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镇系列】浙江江山市廿八都镇

作者:信天游 显示图片





    廿八都镇,位于浙江衢州市江山市西南端60公里,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的仙霞山脉中,素有"浙西南锁钥"之称,交通便利。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江山县在乡以下设四十四都(“都”相当于村),从县境东北即现在的一都江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以数字分别命名,这里排行二十八,故名“二十八都”(或称“廿八都”)。“廿”字读作念。至今仍保存着大量风格各异的清代建筑群(也有少量明代建筑),鹅卵石铺就的老街、木排门店铺、气势恢弘的殿阁庙宇,以及色泽如初的彩绘壁画。基本上都是100多年前的原貌。2007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跨过枫溪上的珠坡桥就进入了古镇   


 


 
    浙闽枫岭营总府是当地的武官衙门。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清政府为巩固边疆局势,由浙江省和福建省共同组建浙闽枫岭营总府,以管理当地的边疆军事事务。


 


 


 


 
    文昌阁,建于建于清宣统元年(公元一九零九年)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为1570平方米,平面布局为三进二天井,左右为厢房,沿轴线依次为照壁、庭院、前殿、天井、正殿、后殿等。主体建筑正殿为三层楼,阁作重檐飞角,整幢建筑的木雕艺术和丰富彩画极具特色。所有梁、枋等以及藻井均彩绘人物、花、山水、鸟兽。全部雀替、牛腿、樘门、窗扇均以浮雕或透雕装饰。题材丰富,形象生动。廿八都文昌阁有两大功能,一是供奉文昌帝和魁星,二是用来作为地方学子读书会文的场所,起书院或义塾的作用。


 


 


 


 


 


 


 


 


 


 


 
    老街两边都是店铺和住宅


 


 


 


 


 
    姜炳荣旧宅现是方言、姓氏、名人馆。廿八都居民以全国各地移民为主,1万多人口中至少有146个姓氏,保留至今的主要有浙南、赣西、闽北闽南、徽州的九种不同方言。


 


 


 


 
精美的雕刻


 


 
    抗日战争时期戴笠主办的女特工训练营。其所在的姜守全旧宅,位于姜家中弄。姜守全民国十五年(1926)参加国民革命军,官至少将,他与戴笠私交甚密。1941年,戴笠从上海、杭州等地来的难民中挑了四十几位少女,在姜守全家办了一期女特工训练班,称“东南办事处特务训练班”。


 


 


 


 
当时中美合作所美军中校梅乐斯的住所


 
女特工宿舍


 


 
戴笠的住所


 


 
隆兴钱庄


 


 


 
利用老宅开设的旅馆


 


 
镇上的大户人家


 


 
城隍庙


 


 


 
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