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帮我同事翻译即将消失的@纳米比亚 红泥人文明---辛巴族的资料,上周探访@纳米比亚 北部城市奥普沃周围的辛巴族村落的经历又一点点从脑海里浮现出来,所以决定写这篇文章记录一下。
我们的车开进奥普沃的时候,从车窗看到外面满是灰尘和沙土的街道,破烂的房屋和路上清一色的黑面孔,心里暗暗有些担忧,这个北部库内内省的省会城市和我们生活的温得和克以及之前去过的整洁漂亮的白人小城镇简直是两个世界嘛!仿佛一下就进入了贫民窟一般。接着车停到当地最大的超市,看起来也十分简陋,然后我们的向导吉米(Jimmy)出现了,带着我们去超市选购了一阵拜访辛巴族的礼物,主要是白糖,玉米粉,茶叶,糖果等日常生活用品,总共花了八百多纳币(人民币兑纳币的汇率1:1.7146)。
Jimmy虽然也是辛巴族人,但他上学受过教育之后就放弃了传统的辛巴族生活方式,无论穿着还是谈吐和我们现代人一样。听说他是当地最好的向导,所以我们立即联系到他,希望能让这次拜访辛巴族之旅有更大的收获。
当天下午在超市选购完见面礼,我们的车就在吉米的指导下,向辛巴族离城市最近的村庄开过去,由于路况很糟糕,车辆十分颠簸,外面阳光猛烈,气温炙热,即使坐在车里吹着空调也能隐约感觉到辛巴人生活环境的恶劣。
其实老板这次带我们来奥普沃,除了因为很多爱摄影的客户经常要求来这里之外,还有一个目的是让我们这些从小在城市里养尊处优长大的小孩接受一下思想教育,看看世界上还有人在如此艰苦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尽管他们拥有的很少,却能在他们脸上看到最单纯的笑容。知足常乐,这是我们这些在现代社会各种压力下,忙着赚钱生存的人很难拥有的境界吧!
在尘土飞扬的砂石路上颠簸了近一个小时,又穿越了灌木丛中的一个小土路,第一个辛巴人村落终于出现在我们眼前----一堆木头围成的大圆圈里零星散落着几间茅草屋,这就是一个家族的聚居地了。
吉米先进去和大酋长请示情况,我们等在外面时不时好奇的往里面张望。得到大酋长的许可后,我们跟随着吉米进了村庄,一进去先去和坐在树荫下躺椅上的大酋长打招呼,一一握手,顺便现学现卖了一下新学的辛巴语“Morro!”(你好!)。大酋长的大老婆坐在地上,也微笑着和我们一一打招呼。
然后吉米开始向我们介绍一些当地的风俗文化等等。在介绍之前,吉米说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之前也带过@中国 的摄影爱好者来这里,一进村庄他们就掏出自己的“大炮筒”(专业单反相机)开始到处拍,也不愿意听他讲。这种为摄影而摄影的方式令吉米很不解,因为如果你对这些人根本都不怎么了解,也不愿意了解,怎么可能拍得出震慑人心的作品呢?
所以我们都把相机老老实实挂在脖子上,认真地听吉米介绍关于辛巴人的情况。由于内容很多,在本文就不赘述了。百度百科也有一些关于辛巴族的介绍,但很多信息并不准确,出于严谨考虑,我找了一些相关英文文献翻译整理了一篇介绍辛巴族文化和基本情况的文章,稍后会发上来,仅供参考。
吉米讲了接近半小时,听不懂英语的大酋长已经无聊地睡着了,我们像上听力课一样,一边努力听一边记笔记,好在他的非式口音不那么重,我们大致都能听懂他在说什么。
等吉米讲完之后,我们向远处那些已经盯着我们看了很久的辛巴妇女和小孩走过去,想和他们照相顺便交流交流,没想到过去了才发现,原来他们一直盯着我们并不是因为好奇,而是等着财神爷呢!小孩子们一个个从脏兮兮的塑料纸里拿出一块的美元,伸向我们,有的不停重复“换钱!换钱!(change! change!)”, 有的更小的不会说英语的小孩直接就是诶--,诶--的,大致也是让我们帮他们把美元换成纳币的意思,吉米告诉我们这都是欧美游客给他们的小费,这些小孩被施舍的太多,有点惯坏了,看到我们一进村就想着要钱。我同事帮一个小男孩换完钱后,想和小孩合张影,没想到照完后小孩就一直缠着他说“十块!十块!(Ten! Ten!)”, 后来我告诉吉米,吉米非常生气,问我是哪个孩子?怎么能这样!可是我们都是脸盲,一堆小孩里辨认不出他的脸了,可能他拿到钱之后就偷偷藏起来了吧。
吉米说以后绝对不能再给这些小孩钱了,我们给他们买了见面礼,得到酋长许可后进来,就可以和村里人合影,他们是不能向我们收钱的。而且如果你和这个孩子照完相,给了他钱,和另一个孩子照完却没给,这样另一个孩子会觉得很不公平,也许你走了之后他们就会打架,会破坏村庄的和谐。所以在辛巴族村落一定要听向导的话,凡是不能平均分配的东西都不可以随便送给辛巴人。
