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神话园

作者:lfs 显示图片

      上小学的时候,我学过《大禹治水》的课文,没想到大禹治水在@武汉  有这么大的影响,而且@武汉  还有一个大禹神话园。

      简介:

      大禹神话园是@武汉  市汉@阳江  滩的一部分,位于汉阳晴川阁与@武汉  长江大桥之间的长江江滩之上,是以大禹神话雕塑为主题的景观园。

      大禹神话园长约400米,宽约60米,分上、中、下三区和@中国  洪水文化展示馆共四个部分:

  上区:从长江大桥汉阳桥头北侧,至大禹祭祀台(现江堤箱式防水墙)南侧,由玉面人像、双@龙门  、“应龙画河海”青铜雕和禹父鲧治水透雕组成。

  中区:以大禹祭祀台及相连的圆形九鼎广场为中心,由“剖鲧禹生”、“搏杀相柳”、禹阅九鼎铜雕和“三过家门不入”圆雕,以及大禹北方治水神话传说系列高浮雕组成。这些雕塑堪称珍品,其中,“大禹北方治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高浮雕。

  下区:从大禹祭祀@台北  侧至晴川阁景区外墙江滩边,以大禹南方治水神话等散点链式石雕、印章@蓝田  石刻,以及6米高的@镇江  柱等组成。

  @中国  洪水文化展示馆:长约80米,临汉阳洗马长街,青石板地面,内有800平方米展厅。

         @武汉  人对于东西南北的概念与应用都很淡薄,更多的是按照长江的流向来描述方向。譬如你要逆流而上,老@武汉  人会说:“您家往高头走”,顺流而下,则是“您家往底下走”。至于把大禹神话园划分为上中下区,也是跟长江的上中下游完全吻合。


      解读大禹神话园






“大江发源于@青海  高原,会纳百川,浸成巨渎。……若论风光之明媚、形势之雄奇,盖未有过于@武汉  者。以有黄鹤楼、晴川阁@夹江  而峙,可收上下四方壮观于眼底也。汉阳龟山,旧名大别,其东麓有禹功矶,相传为大禹治水@成功  处,后世为禹王祠祀之。……”这是我国著名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在其名文《晴川阁修复记》中饱蘸激情赞美长江,赞美@武汉  ,同时亦赞美在@武汉  治水@成功  的大禹。

  漫步在大禹神话园,一股强烈的神奇浪漫气氛扑面而来,我禁不住心驰神往,仿佛置身于4000年前的神话世界。


  玉面人像、玉猪龙、应龙画江河,营造远古氛围

  神话园的入口在雄伟的长江大桥汉阳桥头堡脚下,只见防汛堤的闸口两边,两个巨大的石刻人面像圆睁两眼,凝视着每一个游人,坚毅的下巴,下垂的大耳环,古拙的面孔,散发出一种神秘的气息。像的原型是与大禹时代基本相当的@湖北  @天门  出土距今4000年石家河文化玉面人像,文献记载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居民很可能是传说中被舜和禹多次讨伐的三苗民族,因此,从这两个玉面人像形成的门跨进去,犹如走进了大禹当年的时代。





  迈入神话园,道路中央横卧着一块黄色巨石,上面醒目地镌刻着“大禹神话园”5个红色大字,字体端庄古朴,是专门从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中摘出拼成的。巨石稍后,一对高达6米的铜铸巨龙从道路两边拔地而起,四目面对,相向拱立,形成@龙门  ,格外壮观。这是按号称@中国  “天下第一龙”的玉猪龙放大制作的,出土于@内蒙古  @翁牛特旗  ,是距今5500年以前龙山文化的代表,比大禹所处时代还要早1500年。此@龙门  与门口的玉面人像相互呼应,很自然地形成一种特有的远古氛围,将人们不知不觉地带往那遥远的年代。

  高大的玉猪@龙门  犹如巨大的磁石,不由自主地吸引住人的视线,最妙的是在@龙门  形成的椭圆形内,罩着远方波涛滚滚的长江,更罩着一个雄奇的雕塑作品——应龙画江河。






  只见年轻的大禹,精神抖擞,英姿勃勃,手持治水工具耒,指挥长着双翼的应龙开挖河道,一旁乌龟背着神土“息壤”,亦步亦趋,不离左右。应龙身躯庞大,前爪扑地,后爪腾空,龙尾力大无穷,硬是将一个山丘一分为二,从中劈出新的河道。


