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船、民俗活动——洱海【开海节】

作者:芥子纳须弥74 显示图片


 
————   9.28大理白族第七届“开海节”在双廊镇红山半岛举行。
              “开海节”俗称赶海、祭海。
               它是千年渔文化的一种古老习俗,它是伴随红山庙会而产生。
               它融入了白族渔民对红山本主和龙崇拜,具 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宗教文化底蕴,盛行于大理市双廊镇红    山半岛。
                   它也意味着从今天开始休鱼期结束,渔民可以在洱海捕鱼了。

   “开海节”由来————大理的寺庙文化以“本主文化”最为突出。红山本主庙也称双廊红山景帝祠,庙里供奉的本主是“赤男灵昭威光景帝”王盛(系南诏大军将)、其子二本主王乐(系南诏清平官),其孙为(系南诏英勇善战的大军将)。

  如果把本主庙还原到唐朝,它的修建意味少数民族政权公开与中央政府唱反调。

       据《南诏德化碑》记载,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5年)南王盛父、子、孙三人先后负责提督统领南诏水军,为南诏战胜李宓率领的唐朝大军立下赫赫战功,同时又护救过洱海中无数遭难和遇险的船家渔民,仙逝后化身为龙神,受到沿海渔民的崇拜。

     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本主诞辰日,以及农历七月下旬本主忌日,红山本主庙景帝宝殿都灯烛辉煌,香烟缭绕。沿海渔民、远近百姓,舟船咸集,笙歌鼓舞,备下三牲三熟,云集红山本主庙,隆重朝拜本主,俗称“红山庙会”。庙会期间,举行庄严而盛大的祭海和开海仪式,向本主祈求航行平安、渔业丰收。届时还要舞龙耍狮,打霸王鞭,敲八角鼓、奏洞经古乐,对白族调子,唱白族大本曲,并举办别具特色的赛龙船活动和捕鱼技能竞赛。

     刚来双廊时就听同事介绍过白族的几个大节,“开海节”就是其中之一。

        六点,天色仍暗,徒步出发(7.5KM/H)。5KM后到达红山观景台,此刻金辉已铺海面,但未减
 初秋清晨的海风带来的寒意。


                                   

                                  
 
 


 
               本主庙(双廊红山景帝祠)


 






             

盛装来参加活动


 







 
                        下关的风  上关的花  洱海的月   苍山的雪


 




 



       


 


 






   FASHION AUNT



上时装周的款式


 



民俗活动
        【秋阳炙热   皮肤酌痛   嘴唇干裂 】舞龙的群众不容易





 


 


 


 




 


 
 


 


 


       
                                                      【捕鱼表演】


 


 


 


 


 



                                                     拉网费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吃(乳扇、梅子)   造(船、纸)    绣染    书画
                                                         【手工甲马纸】
   【空虚过往之神】深奥!!


【白族甲马传承人】



                                             【双廊农民画】


   
               【白族刺绣】手工,牛皮底,价值不菲


 


 


 
                                                     【白族扎染】


 
                                                                   【乳扇】



            
 参加活动的船较往届相比太少了,海上活动显得冷清。
                        


 


 


 



 


 


 


                                                       
…………………………………………………………………………………………………………………………………………………………
看照壁知姓氏————大理白族民居照壁的姓氏文化

[照壁] 

    又称影壁,是由“隐避”变化而来,在门内称为“隐”,在门外为“避”。它是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在古代,人们认为自己宅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同时,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利。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门前置一堵墙,起到阻挡外魔,驱逐内邪的作用。它反映出古代人民祈吉辟邪求平安的民俗心理。从建筑学上来说,它起到了一种阻隔空间,屏蔽正堂的作用使建筑增加层次感,增加住宅气势。

白族的照壁源于中原的照壁,文化内涵深厚,只要看其上的题字就知道主人的姓氏。

清白传家——杨姓
琴鹤家声——赵姓(双廊玉几岛上全是赵姓)
百忍家声 张公百忍——张姓
青莲遗风 邺架流香————李姓
水部家声————何姓
工部家声————杜姓(和杜工部有关?)
南诏宰辅  三策生辉————董姓
明道家风————程姓
渭犯钓家风————姜姓
眉山挺秀————苏姓(和东坡先生有关?)
绛帐家声————马姓
濂溪世第————周姓
瑞雪三槐————王姓
富春家声————严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