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我来了,剪一缕轻柔的羽毛,插在我梦里的翅膀,一夜无梦,朝晖普照晴空万里的襄阳车站,把儿时许多的梦都变了现实。三国史,在我心头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崇拜和神话,诸葛孔明,古隆中,梦和现实的重叠,神与人的共鸣。郭襄,人称“小东邪”,神雕侠侣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襄阳城破,家人均亡后,独自一人漂泊江湖,为情所困,终生未嫁,始创峨眉派。襄阳,我不得不去的一个城市,依旧独行,喜欢独往,2014年9月19日,早晨6点45分,襄阳火车站,矫健的脚步开始起飞......
在蜂窝网上查看了许多旅游攻略,最终确定去襄阳必游的景点为:(一)古隆中;(二)襄王府、绿影壁;(三)襄阳博物馆;(四)襄阳北街;(五)襄阳古城墙,北街临汉门出去,就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据说夜色中的古城墙和汉江别有一番滋味。请随着我的步伐一步一步走来.....
(一)、古隆中。火车站出站口,就是一个地下通道,穿过通道,512路公交车,终点就是古隆中,票价4元,出站口到坐到512车上,最多三分钟,非常方便。早晨6点50坐公交,7点40分到终点站古隆中,全程约50分钟。车上闲得无聊,从车站到隆中,一共28个站点。其中第7个站点,叫做十字街,大家一定要记住,因为返回来的时候,从这里下车,去古城墙等都很近。
车停好后,几个骑摩托的人围过来拉客,要价30到50元,因为看不到景区大门,感觉像是宰客的,问了下工作人员,顺路前行100米,三分钟就到了古隆中大门。
景区8点开门,对面是湖北省文理科学院,正好赶上吃饭时间的话,可以去学校的食堂蹭饭,便宜又实惠,依稀仿佛又回到了上学时候的美好时光,哎,可惜人已老,心已衰。早餐,一碗八宝粥1元,一颗茶蛋1元,一晚手工面3元,一共5元,填饱肚子,开始买票入园。古隆中票价63元。
10元寄存了包后,照工作人员的指示,右拐,沿阶而上。第一个景点是:隆中书院。诸葛龙17岁到27岁,十年间,在书院中学习,会客之地。
第二个景点:武侯祠。始建于唐,为主要建筑之一,现存为康熙年间重建,主要为诸葛的像,夫人像,三义殿等.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
第三个景点:抱膝亭、三顾堂。建于清@康熙 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后人凭吊诸葛亮抱膝长吟之处。三顾堂位于诸葛草庐前方,是纪念刘备三顾茅庐的仿古建筑和纪念堂。
突然一群马从身边经过,可否是景点之一呢?
隆中对
三匹马,两个人,为何?
第四个景点:草庐、草庐碑。诸葛草庐按照孔明当年居住的风格设计,陈设简单,一琴一剑,几卷书简而已。但是诸葛亮却能在这方寸之地洞明世事,纵论天下。
第五:滕龙阁。风景区制高点修建的一座纪念塔,总高十层,从三顾堂后面拾级而上,可以达到此塔。塔内有卧龙出山图与相关三国文化典故。登高远眺,既可以观@隆中山 、@湖北文理学院 、@卧龙镇 全景,又能够俯瞰@长江 最大的支流@汉江 及@襄阳城 的优美精致。恰逢雨过天晴,蓝天白云,荡然胸间。一身臭汗沾身,值了。
登山,是我今生最喜欢的事情,一个人真的并不寂寞,脚下是欢快抑扬顿挫的虫鸣声,身畔一声声清脆乐耳的鸟叫语,还有不时飞舞到耳畔悄声细语的小蚊子,脸颊流淌着浓浓的汗流,湿透了全身,温暖到心底。脚步更加轻快,心情无比舒畅。天地之间,唯我独行。
2个小时30分钟,结束了古隆中行。乘坐512路车,原路返回,第三站为广德寺,喜欢烧香拜佛的朋友可以顺路一游。
第21站,十字街下车,向前走300米,然后右转125米,再左转200米,在右转100米,就到了襄王府,走路十分钟左右,很小的一个二进院落,莫名而来的原因只为门前的绿影壁。
(二)襄王府、绿影壁:
门厅里的照片
襄王府大门外
内展:夜明珠,直径36厘米,重200斤,如皓月般光亮美丽,和历史上的“和氏璧”齐名。
二进大厅里,空荡荡的无一物,风流已随风而去?