  父子接力治水,大禹从鲧腹降生

      与西方神话中以夫妻为主逃避洪水不同,@中国  洪水神话则是父子接力,一代接一代治理洪水。






























    死不瞑目 

 

      神话园以1组4幅“鲧治水图”透雕石刻形式浓墨重彩地展示了大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的悲壮历程。从洪水滔天、天帝委鲧以治水重任,到鲧用尽办法、偷用息壤、被天帝处死,这4幅透雕打破传统的石刻手法,两面可观,让鲧的主要活动在洞穴式的环境中进行,人物均具有原始社会的沧桑感,别有一番风味。

  鲧的经历,为儿子大禹以后的治水作了很好的铺垫。紧接“鲧治水图”系列透雕之后,峰回路转,一座表现“大禹降生”的铜雕兀立在人们面前。









      只见已死3年、白马化身的鲧,躺在地上,尸身不腐,依然须发飘动,怒目苍天。一个身躯肥胖的天神,手持利刃,刺入鲧腹,说时迟,那时快,鲧腹刚被剖开,突然从中蹦出一条虬龙,龙头为长了角的男孩,嘴中鼓气,手指前方,远观似龙,近观为童,生机勃勃,直冲云天。天神吓了一跳,望着小龙,满脸惊恐,目瞪口呆。这条从鲧肚子里横空出世的龙形男孩,就是以后的治水英雄大禹。

  大禹的出场,居然是从父亲的肚中蹦出,实在是匪夷所思。这座铜雕巧妙地借助@中国  治水神话的奇特情节,留给人太多的想象空间。禹和父亲的特殊继承关系,由此显露无遗。


  一组铜雕,几个不同侧面的大禹故事


  距“大禹降生”铜雕不远,又一座“搏杀相柳”的铜雕突现在人们面前。 









已是成年的大禹,正与一只9头巨蛇  作殊死搏斗,搏斗的场面惊心动魄。


  神话中9头蛇名叫相柳,是水神共工的得力干将,从来就是横行霸道,不仅根本不听大禹的治水号令,在共工的唆使下,反而处处与大禹作对,危害百姓,不除掉相柳,治水根本就不能进行。面对相柳的挑衅,大禹忍无可忍,与相柳殊死搏斗,最终杀死了相柳,使治水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与“搏杀相柳”遥相对应,是一座“九尾狐说亲”的铜雕,表现的是大禹性格的另一面。









专心治水、年已30岁的大禹,还是孤身一人,好心的九尾狐充当媒人,将美丽的涂山氏介绍给大禹。大禹一见涂山氏  ,就被她的美貌吸引,涂山氏更是仰慕大禹,虽然害羞,依然向大禹伸出了自己的手,俩人相见恨晚,手牵着手,说不完的绵绵情话,道不尽的万般柔情,双双跌进爱河。一旁的九尾狐看见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笑得合不拢嘴。


  这两个铜雕,一边是杀声震天,你死我活,一边是柔情蜜意,亲密无间,使大禹人生的两个侧面,同时呈现在人们面前。此外,两个铜雕的神话气息极浓,1条巨蛇竟然长有9个头,1只狐狸竟然有9条尾巴,这在现实中是不会有的,但在神话中却可以出现,并且活龙活现,谁都相信,这就是神话的合理想象。












  顺路而行,可以看见一座铜石结合的大型雕塑——“三过家门而不入”。表现的是大禹与涂山氏相恋相爱,很快完婚。大禹新婚,心里惦记着治水,没有几天,便向妻子告别,并表示,不到治水@成功  ,决不回家。大禹不畏劳苦,身先士卒,舍生忘死,指挥治水大军南征北战。史载禹治水长达13年,曾经3次路过自家的门口。涂山氏日夜盼望丈夫早日回家,望眼欲穿。大禹第一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儿子只有1岁,被妈妈抱在怀里,第二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儿子牵着妈妈的手,盼望父亲归来,第三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儿子高过妈妈的腰了,和妈妈站在一起,热切地期待爸爸回家。然而,大禹每次都强忍思念之情,硬是没有进门,怀着对妻儿的无尽思念,直奔治水战场。


巨石阵  讲述的传奇


  几组大型圆雕之后,神话园风格突变,将大禹南方治水的10个故事以一种“印章石”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设防彭蠡 

 
































      群仙庆功

 











      大禹南方治水故事分别为“巫山开道”、“填云梦泽”、“@衡山  刻碑”、“龟蛇锁江”、“设防彭蠡”、“震泽移山”、“杀防风氏”、“教民鸟田”、“群仙庆功”、“万民拥戴”,10块巨石,每块两面都刻有浮雕故事,计20幅浮雕,错落有致的摆放在小道上,任人近距离仔细观摩,犹如置身“巨石阵”之中,使人顿生新奇之感。