除了小孩之外,这里的辛巴族女人每人身旁都有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很多手工做的首饰,我们一走过去就忙着围过来向我们兜售,并且价格贵的离谱,拒绝都拒绝不完。所以我们没敢久留,赶紧跑回酋长旁边,和酋长一起合了影之后就准备道别了。
借着落日的低光照在大酋长夫人红的发亮的皮肤上,我给她拍了张照片,拿过去给她看,她看完很高兴,于是要我坐在她的皮毯子上和她一起合影,我开心地接受了,留下了一张大酋长夫人搂着我的肩膀的宝贵影像纪念哈哈~~
说实话,这个村子除了大酋长和他夫人,其他人给我的感觉并不好,他们太喜欢索要了,放弃了自己的传统生计,就靠挣游客的钱维生,吉米解释说因为这里是离去奥普沃的大路最近的一个村落,来访的游客太多,让这些原本淳朴的辛巴人也变得“拜金”起来。
不过好在吉米告诉我们,明早要去拜访的另外两个村落和这里并不一样,那里的辛巴人不会好奇地盯着你,有机会就向你要这要那,他们会忙着自己该忙的事情,任你随便在一旁好奇和拍照。我们在失望之余又多了点期待。
晚上入住在奥普沃最豪华的酒店--- @Opuwo Country Hotel , 酒店建在山顶,从脏乱差的市区一路开车进入酒店,发现这里简直是世外@桃源 ,豪华的大厅,有格调的装饰,体贴的服务。
半露天的餐厅,可以俯瞰山下的风景,餐厅旁还有个游泳池,一切美得让人难以置信。
之所以选择这个人均消费一千多的酒店是有原因的,因为奥普沃整体环境和治安状况都不好,所以在这里一定不能为了省钱,将就住条件差点的酒店,否则可能得不偿失。有例为证,前几天我们接待的一拨奇葩抠门的客户,在我们再三提醒下,执意要在奥普沃住廉价酒店,结果环境脏乱差到他们难以置信的地步,连我们的黑人司机埃文都在把他们送到酒店之后,另觅住处了,其惨境可见一斑......所以昨天那个咆哮男过来是这样对我同事咆哮的:“你知不知道我们在奥普沃住的什么地方?那他妈就不是人住的地方,简直是贫民窟!那他妈就是地狱!”虽然该咆哮男素质实在不高,但我回忆了一下在奥普沃从车里看到的那些景象,也稍稍有点同情他们了......所以这里提醒大家一下,来奥普沃一定要谨慎,尤其住宿要选好的,否则旅行体验真的会大打折扣。
晚上我们邀请吉米和我们一起在酒店餐厅进餐,一来和他搞好关系,因为他人靠谱,讲解也既细致又耐心,以后有客户来,可能要经常找他做向导;二来是再听他多讲讲辛巴族的情况,为明天探访做足功课。
酒店的自助晚餐十分丰盛,有烤鸵鸟肉,羚羊肉等野味儿,也有海鲜,水果@沙拉 ,甜品等等,每一样都很美味,看来两百多一个人也挺值的呢。
我们选的对着游泳池和山景的露天座位,因为灯光很暗,服务员会在桌上摆一个小烛台,特别有情调。
周围放眼望去,用餐的全是白人,难怪在奥普沃之前一个白人都没看见,原来都躲在这世外@桃源 呢。
一日之计在于晨,为了看辛巴人明天早上的劳作,顺便借日出的低光拍摄,我们第二天五点天没亮就离开酒店,向一个更偏远的辛巴村落进发。
由于这里是半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区,昼夜温差很大,清晨特别冷。我们刚下车就看到一个辛巴小孩身上裹着毯子,鼻子下挂着两行未干的鼻涕,光脚站着,睁着大眼睛,呆呆地望着我们。心一下就软下来,我同事偷偷塞给他一块小饼干,他立刻开心地接了,于是我用手机抓拍了他满足的表情。
这个村庄的大酋长比昨天那个权力更大,是附近几十个村落的首领,我们到的时候他还没出屋呢。等了一会儿之后他穿了件很喜庆的大棉袄就出来迎接我们了。
由于昨天吉米已经把情况介绍的差不多了,在这儿我们和酋长及夫人打完招呼,就开始到处转悠,好奇地观看辛巴人的日常生活。
早上在村里负责干活的都是女人和小孩,由于男女比例失调,辛巴族的男人能同时娶好几个老婆,所以被几个女人伺候的男人大多还在睡懒觉呢。我们首先去了一个小木屋里看酋长的女儿,她正忙着磨制红色赭石粉,用这个混合羊脂后涂在身上和头发上,既美观又能保护皮肤,免受蚊虫叮咬,所以辛巴人也被称为红泥人。和我们打了个招呼之后,她接着开始磨制红石粉了,头也不抬,十分专注地工作。吉米把石头给我放手里捏了一下,这么坚硬的石头先要用另一块石头砸成小块,再一点点磨成粉末,这个过程多么艰辛就可想而知了,难怪成袋的粉末那么昂贵。我问吉米这种粉末这么难制作,就没人发明一个机器帮她们减轻工作量吗?吉米哈哈大笑,说你可以试试发明一个~~唉,可惜我这个文科生光会想,不会做啊!不过想想这儿的辛巴人既不看电视也不玩手机,也许磨石粉也是他们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吧~
小孩子一般负责放羊,这个村落养了很多山羊,白天大点的孩子要把大山羊赶出去放牧,挤奶,小孩子就把小山羊抓到牲畜棚里关起来,小羊离开妈妈的时候叫声那个凄惨啊......