实拍绿影壁。绿影壁位于@襄阳城 内东南角,系明代襄阳@藩王 府门前照壁,距今500年。影壁高7.1米,长25米,厚1.7米,用绿矾石为壁,白矾石镶边,上雕@云龙 99条,气韵生动,@形态各异 ,是全国石刻艺术中绝无仅有的珍品,与北京北海,山西大同的琉璃九龙壁,堪称我国影壁三绝。
(三)襄阳博物馆、昭明台,北街。参观完襄王府,按原路返回,就会看到一个高大的建筑物,昭明台,内二三层为襄阳博物馆。门票免费。
两层不大的博物馆内,大部分是出土的文物,比起陕西、山西、湖北等省博物馆,差几个档次,没怎么太留意,匆匆一览而过。
站在昭明台上,对面就是所谓的北街,一条走路十分钟的街道,两旁都是做生意的商铺,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关注的。
北街的尽头,就是临汉门,古城墙。
(四)临汉门,古城墙,汉江。襄阳城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 这里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固若金汤,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美称。城墙始筑于汉,时兴时废,保留至今的是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重筑的新城。全城周长7322米,原有城门6座,横匾于书阳春、文昌、西成、临汉、拱宸、震华6个城门名。现仅剩临汉、拱宸和震华等三座城门。在临汉门上尚保留有一座始建于唐、重筑于清的重檐歇山式城楼,经维修后@完整无缺 。城墙最低处7米,最高处11米,周围环绕着护城河。古老的护城河主道宽180米,最宽处250米。
汉江,全长1577千米,其中陕西境内干流长657千米,湖北境内长920千米,总落差1964米。在源地名漾水,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
城墙背面匾额“北门锁钥”为清朝顺治(1645)年,董上治所提。
内门近照,破旧的墙砖,历史的痕迹。
临汉门,襄阳北门,1576年,明万历四年万振孙所书。
汉江,长江最大的直流。
拾阶而上,恍乎间又回到那个战乱的年代,一方城墙,防卫着一城百姓,郭靖黄蓉最终与城一同沦陷,城内刹那化为一个屠杀血流成河的战场。哀哉。襄阳!!
忆往昔金戈铁马,兵吞万里如虎的战乱,而今惟有墙头斑驳残损的砖石雕刻着伤痛的记忆,一切都已过去,一切还要到来,荒芜杂乱的草丛留不下行人的脚步,一个人静静的伫立墙头,前尘往事,万般感觉,涌上心头。中午烈日当头,城墙上只有我一个人,一个生活在现代的古代人,追思我那万马奔腾的前世,沉痛于今世一无所有的苍凉,所幸,还有值得期待的来生........
夫人城,东晋太元三年(378)二月,前秦苻坚派苻丕攻打东晋要地襄阳,梁州刺史朱序在此镇守,他的母亲韩夫人亲自带兵在守城。
襄阳护城河平均宽180多米,最宽处250米,是我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被称为“华夏第一城池”。整个护城河河面宽阔如湖泊,使得襄阳城易守难攻,固若金汤。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美称。
襄阳城内其他景点如米公祠等,感觉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没去。
旅行就是一次说走就走的冲动,心中所想,步之所迄,放飞自己的心情,寻一次风花雪月的记忆。
下一篇:天马行空武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