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寻秋记——国庆松坪沟萝卜寨之旅

作者:平凡人生 显示图片

前言:拖沓了三个月,欠的游记总归是要还的,赶在春节前完成它,也算是对2014年的出行画上一个句号,希望2015年能走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美景。
有人说过:“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每一次的行走,或近或远,其实都会对心灵和眼睛的一个洗礼。旅行的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而旅行于我的意义,就是收获更多的人生体验,抑或欣赏美景,抑或感受人文风俗。于是国庆的川西寻秋之行,跟着大学同学一商量便选择了茂县的松坪沟这个比较适合短途旅行,不会太累,也适合小朋友玩耍的地方。
松坪沟位于茂县西北叠溪镇、松坪沟乡境内,于一九九四年十二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第四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对于阿坝州,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草原,蓝天,白云,骏马,可是提到松坪沟,这个稍显含蓄内敛的地名,人们最多可能只知道这里有美丽的海子、急流怪石、群海奇峰。但是,别忘了,这里也属于阿坝州,松坪沟便是镶嵌在成都至九寨沟旅游干线上的一颗明珠。阳光照射彩林,群峰倒映,水色变幻,令人如痴如醉。在这里可以领略晨曦中的“墨海”奇景,感受“长海”枯树沧桑,这些都是1933年的一场大地震造就的地震遗迹美景,这是一个浓缩版的九寨沟,但是这里没有九寨沟人头攒动的拥挤,欣赏美景是您唯一可做的事情。这里没有因为过多开发而韵味减退,也没有灯红酒绿的喧嚣。在这里你看到的全是未经雕琢的灵山秀水、传统的羌碉建筑,在这里你重拾久违已久的生活乐趣,是一个纯净得让人物我两忘的地方。在这个多彩之秋季节里,彩林、海子、高山、草甸、山泉、牛羊,天色、水色、山色融为一体,是追色赏秋的理想之地。
    再美的地方,一旦人山人海,顿时就会失去大部分韵味,对于自然风光,只要人一少,大自然的气氛一下子就出来了,置身于松坪沟的广阔天地间,顶着蓝天白云,踏着青青草地,就这样随意横在天地间,面对寂静的原始森林,绵延不断的高山,感受着美丽草原的无限风情。













    松坪沟的美丽海子,同一水面中呈现出墨绿、深蓝、翡翠等色彩,微风轻轻吹拂着,海子波光粼粼。
    白石海,也称公棚海子,位于松坪沟中段的公棚海子距松坪沟口约11.5公里,它是松坪沟中最大的海子。它长有1600余米,最深处80余米,集水面积403亩,容积达到1000万立方,经过白石海留下的海水,急速的打在岩石上,形成这样的飞瀑,一边是水击打岩石的声音,一边是山上不知名的鸟类的叫声,如果不是修在旁边这样完好的栈道,就真的像身处原始森林一样。两岸植被原始古朴,山体空朦,阳光照射彩林,色彩斑斓、层林尽染,尽显诗情画意







墨海,是最奇特的海子,水的颜色如蓝墨水一样深邃,所以叫墨海。墨海因岩壁断裂下陷积水和山体崩塌阻塞水流而形成,面积28亩,水沉淀在黛青色的岩石上,深不见底,四周林立的山峰、绿叶成荫的树木、翠绿的苍松和杂生的花草倒映其中,水里水外相互作用,水就变得深蓝如墨,就像倾倒的一池墨水。





大雨来临前的墨海更是像墨汁一样的色彩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加冰雹加闪电,让我们的行程暂时中断,走过墨海没多久,便开始往回走,因此错过了五彩池和长海,踏入了另一处风景,如果体力不好的朋友,也可以选择骑马,可以节约不少时间,费用视路程长短不一。



瀑布群,美丽的瀑布群,水珠飞溅,像闪耀的珍珠一样







白腊海分为上白腊海和下白腊海,白腊海位于白腊寨的下方而得名,其水碧绿,宁静而美丽,青山倒映其中,浅水处苔藓、水草等职务随波起伏,变化万千色彩。
白蜡飞瀑位于白石海和上白蜡海之间,形成于乱石堆积的崖壁,高数十米,松坪沟的水经过了白石海,突然间就变得奔放起来,在一片乱石头上飞泻而下