  紧邻最后一块“印章石”的,是一个高大的@石柱  ,上刻“@镇江  柱”3个大字。只见@石柱  正面底部,压着一只名叫“巫支祁”的猴头怪物,铁链捆身,鼻穿铜铃,头罩青石镯,背面上部有浮雕,反映的是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见地摊上有青石镯子,听说是某渔夫偷偷地从一个猴头怪物头上取下来的,怪物被锁在龟山山洞的@石柱  上,他知道怪物就是因兴风作浪被大禹锁住的巫支祁,赶紧嘱咐渔夫将石镯还原,并立@镇江  柱以绝后患。故事取材于《@武汉  掌故》,似乎有点荒诞离奇,但体现了大禹治水的印记,并且与@武汉  有关,起码,@武汉  人看见这@镇江  柱,一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


  横空出世《大禹治水图》


  信步至此,不知不觉,神话园所处江滩400米,从上区越过中区到下区,基本走完。神奇?浪漫?精美绝伦?美不胜收?都说得上,但还似乎缺少什么,那就是大气磅礴、气吞山河。这,却正是中区雕塑的精华所在。

  神话园中区的雕塑,由长达88米、高5.6米的巨幅石刻“大禹治水图”,高达8米、长13.5米“大禹检阅九鼎”特大型铜雕和9兽驮9鹰鼎组成。









  走近“大禹治水图”巨幅石刻,让人一下子感受到巨大的艺术冲击力。放眼望去,一种国内很少有的乳黄色石料,显得是那样高雅、华贵。上面以长卷式构图、接近圆雕的高浮雕(最大雕深达1.5米)方式精心雕刻大禹治水的10个故事:“与虎为友”、“受命治水”、“驱逐共工”、“河伯献图”、“伏羲赠圭”、“擒锁水怪”、“力开伊阙”、“变熊惊妻”、“接受禅让”、“神马自来”,综述了大禹自幼年到治水@成功  的整个过程,个个惟妙惟肖,活龙活现,仿佛随时都会从石壁上走下来,与你相会,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大禹治水图”巨幅石刻下方的花坛边,对应着石刻上面的内容,设置了10个故事的说明,让我们一一看来。








































































 

  核心景观:大禹检阅@九州  ,统一天下


  神话园最令人叫绝之处,还在于“大禹治水图”巨型石刻的正中,面对浩浩长江,冲出“大禹乘龙马车检阅九鼎”巨型铜雕,隔着圆形广场,与对面成弧形排开的九兽驮九鼎石雕形成完美的呼应关系,成为整个神话园的核心区域,是神话园的灵魂所在。









      “大禹乘龙马车检阅九鼎”铜雕,高8米,长13.5米,从气势非凡的巨型浮雕中破壁而出,一往无前。龙腾虎跃的龙马车,载着已接替王位的大禹,一日千里,巡视八方。大禹神色庄重,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治水的沧桑,一手持耒,一手牵缰绳,站立车中,雄姿英发,意气昂扬。车前4匹坐骑,龙头马身,双翅微张,剽悍灵异,或昂首奋蹄,追风逐云,或张牙舞爪,威风八面,显得大气、灵气,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车下设置的喷泉,喷出浓密的水雾,形成一片白云,顿时,龙马车腾云驾雾,更显气象万千,与“大禹治水图”巨型浮雕珠联璧合,浑然一体。

  大禹声势浩荡地乘龙马车出行,不是游山玩水,也不是显示权威,而是在完成一项重要使命——检阅@九州  ,统一天下。史籍记载,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一直在反复思考,为什么治水如此艰难,每到一地治水,总有些部落不配合,表示反对,甚至直接对抗,根本的原因在于神州大地被各个部落分别占据,各自为政。治水,人民大众得益,但常常触动某些部落首领的利益,故经常遭到一些地方部落的反抗。要根治这一问题,必须打破部落割据局面,天下必须统一,这样,再发生大洪水,就可以统一发布治水号令,必然事半功倍。以后,到了治水@成功  ,舜帝禅位,大禹继承了王位,便抓住时机,按照自己治水所走过地方的地理特点,将天下一分为九,分别命名为@冀州  、@兖州  、@青州  、@徐州  、@扬州  、@荆州  、豫州、梁州、雍州,并且收天下之铜,为每州各铸一鼎,作为该州的象征。






