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 ,别称盛京,奉天,@东北 第一@大城 市,@中国 十@大城 市之一,是一座很有历史的@大城 市。
@沈阳 建城史有2300年,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
唐代称“沈州”。
1296年,元代由于@沈阳 地处沈水(浑河)之北,以汉族传统方位论,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改沈洲为@沈阳 。从此,“@沈阳 ”这一名称正式出现在史料上,距今已有七百余年。
1386年,明朝改称“@沈阳 路”为“@沈阳 @中卫 ”,修建@沈阳 城墙(砖城)。@沈阳 的军事地位益加重要,是明朝经营关东的重要基地。
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 迁到@沈阳 ,并在@沈阳 城内着手修建皇宫(今@沈阳 故宫)。
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改称@沈阳 为“盛京”。
1644年,清世祖福临迁都@北京 后,@沈阳 为陪都。
1657年,满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 设奉天府,@沈阳 又名“奉天”。
1911年,辛亥革命后,@沈阳 成为奉系军阀统治的首府。
1923年,正式设立奉天市政公所,@沈阳 首次出现市的建制。
1929年,张学良在“@东北 易帜”后,改“奉天市”为“@沈阳 市”。
1931年,@日本 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并侵占@沈阳 后,又将“@沈阳 市”改为“奉天市”。
1945年,抗战胜利,@东北 @光复 ,“奉天市”恢复“@沈阳 市”名称。
1948年11月2日,@沈阳 正式解放。
从@长白山 下来,重点去了@沈阳 故宫和张大帅府。
8月15日9:42,坐K7498次火车从@长白山 下来的我们终于抵达了历史名城——@沈阳 。
@沈阳 比我们预想中的要大,@沈阳 站直接转到地铁站,四站就到了@怀远 门站,出站经过@怀远 门到@沈阳 路再走不到300米,就到了我们预定的布丁酒店。
前面的城楼就是@怀远 门,进了这道门就算旧皇城范围,高楼大厦不见,代之古色古香的多层建筑。
@怀远 门与抚近门遥遥相对,中间是故宫。
头一次入住布丁酒店,109元的无窗大床房,房间很紧凑,有点潮,考虑到只住一晚,于是谢绝了服务员的升房间的诱惑,果断入住。
酒店位置非常好,隔条大街就是故宫和大帅府,离中街也很近。
入住后洗漱一下,在附近的岩明火勺内用馄饨和火勺填饱了肚子,就开始了下午的游览之旅。
首先是@沈阳 故宫。故宫门票60元,半票30元。
@沈阳 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
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
中路为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 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
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等。
按时间顺序的话,应该是由东→中→西的顺序参观,我们则是按中→东→西的顺序参观。
@沈阳 故宫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开始修筑。努尔哈赤驾崩后,第二代汗皇太极继续修建@成功 。是清代入关前的皇宫,迁都@北京 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 故宫。
@沈阳 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它的规模比占地72万平方米的@北京 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
先是两座牌坊:文德坊与武功坊。
门口石狮,后边@沈阳 故宫的题字是郭沫若的。
大清门。
远观崇政殿
两侧的厢房里都是慈禧当年用过的珍宝或慈禧的书法绘画,头一次发现原来“老佛爷”也是相当的有才。
这是慈禧的画像,比相片要好看的多。
慈禧老佛爷的绘画——反正我是画不出来的!
@凤凰 楼——崇政殿北首,建造在4米高的青砖台基上,三层,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此楼为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八景》之一“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
@凤凰 楼门洞上方悬有“紫气东来”匾,为乾隆御笔。
上@来凤 凰楼,就是皇太极和他的妃嫔居住的院子。
皇太极时的,有所谓“崇德五宫”后妃,五宫为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 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 永福宫。东宫关雎宫住宸妃、@西宫 麟趾宫住贵妃,次东宫衍庆宫住淑妃、次@西宫 永福宫住庄妃。这四座宫的建筑样式几乎完全相同,都是五间硬山琉璃瓦顶前后出廊式,只是根据各宫所在位置的不同,显示出其主人的地位还是有差别的。具体说,应是东高于西、北高于南,即东宫地位最高,@西宫 第二、次东宫第三、次@西宫 最后。
当时时兴“万字炕”,围着墙壁都是炕。
清宁宫——是当时的皇后@博尔 济吉特氏居住的地方。清宁宫,在东次间开门,寝宫和宗教祭祀连在一起,西屋内三面火炕和火地,窗从外关,烟筒设在后面,这是满族的建筑特点。
侧殿是八旗子弟的服装和两张熊皮,熊皮传说有一张已经接近四百年了。
熊掌
清宁宫后面的烟囱。
到后花园了。
往东就是大政殿和十王亭。
翼王亭,正在维修。
大政殿——当年努尔哈赤议政的地方。
顺后花园向西,进入西路。
西路——戏台、@嘉荫 堂、文溯阁和仰熙斋等,于一七八二年建成,是清朝封建皇帝“东巡”盛京(@沈阳 )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
戏台
最后是宣统皇帝收藏的钟表。
从故宫出来向东,再向南,就是大帅府建筑群了。
大帅府门前广场,是少帅张学良的铜像。
大帅府门口——买票进门,门票50元,半票25元,导游讲解100元,含大帅府、赵四小姐故居和@沈阳 金融博物馆。
游客服务中心,等导游中。
一人一个耳麦。
我们的导游,梳着旧式盘髻发型,上着白底蓝花短褂,下着黑色百褶长裙,优雅@大方 。
大帅府是张作霖于1914年秋天开始动工修建的,分为三进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两组四合院。三进四合院是吸收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筑持点,遵循张作霖家乡辽南的生活习俗而建起的。
1915年秋基本竣工后,又进行了室内外装修。1916年秋,全家搬进四合院。三进四合院建成后,张作霖已升任奉天督军兼奉天省长。人们开始称张作霖为“大帅”,知近者称“雨帅”。因这新三进四合院即是张作霖的办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的私宅,故此,人们习惯称其为帅府。
正房门迎门处是一面中间高两侧低并扇开的挑檐起脊,青砖磨砖对缝的大影壁,影壁正中镶嵌着一块雕有“鸿禧”二字的汉@白玉 。
一进大门,门上彩绘着秦琼、尉迟恭两大门神。
导游说,这也是一种梧桐树。
二进大门。
这是院中展出的龙袍,与大帅府无关。
张大帅书房。
会客厅
墙雕,很精致。
马上封侯,代表了张家人的野心。
少帅雕像。
@东北 易帜场景。
“九一八事变”图
张大帅手书,不愧是掌握一方军政的大军阀,字里可见刀光剑影,力透纸背。
个人感觉大帅@府中 最漂亮的一座楼,就是这座了——大青楼。
这里老虎厅。
这里赵四小姐楼。
这里边业银行。
第二天早上,还是岩明火勺喝馄饨,小家伙昨晚没睡好,哈欠连天。
睡眼惺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