以为,一些人,一些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忘
可到现在才明白,这些都经不起回忆
在对的时间和地点下
我们依然会记起那些往事


经历了太多太多,慢慢地看透了一些东西,也领悟了一些道理




老街上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算命先生很多


画面是忽然静止,光影仍在流动的...


会一段难忘的记忆,再现童稚的纯真,重复过去的美好
镇上的孩子们是幸福的







不知不觉已过了中午饭时间,随便找了一家小吃店,草草解决了
你还别说,这家沙县小馆的云吞味道真是不错
事后想,应该多叫上一碗,意犹未尽呢


让我再看你一眼


饭毕,直接前往小镇郊边的六里村
前面说过,五峰第一大姓是吕氏,眼前这座大宅院叫吕霞观,建于清道光8年(1828)
大院的主人是清道光年间的太学生吕腾蛟,也算是当时本地的土财主


田间地头,豌豆花开得争奇斗艳


大院正门,看样子保存还不错,听当地人说,槽门是才修复好没多久


入得院内,吕霞观院子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有二十来座青砖屋,分为四排六栋,屋与屋之间的巷子通道全部以青石板相接,门窗则以樟木所做,并雕以精美的花鸟。村庄后面是一大片竹子,前面是水田。一条小溪半弯曲的流过院子。院子里只住了一些老人和孩子,没住人的地方则长满了杂草,看上去也有些破败了


呆了好一阵子,空空的大院里
终于有了生活的气息,一对母女俩,回家了



被午后的烈日晒蔫了的小土狗,连冲我吼叫的力气都没有了


无人知晓,旧时光后躲藏着的回忆
能否像风一样,不着痕迹地存在于轮回的四季。






眼前这温情的画面,让我想起了乡愁
说到底,乡愁,其实就是一种情绪
是对家乡对故土上的人和事的一种恋恋不舍的情怀
只有漂泊的人才会有漂泊的乡愁
孩子长大也会明白这层意思


人生如此坎坷短暂,追寻片刻欢愉也罢


从立正,起步走,到稍息






其实是老乡晒的盐菜,大老远就闻到那种特殊的气味
虽说 有点呛鼻,但这菜做汤可是饭桌上的一道美味
如果在汤里再加上一点碎腊肉,哈哈,那可真叫绝了
湖南人都喜欢这道家常菜


前往六里村的六里桥,走田间小路,想起一首老歌:垄上行


回首时,依旧能看到那座高霞山,高耸入蓝天



清代的六里桥村本有一座木桥,因发大水被冲垮。吕腾蛟有感于村民来往的不便,便花费巨资建成眼前这座三拱石桥——六里桥。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吕氏中人虽大富大贵却广施善举,颇能济村上之难






风过了无痕,而我却停留在小溪边
看着眼前的景致
陷入沉思,久久未曾醒来




坐在桥里抽了一支烟,感受风过桥廊的人生触感
又想起那部缠绵悱恻经典电影,不久前才看过




小朋友,别动我给你拍一张相片好不
小朋友很大方的回答道,好咯


六里桥附近叫新屋的老宅子





六里村,我带走了我该带走的,留下了该留下的...


远处,放学归来的孩子们快乐地唱着歌,把天空唱成瓦蓝,把梨花唱成洁白




愿你在这个诗意的四月暖春
用一朵花盛开的时间
来遇见最美好的自己



放学以后
天色将暮未暮,阳光涂着我的眼睛
沿着河继续走着,脚步不疾不徐
好一个风轻云淡的日子


远方,在高霞山映衬下的邵阳县第二中学(邵阳名校创建于1939年)


就要告别一天短暂时光,豌豆花开花凋谢了,不过莞尔
我之于五峰,仅仅只是一名过客。五峰之于我,却不仅仅是一座南方的小镇
人海茫茫,各自安好
五峰,留驻岁月,淳朴安澜,时光永在

本人新浪微博:@***1840681701  @浩子的小院儿 恭请光临
              (如果您,乡愁袭梦,无以排解,我可帮您)
                         有不明白之处,可直接问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