      @九州  的建立和九鼎的铸造,象征着中华民族从分散的部落联盟走向了国家,表明@中国  社会发生了质的变化,开始从原始社会迈入文明社会的门槛。大禹乘龙马车检阅@九州  ,是为了巩固对@九州  的管理,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因此,神话园内特意在大禹乘车所面对之处,安排了九个大鼎,形成大禹乘车检阅九鼎,也就是检阅@九州  的局面。


  九鼎的构思,完全与众不同。全国祭祀大禹的纪念建筑很多,以@绍兴  大禹陵为代表,九鼎均以铜铸成,鼎的外形,大多是商代或周代之鼎。经考证,真正的铜鼎,夏代以前还没有出现,@上海  博物馆陈列的@河南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所谓夏代铜鼎,考古界尚存不少疑问,因此,在神话园内,以青铜铸鼎是不合适的。鼎的外形,亦只应是商、周以前,可惜的是,商、周以前的铜鼎,谁也没有见过。

  神州园中的九鼎,用的是十分少见的鹰鼎。《文物@中国  史》画册中描述,@陕西  @华县  距今5000年至7000年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里,有一种鹰鼎,又名枭鼎,以鸟身为鼎,嘴尖爪利,目光凶悍,造型古朴,是@中国  最早的鼎。在材质上,考虑到铜鼎系由陶鼎发展而来,既是陶鼎,就可以石代铜,雕成石鼎,反而更有原始社会意境。






























  九个神奇的鹰鼎分别用代表@九州  的龟、鳄、猪、羊、虎、熊、象和犀牛等9种动物驮起,迎着龙马车和“大禹治水图”巨幅浮雕,成弧形散开,接受大禹的检阅。







 


  由于九鼎面对的巨幅浮雕过宽,在九鼎两边,又各摆放一个名为“谏鼓”的铜雕,为神话园增色不少。谏鼓外形奇特,鼓下4只兽脚,鼓上4个翅膀,神话味道十足。

      此鼓敲击可响,声音震撼,余音悠长。


      谏鼓的设计,是基于先秦古籍《管子·桓公问》中有“禹立谏鼓于朝”的记载,参考了《山海经·西次三经》中“帝江”气囊上有4翅下有6腿的造型。原来,大禹登上王位后,认为治理天下如治水,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便在朝廷设置谏鼓,听到鼓声,马上出来,冬不避寒,夏不避暑,是大禹亲民作风的充分体现。


  现在,让我们尽情欣赏大禹巡视@九州  的壮丽场景吧。4000年前的某一天,华夏广袤的大地上,车辚辚,马啸啸,大禹驾着心爱的龙马车,风驰电掣地飞奔。车下水雾腾起,一片白云飘来,将全车托向天空。大禹站立车上,环顾四方,百感交集。脚下的土地,是那么的熟悉,@黄河  、淮河、长江,无数的名山大川,都曾经是治水的战场,无数的治水往事,一幕幕在眼前闪现。想起父亲鲧当年治水壮志未酬,至今难抑悲愤之情;看见昔日滔滔洪水,如今各归河道,驯服流淌,一丝欣慰,挂在眉梢;想到今后一定还会出现的洪水,又不禁忧从中来。“治水不能只凭一人之力,将天下划为@九州  ,分州治水,才是万全之策!”想到这里,大禹命令龙马,加速前进。他要催促各州筹建进度,让天下一统,永绝水患。龙马得令,扬爪奋蹄,飞速前行。不一会,9个大鼎,出现在禹的面前。大禹见鼎,思绪万千。九鼎如愿铸成,象征@九州  划分@成功  ,从此,万众一心,华夏一统。作为大一统国家的象征,九鼎将代代相传,永世长存。至此,大禹发出会心的一笑,龙马奔驰得更欢了……


      3 旅游提示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

  【交通方式】531.108.553.559.30.45.648.248.535在滨江大道晴川阁站下,也可乘坐401.413.电1、电4到汉阳桥头龟山风景区后,下龟山。

      【门票】免费。

      【餐饮】附近没有大规模的餐饮摊点      【住宿】 附近酒店:晴川假日酒店。(@武汉  市唯一有樱花的酒店)

  【购物】乘坐以上线路,可到@武汉  三镇钟家村,街道口,江汉路等多个商圈。

  【附近景点】龟山景区,长江大桥,汉阳晴川阁,汉阳造,古琴台,琴台大剧院等。




      (此文文字部分基本引用《360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