这里的小孩有的忙着干活,有的围过来和我们玩,小手抓住我们一阵摸,好像什么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的,然后他们乐,我们也冲他们微笑。
很多小孩很可怜,衣不蔽体,连毯子也没有,早晨非常冷,他们就挂着鼻涕到处跑,但却很开心,那笑容真的十分感染人。
还有一群辛巴女人在做早饭,他们一天两顿都吃类似米糊的东东,除非有婚礼葬礼等重大事件的时才能宰杀牲口,吃上肉。
一个女人怀里抱着个辛巴宝宝,一直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冷,我问她能不能借我抱抱,她哄了哄就递给我了,宝宝也不哭了,突然露出了很满足的表情,我还在得意的傻乐,结果同事尖叫一声,他尿了!!我再一看,身上,牛仔裤和鞋上已经满是宝宝的尿了,宝宝还冲我露出了个微笑,顿时觉得哭笑不得,再也嘚瑟不起来了。
吉米安慰我说婴儿的尿会带给我好运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暂且信了吧哈哈~~幸亏我穿的冲锋衣,不一会尿就干了。
接着吉米告诉我们酋长夫人要开始熏香了,我们可以过去观看。我们便一起跟着大酋长夫人进屋,屋子中间的柱子上挂着个形状奇怪的木头东东,一问才知道那个竟然就是他们睡觉的枕头,天哪!简直和当年在艺妓回忆录里看到@日本 艺妓睡得枕头差不多,不禁疑惑这能睡得着吗?
接着夫人从墙上的袋子里掏出一些类似草药的东东,和一堆木头一起点着了,这时产生了一种香味奇特的白烟,但并不呛人,她又在上面罩了一个罩子,然后就趴在上面很享受地熏起来。这就是她们的香水了,她们隔三差五就会熏一熏,让自己对男人更有吸引力。和咱们的香水用途貌似有几分相似之处嘿嘿~~
由于还要拜访第三个村庄,不得不八点多就和酋长一家人、还有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告别了,顺便送上礼物,心里有点点不舍。这个村落也是经我们比较评估之后觉得最值得一去的一个,无论是感受辛巴文化,还是为了摄影,都有很多珍贵的体验和素材。
第三个村庄更为偏远,我们的车在看不清路的灌木丛里开了很久,又翻越了好几个土坑才到,这个村落很小,全是年轻的女性和小孩,不知是因为起太早还是坐车太难受,我们到这个村落都有点打不起精神了,也对辛巴族有点审美疲劳,连拍照都懒得拍了。小孩子里有一个英文说得不错的十岁左右的男孩,一边向我们问这问那,一边顺带向我们要东西,可惜他找我们要的足球之类的东东我们都没有准备,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来送给他,希望后面去的游客能给孩子们多带些足球、篮球、口琴、笛子等文体用品和漫画书过去。
结束探访红泥人之旅,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在那样简陋和艰苦的条件下,辛巴族女人脸上仍然洋溢着从容的笑容,她们忙碌又充实,生活简单朴素,却很快乐。快乐的多少,真的和金钱无关,而是取决于用什么样的态度看待人生,看待生活。这是我从辛巴族勤劳善良的女人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由于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如今越来越多的辛巴人放弃了传统,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不知道这种文化还能传承多久,不过无论他们如何选择,都真心祝福这些淳朴的辛巴人能一直幸福乐观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