嶂石岩景区位于赞皇县境内,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景区,特点是有三层陡崖,其景观大致可概括为“三栈牵九套,四屏藏八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4A景区。
嶂石岩地貌,与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并称为三大砂岩地貌。
嶂石岩景区含九女峰景区、圆通寺景区、纸糊套景区和冻凌背景区四处相对独立的分景区。
门票50元。嶂石岩景点的名字都有些奇怪,如纸糊套景区、冻凌背景区,黄庵垴等等。
我们从苍岩山出来继续顺202省道南行,看好路牌,在一个三岔路口向右拐,再沿着道路继续行进,大约还得半个小时就能到达景区收费处大门了。
我们是下午两点多才到,到达预定的老尚农家院后,听从老尚的建议,从小天梯上,转到一线天回来,正好一个环形。老尚农家院做的饭菜味道不错,很好吃,一人一天食宿60元,环境不错,挺干净的,紧靠着索道站,车辆可以停在索道站内,有人看车,一晚10元,放心。联系电话:0311-84260226;手机:13933187438 尚瑞国。
由于计划重阳节赶回家,时间关系,第二天我们一早先去的冻凌背景区,然后紧接着到纸糊套景区,中午回老尚处吃饭,饭后坐索道上圆通寺景区,再上大天梯,登顶峰黄庵垴,再走大天梯小天梯返回。九女峰景区没去,圆通寺遗址和乳泉也没能去。但是,一天去了三个景点,挺紧张的,也挺累。去过的这几个景点,感觉冻凌背风光最美。
总结:
去嶂石岩游览,一般最好需要两天时间。一天的上午时间去冻凌背,太阳正向西照,时间大约2个半-3个小时,下午时间去纸糊套,可以方便拍摄九女峰,时间大约1个半-2个小时,第二天整天去圆通寺景区,登顶。最好上午坐索道上,可以比较轻松游览,还可近距离拍摄美丽群山。假如时间多的话,第三天还要去九女峰景区,这个景点去的人很少,但我坚信人去少的地方风景最美,在九女峰方向拍摄阳光中的西面群山,肯定是一幅神奇美妙的画卷。因各景点相距均有段距离,有的还挺远,路上时间没计算在内,最好是自驾。
嶂石岩景区,应该说开发的一般,商业气息不很浓,景色优美壮观,老乡朴实厚道,十分难得,值得一游。山分三层,每一层的绝壁有二三百米高,每一层长着树木,有路可以走人,有时感觉像是三层沂蒙崮摞在一起,只是嶂石岩的山高得多,大得多。
山东的游客好像知道苍岩山、嶂石岩的比较少,来过的也不多。在苍岩山只见到一辆济南牌照的车,在嶂石岩整个景区,我们只遇见到济南和潍坊的各一伙,还见到一辆牌照威海的奥迪。和济南和潍坊的交流过,都是从网上查到感觉很好,自驾游来的,都是同道中人。其他车辆大多是石家庄 、北京 、天津的。这里夏天也不热,据说很多北京 、石家庄等地的老人盛夏都来此地避暑,一住十多天甚至一个多月。由于风景奇异壮丽,来此写生的也不少。
黄庵垴是嶂石岩最高峰,海拔1774米,但属于山西昔阳管辖,河北的门票就不管用了,继续收门票20元。这一点,山西人民就不如河北人民厚道了,从山西嶂石岩就无需交钱,反之,山西人民还要钱!何况,我们在顶峰发现的估计山西过来的门票仅10元,简直是坑人,讲价还是可以的,大寨郭凤莲就是昔阳县的,我们认识她,只是她不认识我们,也可以套下近乎的,少买几张票我们还是接受的嘛。到了顶峰黄庵垴,也没大感觉出来,上面基本上是平顶,但有大片红黄的树叶、红红的沙棘,风景还可。每个登顶的游客下山几乎人手一支沙棘枝,这快成了一个登过顶标志了,沙棘吃起来很酸,好像还可以制造饮料。
嶂石岩村—小天梯—云巢亭—线天—嶂石岩村。
小天梯
嶂石岩村
远处可以看到九女峰
途中休息点,老乡在此烧火做饭,价格不贵
天气一般,九女峰还是看不清楚
来到一线天
够陡的
甲门?为何此名?
冻凌背景区:冻凌背村--神龟探海--神猴受难--子母洞--重门锁翠--玉瀑落湖--三秀峡--云中舞厅--仙人洞—冻凌背村
天有点阴,光线一般,苹果压枝头,收获的季节
子母洞
渐入佳境,风景越来越好了,
重门锁翠
玉瀑落湖
云中舞厅不大
是最佳观景台
从这上的仙人洞,还是挺陡的
纸糊套景区:槐泉寺--鱼石画屏—情人瀑--情人峡—百米诗廊—回音壁—槐泉-槐泉寺。
嶂石岩地貌应该就是这样的
槐泉寺
独有山石铺在脚下,感觉有些可惜
鱼石画屏
花纹奇特
情人峡,应该是情人们相互搀扶“下”
到达回音壁,是世界第一大,试了一试,回音很明显
太大,拍不了全景
槐泉
{嶂石岩的奇石园,石头上布满{嶂石岩} 独特花纹
黄庵垴圆通寺景区:索道—玉皇庙—大天梯—黄庵垴—大天梯—三岔口—小天梯—嶂石岩村。
秦老将军题字
坐索道,拍美景
下了索道,走这种山路,岂不快哉
继续走
走大天梯,接近顶峰,石质好像忽然变了
山上已是秋色迷人
画的不错
到达山西收费口,耗费一番口舌
山西人民可以把车直接开到山顶,这也太没情趣了
两边门票价格不一样,的确不厚道!有图有真相
山顶比较平坦,路边的树叶开始变黄了
{河北} 人民立下的最高峰标志不知为何倒在地上
沙棘
顶峰就在这样的路上,不自觉就已经越过了
在临行前拍的照片,太阳出来了,可我们要踏上归途了,再见,还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