下过雨的栈道透露着古朴、安宁,呼吸着这样清新的空气,整个人都感觉轻松了许多。 放眼过去,远处的白云环山,有飘飘欲仙之势。






上白腊海水域地处狭窄的两山之间,峰峦回映,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哪是山,人在其中,就像置身童话世界一样。水中藻类丛生,苔藓密布,同一水面呈现墨绿、深蓝、翡翠色彩,阳光照射林木,群峰倒映,水色变幻,令人如痴如醉。
























   茂县坪头古寨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古寨是“5,12”地震后,整合两个保留历史传统羌族文化精髓的古寨资源,在恢复重建的基础上,精心规划的新兴旅游景区,坪头村是灾后恢复重建的新羌寨,村庄的房屋“依山居止”,沿袭了羌族传统建筑风格,村内流水潺潺,小巷通幽,栈连接着房前屋后,羌寨一直保留着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文化,民风古朴,风情浓郁。由于我们的住宿的客栈恰好就在坪头羌寨的旁边,于是到达当天时间尚早,便先去参观坪头寨。
古碉楼



美丽的格桑花,石头上的图形文字,无不体现羌族文化














沿着羌寨的小路慢慢行走,置身其美景中,经历着一次贴近自然、回归本质、亲密文化的体验。







云端上的寨子——萝卜寨
第三天的返程,途径汶川的萝卜寨,需要拐进一条上山的路,萝卜寨就坐落在这座山上。这条山路很窄,上坡比较陡,而且急弯很多,所以驾车一定注意安全。在绕了不知多少道弯之后,我们就到了这座十分“土气”的羌寨。萝卜寨最早被称为凤凰寨,提及萝卜寨的得名,有着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以前寨子不叫萝卜寨,一次外族入侵寨子,寨主凭借英勇顽强和这里得天独厚的险峻地理优势,带领大家勇猛抗敌,使得敌人久攻不下,不幸的是敌人最终攻克了村寨,并将寨主的头颅像砍萝卜一样砍下,后人为了纪念寨主,将村寨改名为萝卜寨。另一种说法是因寨子所处的海拔高度、气候条件以及土质非常适合萝卜生长,其味道既爽口又回甜,因此得名萝卜寨。








这是一座没有碉楼的羌寨,只有依山而建、错落成群的黄泥建筑。她静静地立在海拔1970米,离云朵更近的地方。萝卜寨是她的名字,但更多的游人唤她为“云朵上的街市”, 黄泥质的羌房和石头羌房屋相比少了一分硬度,多了一分韧性。黄泥土筑起来的楼房同样坚固,三四层高的羌房,高大气魄将一片“土黄灰”的色彩抹遍山寨,固守着一种肤色只用季节来装饰自己。在蓝天的背景中四季将羌寨单薄的色彩衬托得明亮起来屋顶与天空的呼应使凝重的古老也变得鲜活精彩。






从萝卜寨寨头鸟瞰岷江大峡谷,雄伟苍凉极具震憾力.这里是欣赏峡谷风光最佳场所。





羌族历史文化悠久,神秘的古羌文化在这里都有体现,萝卜寨村阡陌纵横的巷道应该是人类最为古老的街市之一。萝卜寨村民居户户紧密相联,错落有致,整个村寨几乎是一个整体,屋顶几乎连成一片。








羌族女人人人都能挑花刺绣,在吃午饭的羌族人家里,我们就看见了这样一双双漂亮的织物,漂亮得有种想买回家挂起来欣赏的冲动,断然是舍不得穿的,可是在羌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脚上、身上,谁都穿着绣花鞋和绣花衣服,谁都垫着漂亮的绣花鞋垫子,真不亏是羌绣之乡的美誉。






在萝卜寨悠闲的逛了两三个小时,吃过午饭,休息片刻,晒晒太阳,便启程回家。这次的寻秋之旅虽然只是走了川西的一角,但也可称是收获满满,把秋色、美景、美物一一记录,点点滴滴,悉心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