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冬天正好有机会去东北,感受了一把心仪已久的查干湖渔猎文化。
长春火车站西侧的凯旋路客运站(出火车站站过马路就是)坐汽车至松原(票价44元,行程约2小时。火车也有好多趟,硬座价格更低),再从松原倒车去查干湖(车票上写:“松原—西川头”,西川头在GOOGLE地图上不显示,那个位置上标注的是“西索恩图”),15:45出发,16:50到,村民家里一般没有住宿的,路边的饭店都是村民开的,可吃住,也卖鱼。住到事先联系过的“绿野家园,一晚上150元,也不便宜,松原的锦江之星也没这么贵。但东北的冬天黑得早,这冬至前后更是,16:30天就黑了。这又黑又冷的,也没法货比三家,实在也找不下合适的。150元内赠送了一顿晚餐,也还算可以吧。
提前打电话说好让老板给联系一下明天跟村民一块冬捕的事。正好,老板斜对门就是鱼把头开的酒家。不过后来才知道,这个鱼把头带的队伍作业区域在查干南湖,比北湖要小得多,这在GOOGLE地图上看得很清楚,北湖在西,南湖在东,个人感觉称“东湖、西湖”更合适。虽然南湖冬捕渔网长度也有2000米,但每网出鱼量也少的可怜,本次才2000多斤。
第二天一早6:20起床,老板带我到鱼把头家,村民们已经陆续开始集合了。6:50出发,坐卡车后的敞篷,17个村民,加我18个。看看大家的全副武装,当天最低温度零下24、5度,6:50也就是差不多是一天温度最低的时候了,好在没风。不过坐在车速30公里左右的敞篷车里,呼呼的风声使劲消耗着身体的热量,还是冷呀!本人自己觉得穿衣和大众差不多,上身穿秋衣、衬衣、薄毛衣、抓绒外加普通羽绒服,下身着秋裤、薄毛裤、薄羽绒裤外罩牛仔裤,鞋是普通的旅游鞋,勉强还可忍受。个人建议:穿衣方面,有备无患。带帽羽绒服是必须的!
本次查干南湖冬捕队伍大约50-60人。
两架马车,除各拉一张大网外,一架再拉攒子、钩子等工具,另一架再拉着3个拽网的绞盘
汽车在冰上行驶——生活在南方的人真是难得一见
冬捕的原理:网上有好多,原来不太理解。这次看了之后基本理解,但仍有臆想的成分。写出来,大家斧正。
大原理: 2000米左右长度的网,要在冰面下的湖水中围一个大圈,把鱼圈起来,然后收网,把鱼捕出来。下面的用词多数为本人自创,主要目的是把具体操作说明白。
具体操作:先确定下网口位置,然后在此位置的冰面上凿出一个宽近1米、长约2米的下网口,在此下网。然后自下网口左右以约120度角度展开向前延伸布网,此时需要通过在厚厚的冰层下面“穿杆引线”,将2000米的渔网分左右两面向前牵引,查干湖冬捕最有特色的即此“穿杆引线”。两个杆后面的线牵引着渔网从下网口开始、在湖面上画一个周长2000米的大圈,最终在出网口合拢。
挖好下网口
2000米的大网从下网口徐徐进入
对“穿杆引线”,分步来说吧:
1、先打眼。渔民用的工具是攒子,重约15公斤,尖端及其锐利,今年暖冬,冰不太厚,约30厘米,约一分钟即可打一个冰眼,冰眼直径约30厘米。我在旁边提出帮渔民兄弟打一个眼时,兄弟说“那可不行!这是技术活,你要把攒子的尖端打坏了,这攒子就废了”。原来,打眼时必须掌握好力度,使得劲大了,攒子的尖端可能被撞坏。坏1个攒子,两个人不能打眼了,就好像足球场上有队员被红牌罚下一样。
打眼时,两人配合,一人打,一人舀冰碴子。两个眼的距离约8-9米。打眼的人只管打眼。本次打眼的约16人,分两组,自进网口从左右两个方向向出网口包抄,每组8人,4个攒子。共计打眼数量200个多一点吧。
冰上打眼
看,这就是攒子的尖端,打眼工作结束后,再磨一磨,为明天继续工作做好准备
4个攒子,8人。这是从右侧自下网口向出网口包抄的这一组。图中的线是测量、确定两个冰眼之间的距离的。两个冰眼之间的距离小于“引线拉网杆”的长度。
打眼的队伍工间小憩
2、再走杆。走杆需要3人配合作业,1人拨杆、1人校杆、1人拉绳。“拨杆”就是用一个前面是U形金属头的长杆把冰层下、水面上漂浮的“引线拉网杆”往前拨动,“引线拉网杆”是木杆,表面本来就粗糙,上面用刀再横向剁出一些凹痕就更粗糙了,再加上本来在水面上浮着,前进的阻力很小,所以很好往前拨动。“校杆”就是校正方向,确保“引线拉网杆”沿着各眼连成的直线的方向前进,当然中间还要拐弯。“校杆”的工具是个笨重的金属家伙,前面也是U形,操作的人将“引线拉网杆”卡在U形槽里,转动力臂来校正杆的方向,确保拨杆的人在下一个网眼可以拿到杆子。
这位哥们正在往前拨动“引线拉网杆”
这就是用来“校杆”(调整“引线拉网杆”前进方向)的笨重工具,全金属,下端U形,可以扣住杆转动;上端的铁杆是力臂,扭动起来力气很大,可以很方便地校正“引线拉网杆”的方向。
这位哥们正在转动力臂校正“引线拉网杆”方向
这就是用来“拨杆”工具,木杆,下端U形金属
两位哥们正在配合,一个在“校杆”,一个在下一个冰眼“找杆”,找见杆后才能用端部U形套住、往前拨动
“拉绳”的活虽然比较轻松,但不可或缺。就像交响乐里那个敲三角的。“拉绳”就是拨杆的人把杆子拨动后,会揪出杆后面的细细的“引绳”,这时“拉绳”的人就会用钩子将“引绳”往出拽(见下图)。每个冰眼均如此。
如果引绳找不见了,就说明杆给穿丢了。这今天的冬捕就完全失败了。
这位老兄就是“拉绳”的人,手持拉绳用的钩子。在湖面上写“23”,表明杆穿到第“23”个冰眼了
3、最后是拉大绳布大网。“引线拉网杆”后面先是细绳,便于操作。随后是粗绳,再后面就是大网了。网越布越长,人力就渐渐拉不动了。这时候就要借助马力。先是1匹马,再往前换成2匹马,接着换成3匹马。最后在出网口,将大网拉出来是4匹马。
1匹马
2匹马
3匹马
本次从早上7:30分渔民到达出网口开始作业,至11:30从出网口开始出网,整个打眼、穿杆、布网工作持续约4小时。这一段天气暖和,冰30厘米,冻得不算厚,打眼以及穿杆均进展较快。要是冰厚超过50厘米,那么估计需要5-6个小时吧。
出网口,渔民们特地挖成这样的形状——像一条鱼
第二根、也就是最后一根“引线拉网杆”就要从出网口出来了
第二根、也就是最后一根“引线拉网杆”露出头来了
第二根、也就是最后一根“引线拉网杆”出来了,标志着2000米大网的布网工作到此结束
这就是“引线拉网杆”,一端有小扣,可穿绳
这就是“引线拉网杆”,木杆,上面有刀剁的横纹,便于向前拨动
攒子
出网需要4匹马来拉
游客捡到的小鱼
11:30开始出网,到12:30大量的鱼出来了,13:00网全部出来。本次冬捕出鱼约2000斤。
13:50,渔民收拾完鱼,整理好渔网、工具,下班。
所捕出的鱼由渔场统一出售,渔民们不能私自拿走。这里的渔民很诚实,没有偷鱼的。出一天工拿一天的工资。所以有的渔民抱怨说:“一条不出才好呢!我们还省点劲”。看来渔场应该适当改善一下激励方式。
关于冬捕的时间
2013年的冬捕从2013年12月28日开始(冬捕首日有祭湖仪式,不要门票),持续到2014年2月28日(如果2月份天气转暖的话,湖面冰层变薄,就看不到大网捕鱼了,只能看看小网,体验一下)。(2012年为2012年12月27日到2013年2月2日(大网捕捞),随后自2月3日至3月18日为小网体验)
开始、结束时间每年会因天气原因有所差异。请大家提前关注天气情况。也可查询相关网站(由于每年游客也不是很多,所以宣传也不是很到位。在官方网站@*** 上一般会发布信息,但是在首页上需要费劲地去找,而且发布的也比较晚。如今年2013年12月28日开始,网站12月25日才发布信息)。今年结束时间虽然是2月28日,但是还是提醒大家越早越好,最好1月份去。因为天气是说不来的,温度一升高,湖面上的冰就会越来越薄,看到大网捕鱼就困难了。
关于交通
长春—松原(前郭):汽车、火车都很方便,去松原的汽车在凯旋路汽车站,就在火车站西侧,出站向西过马路就是。汽车票价44元,2小时车程。火车最便宜的12元,空调车23元,每天有9趟,车程2小时左右不等。
松原(前郭)—查干湖(西川头):汽车站每天好像有6趟,2辆车跑,每辆车各跑3趟。最早早上6点多,最晚下午4点左右。票价12元,近1小时车程。松原的火车站和汽车站相距很近,距离大约200米吧。
当天碰到有包车从松原到查干湖看冬捕的,150元来回。这样出租车可以把你直接拉到湖面的冬捕现场。自己坐长途车的话,去湖面上的交通有点麻烦。南湖面积小,徒步很容易。北湖面积大,如果出网口距离长途车下车点较远(北湖宽约10公里,长约20公里)的话,还需考虑到湖面出网口的交通。
如果只看看收网出鱼时的壮观场面,那么从松原包车最合适,13点之前赶到,14点看完、再吃点饭就可以撤了。从松原去,再回到松原,从12点到16点,最多也就是4个小时。住长春都来得及。
关于穿衣
羽绒服是必须的。要是计划参与冬捕,那么6点起床后到空旷的湖面上,再有点风,你想想会是怎样的冷!但有三分奈何,当地的村民也都不愿意干这活。睡在被窝里多舒服呀!参与冬捕装备建议:
最低温度高于零下30度,建议中等厚度羽绒服、中等厚度羽绒裤,再加抓绒、冲锋衣裤,口罩,羽绒手套;
最低温度零下30度-35度,建议在以上基础上再升级为加厚羽绒服、加厚羽绒裤,加厚底的雪地靴;
如果低温度零下35度以下,且有三级以上的风,建议大家慎重考虑。
关于吃住
这里的农家旅馆都提供吃住。价格随市场供求拨动,大家可以货比三家。下面提供5个,都在一块,分布在马路两边。在GOOGLE地图上的具体位置为“东川头”。坐长途车的同志,可告诉司机饭店名称,司机就会在饭店门口给你停下。
鱼把头饭庄电话13943816945
何家大院电话15134338966
绿野家园电话 13278324888
玉湖酒家电话13756788426
生态鱼庄电话15943805550
这里的饭店也卖鱼